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侠五义》欧阳春形象赏析.doc_第1页
《七侠五义》欧阳春形象赏析.doc_第2页
《七侠五义》欧阳春形象赏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侠五义欧阳春人物形象赏析侠义公案小说作为中国平民文学的一支,以晚晴为最盛。七侠五义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本书原作者石玉昆,为清代著名说书艺人。他所编写的唱本包公案被人记录为龙图耳录,而后又被加工改为三侠五义。最后,由清代著名文人俞樾润色修订,易名为七侠五义。自古以来,侠客与清官往往有着不同的生存空间与行事规则,侠客们除暴安良,自命不凡,向来都是我行我素,无视社会陈规,离经叛道;而清官们则都是奉公守法,努力维持和强化现存的国家秩序,因此他们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相容的。但在七侠五义中却塑造了另外一种依附和追随清官而存在的侠客类型,使得庙堂与江湖突破了各自安守的界限,混淆了彼此生存的空间。侠客与清官可以共同努力,一起携手惩奸除恶,伸张正义,成就自己的一番功名与事业。但其中却有一侠并非如此,于全书中是个较为独特的存在,此人便是北侠欧阳春。欧阳春是七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碧睛紫髯,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因此人称紫髯伯;他又武艺高强,好行侠仗义,使一口七宝刀,会点穴,曾经用点穴功夫轻松制服“五义”之一的白玉堂,真可谓是一把宝刀闯遍江湖无敌手,因此又号“北侠”。欧阳春与南侠展昭、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并称为“七侠”,与陷空岛五鼠,即“五义”构成书中的“七侠五义”。但他除了与众人一般的侠义心肠之外,却有着与众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志向以及对侠义行为的价值观,可以说欧阳春是七侠五义中唯一一个仍具备古代侠义精神的侠客。欧阳春个性温和,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做事向来平和淡定。书中欧阳春第一次出场时,便是在酒楼中与丁兆兰相约喝酒,恰逢此时太岁庄马刚的手下在向张老儿追债,但被倪继祖仗义出资偿还。于是丁兆兰便请张老儿过来一起喝酒,以便盘问太岁庄的事情。丁兆兰一边喝酒,一边只管盘问张老儿。张老儿便说起马刚是如何的依仗当朝总管马朝贤的威势,强梁霸道,无所不为,每每竟有造反之心。但北侠欧阳春却对此毫不介意,简直是置若罔闻,完全没有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侠士该有的侠义之心。即便是丁兆兰直接开口向他问道:“方才眼看恶奴的行景,又耳听豪霸的强梁,兄台心下以为何如?”而欧阳春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贤弟,咱们且吃酒,莫管他人的闲事。”北侠欧阳春明明是一个行侠仗义,豪侠无比之人,但在面对如此大恶之时,却能把内心的不满与愤怒隐藏起来,让真实感情不行于色;而且在面对同为七侠之一丁兆兰的有意相问之下,欧阳春也只是含糊其辞的搪塞丁兆兰,仍然没有表露出自己内心对这件事的真实想法,完全不理会自己“北侠”这一名号在丁兆兰心中的地位是否会受到影响,或许这甚至会引起丁兆兰对自己的厌恶,但欧阳春却依然淡定如平常无事一般。因此,这不得不说欧阳春性格较为温和,能够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做事淡定得非比寻常。欧阳春相比其他侠客,他武艺之高,无人能敌,但他却更加淡泊名利,从不以此为傲。当丁兆兰在太岁庄耳房用脚稳砖之时,欧阳春竟然悄无声息地从丁兆兰背上取回了自己的宝刀,而丁兆兰对此却毫不知情。后来欧阳春与白玉堂的交手更是体现了他的武功之高。书中写道:“北侠将身一侧,只用二指,看准肋下轻轻的一点,白玉堂倒抽了一口气,登时经络闭塞,呼吸不通,手儿扬着落不下来,腿儿迈着抽不回去,腰儿哈着挺不起身躯,嘴儿张着说不出话语,犹如木雕泥塑一般。”由此观之,北侠武艺之高,全书可谓是无人能及。再说他的淡泊名利。