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邮票.docx_第1页
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邮票.docx_第2页
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邮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在清光绪四年六月开始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共三种,图案是一条五爪大龙,它在清代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国徽的性质。这套邮票通称为“大龙邮票”。1888 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在其颁布的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用的称“商票”,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首枚邮票编辑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1.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 “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1987年1月5日,我国原邮电部发行丁卯年生肖邮票。设计者在设计这一充满中国民俗文化色彩的主题时,采取了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手法,尤其借鉴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剪纸和泥玩具的一些技法。图案底色为白色,显得纯净,设计者所画的兔子不用黑色,除拙朴的轮廓外,施以逐渐浅淡的灰色,以突出柔和洁白的兔身。设计者汲取了剪纸的表现手法作为装饰因素,配以品红、品绿色,以增强清新之感。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向重视和关怀儿童的成长。我国有三亿多儿童,数量居世界之首。他们在全社会的精心培育下,欢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1996年6月1日,我国发行199612儿童生活邮票,共4枚,邮票图案分别是:“欢乐心声”、“助人为乐”、“南极考察”和“绿化家园”。第1枚背景是五彩描绘的“东方红”乐曲的五线谱,儿童们正在尽情地歌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第2枚为同学间互相帮助;第3枚取材于小伙伴报第一任小主编赴南极考察的新闻事件,表现出我国儿童热衷于祖国建设事业;第4枚画面是在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