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_第1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_第2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_第3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_第4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丰 云马 庄 小 学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字。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课前准备1.课件a.布满繁星的夜空。b.北斗七星。c.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d.摘苹果。2.实物投影仪。3.生字、词语卡片。4.做奖励用的科学家的图片。(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1.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2.直观感知。利用实物投影仪,老师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3.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4.出示课题并朗读。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多音字:数(sh、sh)。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2.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字词: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4.玩字卡游戏。a.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b.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初读感悟。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b.各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c.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当学生读到这一句话时,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可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北斗七星是怎样运动的)“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认真观察星空的)d.小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2.再读入情。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活动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作业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第二课时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1.配乐,讲故事。2.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对优秀学生可奖励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图片)复习词语1.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2.摘苹果游戏。(课件演示:一个词卡为一个“苹果”,老师点击苹果即出示词语,学生齐读词语)指导写字1.字形分析、范写。a.组、睡、珍珠、钻研、距:都是左窄右宽的字。“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b.数:左右结构,左右均等。c.睡: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离:上窄下宽。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3.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完成课后练习1.书面完成“我会填”。 2.同桌交换、订正。拓展活动1.合作交流。学生把查找的资料在组内交流。2.各组选派代表展示。3.班级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30.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教学流程(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6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检查急性斥责委屈亮堂明晃晃阑尾炎恍然大悟一溜烟似的(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教师点拨指导如下: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nghunghu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n)灿灿(cncn)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读这个词语:一溜烟似的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三)整体感知课文。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学生读句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过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3师生合作读课文。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师:爱迪生委屈地说: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他对爱迪生说:“_。”(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_。”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_。”(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过渡: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六)巩固生字词,书写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找找形声字:溜、悟、晃、恍、聪、伙、油、检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2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重点指导、范写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七)板书设计:30、爱迪生救妈妈聪明(镜子)昏暗亮堂直打滚来不及急得团团转注意: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二、学习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其他的种种说法”这类词,有条理地说话。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三、教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1、课件出示恐龙图。师: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识记“恐”。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2、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师: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知识点:“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对3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2)朗读指导,练习。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1)教师引读: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一名学生: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师继续引读:另一种说法是什么?请一组学生读: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长句: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师引读:还有其他的说法吗?请全体学生读: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的点。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教师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师: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一种说法”1、自由读,有几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教师起好引导作用。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师: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理解“耐不住、严寒”。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词语: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教,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供与本小节相关的词语,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表述。既进行了隐性的识字教学,又积累运用了词句,了解了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4、小研究。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课件出示:()植物大量枯萎、死亡()宇宙行星撞上地球()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地球一片黑暗()食肉恐龙渐渐灭绝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新课标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研究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单一而又乏味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研究,既能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亡、肉、耐、类”。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如“类”:“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如:“类”书写时要注意:米的最后一笔。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二)其他说法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学生可能产生分歧)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2)突然流行传染病(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三)拓展知识。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采访: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略)32.阿德的梦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德”等12个生字。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课前准备1.有关宇宙知识的视频资料。2.生字认读卡片。趣味导入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样的梦?给同学们讲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你们想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