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8小题)1新闻里常说某条高速通车后,从A地到B地的车程从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到现在的两个小时,新闻里所说的“车程”此时含义是指的哪个物理量()A时间B路程C速度D平均速度2下列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D水的沸点是100,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3以下实例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雷声预示有雨B铁路工人敲打铁轨判断是否有松动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D人们听说话声音判断是谁4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C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D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5“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6某同学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和酒精,他将滴水的玻璃片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滴酒精的玻璃片放在树荫下,结果发现水迹先干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水比酒精更易蒸发”的结论B由实验现象可得出“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的结论C若把两玻璃片都放在阳光下,则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D此实验只能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7下列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霜的形成B樟脑丸变小C湖水结冰D雾的形成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9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10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1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一位有经验的锅炉工发现,向瓶里灌开水,开始时,水的落差大,撞击力大,瓶里空气多,发出大声的并且低沉的“咚、咚”声,水将满时情况相反,发出小声的并且尖细的“吱、吱”声,则该工人判断灌水多少的依据是()A音色和音调B音色C响度D响度和音调12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回声B增强回声C增加声音响度D使墙壁更美丽1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白雾弥漫B夏天,大雨滂沱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14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1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6甲、乙两小车在直线跑道上的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18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二、填空题(共9小题)19.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_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振动的_太高。2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从物态变化角度看,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 ,后者是酒精21.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22.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 。23.在用水煮鸡蛋时,水沸腾后,小明认为应该继续用猛火,而小红认为用小火维持沸腾就可以了。你认为 的观念正确,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24.城市道路刷黑后,行车时感觉更平稳,且噪声比原来小。小明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这可能是沥青比水泥路面软,有 功能,同时道路上许多微孔,有 功能。25.宜昌市已经投入使用的“BRT”,贯穿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区和伍家岗区三大主城区,是宜昌市现阶段客流量最为集中的干线客运走廊之一。BRT一号线从小溪塔夷陵客运站至伍家岗宜昌东站,全长约22.4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30km/h,则全程的运行时间为 分钟。某同学坐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的。26.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纽扣的直径是 cm。27.请按要求回答:(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填“高”或“低”)(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三、实验题(共2小题)28.某小组同时进行了“海波熔化”“水的沸腾”实验,在进行到时间t1时都停止了加热,然后他们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图像。(1)在给晶体海波加热时,为什么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装有海波的试管加热,而用装有热水的烧杯间接加热?(2) 图是水沸腾图像,为什么?(3)另一小组将海波全部熔化,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则海波在BC段处于 态。29.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室是根据_原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2)如果测得时问 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_cm/s(3)经测量小车从斜面滑下作 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_。四、解答题(共1小题)30.双休日,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1)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2)小明通过查阅说明书,冰箱的制冷剂是R600a. 请你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简要叙述它是怎么把冰箱内的热量带到冰箱外面的?五、计算题(共2小题)31.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1)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32.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8的含义: _ ; 40的含义: _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人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围。答案部分1.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小时是时间单位,新闻里所说的“车程”表示汽车按正常速度行驶所需的时间。答案:A 2.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吸热蒸发,A对;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错;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错;水在不是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沸点不是100,D错。答案:A 3.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超声波击碎结石,表明结石受到超声波所传递的能量的冲击而粉碎,C对;ABD都说明的是根据声音而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声音传递信息。答案:C 4.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产生的;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里冲出来的冷空气液化产生的。答案:C 5.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频率和音调的形容词是高、低;只有响度用大、小形容。减小声音就是减小分贝数,而分贝是响度的单位。答案:C 6.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这个实验中液体体积一定,物质种类、液体温度都不相同,没有用控制变量法,无法得出结论。改进方案:可以控制物质种类相同,也可控制温度相同。答案:C 7.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变“稀”就吸热,变“稠”就放热。樟脑丸变小是固体变为气体,变稀了。答案:B 8.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影响,不一定是340 m/s,B错;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幅不同,发声的响度会不同,C对;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D错。答案:C 9.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医生如果不用听诊器,无法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分散了,响度变小了。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答案:B 10.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利用冰熔化要吸收人体的热量,A对;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的密闭性好,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B对;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花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错;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变成气体飘散到空气中。答案:C 11.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撞击力大会造成较大的振幅,声音响度就大;水少时,空气柱较长,振动较慢,音调低,水多时,空气柱较短,振动较快,音调高。答案:D 12.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大会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也可以说是防止声音的反射干扰答案:A 13.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雨是水蒸气液化或小冰晶熔化形成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答案:D 14.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乘客与船舱之间的位置一直没有发生改变。答案:B 15.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平均速度:v=s/t=100m/10s=10m/s,C对,D错;运动员是做加速运动,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小于平均速度,但也应该比较接近9m/s,A错;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大于平均速度,D错。