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摩托车穿在身上 还记得科幻影片蜘蛛侠里的那个“章鱼博士”吗?他依靠模仿章鱼的机械在各种表面快速前进。最近,美国一位大学生设计出了类似“章鱼博士”身上穿的机器,那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动摩托车。该车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 美国加州帕萨德纳设计学院的学生杰克罗尼亚克觉得现在马路上奔跑的那些摩托车都太普通了,因此,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了变形金刚机器人、可穿戴的机器人、三轮摩托车等机器的特点,设计出了这款外形奇特、功能也不错的可穿戴式摩托车。我们都曾经梦想像哪吒那样,脚蹬快速行驶的风火轮,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穿戴的摩托车就有些像风火轮了,只是它还不能让用户腾空飞起来。开着这样奇特的摩托车上街,即使别人不认为你是外星人,也可能认为你是机器人。 哪吒的风火轮的好处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控制行驶方向和速度,可穿戴摩托也有这样的好处,它的这种功能来源于模仿人体背部的车身设计。该车的车身由36块用压缩空气推动的人造肌肉组成,另外还有7块人造脊椎骨。当司机将这个车身穿在自己身上时,自己的身体怎么运动,车身就怎么运动。也就是说,你自己的身体向哪儿转,车子也向哪儿转,基本上可以做到人车一体,就如同摩托车长在你身上一样。因此,开这种可穿戴式摩托车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万一发生了车祸,背部穿戴的有弹性的车身也可以起缓冲作用,减轻车祸时碰撞产生的伤害。可穿戴式摩托车的加速减速也可以完全由身体控制,你向下趴时,摩托车就开始加速;向上站立时,摩托车就减速;当身体完全站直后,摩托车就停了下来。当然,为了安全,该车也设置有刹车。可穿戴摩托车设计为三脚架的结构,稳定性很好,静止站立时不会倾倒。和一般的三轮车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两个动力轮在前面,单独的非动力轮在后面。骑行该车时,双脚蹬在后轮上,双手握住握把,身体则由车身以悬挂的方式来支撑,这样可让骑行者在俯卧行驶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累。该车是环保的电动车,比普通电动车方便快捷,充电15分钟就可以行驶1小时,最高时速可达120千米。它的加速功能也很好,从0加速到每小时100千米只需要3秒钟。除了由人体控制车身运动方向外,可穿戴摩托车还有2个线性驱动器。杰克罗尼亚克非常喜欢自己的设计,他有时会骑着自己的爱车到大街上去兜风,陶醉于别人的异样目光中。他说:“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满大街都是这种摩托车在行驶,或许我们会认为自己到了科幻世界中。”12阅读全文,说说杰克罗尼亚克设计的可穿戴摩托车有什么特征? (3分)_13文中划线句子中的“最高”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_14“把摩托车穿在身上”,多么奇妙啊。其实许多方便有趣的发明,都是由大胆的想象、努力的实践得到的。请简要写出你脑中曾经萌发的使生活更便捷的一种奇妙发明构想。 (3分)_答案:12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13不能删去,“最高”表示程度,强调可穿戴摩托车的速度之快,去掉后,变成普通时速达到120千米,与原意不符,“最高”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略地铁无锡腾飞的强力引擎地铁1号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无锡市轨道办有关人士3月31日确认,年初上马的2号线22个站点目前均已开工,两条地铁线46座车站同时展开建设的宏大场景开始上演。在已经不太遥远的大后年,无锡市民将收获1、2号线相继竣工通车的喜悦和便利。“十二五”期间,无锡步入地铁时代。地铁1号线连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号线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锡东新城,明年有望开工的3号线连接惠山城铁站和无锡机场,后年计划启动的4号线则将3条地铁线串成一个网络,更利于发挥地铁运行功能。其中,3号线将在无锡机场站完成与苏州地铁3号线的对接。地铁延伸之处,城市空间大大拓展,城乡一体化水平也将跃上一个新的层级。因为地铁的出现,城市腾飞装上了强力引擎。一条条地铁线在缩短区域时空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迅速集聚了产业、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轨道办的规划图上,围绕地铁车站建设,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如在1号线南端的雪浪站,一个城市综合体即将破土动工,这个集商业、酒店、办公、住宅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将形成与地铁、公交、社会车辆换乘的无缝对接,掀起雪浪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新浪潮。12第自然段中加点的“有望”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答:_13第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_答案:12、不能,“有望”指有希望,表推测,估计。(0.5分)说明3号线不一定在明年开工,如果去掉就表示明年一定开工。(1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13、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围绕地铁车站,一个个城市综合体不久后将次第亮相。(1分)(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13分)拉尼娜现象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1):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2)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14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2分): :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15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2分) 16第段划线句(1)中的“完美”为什么要用引号?