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X程丽平,邰崇禧(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460 名本科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揭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及损伤原因,剖析运动损伤机理,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依据.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运动损伤;规律;预防中图分类号: G804. 53 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在体育运动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伤,都可称为运动损伤. 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训练、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会经常发生,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为减少与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使教师、学生了解常见损伤的发生原因,加强对易伤部位的预防,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探讨运动损伤发生的特点及其一般规律,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61999 级本科学生共460 名,其中男性355人,女性105 人,年龄1725 岁之间.1.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涉及运动损伤的有关研究内容加以收集、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法:发放运动损伤调查表460 份,回收有效问卷339 份,有效回收率73. 7 %.X 收稿日期:2002 - 02 - 10作者简介:程丽平(1979 - ) ,女,安徽安庆人, 苏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数理统计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2 研究结果与分析2. 1 运动项目与损伤部位的分析分析表1 可见,损伤率居前三位的运动项目是篮球、田径和体操,分别占损伤总数的36. 28 %、33. 04 %和13. 27 % ,共占82. 59 % ,说明篮球、田径、体操是较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 分析其原因,主要与这些项目教学时数安排较多以及这些项目的运动特征和特点有关.在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篮球、田径、体操是主干课程. 篮球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多,比赛次数也多,对抗激烈,身体接触频率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田径教学分布在三至四个学期,教学时间长,练习次数多,而且常伴有最大用力或爆发性用力的动作,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体操项目技术较复杂,动作难度大,技巧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灵敏与协调能力;另外,体操器械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也易发生运动损伤. 从表2 中还可看出,损伤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等部位,其中踝关节损伤最为严重,占损伤总数的33. 04 %.表1 运动项目与损伤部位统计表损伤部位篮球田径体操排球足球武术其他合计%腰4 12 4 1 2 23 6. 78大腿1 27 3 1 2 3 37 10. 92膝关节7 20 8 3 3 1 3 45 13. 27小腿2 13 2 2 19 5. 61踝关节73 17 5 6 5 2 4 112 33. 04足5 8 2 1 4 2 22 6. 49腕关节8 1 9 1 19 5. 61手(指) 14 2 5 3 1 5 1 31 9. 14其他9 12 7 3 31 9. 14合计123 112 45 13 17 10 19 339 100% 36. 28 33. 04 13. 27 3. 84 5. 02 2. 94 5. 61 1002. 2 不同损伤部位与损伤种类的分析运动损伤以四肢部位最多,共253 例,占损伤总数的74. 63 % ,且多发生于关节之处,如踝关节损伤112 例,占33. 04 %;膝关节损伤45 例,占13. 27 %. 踝关节和膝关节损伤共占46. 31 % ,这主要与踝关节、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有关.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下端(胫骨内踝关节面、腓骨外踝关节面) 、距骨所组成. 由于外踝比内踝约长1 厘米,且靠后方,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面积大,韧带纤维较细密而强韧,因此,足的内翻活动可能性比外翻活动大. 又因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背伸时,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叉状关节窝,踝关节较稳定. 而足趾前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叉状关节窝,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活动(内踝关节面、外踝关节面、距骨不吻合) ,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这些解剖特点使踝关节容易发生过度内翻而引起外侧韧带的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场地不平,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或倒向一侧,都可能使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导致外侧副韧带过度牵拉,引起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 表2 表明,踝关节韧带损伤87 例,占踝关节损伤总数的77. 68 %. 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108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第18 卷胫骨上端、髌骨为主构成,三者被韧带、关节囊以及膝关节周围肌肉紧紧地联系着. 膝关节具有部位浅表、结构复杂、关节面大、杠杆作用强、负重大、不稳定等特征,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较大.表2 损伤部位与损伤种类的关系部位肌肉韧带肌腱骨折脱位骨膜炎擦伤骨囊炎软骨病椎间盘脂肪垫撕裂伤撞伤合计%腰11 10 2 23 6. 78大腿20 10 4 1 1 1 37 10. 92膝关节3 22 3 4 2 8 1 2 45 13. 27小腿4 1 2 8 1 3 19 5. 61踝关节87 16 4 4 1 112 33. 04足3 5 2 8 1 3 22 6. 49腕关节12 2 1 1 2 1 19 5. 6手(指) 20 3 2 5 1 31 9. 