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_第1页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_第2页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_第3页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_第4页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心理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详细阐述了心理学在经济、教育、医学、环境、幸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下载 关键词:中国特色 心理学智库 经济社会发展 人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学在经济、教育、医学、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重心理学的发展,加强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 1 经济方面 2002年10月,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和公众事务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和法学教授弗农?史密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丹尼尔?卡尼曼的获奖表明了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成就对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1心理学与经济学都强调以人为主体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科学,经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很多,很多微观的经济行为如消费、选择、谈判等都和心理学有关。可见,两个学科的研究都是强调以人为主体,是为人服务的科学。 1.2行为经济学对经济的影响 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人们在投资理财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仅仅用经济学理论难以很好地进行解释。假设你在1元时买了一只股票,考虑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股票一路上涨至2元;二是最高涨至4元,然后跌回2元。哪种情况会让你更开心一点?很可能是第一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很可能人们会后悔没有早点卖掉,完全忽略了股票翻倍的喜悦。其实两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财富增加得一样多,但人们在投资时往往不考虑整体,关注过程而忽略结果。不仅如此,在进行决策时,人们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直观的、近期的、易于获得的证据,还常常出现夸大偶然事件、不愿意面对损失等现象。这是人类理财投资的常见问题,行为经济学很好地解释了人类在决策时非理性的一面。2013年,耶鲁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教授席勒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他的“非理性亢奋理论”很好地解释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也解释了股市很多不正常的行为表现。由此可见,人类的心理活动在市场行为、投资决策、股市变化、消费方式等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社会心理学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研究的很多变量如动机、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印象、认知不协调、社会关系等与人类的经济行为活动都是直接相关的。比如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还要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例如,你花了8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快一半时你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部影片。你是会继续看下去还是中途离场?从经济学角度讲,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即人们应抛?_浪费80元的念头,而应考虑继续看下去时间成本及其他可能的损失。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都会选择看完影片。因为已经买了票,不看完就是浪费,很少有人考虑继续看下去的时间成本和不舒适感。这可能源于对“浪费”资源的担忧和焦虑,称之为“损失憎恶”,而这种情绪的影响正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内容。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在决策时的非理性行为,比如人们在做选择时并非遵循效益最优化原则,同一资源超过一定数量时所产生的效用会逐渐降低等。这些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间接生产力,且对转型期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独特贡献。 2 教育方面 心理学与教育学是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成果对教育的影响是长久而深刻的。 2.1心理学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学校教学所面对的主体是学生,所传授的知识都要通过学生的内因起作用,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心理现象的某一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的变化。学校教学中的记忆、思维、想象力、注意力、兴趣、意志力等方面都是心理的反映或特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必须了解不同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心理学是带动其他学科的先导学科,这门科学的研究和运用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2.2心理学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如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法”、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都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心理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吗?成绩好就一定会生活幸福吗吗?心理学家卡罗?德韦克和积极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的研究认为,现在更加重要的是让孩子具备优良的品德、学习的动机和乐观的人格,这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原因。2014年12月,由“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等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世界上首创“幸福教育”的英国威灵顿公学前校长安东尼?塞尔顿等教育专家共同发起的一个全球组织国际积极教育联盟,旨在发展学生的品格优势和幸福感,推动“品格与学业并重”的积极教育。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积极教育包括情商教育、幸福教育、利他教育、乐观的性格教育、美德教育等7类内容。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已连续5年开展“幸福园丁”项目,培养了很多中小学老师,在积极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现在全国已有大量的积极心理学家在宣传积极心理学并倡导积极教育,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会融入更多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3 健康方面 近年来,世界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不仅受病毒、细菌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同样会影响健康。 3.1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其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洪昭光指出,“病由心生,心理压力是百病之源,76%的疾病是情绪性疾病”。人们的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比如癌症、乳腺增生、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在很大程度都和心理因素有关。 3.2心理学对医学的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心理学在医务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现代很多大城市的综合性医院、精神病院都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还有不少城市也开设有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这些门诊、机构在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心理学对医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心理咨询方面,在临床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关注病人的心理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进行有效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4 环境方面 4.1人的心理因素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中,有一个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人的心理对环境保护活动的影响。人类并非是完全理性化的,即使是很好的环境保护活动也可能受到人们的抵制或忽视。需要了解,人为什么会破坏环境,如何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行为,如何让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要让环境保护做得更好,需要对人的心理作更多地研究。如果不考虑心理因素,即使研究出了很好的环保技术和方法,也未必可以实施并取得应有的效果。 4.2环境心理学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为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着重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如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等,也包括社会环境。环境心理学的很多研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优化环境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环境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在某些条件下,空气污染还可以引起消极心情和侵犯行为。环境心理学家还指出,不要大力提倡没有被完全证实的环保行为,如鼓励人们使用纸杯而不是塑料杯,这样可以减少塑料垃圾对土地的污染,但是纸杯的大量使用反而破坏了大量树木;鼓励人们重复利用废旧报纸,这样可以保护树木,但是除墨的过程会造成水污染。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在我国迫在眉睫,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智库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在社会中积极推广应用,使心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5 幸福方面 从央视对市民的频繁追问“你幸福吗?”,到中国梦的提出,到不同地方提出建设“幸福城市”,再到各种有关幸福城市的排名,幸福成了当下一个热门话题。 5.1 GDP与幸福感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陷入了“幸福停滞”的困局。例如,世界幸福数据库资料显示,1997-2012年间我国人均GDP增长了近6倍,而国民幸福感却始终在5分上下波动(满分为10分),停滞于全球较低水平。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彭凯平教授及其团队运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对2013年新浪微博全年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幸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最幸福的城市里既有杭州、广州,也有很多欠发达城市。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存在一个“幸福拐点”,人均GDP超过这条线后,幸福将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很快提升。由此可见,幸福感与GDP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但GDP并不能无止境地增加幸福感。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持续下滑,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阻碍经济的发展。只有将GDP与幸福感等指标相互补充,才有益于社会的和谐。 5.2影响幸福的因素 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物质的丰富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已经很难带给人们持续的幸福。大量的心理学实验也已经证明,金钱、名誉、权力、地位、美貌等外在因素并不是影响幸福的决定因素,内在因素才是影响幸福的关键。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了幸福的PERMA理论,他认为幸福由5个元素组成: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积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成就(Accomplishment)。积极的情绪、全情的投入、寻找积极的意义、获得成就感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塞里格曼的幸福理论以及其他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人们个人追求幸福提出了建议,也为政府制定幸福政策、测量幸福指数提供了参考依据。加强对“幸福”的心理学研究及其智库建设,从正面、积极、阳光的角度分哪些因素对于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更有价值,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参考文献: 彭凯平.心理学能为国家智库建设做些什么?DB/9_445378755. shtml,2015- 02- 01. 荆其诚,张厚粲,徐联仓,等.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J.心理学报,2006,38(4):475- 479. 李霞.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4):67- 69. 彭凯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3):61- 69. 文姝妍.浅析心理学教育对教育教?W的影响J.希望月报,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