在捉拿采花大盗花冲这件事上,欧阳春算是居功至伟,但事后他却毫不邀功,也并不以此为荣,只当这是侠义所在之本分,又何须谈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呢?随后他更是以“此事已结,官事不便”为由早早向韩彰、蒋平告辞,前往茉花村去了。这就体现了他为人淡泊名利。而后来他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与众豪侠一同勇往襄阳,不顾生命危险,却在事成之后辞官出家,不愿接受朝廷的封赏,飘然远走于江湖的行为,更是展现了他那无视名利的心性。欧阳春之行侠仗义,相比于众豪侠来说,又有着他自己独特的侠义精神。全书最能体现这点的就在于欧阳春在太岁庄除马刚之时向丁兆兰所说的一番话:“凡你我侠义作事,不要声张,总要机密。能够隐讳,宁可不露本来面目。只要剪恶除强,扶危济困就是了,又何必谆谆叫人知道呢。所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方于事有裨益。”这表明了欧阳春行侠义之事除了惩奸除恶之外,并不曾想过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名声,他只是想凭借自己一身好本领来为民伸张正义罢了。而其他豪侠虽然并不是十分热衷于功名利禄,但做侠义之事时却也总希望能够扬名于江湖。此外,在除了马刚之后,欧阳春向丁兆兰解释自己的侠义行为,他道:“那马刚既称孤道寡,不是没有权势之人。你若明明把他杀了,他若报官,说他家员外被盗寇持械戕命。这地方官怎样办法?何况又有他叔叔马朝贤在朝,再连催几套文书,这不是要地方官纱帽么?如今改了面目将他除却,这些姬妾妇人之见,他岂不又有枝添叶儿,必说这妖怪青脸红发,来去无踪,将马刚之头取去。况还有个胖妾吓倒,他的疾向上来,十胖九虚,也必丧命。人家不说他是疾,必说是被妖怪吸了魂魄去了。他纵然报官,你家出了妖怪,叫地方官也是没法的事。贤弟想想,这不是好处么?”这一番话则直接展现了欧阳春自己的独特的侠义行为价值观。他行侠仗义,不只是要惩奸除恶,伸张正义,还要想方设法把侠义行为尽可能做得不露痕迹,以减免因此给他人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把欧阳春的侠义行为与其他豪侠相比,欧阳春的侠义精神和行为就显得高尚伟大多了,“北侠”二字于他,实属当之无愧。李白在侠客行中有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里说的是明清之前的古代的侠义精神。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真正的侠客就应是一个独立者,不受雇于任何权势,更不会效命于他们并为此卖命。他们身手不凡,行侠义之事向来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只要正义得到伸张之后便悄然消失,深藏不露。而七侠五义中最能体现出这种侠之古道精神的,恐怕也只有欧阳春了。所谓“侠之古道”,指的是相对于明清之际侠客世俗化之前较古的侠客道德追求,主要是先秦以至唐一段的侠客之道。它主要由儒、墨、道、佛等几家思想杂糅,依侠客意识,取其所属,自成一派,包含着仁者无敌,勇者无惧的自信,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志气,与“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旷达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襟怀。欧阳春是个无家之人,他性格豪爽,心胸宽广,除了行侠仗义之外,从不被名利之心牵绊,平时便喜爱四处赏玩,曾为了观赏古迹诛龙桥花费了八两船费,可谓是挥金如土,事后虽然发现古迹名不副实,却也毫不在意。他身处红尘,惩奸除恶,曾经捉花冲,拿马强,义服钟雄,平定襄阳王,行侠仗义但不投靠官府的行为,正是这种“侠之古道”精神的体现。此外,欧阳春身上还体现出了墨家所提倡的“兼爱”与“非攻”思想。在白玉堂挟圣旨奉相谕捉拿他之时,面对白玉堂的一再相逼,欧阳春却还仗义礼让几番,直到迫不得已时才使用点穴功夫制服白玉堂,并不仗着高深武功大败白玉堂,让他难堪。而后发现白玉堂羞愧自尽,他更是三次出手相救,并深深自责,并为白玉堂出谋划策,以成全了白玉堂的差事,真正做到了“兼爱”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