14其他2 12 3 10 3 1 31 9. 14合计43 179 29 11 6 8 16 3 15 2 8 9 10 339 100% 12. 68 52. 81 8. 55 3. 24 1. 77 2. 36 4. 74 0. 88 4. 42 0. 59 2. 36 2. 65 2. 95 1002. 3 损伤性质与程度的分析根据损伤发病的缓急,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大类. 常因一次较大暴力作用的结果,发病较急,病理过程较短,并伴有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症状,可列为急性损伤;凡损伤原因不明,由多次细微损伤积累致使局部呈酸、麻、胀、疼等症状,一般列为慢性损伤. 从表3中得知,急性损伤占损伤总数的82. 89 % ,说明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 急性损伤伤后若处理不当,易转为慢性损伤. 在调查中发现,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导致转成慢性损伤者有34 例,占10. 03 %. 因此,对急性损伤的处理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表3 运动损伤性质统计表急性损伤慢性损伤急性转慢性总人数受伤人数281 24 34 339% 82. 89 7. 08 10. 03 100表4 运动损伤程度统计表轻度( 7d) 中度(828d) 重度( 29d) 总人数受伤人数93 131 115 339% 27. 43 38. 64 33. 93 100根据损伤部位基本治愈所需的时间,我们将运动损伤程度大致分为三种:伤后在一周时间内经过治疗得到基本恢复者为轻度损伤;伤后需要二四周治疗与恢复时间者为中度损伤;伤后需经四周以上时间治疗者为重度损伤. 分析表4 可见,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所占比例为72. 57 % ,说明中度、重度损伤人数多,康复时间长,给教学、训练以及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 4 运动损伤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局部负荷过量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第3 期程丽平,邰崇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109表5 运动损伤原因统计表原因受伤人数%动作技术错误68 20. 06准备活动不合理63 18. 58局部负荷过大58 17. 11意外受伤44 12. 98身体疲劳38 11. 21身体素质差23 6. 78心理因素20 5. 91场地器材问题13 3. 83原因不明12 3. 54合计339 1002. 4. 1 技术动作错误从表5 中可见,因技术上的错误而造成损伤的比例最大. 在运动中由于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容易引起机体组织损伤. 如在跳远的起跳阶段,身体由助跑时的平动转为以起跳脚为支撑点的转动和向前上方的运动. 根据H. Krieble 的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起跳时地面给人体的最大垂直反作用力可达到运动员体重的1220 倍,因此在起跳中下肢各关节要承受短时间突然的超量负荷,特别是起跳脚着板刹那产生制动时,这一负荷达到了最大值,如果此时起跳脚出现错误动作,就会增加足部或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2. 4. 2 准备活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生不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与课的内容联系不紧密等方面. 调查发现,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在课余活动时不做准备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些教师对准备活动重视也不够,组织随意性较大,常以踢足球、打篮球等内容替代准备活动;对学生自做准备活动的注意事项与要求,教师强调得不够. 由于学生理性认识差,实践经验少,往往达不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适度的准备活动是顺利组织教学的基本保障,不仅要考虑准备活动的负荷量,更要重视准备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结构设计,如准备活动与教学、训练内容的联系;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的结合;准备活动安排游戏、协调灵敏性练习以及柔韧性练习的技巧等.2. 4. 3 身体局部负荷过大身体局部负荷过大极易引发运动损伤. 由于练习内容安排不合理,身体局部的练习过于集中,超过了可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往往会导致损伤发生. 如跳远训练中,在连续多日都安排跳远的辅助性练习、基本技术练习和跳跃素质练习,踝关节、膝关节的负荷量就会过大,就会出现运动损伤的可能性.3 结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多发生于篮球、田径和体操项目,损伤主要分布在四肢,其中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最多,占损伤总数的46. 31 %. 且韧带损伤率较高,踝关节韧带损伤占踝关节损伤总数的77. 68 % ,膝关节韧带损伤占膝关节损伤总数的48. 89 %.损伤性质多为急性损伤,占总损伤人数的82. 89 %. 损伤程度以中度、重度损伤为主,占110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第18 卷损伤总数的72. 57 %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局部负荷过大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4 建议在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应对学生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运动损伤的起因及危害性,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加强对准备活动的内容、步骤、负荷等方法的研究,根据项目特征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准备活动.科学地组织教学对预防运动损伤十分重要. 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动作要领,尽快纠正错误技术动作. 要加强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增加保护设施的配置,确保教学、训练的安全性.参考文献:1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 体育保健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人体解剖编写组. 人体解剖学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3 蔡志坚. 跳远踏跳教学阶段的生物力学分析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36 (1) :62 - 63.4 李亮. 对师专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 安徽体育科技, 1998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