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 摘要马舍雷师从阿尔都塞,继承并且发展了阿尔都塞的理论,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文学生产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马舍雷首次将意识形态引入文学理论生产,本文以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作为研究对象,对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产生的基础进行了探讨,对其理论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如马舍雷理论中的沉默、离心等。文章最后探讨了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产生的影响,如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批评理论的影响和对文学理论的影响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学生产;意识形态;沉默;离心 一、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产生的基础 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产生一方面继承了前辈文学理论家的优秀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尤其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反人道主义思潮对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影响甚巨。 (一)社会背景 “反人道主义”(Anti-Humanism)思潮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其中海德格尔是反人道主义者当中的代表人物,在海氏的影响之下,阿尔都塞举起了“理论反人道主义”旗号,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学转折”,用语言学领域内的方法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以法国的巴尔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者在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改造结构主义的思潮,被称为“后结构主义”。不同的学派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对人道主义思想进行批判和反思,对马舍雷的理论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马舍雷师从阿尔都塞。阿尔都塞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进而批判了当时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论调。马舍雷受到阿尔都塞“反人道主义”的影响,加入到批判人道主义的阵营当中。 (二)理论源泉 在马克思看来文学是一种艺术,艺术是一种生产,只要是生产就要受到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而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艺术的生产”进行了阐释。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重点论述了文学生产的流变过程,探讨生产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作家对意识形态的生产、文本意识形态的内在生产以及批评家对意识形态的生产)的生产方式和表现的形态,显然受到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影响。马舍雷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补充了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释艺术生产现象的不足。在布莱希特看来,文学是对社会的主动建构,是为大众服务的,该论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生产理论的基调,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继承了布莱希特的思想,注重科学的批评所提供的认知的作用,文学对现实意识形态的生产能够发掘文本当中的“沉默”。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当中的“间离化”对马舍雷的“离心论”产生了重大影响,马舍雷不但深化了其认识,对阐释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同时为读者阅读作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作品的“中心结构”提出了异议。 二、文学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文学沉默观 1.沉默文本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马舍雷的“文学的沉默观”针对的是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家对文本沉默的阅读主要依靠想象与分析,作品中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既可以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可能是作者?意识形态的反映,作家在受到意识形态制约的情况下,使得作品产生一定的空白,文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沉默。马舍雷的沉默观展示了文本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文本当中存在的紊乱和断裂等现象正是自然和历史的本性使然。用这样的观点来思考文本,文本就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稳定的体系。文本是真实的,它本身并没有脱离历史和现实,也不仅是外在于它的东西的反映,作品的紊乱和缺失正是因为其置身于其中的社会本身是矛盾和冲突的。 2.对“文本”中沉默的挖掘 文本是反映历史真实的镜子,同时历史不是固定不变的事物,而是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流动的发展过程。而这些历史的真实往往隐藏在作家的意识形态背后,是一种沉默和不在场。意识形态作为文本创作的原料,本身是一种意识的生成物,受当时文化、政治、教育等的影响,它认为自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可以进行概括和抽象。实际上意识形态的这种整体性是以牺牲或者说忽略矛盾为代价,它无法解决现实的复杂多变同时又充满矛盾的问题,不具备现实性。因此意识形态对于历史现实来说,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幻觉。身处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作家,也避免不了受到这种虚假意识形态的限制,作家所创作的文本在一定程度来说是缺乏依据的,能够在作品当中挖掘出这种意识形态的破绽。作家的“沉默之处”摒弃了虚假意识形态的影响,只有这样,作品当中的断裂和空白之处才能够反映一定的历史真实,批评家也正是挖掘这些空白,才能真正的解读文本当中的矛盾和冲突。 (二)文学的优劣论和阅读理论 1.优劣论 基于这样的认识,马舍雷认为,真正优秀的作品是离心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而且反映了作家自身的偏见,记述了不完全的真实,通过作品当中的残缺与破碎,才能真正对现实社会有所触动。离心式结构的作品在偏离了作者所设定的中心结构之后,所产生的的分裂和矛盾可以引起人们对现实意识形态的思考,而文本正是利用文本意识形态向现实发出反抗。如统治阶级为了压制人民的反抗意识,压制作家对现实意识形态的真实表达,作家为了自身的安全和文本的出版,往往采用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作品也会因此出现前后矛盾,这些矛盾的捕捉正是文学的优秀之处。 2.阅读理论症候阅读法 症候阅读法是马舍雷的老师阿尔都塞在解读马克思的著作时提出的具有批判性的阅读理论。阿尔都塞认为阅读文本要依据文本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类似于生病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症候阅读的不仅是文本的表面的内容,还要阅读文本当中没有说出,但是却隐藏在其中深层次的内容。马舍雷继承了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并且有所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文学阅读理论。 (三)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存在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其中的主流的意识形态决定了文学的发展方向,文学生产的不同是由各个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不相同造成的。