答案:C 16.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从图像可知,甲一直静止,路程为0,ABD错;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m/s,经过6s,乙车反超甲车,领先2m,C对。答案:C 17.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瓶子中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答案:A 18.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若甲车不动,乙车向东,甲车上的乘客会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西运动,A错;若甲车不动,乙车向西,甲车上的乘客会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B对;若甲车向西,乙车不动,甲车上的乘客会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西运动,C错;若甲车向西,乙车向东,甲车上的乘客会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西运动,D错。答案:B 19.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根据声音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所以人耳听不到。答案:信息 ;频率 20.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冰熔化和酒精蒸发都要吸热,所以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能使人散热,感到凉快。答案:熔化 ;蒸发 21.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答案:外表面 ; 内表面 22.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v=s/t=50m/8s=6.25m/s;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就要让两运动员同向同速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答案:6.25 ; 相对静止 23.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后,只要能维持沸腾,用大火或小火,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但用大火费燃料,所以用小火即可,故小红的观念正确。答案:小红 ;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24.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沥青路面韧性好,比较柔软,不易振动发声,所以说沥青路面有减小振动的功能,从而减小噪声,同时路面上的小孔也能吸收噪声。答案:减振 ; 吸音 25.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全程的运行时间:;树木向后退去,树木是运动的,树木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答案:44.8 ; 车 26.考点:长度测量试题解析:分度值就是最小刻度值;测量长度时,注意起始点,分度值,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答案:1 ;1.10 27.考点:声现象试题解析:(1)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音叉的振动不明显,乒乓球被弹起很明显。(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4)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答案:(1)振幅 ;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低 (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28.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1)用装有热水的烧杯间接加热,不但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海波升温较慢,便于记录数据。甲图,停止加热,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判断该物质是海波。图丙中,BC段是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除开B、C端点)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答案:(1)这样是为了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使它受热缓慢均匀。(2)乙,停止对水加热后,它的温度会立即降低。而晶体停止加热,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3)固液混合 29.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1)小车运动距离sAB=80.0cm-40.0cm=40.0cm,(2)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40cm/1.6s=25cm/s(3)小车在斜面的A点静止,速度为零,B点速度大于零,所以是加速。(4)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确答案:(1)v=s/t (2)25 (3)加速直线运动 (4) 小车下滑全过程的速度变化,小车过中点时有一定速度,不为零,故不正确。 30.考点:物态变化试题解析:(1)冰箱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并附着在肉的表面,把肉从冰箱中拿出,小冰晶熔化变成水;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冰附着在肉上。(2)液态R600a从管道经过食品位置,汽化吸热,食品放热降温。汽化后的R600a由压缩机压缩后,液化放热,将热散失到外界空气中。答案:(1)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凝华而成的;水珠是固态的冰熔化而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而成的。(2)液态R600a从管道经过食品位置,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汽化后的R600a由压缩机压缩后,液化放热,将热放出去。 31.考点:机械运动声现象试题解析:(1)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上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t=10s/2=5s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vt=1500m/s5s=7500m;(3)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0m/s60s=1200m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2=s1+sB=7500m+1200m=8700m答案:见解析 32.考点:机械运动试题解析:(1)从交通标志牌到南阳距离为18 km ;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2)小明爸爸的车速:v=s/t=18km/0.5h=36km/h(3)跑完全程的最短时间: ,跑完全程的最长时间:时间范围:11:3013:00答案:见解析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B我县1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40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2小童和爸爸乘坐从上海开往红安的动车,当动车进入红安境内时她感慨地说:“我们终于回家了!”,她说出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童所乘坐的动车B小童本人C红安D坐在小童身边的爸爸3广场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随着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上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B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C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D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起来放在冰箱里B把湿衣服晾晒在透风向阳的地方C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中秋节的夜晚,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小玲看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影子C月亮的虚像D月亮的实像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1=50,反射角是()A50B40C90D80二、填空与作图题(8-11题每空1分,12题3分,共13分)8小顺同学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03s的速度510s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5s处于状态9学校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处减弱噪声;走在楼道里就知道是张老师在上课,是根据他声音特点判断的10如图,是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情景,图中我们看到的“白雾”是由水池里的水先,后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火箭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升华热量使外壳温度降低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放出的光线或物体表面的光线进入眼里12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13如图1,体温计的示数是;图2机械秒表的示数是s;图3铁块长为cm 