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字理凸显文字的内涵.doc_第1页
运用字理凸显文字的内涵.doc_第2页
运用字理凸显文字的内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字理 凸显文字的内涵 广西桂林龙胜镇小学 粟美兰【内容摘要】运用字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比较明理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如:借助字形比较明理,借助示音符号比较明理,依据偏旁意义,比较明理,比较形近部首等等关于识字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遵循儿童认识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提高识字效率,发展儿童的智力。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其实,汉字构形是有理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因而现代汉字大都仍然是可以讲解的。而运用字理教学就是根据汉字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并适当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由于汉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识记的效果。有些汉字字形相近,容易混淆,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明理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忆字形。一 借助字形比较明理如教“寇”和“冠”。这两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写错。为让学生在识字一开始就有准确的认知,老师先展示“寇”的小篆字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字形是如何表意的。再把“寇”分解成“宀、元、攴”三个字符,“宀”指房屋,“元”是人头,“攴”是右手(又)持木棍,表示击打的意思。三个意符合起来理解,“寇”就是有人闯进屋里为抢劫而持棍击打主人的头;现在泛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接下来,展示“冠”的小篆字形,也将“冠”分解成“冖、元、寸”三个字符。“冖”是用布帛蒙盖的意思,这里表示帽子,“元”是人头,“寸”是手。合起来有“用手给头戴帽子”的意思。帽子在人的最高处,引申为最高、第一,就是“冠军”。学生经过这样的理解学习,不仅再不会写错这几个字,而且还学到了汉字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汉字的兴趣。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二 借助示音符号比较明理如“狼”和“狠”两个字学生经常混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析比较,狼是动物,部首是反犬旁;运用基本字“良”引出一串字“浪、娘、狼、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良”的韵母“iang”示音,“浪”跟水有关,部首是三点水;“娘”指女性,部首是“女”旁;“粮”是粮食,包括大米、面、豆,部首是“米”旁。“良”是它的示音符号,所以整字读“lng”。而“狠”的示音符号是右偏旁,读艮(gn)声。整字读“hn”。再由“艮”(gn)引出一串形声字,如很、跟、恳、垦等。由于重点比较了两个字的声符,学生能够记得牢、用得准。 三 依据偏旁意义,比较明理汉字中的形近字很多,即拥有相同或类似偏旁的形声字。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形声字和会意字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意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声字在现代汉字中占有近百分之六十以上,所以引导学生掌握形旁表义这一规律很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不理解带两点水“冫”的意符含义,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导致学生经常将两点水写成三点水,于是又产生别字。如“冷”写成“泠”,“冶”写成“治”,运用字理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先从意符“冫”(bng)入手,出示(甲骨文)、(金文)、(篆文),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这像什么?最后才抛出正确理据模拟水面结成冰时上拱或裂纹的形状,字义就是“冰”,是“冰”的初文(即开始写法)。“冫”作为偏旁,习惯上称为“两点水”。带有这个意符的字多与寒冷、凝结等意思有关,如“冻、冷、冽、凌、凛、凝、冬、寒”。而“泠”则是与水的清澈有关,所以是“氵”旁。这样分析意符的不同含义,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字的不同含义,避免混用。四 比较形近部首部首表意是汉字学理论之一,利用部首归类原理帮助学生识字是科学的识字教法之一。学生经常将“却”的右边部首“卩”写成“阝”,这是因为不明白这两个部首的意思。对此,我们在纠正学生错别字时,先给他们讲解部首“卩”和“右阝”的字理。我们先出示“卩”的甲骨文字形“”,让学生观察出这是人的跪坐之形,接着教给读音是“ji”,比如“节”的中“卩”就是起声符作用。“卩”在构字中,多起表意作用,表示字与人的活动或人的腿脚活动有关。“却”的本义就是退,如“望而却步”。再让学生说出带有“卩”部的字,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马上可以找到“叩”和立即的“即”,老师再反问学生是否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卩”这个部首。学生马上明白了“叩”是人跪下的活动,所以用“卩”旁。但学生并不知晓“即”的意思。在学生充满探究兴趣的情况下,教师再做适当的讲解:“即”是会意字,左偏旁原写作“皀”(j),甲骨文写作,模拟盛满食物的器皿;右偏旁卩,是跪坐的人,人在食器“皀”旁,甲骨文写作,模拟人跪坐着就餐。本义是就餐,引申为接近、靠近,如“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以此类推,学生在识字中如果遇到带有“卩”这个部首的字,马上就会联想到与人或人跪地而坐有关,进而理解字的含义。 而“右阝”则是“邑”作右偏旁的楷书写法,“邑”是“人群聚居地”之意,作部首表示地域、地名、城郭等义,比如“邦、邻、郊、鄙”都表示地域、地区,“邓、邢、邱、郑、邯郸”本来都是古国名,“郡、都、郭”都与城市有关。这样讲清部首义,使学生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