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文学生产理论关注的重要内容,文学反映了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在马克思看来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文学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1.作家对意识形态材料的生产 马舍雷将意识形态进行区分,将其分为现实意识形态与文本意识形态。现实意识形态指的是作为原材料的意识形态,指的是人们的“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有文化、道德、历史、艺术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文本意识形态值得是作家一旦开始进行文学生产之后,作为原材料的现实意识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它服从于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受到文学创作自身逻辑的限制与束缚,被改造成为“文本意识形态”。现实意识形态与文本意识形态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现实意识形态如果想要转化成为文本意识形态,必须通过作家的虚构,虚构是沟通现实意识形态与文本意识形态之间的桥梁,两者在作品当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2.文本意识形态的内在生产 马舍雷把“离心”看作诗文本意识形态内在的生产方式,用“破碎的镜子”阐释现实意识形态与文本意识形态既存在着统一性同时又有一定的产差异性。在马舍雷看来,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又不是一面镜子。对俄国当时的社会历史矛盾来说,托尔斯泰的作品既是一种反映,又不是一种反映。作品本身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源于托尔斯泰的认识的局限和当时社会革命的现实。托尔斯泰不是无产阶级,受到他的阶级思想的认识,他的作品并不能完整的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画面。 (四)后结构主义思想 1.“作家之死”的先声 “作者之死”是罗兰?巴特的名言,在罗兰?巴特看来作者一旦开始写作之后,作者便会“死亡”,读者的诞生要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马舍雷在阅读凡尔纳的神秘岛时认为尼姆船长的存在与作品的主旨产生了背离,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产生了“断裂”,作者所宣扬的运用科学和技术就能够生存的主旨被消解,文本的意义已经逃离了作家原有的本意,作者在写作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文本的制约,无法驾驭文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已经不存在,作家生产文本的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已经收到了挑战。马舍雷对神秘岛的解读已经提出了作者之死,是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的先声。 2.“离心”与“中心”的结构 在结构主义者看来,每一个作品的结构都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都会存在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是构成和调节结构的作为重要的因素。结构主义者将作品看作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整体结构,文本存在一个中心结构。中心结构的理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柏拉图说:“每篇文章的结构应该像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有它特有的那种身体,有头尾、有中段、有四肢,部分与部分,要各得其所。”法国文学社会学理论家吕西安?戈德曼提出了“发生学结构主义”,戈德曼认为,作品是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作品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一个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个整体的结构一方面是作品的各部分的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一方面也与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马舍雷正是在对中心结构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离心”的结构理论。 三、马舍雷文学生产理论的影响 (一)对伊格尔顿文学生产理论的影响 马舍雷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文学生产理论,启发了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伊格尔顿在马舍雷文学意识形态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意识形态论,与马舍雷的文学生产理论相同,他的文学生产理论也是紧紧围绕着意识形态展开。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同其他艺术生产一样是一种生产,同时文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受马舍雷对现实意识形态复杂性的论述,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文本在生产过程中包含着复杂的意识形态,文本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文本也能够反映复杂的意识形态关系,因此具有批判意识形态的价值。 (二)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 马舍雷认为批评家对文本意识形态的批评是一种生产,通过症候阅读的方法来发掘文本当中意味深长的沉默和空白,探讨文本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找出文本内部的裂缝。马舍雷的文学批评理论重在揭示文学意识形态的运作规律,影响了文学批评理论。如对中国传统的古典名著即可采用马舍雷症候阅读的批评方法,如水浒传。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是写108将被逼上梁山造反的故事,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既可以读出北宋政府的腐败,官吏贪墨,民不聊生等等。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梁山好汉最终接受朝廷的招安,甚至作为朝廷的鹰犬去攻打方腊的农民起义军仍然难逃被朝廷迫害致死的命运。农民起义何去何从,基于作家思想认识的局限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清朝的文学批评家甚至将水浒传腰斩,认为前八十回与后文的内容出现了裂缝,是不统一的。 四、结语 作为阿尔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房屋建筑识图仿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大学《编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nux系统与大数据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营销效果评估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剧目与舞台表演》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国人文经典(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创业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工程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环境影响评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钢结构钢筋大棚施工方案
- 《春夏中医养生》课件
- 机械通气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 2021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短剧拍摄及制作协议版
- 《福建省城镇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指导价》
-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历年考试真题(含答案)
- 新能源高效节能家电开发
- 学校食堂用餐信息公开制度
- GB/T 23444-2024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吊顶板
- 《人格权法》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