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docx_第1页
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docx_第2页
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docx_第3页
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初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涌现出了如深圳、广州这样的经济特区,也出现了华丰第一村那样的小康村镇。汉江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是陕西、湖北两省的血脉所在,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为陕西、湖北两省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其中,下游是指丹江口以下的流域,这片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量充足,适合农林业发展,并且该流域囊括区域极为广阔,能够惠及到湖北65%的人口,通过河道,水库堤防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和道路,如何充分利用汉江中下游水土资源,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汉江;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开发 一、汉江中下游流域概况 自古以来,长江孕育着半个中国文明的发展,位于湖北省及陕西境内的汉江则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它同样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估计的帮助。汉江流域覆盖面积极大,根据其地理环境可划分为上中下三游,其中上游主要处于陕西境内,而中下游则是湖北人民的宝贵资源。丹江口以上区域被划为上游,自丹江口至汉口区域为中下游,整条河道狭长曲折,蜿蜒不断,多险滩峡谷,河道水流量充足,径流量大,污染度较小,适宜水运。汉江流经区域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充足,每年中游平均降水量在700900mm,下游则超过1100mm,充足的降水为汉江带来了充裕的水源,无论是主干还是其支流,集水面积都相当可观。此外,充分的水资源为汉江流域附近的人们提供着发展经济的平台,由于该河道的存在,汉江流域各类资源丰富,带动着附近工、商、农业发展,运输业也相当发达,对湖北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汉江中下游流域每年汛期为510月,12月至来年2月为枯水期,枯汛时间对农业方面影响较小,主要应注意短时间内水流量过大导致的洪涝灾害及水土流失问题。汉江中段游流域与南河、唐白河汇流后,水量、泥沙量激增,又因中游多数地区河道无堤,在长年累月的冲击下,造成了河谷地貌的倒置,防洪是该地段需要多加注意的问题。汉江进入下游后,河道弯曲度更高,水流变缓,为下游流域制造出了冲积平原地貌,与附近诸多湖泊呼应,适宜人类居住,河流最终与长江汇流,自西向东进入东海。汉江本为多沙河流,在丹江口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拦蓄,导致河流中泥沙被积蓄堆积在水库内,大量清水自水库冲泄而下,使得汉江中下游河道冲刷严重,多处河岸崩碎,水土流失问题成为了汉江目前亟需解决的大问题,汉江流域也是湖北省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如不经管治,未来汉江流域的人们将会面临着无地可种、无处生存及洪涝等问题。 二、汉江中下游河道堤防水土资源利用现状 (一)林木业 自1955年起,汉江中下游的林木资源已经开发利用。首先是为了预防长江的洪灾,天门汉江管理总段率先开始在岸堤旁边值柳种树,到现在已经发展为实有0.4万余平方千米的防护林,既起到了防风消浪的作用,又能每年为社会提供4000余立方米的商品材,总价值有200余万元。 (二)畜牧业 汉江中下游沿堤草坡面积有0.233万平方千米,是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天然饲养场。以各段管养为主要方法,民众散养为补充方法的畜牧产业。据统计,仅天门、钟祥总段常年放养的鹅有5000多只,菜牛和山羊达4000余头。 (三)航运业 水运自古以来就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汉江作为长江的最大支流,更是承担着不小的水运责任,现有10多个船运码头,尤其是泽口和红旗两港更为重要,每年的运输能力在50万吨左右,跨陕西与湖南两省的汉江为这两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及节省了相关费用。 (四)旅游业 汉江有着“贺龙”纪念碑,楚章华台遗址,杜家台分洪工程,钟祥皇庄的皇陵等多处古代遗址,以及古代碑文,砖石建筑等名胜古迹,更有着因林木业的发展而带来的长林画卷,给游客一种返璞归真的大自然景象。 (五)工商业 汉江流域的工商业主要是由它的航运、林业和畜牧等行业带动起来的,自1967年组建的船队在完成防汛石头运输的任务之余,同时向外扩张运输市场,经过几十余年的经营,现已是拥有1200吨运输能力的运输团队。 (六)水资源多向利用 水乃万物之源,有着多项化的资源和利用途径。汉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运输航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汉江水力资源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更高更快地扩建水利工程设施,更要加强水运的系统化。所以,汉江有着泽口与红旗两个自1988年就开始使用的大型港口,以及10多个小型船运码头,同时还有岳口、王家营、大同、仙桃等4个码头正在兴建。水还有着孕育万物的作用,在汉江中下游的管理范围内,还有着近千公顷的水塘,其中一部分来自于近几年在加固堤防和回填坑塘时,结合工程新建的养鱼基地,每年为社会提供10多万千克的鲜鱼。 (七)土地资源多向利用 土地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畜牧业,汉江中下游地区有林地0.4万平方千米,万余公顷的沙洲,林地的产出效益达到400万元以上,沙洲的作用除了天然放牧以外,还会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且当地的一些管辖区域承包给农民耕种,既赚取一部分承包费用,又为社会提供资源。 三、汉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汉江中下游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影响着水土资源和土地规划的统一,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是由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造成的,汉江流域因为工厂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正在日益严峻,很多土壤因为沿岸植被的破坏已经流失严重,已然影响到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 (二)土地分布不均 由于汉江流域的土地大多都是带状分布,很难统一开发及利用,因为历史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汉江流域的很多国有土地都被当地农民分占,这样就导致土地的小片小块,不能统一开发利用。 (三)旅游业效益不佳 在汉江流域,虽然有着较多的历史旅游景点,但都未形成规模且较为分散,所以此地的旅游效益并不显著。 (四)林木业资源缺失 汉江虽然有着一江两堤四条林的林业资源,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266.7余平方千米的外滩地势较低,经济价值高的树种难以存活,只能种植经济价值低的抗旱树种,而且每年都有大量新种植的树木因干旱而死去,局面异常被动。 (五)土地权限不明确 在汉江流域,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的问题,有着近20平方千米的土地只有名义上的使用权,有名无实。如市政工程的占用,单位用地的划分,居民住宅用地的占用,加上个人耕种的土地,都是不可开发地区,但是实际上却都没有利用。 (六)沿岸开发利用率低 利用率低主要是因为岸线过长,沿江开发地区资金缺乏,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开发利用,虽然有着金岸银线,但大部分岸线没有被开发,所以白白浪费。 四、汉江未来的开发前景 作为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管理方面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管理,要系统快速的使汉江发展起来,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就必须制定强力的管理政策和实施强硬的管理手法,如梨园遭到村名洗劫的问题,政府如果在之前做好了相关的规定及管理,村民就不会明目张胆地进行洗劫。 (二)可持续发展道路 21世纪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在汉江发展的过称中,必须要结合现实问题,确定可实行的环境保护策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好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治理好水土流失问题。 (三)因地制宜策略 要结合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发展适宜汉江的经济策略,如土地较为干旱,可以多种植适合在干旱环境中种植的作物,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土地条件不太好的地区作为居住或者建筑用地,条件好的地区发展为大型农场或者林场及加工林木的工厂。 五、小结 通过上文论述可以发现,目前湖北省在对汉江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水土流失破坏汉江生态环境和防止洪涝灾害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在开发政策上,失误在于开发过程中紧抓汉江河道的开发利用而对其流域辐射到的土地利用率过低,使得开发遇到了无地可开,无钱可用的尴尬情况。因此,在未来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的开发中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