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doc_第1页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doc_第2页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doc_第3页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doc_第4页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我有机会观摩过一些课,自己也亲历了这些年的课堂,有一点感受很 深:如果课堂时间分配不当,整个课极容易上得“虎头蛇尾” 。即课前段时 间学生兴趣昂然,积极主动,后段时间,学生注意力逐渐散淡,失去课堂凝 聚力,教师完不成任务,只得草草结课.这样,很容易让教师误认为是自己 后段时间的教学不够精彩,其实不然,恰是前段时间没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的事物发展情况,都有其最宝贵的时间,我 们把这段时间称为“黄金时段” 。如电视黄金时段在19:0021:00, 人生长的黄金时段在青少年发育期,记忆的黄金时段在每一天的早晨 等等。 那么作为数学的课堂,有没有黄金时段呢?我认为当然有!科学 研究认为,57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约为15分钟;710 岁儿童增加到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的约为30分 钟。由此可见,我们小学生的连续注意的能力一般只在20分钟左右。 按标准,小学每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那么,我认为,前约20多分 钟学生基本可以连续集中注意某个问题,但后面的时间,注意力会逐 渐减弱,甚至消失所以在高年级顶多不超过25分钟,低年级不超过2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必须转换问题,才能有机会重新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 因而,我认为,在新授课里,教师要注意在普遍生学生连续集中注 意力时间里,必须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后面的时间作巩固、拓展训练 或小结评价,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前天去观摩了一节六年级的新增内容课鸡兔同笼 ,课前,刘老 师亲和的面容, 幽默的语言一下子缓和了学生拘紧的气氛, 让学生 “士 气大增” ,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气氛极其活跃。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蛤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 “你们能先猜一猜吗?” 学生猜 师:“猜得对不对呢?咱们来验证一下。 ” 师生一起验证。 师: “用猜想的方法, 解决这道题好不好?” “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师:“那咱们来试试用列表法和画图法来解决。 ”师: “做完了再试试用算术法和代数法解决。 ” 过了约10来分钟,老师让生详细汇报。 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过了一大半,学生很难再看出前面的积极与热 情,有的开始用手支头,有的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汇报,仍旧拿笔 划着自己没做完的,有的目光东游西荡当老师和学生讨论到本节 课的重点时,时间已过了三十多分了。还好,老师的课件准备得很充 分,演示直观形象,这才收回了学生的目光和“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但仍没有时间进行巩固、延伸、小结评价等,老师只好无奈结课。 我想,如果教师把握好本课的教学目标与重点的关系,将重点放 在课堂的“黄金时段”进行讨论,效果一定会大不一样。 高年级是这样,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我从事了好几年的低年级 数学教学,发现,如果在15分钟左右教学重点任务还没完成,那这节 课简直算是白上了!后面的时间里,学生不管自己学习懂了没,调皮 的学生开始骚动,听话的学生也是神形俱离,有少数想坚持的,也被 班上的躁动声打乱了思路在巩固训练中亦是错误百出, 效果极差。 如果教师把握好课堂的节奏与时间,在学生注意力的“黄金时段”基 本完成了新授内容,学生理解了学习内容,接下来就可以转换问题进 行巩固,学生的新鲜感再次被调动,因为能运用新知,所以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巩固拓展一并丰收! 当然,课堂的“黄金时段”只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是 只有前20分钟左右面才是最宝贵的, 如果在后段时间运用得好, 同样 也可以掀起课堂的高潮,创造一个又一个的“黄金时段” 。 曾在武汉听过华应龙老师的一节课,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时间 到了,华老师的拓展训练没时间完成,华老师喊: “下课”时,学生都 还情酣意浓,不能从“数学的王国”抽出思绪,毕竟大师引导的课堂 太精彩了!学生不愿站起来,不愿离去,华老师见状,马上决定: “那 咱再探究一会儿吧?”学生欢欣鼓舞,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 让课堂再次掀起高潮。那么,可以说,华老师在40分钟后,又创造了 一个学习的“黄金时段” 。 不过总的来说,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多关注学生的身理与心理 变化,合理地将时间分布在教学内容里,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 时间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才能更有效地让课堂程序顺利进行,才能 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时间分配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东实验小学 何力维刚才我们聆听了许老师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这节课。我在听课的过程中重点观察了许老师课堂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情况:行为类型时间百分比教师教学行为2858.4%学生课堂活动学生回答640”18.3%合作活动335”11.4%独立活动310”12.9%教学时间分配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必要步骤,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即谁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那么课堂效率就高,反之浪费宝贵的“时间”资源,效率则低。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谈到优化教学过程的标准,就强调不仅要看教学效果,还要看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是否是最优值。而平常的教学研究活动总是关注问题情景的创设、探究性学习的使用、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是否正确等等。我们很少关注整堂课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问题。而今天我们数学组展示的深度课堂观察课例的研究让我们真正从教学时间的分配角度审视课堂教学是否最优化,教学时间是不是符合规定的标准。近年来,一些教育专家把“黄金分割”原理引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的分配,即一节课(40分钟为例),教师的主导活动时间和学生独立主体活动时间应采用黄金分割,教师主导活动时间:学生主体活动时间=0.618,老师主导活动时间为400.618=24.7225分钟左右,学生的独立主体活动时间为40(10.618)=15.281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40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留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思考、练习、讨论等。当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15分,而低年级则不超过10分钟。因此,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在一年级的课堂中如果有10分钟时间学生是在思考、交流讨论、练习,那么教学时间的分配算是比较合理的了。 