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两套附答案解析(word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3下列对声现象四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如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C如图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如图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4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8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15C适宜人洗澡的水温42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55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6两只内径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8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9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10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C加热相同的时间,冰的升温比水快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1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12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13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1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6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控制噪声17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18“地震检测仪”是利用来检测地震的;据调查市场上出售的图书,有部分加入了荧光剂,使之看起来非常的白,但它对人体却极为有害,其实鉴别方法很简单,只需用灯(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其表面,若出现蓝色荧光,则说明是含有荧光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其表面对光发生了发射19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的改变量相同(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20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21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填“快”或“慢”),酒精蒸发(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22在野外取火时人们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打火机的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温度即刻升到很高,当风把火焰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填“高”或“低”)的材料23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2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25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三、解答题(共35分)26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7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8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29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保持不变”)(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30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所成的像(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玻璃板既能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是为了能确定此时需拿一支(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选填“甲”或“乙”)完全重合(2)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3)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甲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7)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31小凡同学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在此基础上,小凡同学又进行了如下探索:(1)小凡在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于是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2)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沾水的棉花,乙是干燥的小凡发现空气湿度越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大;空气湿度越大,示数差就越小于是小凡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中的A和B实验发现B杯中没有水时,A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总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有关/无关)32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102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盐水浓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点()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33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该实验应该在较的环境下进行(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象实验次数123456物距u/cm相同物高h1/cm相同像距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h2/cm2.04.16.08.09.912.0(3)根据图象,得出的探究结论是:(4)另一名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内径约14cm)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所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用这样的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好处:;不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产生声音不一定被人耳朵听到【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听到声音的条件等基础知识,需牢记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D、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回声现象的应用、声音传播能量和声音的传播条件,明确每幅图片的意思,确定对应的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前提3下列对声现象四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B如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C如图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D如图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解答】解:A、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如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轻敲桌子,听到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故B错误;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综合利用,知识点多,但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4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38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15C适宜人洗澡的水温42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5【考点】温度【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气温较高,最低气温在0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体温,在42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5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解答】解:夏天在教室内洒一些水会觉得凉快些,这是因为水会发生蒸发,蒸发过程中吸热,导致气温降低,所以感觉凉爽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蒸发吸热的知识,让我们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也就说明了物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理念6两只内径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A两只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水银一样多,将它们同时竖直插入一杯热水中,温度升高相同,最后的示数都显示同一温度,故示数相同,体积膨胀得也相同,内径细的(横截面积较小),上升得更高些【解答】解:(1)同一杯热水,用两只不同的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故BC错误;(2)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A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测温原理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气压相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同【解答】解: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温度是相同故选B【点评】在学习摄氏温度时,课本上明确说: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8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 ()A烧杯A中的水不能沸腾,试管B中水能沸腾B烧杯A中的水能沸腾,试管B中水不能沸腾C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都不能沸腾D烧杯A与试管B中的水一起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但温度很高,蒸发很快,水量也在减小故选B【点评】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9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解答】解: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冷水遇到热的馒头,冷水会汽化,汽化吸收手上的热,使手的温度降低,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较慢,避免手被烫伤,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和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了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属于中考热点问题10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B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C加热相同的时间,冰的升温比水快D图中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CD段是水吸热升温;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吸热温度不变(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相同质量的冰和水在吸热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冰升温快,水升温慢;【解答】解: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需要不停吸热,如果停止加热,沸腾也马上停止故A错误;B、图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即该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由于冰和水的质量相同,又是同一个酒精灯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故C正确;D、据图可知,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DE为水沸腾过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1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液化现象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解答】解: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先看生成物是什么状态,接着看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是什么物态变化12