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林松坡【摘要】成功的语文教学,既要遵循教学规律,更要合乎美的规律,即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更要有感人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遵循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美学的因素,创造美的意境,不仅是当前语文界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意义后,提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途径。只要我们教师把握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的心理过程及规律,并注意选择能充分发挥审美功能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审美心理必定会得到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必定会形成。【关键词】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既然,基础教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那么,什么是审美情趣呢?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审美是指对美的艺术、事物、品格的感受及认识能力,通过对这种感受和认识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感和达到人格美的境界”。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作的直接的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和所取的审美态度,主要通过个人主观爱好形式所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性,这就是所谓的“审美情趣”。它是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的情感的倾向性。它不同于某一具体的美感心理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活动,也不同于基于某一具体的美的认识而产生的美感愉快。审美情趣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建构因素,不仅是人们进行艺术审美的主观前提,而且是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情基础,是实现理论化人格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遵循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挖掘美学的因素,创造美的意境,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主要途径如下一、从审美感知入手,促使审美情趣的萌芽审美情趣的萌芽离不开审美感知的参与,学生审美情趣的孕育,首先发轫于审美感知,它是对事物产生美感的前提。而审美感知又启蒙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可见语言文字既是审美的对象,又是审美认知的手段和工具。教师从语言文字中揭示出审美意义,为学生增长审美知识、积累审美经验,进而培养审美情趣,铺垫着感性积淀的基石。同时,在这种审美的感知积淀中也渗透着审美的理性积淀,学生的审美认知在这种审美的感性积淀和理性积淀的互渗并进的过程中得以提高的。而学生审美情趣的衍化和发展,又总是伴随其审美能力及审美意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进的。从语言文字中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是这种审美探索的先行者,只有当教师有了强烈的审美意识和深刻的审美体验,才能对学生产生审美的感染力和诱导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审美探索的角色和境界中。为达此目的,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从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中去揭示美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美是语文教材所选课文的特征之一。散文语言的流畅,小说语言的生动,诗歌语言的凝练,议论语言的严谨,说明语言的朴实,抒情语言的感人等等,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教师要注重从文字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中去深入揭示美,通过设身处地的联想、观照,力求与语言文字的初创者取得审美的共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意识的重构与创新,并使自己的审美意识能为学生所认同。例如,一只小鸟这篇课文,出自文学名匠冰心的笔下,清新流畅,是一篇非常美丽的散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课堂语言,都应当与文章的风格相协调、相统一,让学生在美丽的课堂中欣赏美、感悟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罗丹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导入新课,并以“寻找美丽、发现美丽”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如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尽量读出美丽,听的同学力求发现学生读中的美丽之处,以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语言之美、自然之美、亲情之美等。(二)从语言的表达中去示范美若按教育美学的要求操作,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是审美的。教师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形象化,语音的抑扬顿挫,板书字迹的工整优美,教态的举止端庄,表情的亲切自然等等都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再加上能够体现审美情趣的讲授内容,就会产生较理想的情境氛围和综合的审美效应,也使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之间,实现审美认同,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产生滋长起来。因此,我们就要凭借教师的基本功来示范美。“美的艺术,使人感到舒适、愉悦、振奋,而美的教学,除了授人以知识、能力之外,还应伴之以相同的艺术效果。因为教学这门艺术,是教师想象力、创造力、基本功的综合展示”。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得体的体态语有利于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再配以音乐和挂图,创设语文课堂美育的整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使其神思跟着教师的范读遨游,去感受祖国的山河美,并由此升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还给学生创设了获得成功的可能,以及表现个人的时机,一举多得。二、引发审美想象,推进审美情趣的发展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想象是一种创造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的一种重要心理功能。”审美情趣的产生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参与。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尤为重要,可以说想象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的有力翅膀,其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一)展开联想,开阔想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其想象才能开阔。如袁枚的所见中的“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小脸绷得紧紧的;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抬起,做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心理活动,他盘算着怎样才能捉住知了。这时学生脑海里一个欲捕鸣蝉的牧童形象就栩栩如生地活现出来。这样的联想,不仅丰富了诗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还给了学生美的享受,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二)储存美的表象,再造新形象储存丰富的表象,准确把握审美表象的特征,才有利于再造新形象。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他们对绘画、音乐的喜爱,训练他们对色彩、音响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扩大审美情趣的范围,广泛阅读文艺作品,讲故事、进行优美的谈话等;欣赏自然风光、图片并茂的卡通画、摄影作品、绘画、雕塑等,来帮助他们储存丰富的表象,并为其想象力的发展提供大量素材”。 三、提高审美趣味,加快审美情趣的形成“在对美的欣赏和判断中,审美主体更多的会对审美对象以及审美对象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喜好和偏爱,这种喜好和偏爱就是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趣味决定着审美心理活动的方向,又是审美判断的尺度。教师要充分利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人情美、意境美及艺术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一)允许个性自由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趣味从个性差异极小向个性差异明显分化发展,在审美活动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有相当的个性自由,对接受美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充分满足其趣味偏好。(二)突出个性差异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特点,对于小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务必要从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特点出发,对他们的审美趣味加以引导,不可简单化,要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与“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不可过分强调审美趣味的共同性,以避免使已萌生的审美兴趣又被泯灭。四、激发审美情感,引导审美情趣的深化丰富的情感是驱使思维进入亢奋直接动力。审美情趣只有置入思维活动中才能引起对审美对象内在美感的反应。缺乏审美情感介入的阅读过程中只能使思维停留在文字表面,游离于事物之外,最终不可能获取对阅读内容较深刻的理解。故此,语文教学环境追求美的氛围,渲染美的情调则显得尤为重要。审美情感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一)教师语言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喜怒哀乐诸情感,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用这种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丰富的、有趣的活动,即我们常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级教师于漪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深有体会地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的精力和真挚的感情。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二)创设情境情境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幻灯、实验、图画、故事、游戏、语音等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出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使审美教育成为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的氛围中分析情境和再现情境,使思维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声、色、图俱佳的特点,便于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及思维活动功能全部调动起来,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这课时,可采用表演体会入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美的实质。首先,请学生分别扮演啄木鸟、蜜蜂、青蛙、老马以及自以为很美的公鸡,演示她们比美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啄木鸟等人物:“你们的态度为什么很冷淡?为什么,都不去和公鸡比美?”接着,再让“小记者”去采访公鸡:“你听了老马的话,为什么很惭愧?”最后,让“小记者”采访在座的同学:“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课文题目为什么不叫骄傲的公鸡呢?”通过表演,教材中的情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成了热情的演员和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2025年教育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金融科技赋能2025年普惠金融普惠性评估模型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
- 玉露香梨采摘协议协议书
- 父母房产分给子女协议书
- 股东欠债股份转让协议书
- 股份财产分配协议书范本
- 物管装修垃圾清运协议书
- 网约车区域代理协议合同
- 银行共同合作协议书范本
- 物流信息部签约合同范本
-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 新安全生产法2025全文
- 感恩地球活动方案
- 2025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暨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知识竞赛考试试题(综合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扬州树人学校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中试基地相关管理制度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安全劳保用品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兴教育港澳台联考学校高考英语三模试卷
- 2025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拐杖的使用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