(3分) 17第段划线句(2)写得很精彩,请加以赏析。(3分) 18以下对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将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解说拉尼娜现象。B第段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特大暴风雨的例子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矫正过渡现象。C文章的主体部分由拉尼娜现象说到我国2008年南方拉尼娜现象,采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D. 第段中作者要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 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均力敌而滞留不走的情状。答案:17(2分)缓慢是有力量的18(3分)不能(1分)。文章第段引述麦家的写作经历和体会,引出并证明文章的论点“缓慢是有力量的”(交待写作本文的缘由)(1分); 第段引述老舍的写作经历和体会,是为了证明“持缓慢功夫须得有大境界、大志向、大耐性的人才做得到”这一观点(引出第段“快和慢是对立的统一”的论述)(1分)。19(2分)(1)清醒的慢;(2)清醒的慢,往往是快的起点(每点1分)20(2分)往往误解为鼓励懒惰,倡导消极,拖延时间,降低效率。(答对每两小点得1分)21(3分) C听取蛙声一片我家门前紧挨着水塘,绿树婆娑,水草丛生,在繁星闪烁的夏夜,常有阵阵“嘎嘎”的蛙声伴着夜风飘进屋里。此时,我总想起宋朝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又叫田鸡。它的家族很多,有黑斑蛙、泽蛙;有大到半斤重的虎纹蛙;有小至蚕豆一样的浮蛙;有鸣声如琴的弹琴蛙;还有背上布满疙瘩的蟾蜍,俗语称癞蛤蟆。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虫本领。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中的前部,舌尖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一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栓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苍蝇一样。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做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捕食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6至8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多么可观啊!青蛙的幼虫是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但青蛙在文学家的笔下,却有一些不好听的字眼。例如:“井底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癞蛤蟆跳秤盘”等,这实在是冤枉了。它们只知道终日在田野里捕捉害虫,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尤其是夜间,食虫的益鸟纷纷归巢,这是更靠它们捕食各种害虫。在丰收季节里,联想起青蛙对于人类的功绩,我们更要赞美和保护这可爱的两栖动物了。7.青蛙捉虫的本领,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的?(4分)8.著名画家齐白石曾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了幅画,把无形的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根据选文的提示,想像一下,这幅画面除了流水、乱石、远山之外,还有什么组成的?(2分)9.作者为什么要举文学家笔下有关青蛙的一些不好听的字眼?(2分)10.在“而且癞蛤蟆捕虫的本领比起一般的青蛙还要高超”一句中,“一般的”不能删去,其理由是什么?(3分)11.请结合第段,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4分)12.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写一条公益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3分)答案:7.舌头捕食快看飞虫时眼睛敏锐食谱丰富灭虫数量多(4分。答出一点,给1分。).蝌蚪(2分)欲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高一英语暑假提升讲义:阅读理解(解析版)
- 2025年安徽省滁州市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预测试题含答案
- 灾害应急充电设施的用户界面优化考核试卷
- 供应链危机管理企业战略整合考核试卷
- 照片墙的立体空间设计尝试考核试卷
- 养殖品种选择考核试卷
-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中的风险管理对公众健康的影响评估考核试卷
- 盐类的水解-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
- 9项目九 票款清分结算与清分方案
- 河理工采煤概论课件第15章 矿井瓦斯与矿尘
- 前期经费管理办法
- 大跨度厂房火灾扑救策略
- 2025年广西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和答案
- 微景观园林绿化养护方案及措施
- 非借款股权质押合同范本
- 听潮鲁彦阅读答案
-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部系列表格
- 罗兰贝格斯伦贝谢组织及管控标杆研究
- 抗滑桩施工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及应对措施
- 新闻学概论ppt全套教学课件
- DB36∕T 1378-2020 塔架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