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我国经济已然进入新常态,消费增长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总体经济的一部分,其比重也在不断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1995-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内容构建理论模型,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内在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求在制定政策方面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消费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 计量模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颁布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三十九年。在这期间,中国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人名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以及消费水平也伴随提升。 如今,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新常态,”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明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具体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趋势,对促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相较于其他消费人群,城镇居民消费相关数据获取较为容易,且城镇居民作为具有典型性的消费群体,在研究此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 二、理论综述 近代人们关于消费的研究主要是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推导而来。凯恩斯认为,消费是限期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称为自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大小无关。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增加。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消费叫做引致消费。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少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如果消费与支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C=a+by其中,a为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b为边际消费倾向,b与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c=a+by的经济学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三、模型的设定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 (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单位:元)。从理论上来说,收入决定支出,生活水平又可以由日常消费以及消费结构体现。所以居民收入情况以及生活水平在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体现。这里将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其?c因素对其影响。 (2)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国内对于GDP的定义说法不同,但简单地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某个地区新生产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作为国家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GDP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其中消费支出就是影响GDP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GDP也反向影响着居民消费。于是本文将对GDP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作出研究和分析。 (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计算公式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由理论上分析可得,物价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当物价总水平提高时,居民消费意愿减少,从而使总体消费受到影响。由于物价总水平较难以数据体现,这里简单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体现总体物价水平,并将其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4)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失业率定义为一定时期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但并不包括有劳动能力却不寻找工作的自愿失业情况(现今我国的失业率只能从劳动部门已登记数据中获取,其很难反映我国实际的失业水平)。就业数字在某方面反映了整体经济繁荣程度及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当经济繁荣时,各行业持续发展,相应能够提供的职位增多。而当就业数字降低,失业率升高,也就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所以失业率是观察社会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将探究失业率与城镇居民消费指数间的关系。 (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调查户的记账补贴。理论上收入决定消费,且通过分析以往各学者建立的模型也可以得出城镇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导因素,所以本文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纳入影响因素内进行分析。 四、数据资料 数据来源各年份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财富网、新浪财经以及其他网页,采集数据的区间为2001年至2015年。 五、模型建立 本文中,设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被解释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解释变量X1、X2、X3、X4,估计回归模型为。 六、模型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 (一)统计检验 在EViews3.1中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结果如下Y=5936.395+0.044X,其中R2=0.999,F=5563.3,P=0,S.E=212,DW=1.28。 拟合优度检验中R=0.999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程度高或者被解释变量消费有99.9%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解释。F检验中:F=5563.3Fa(k-1,n-k)F(4-1,21-3)=3.16,表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T检验中X的t值均大于,其中X的t值=1.5小于2.101,说明X的显著性不高。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1)建立一元回归模型。根据理论初步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应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而由相关系数检验也可以得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GDP的相?P性最为显著,故这里计量基本模型可以用Y=k+aX+来表达。 (2)接着将其他变量逐个引入模型,重复之前检验过程,最终确定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函数为:Y 6722.7+0.035X1 34.2*X,其中R=0.9989,DW=1.03,F=8513.8统计检验中判定系数R2 9989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高。F检验中F=8513.8大于临界值4.38,其P值0.0000也明显小于a=0.05,说明模型线性关系明显,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各影响因素都有关联。T检验中国内生产总值X、失业登记率X的T统计量概率p值明显小于0.05,说明X各自对有显著影响。 (三)自相关检验 查Dw表,当n=21,k=2时,上限值为d=1.538,下限值为d=1.125;由于1)w统计量为1.033,d,由此不能得出各解释变量之间是否自相关。再通过进一步检验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四)异方差检验 使用Eviews中的white检验异方差得到:nR2=10.5176,proh(nR2)=0.06180.05且nR2=10.517616.7496,接受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性。 综上所述,得到国内居民消费水平的模型为:Y=6722.66+0.034*X 七、结论 通过建立以上计量经济学模型配合使用Eviews软件分析可以得出,国内生产总值(X)、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z)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Y)影响较为显著,而城镇登记失业率(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影响较弱,所以模型检验和优化的过程中将其剔除。模型中,国内生产总值(X)的系数为正,说明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成正相关,即在其他因素同时存在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会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提高。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在模型中的系数为负,说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成负相关,即商品零售价格增加时,居民消费水平下降,扩展开来就是物价上涨抑制消费增长,得出结果与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相符合。 八、相关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国内生产总值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所以当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不断提质增效,保持稳步发展,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经济,从而使得消费体量增大,扩大中等收入规模。为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使人民需求不断增加,这样就会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另外,政府应该时刻把握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必要时采取强制手段稳定物价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可能造成市场乱象,使居民消费减少,进而拖慢经济增长。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我国经济发展越平稳越迅速,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会提高的越快,这也同时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