以“黄金分割”原理看许老师的这堂课,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十分接近黄金分割原理。教师的主导活动时间为28分钟,学生的独立主体活动时间(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同桌合作摆圆片、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等)一共为12分钟。因此,许老师的教学时间分配是合理、有效的。那么,之所以能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主要是她把握住了以下几个方面:1、把握好教学目标,时间分配才有准则课堂时间分配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分配。这节课的目标重点是学生能明确问题中谁和谁比,怎样比的道理和方法。许老师从摆圆片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出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多谁少,来理解比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个教学重点目标的落实上花了整整1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对比的过程和方法有了很好的理解和掌握。2、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才会有的放矢 对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时间要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同时在时间安排上不能分秒算尽,要有机动,即密度强度适当,这样课堂教学中要强调某一环节或步骤时才有活动的余地。要能客观辨证地看待课本内容,不必拘泥、不必教条。这样在一定的自由度上能让我们更加创新地来把握时间。教材中只有一个例题,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二环节比较小雪与小磊红花的多少。而许老师考虑到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可能会不到位,在例题之前先创设了比较红黄气球多少这一铺垫环节,有了这个环节的充分讲解和理解,再到教学例题的时候学生已经能比较好的理解算理,就不需要再花很多时间了。3、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教学时间的分配才会更加艺术和人性 许老师的课堂教学节奏控制的很好,第一环节的摆圆片说算理节奏比较慢,为了能让每个学生正确理解算理过程,掌握比较的方法。到了第二环节比较红花多少,在讲算理上节奏明显加快,而是把重点移到了列式计算上,更多的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节奏把握得恰当好处,使得时间的分配也合情合理。 4、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平衡。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如果要求每一个教学目标都人人过关,实属不智行为。因此,在集体教学时,把握大多数,将整体利益平衡好,这样的集体教学才是有效率可言的。在比较小雪与小磊红花的多少环节,许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算理,可以摆一摆,或是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这里就很好的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学时间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如今,评价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实在是很多,而且课堂教学评价也确实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新一轮课改实施以后教材新了,结构变了,内容增加了,同时还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课堂的标准,增大了评价课堂的难度。然而从这次的课例研究中让我们认识到采用从教学结构时间分配评价、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这种方法能让我们从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研究全面的教学结构,解析课堂的教学过程。从中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平时教学中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小学数学课堂时间的分配与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减负增效能否 落到实处。现就我教学的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课堂上时间的分配与管理谈谈我的想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 上予以突破。“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和精髓是:课堂教学 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先学”可以是在课堂 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看书、 自学和练习, 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课前 预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评定、补充与更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历实践的过程;所谓“当堂达标”,就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通过扎实训练,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贯彻“三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突出重点。课堂讲授时间不超出 30 分钟,训 练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活动面不 少于 60%;全方位进行课堂效益反馈,课堂达标率不低于 80。 课堂上我采用基本训练-新授导入-进行新授-巩固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这种模式教学,具体如下: 基本训练(5 分钟左右) :上课一开始进行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 生立即投入紧张的学习中,能够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作用。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 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 新授导入(1 分钟左右) :引出新知,揭示课题,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生 学习新内容导航,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进行新授(15 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核心部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 巩固练习(6 分钟左右)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提高 课堂效益,练习应采取多种形式,也可以分散进行。 课堂作业(10 分钟左右) :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教 材中的相应习题或教师自主编制练习,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要做到当堂反馈,及时订正。课 堂作业一定要在课内完成。 课堂小结(2 分钟左右) :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这一环节 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作业之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 教与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只有不 断地学才能更好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