14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2)由图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图中BC段的状态是15小美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图中反射角是度(2)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3)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选填“变大”或“变小”)(4)若入射光线沿FO射入,反射光线沿OE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四、综合应用题(16题9分,17题5分,共14分)16一辆公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阳阳同学根据对应时刻计程表的示数得到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计程表示数/km102030405060观察时间7:107:308:008:208:409:20(1)这辆汽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2)求这辆汽车在后30km的平均速度(3)求汽车在乘客计时的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17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放在实际温度为2的水中时示数为4,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为92,当温度计放在温度为35的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多少(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B我县11月份的平均气温约40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声速【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我县冬季寒冷,最高温度在10左右,最低温度低于0,所以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40,故B不符合实际;C、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m/s,介质种类不同、温度不同,传播速度不同,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50m所用时间一般在7s左右,不可能达到3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小童和爸爸乘坐从上海开往红安的动车,当动车进入红安境内时她感慨地说:“我们终于回家了!”,她说出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童所乘坐的动车B小童本人C红安D坐在小童身边的爸爸【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我们终于回家了!”,这句话说的是人在运动,据此可知:A、以小童所乘坐的动车为参照物,小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B、描述小童自身的运动情况不能以小童本人为参照物,故B错误;C、以“红安”为参照物,小童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C正确;D、以坐在小童身边的爸爸为参照物,小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3广场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随着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上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B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C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D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及来源【分析】(1)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解答】解:A、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故A正确;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到人耳中,故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1)要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就要先确定此物质原来是什么状态,现在又是什么状态,即判断该物质由什么状态变化到什么状态(2)物体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A、河中的冰消融是固态冰变液态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错误;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的霜,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起来放在冰箱里B把湿衣服晾晒在透风向阳的地方C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可使蒸发减慢,不符合题意;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提高了水的温度,可使蒸发加快,符合题意;C、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故选B6中秋节的夜晚,行走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小玲看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影子C月亮的虚像D月亮的实像【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树荫下的光斑是月光沿直线传播时,通过小孔形成的月亮的像【解答】解: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树叶相互交叠,形成一个个小孔,中秋节的夜晚,月光照在树上时,沿直线传播的月光经过小孔时成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实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1=50,反射角是()A50B40C90D8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结合图分析【解答】解:观察图可知,ON为法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则入射角为3,反射角为2,已知1=50,所以反射角2=901=9050=40,故选B二、填空与作图题(8-11题每空1分,12题3分,共13分)8小顺同学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03s的速度小于510s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5s处于静止状态【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从图上读出03s内与510s内小顺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计算这两段的速度大小,然后比较;(2)在s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是一条斜线;静止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顺在03s内通过的路程为s1=150m,在51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1350m150m=1200m,小华顺在03s内的速度v1=50m/s,在510s内的速度v2=240m/s,v1v2,故小顺在03s的速度小于510s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小顺在35s的运动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线段,表示小顺在35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答案为:小于;静止9学校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走在楼道里就知道是张老师在上课,是根据他声音音色特点判断的【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2)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3)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走在楼道里就知道是张老师在上课,是根据他声音音色特点判断的故答案为:响度;声源;音色10如图,是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情景,图中我们看到的“白雾”是由水池里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火箭飞行时外壳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升华吸收热量使外壳温度降低【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1)水池里的水先从液态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2)火箭及整流罩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烧蚀层),直接变成了气体,是升华现象,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同时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起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吸收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放出的光线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考点】光的反射;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2)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m/s;(2)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放出的光线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进入眼里故答案为:3108;反射12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反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13如图1,体温计的示数是37.6;图2机械秒表的示数是32s;图3铁块长为2.55cm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分析】(1)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1)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6;(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指针在3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s,即秒表的读数为0min+32s=32s;(3)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铁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55cm对齐,所以铁块的长度为L=3.55cm1.00cm=2.55cm故答案为:37.6;32;2.5514小军同学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2)由图可知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98;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图中BC段的状态是固液共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需要不断吸热,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还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马的解剖生理课件
- 2025届新疆维吾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股权管理学课件
- 工程项目的多维度评估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前沿动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绩效评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师行业前景展望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法规试题及答案
- 通信行业客户服务手册
- 2025年市政工程公共事务试题及答案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信阳农林学院
- 《森林培育学》考博复习资料
- DCF-现金流贴现模型-Excel模版(dcf-估值模型)
- 甘肃敦煌莫高窟简介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制冷空调管件的焊接与质量控制
- 科技公司外部涉密信息导入涉密计算机审批表
- 大型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知识资料培训课件
- 核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概述课件
- 年产12万吨甲烷氯化物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