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错误;B、长篙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C、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反射什么样的光,就是什么颜色的云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13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A红外照相机B可见光照相机C紫外光成像仪D超声波成像仪【考点】红外线【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解答】解: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故选A【点评】了解红外线的热效应,并能与实际的应用相联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A错误;B、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B错误;C、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C正确;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并不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而是进入人眼光线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线少感觉暗15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此类题目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属于热点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6晚上小明家楼上的孩子正在拉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声影响了小明的学习,他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考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和在声源处进行减弱【解答】解: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优美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小明为减小噪声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振动;传播过程中【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17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1531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分析】(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弦乐的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跟松紧、长度、粗细有关,调节二胡的松紧程度,改变了弦的松紧,改变了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2)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2s=1s,由v=可得,海洋的深度为s=vt=1531m/s1s=1531m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故答案为:音调;能量;1531;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能量、回声测距离分应用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18“地震检测仪”是利用次声波来检测地震的;据调查市场上出售的图书,有部分加入了荧光剂,使之看起来非常的白,但它对人体却极为有害,其实鉴别方法很简单,只需用紫外线灯(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照射其表面,若出现蓝色荧光,则说明是含有荧光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其表面对光发生了漫发射【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漫反射;紫外线【分析】(1)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往往伴有次声波产生,据此判断;(2)紫外线是不可见光,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能杀菌消毒、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人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会诱发皮肤癌;(3)物体的表面有两种,一种是平的而且是光滑的,这种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另一种是粗糙的,这种表面发生漫反射,平行光线经过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解答】解:因为地震发生时,往往伴有次声波产生,所以“地震检测仪”是利用次声波来检测地震的;由于紫外线能使得荧光物质感光,所以鉴别卫生纸是否加入了荧光剂,只需要用紫外线照射其表面,若出现蓝色荧光,则说明是含有荧光剂的纸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纸,这是因为纸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答案为:次声波;紫外线;漫【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紫外线与红外线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掌握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即可顺利解答19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体温计(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考点】物体的颜色;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红外线【分析】(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看不见的光有两种:红外线和紫外线,其中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为了防止太阳光照射进百叶箱,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安装百叶箱时门的朝向;(2)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3)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温度计中的测温物质处于液态;根据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要结论温度值进行分析;根据绝对湿度的意义确定绝对温度的单位【解答】解:(1)白色不透明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物质在同种状态下,体积的变化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体积的改变量相同;(3)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可知,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为了记录一天中的最高温度值,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的液柱要停留在最高温度值,所以它和体温计的结构是相似的故答案为:(1)反射;红外线;(2)热胀冷缩;体积;(3)低;体温计【点评】本题通过气象站的百叶箱考查了减小问物体吸收热量的方法、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气象测温温度计的特点和绝对湿度,综合性强20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故答案为:60;不会;60【点评】本题考查液体沸腾及沸腾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液体沸腾的特点21在一次洞穴探险中,小明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快(填“快”或“慢”),酒精蒸发快(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下降【考点】蒸发及其现象【分析】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液体蒸发过程要吸收热量【解答】解: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快,酒精蒸发快,酒精蒸发要吸收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下降故答案为:(1)快;快;(2)吸收;下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22在野外取火时人们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这种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在打火机的出气口上方设计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温度即刻升到很高,当风把火焰吹灭后,打火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重新点燃,制成网罩的金属必须选用熔点高(填“高”或“低”)的材料【考点】液化方法及其应用;熔点和凝固点【分析】(1)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压缩体积,二是降低温度;(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一温度就叫晶体的熔点,熔点越高,物质越不容易熔化【解答】解:(1)丁烷是在常温下,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发生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2)火焰的温度很高,因此金属网罩的熔点必须比火焰的温度高,才不至于熔化,因此网罩的金属须具有熔点高的属性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液化;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的方法和熔点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23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240,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熔化过程是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所用的时间【解答】解: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4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240;在第10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24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点评】此题是有关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考查了熔点、晶体熔化特点及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关键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出不同的熔化阶段24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该“倒影”距小鸟8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4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4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4m+4m=8m故答案为:8;虚;反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25如图所示,平面镜MN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MN位置过程中,物体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轨迹为曲线(选填“直线”或“曲线”);S离M点的距离保持不变(选填“越来越近”、“越来越远”或“保持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别作出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和平面镜在MN处S的像S,然后进行分析;由图可知,S点绕M以SM长为半径转动,所以它的像的轨迹应该是圆弧,即为曲线,由图可知,S离轴M的距离始终不变故答案为:曲线;保持不变【点评】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点内容,一定要掌握三、解答题(共35分)26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此可求得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即可画出反射光线【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经画出,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5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9050=4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7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威协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胰腺炎影像表现
- 2025年副行长职位考试题及答案
- 慢性病防治工作课件
- 慢性咳嗽课件文库
- 情绪与兴趣课件
- 情景导入讲解课件
- 麻醉科出科考试及答案
- 小学特岗考试真题及答案
- 学法监查法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 二年级上数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EPC+O”模式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4章 量子密码术
- 农村供水科普知识讲座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
- 眼外伤分析课件
- GB/T 27866-2023钢制管道和设备防止焊缝硫化物应力开裂的硬度控制技术规范
-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 doc9859安全管理手册
-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