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大米霉变及生虫现象的沟通话术一、为什么说大米不易保存?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储存过程中粮食品质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伴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粮食的内部酶活性降低,呼吸能力衰退,生命力减弱,结构逐渐松弛,这是粮食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粮食在储存期间即使是未发热、生虫、生霉,也仍然存在逐年变差的自然现象。粮食变差的现象表现在酸度增加,年度食用品质下降。大米经过机械加工碾制仍具有生命活性,如同水果、蔬菜一样,在储存过程中会有新陈代谢和呼吸作用。由于加工后的大米失去外层稻壳保护,胚乳部分暴露,易受外界湿、热等不良条件的影响和虫、霉侵害。二、怎么认识大米的霉变大米是储藏稳定性较差的一个粮种,在储藏过程中易霉变,并伴有脱糠现象。具体表现为大米的吸湿性强,呼吸强度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快,大米霉变多因温度过高或受潮所致,运输过程中因温差结露或漏雨受潮等是大米霉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米易发热霉变,是因为大米失去保护组织,营养物质外露,更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大米上寄附的微生物是造成稻米霉变和品质衰败的主要原因,但与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粮食状况等)有关,只有环境条件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微生物才能大量生长繁殖,导致发热霉变、同时在发热霉变过程中引起稻米变色、变味。大米的储藏稳定性还与季节有关,大米霉变发热多发生于梅雨高温季节,所谓“大米过夏难”就是指这一现象。冬季加工的大米因温度低,微生物污染轻,因而储藏时较稳定,所谓“ 冬米好保管”。三、怎么认识大米的生虫大米还易被感染虫害,途径有多方面,可能受到同一仓库、车船中其他生虫粮食的交叉感染,也有飞行类和爬行类害虫直接侵入,或遭受自然传播。虫害的发生程度与环境关系也十分密切,影响害虫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水分等。夏季高温高湿,十分适合虫害发育。如以“米象”为例,在30时25天就能完成一代发育,大多数害虫生长最适的温度在29-32。粮食水分的增减与环境湿度存在平衡关系,一般仓房中相对湿度在70%以上,害虫会快速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储粮害虫大都具有耐干的特性,耐干的程度则随虫种而有不同,大部分能在粮食水分低到10%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但商品粮的大米水分标准不可能降到如此低,因此利用干燥来防止粮食害虫没有实际意义。四、中粮米业对于出现大米霉变、生虫情况的处理中粮米业是消费者值得信赖的国有企业,通过对大米产业链的全程管控,致力为国内外客户和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的大米,对于因外部原因产生的中粮大米产品霉变、生虫现象,公司保证在第一时间积极处理,对消费者无条件退换货,并积极查找相关原因,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中粮米业还积极推动大米行业对于小包装米不断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308-2025泡沫灭火剂
- GB/T 5743-2025船用操舵仪
- 棋类书籍鉴赏与实践课件
-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面试题解析与预测
- 2025年AI工程师智能算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中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教育行业笔试秘籍教育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试题集
- 2025年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课件
- 工厂车间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手册
- 2025年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开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讲课件
- 2024年陕西华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肥胖儿童的运动干预 4
- 2025年老司机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海洋浮标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