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议论文整理.doc_第1页
说明文议论文整理.doc_第2页
说明文议论文整理.doc_第3页
说明文议论文整理.doc_第4页
说明文议论文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阅读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1、把握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如P27的中国古代的书籍P64的辣椒趣说就是典型的事物说明文,P76揭开害羞之谜P383D时代我们为何会晕是典型的事理说明文。2、捕捉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文中直接找 :A、看题目 B、分析材料:看开头或段落中心句(有时要概括)。如P64的辣椒趣说,题目和首段中都无明确的特征,需从段落中抓中心句:辣椒含有辣椒素让人感觉辣;吃辣椒会让人上瘾;辣椒能够抑制食物中有害细菌的滋生,防止食物中毒。P76揭开害羞之谜,题目没有说明特征,第2段有中心段,一下分别说明害羞的特征:害羞的人难以辨识表情细微变化的脸;害羞的人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能力较弱;害羞的人大脑内的5羟色胺浓度低。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二、理清文章结构把事物对象的特点说清楚,必须有合理的顺序。说明文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说明顺序的选择。1、时间顺序:事情的发展或制作的过程方法:找表时间变化词紧扣表次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还”“此外”等词语。另外,有时这种路标性词语并没有,但语意中隐含有这种意思要读出。如P27的中国古代的书籍2、空间顺序:事物构造、游览等 方法:多找表方位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内、左)到下(外、右)、表方位的词语。如核舟记就是典型的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抽象事物或事理较常用这种说明方法。通常表现为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普遍、从简单到复杂、从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先总说后分说、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等方法:多找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如P76揭开害羞之谜就采用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解释害羞之谜。P54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则采用先主要后次要的逻辑顺序。4、提示:一篇文章有时不仅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集中糅合在一起,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5、考点:1)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如P64的第18题,以选择形式出现但要注意题干所指范围是全文还是局部,如此题就是局部。2)分析段落不能调换前后顺序的理由,从两个角度思考。A段落本身顺序B与上下文关系(有无统领句、词句照应)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具体真切说明事物特征,增强说服力2、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事物特征,增强说服力3、作比较:将相关联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特征4、列图表:直观形象说明说明对象特征。考点主要为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此类题目几乎每篇都有。如P76第18题:作比较 突出说明一般孩子与害羞孩子的差异,是因为害羞的孩子难以辨识人的面部表情而导致害羞。提醒:一个句子会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方法作用,答案往往可以在文中找到现成句子。要将这一说明方法说明的具体内容与其前后文的说明内容联系起来去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很多时候是说明段落的中心句内容。 四种说明方法字不能写错,列数字中阿拉伯数字容易看成列数字,但是也有特殊的,有时表时间;中文的数字表述要注意。如深层海水的利用中“研究表明,涌升海域和一般海域在鱼类产量上的差距极为惊人,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沿岸海域的上百倍,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作比较注意隐含的词语,如上句中的“倍”就饱含比较意。“研究表明”“据统计”不能看作举例子。填作用先要读懂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包括这些数字表明什么等,再找前后有没有现成的句子。五、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洁多考查修饰、限定性词语,恰当地使用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如P383D时代我们为何会晕第21题,选“可能”,作者用这个词表明通过多看让大脑适应3D视频的可能性存在,但也并非一定如此,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选“在一定程度上”,作者用这个短语表明通过多看让大脑适应3D视频的做法对于缓解晕眩的作用是有限的,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议论文复习要点一 明确考点1. 中心论点2. 论据: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3.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4. 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5. 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密性二 阅读方法三步走第一步:读文(不动笔墨不读书)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和段落(然而、但是、除此之外、还、更、因此、所以)第二步:读题(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明确范围,如第2-5段 注意关键词,如“第2段和第5段分别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以及“正确或不正确”第三步:答题 力求语言表述规范,“论证了./证明了./论述了”三 常见题型和答题要点(一) 找中心论点A一般是明确的判断性的句子。(语言言简意赅)(不以短语或否定形式出现)比如,一模卷有一种雅量叫容人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宽容待人”B先看标题,再看首段、尾段,最后再找中心句提炼概括。(如要自己概括,可加“我们要”作为前缀比如,二模卷松江区学会倾听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学会倾听”注意:论点与论题的区别(论题是议论的话题,论点是作者明确的见解)比如,二模卷青浦区P22页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第16题“本文开头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是开门见山,引起读者注意,并引出要论述的有关林书豪成功的话题”(论题)二模卷可参考的例题 P8页奉贤卷第20题,对本文论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读经典必须“入神”B 只有致用,才能长出真正的精神。C 读经典必须“入神”,方可长精神。D 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分析:关注开头第一段“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注意到“但”这个词,它后面的内容往往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关注了“但”字,这题选择C就显而易见了。 P17页静安卷第21题,以下对本文论点表达最恰当的一项_(答D得4分,答B得2分)A 呈现悲苦不应成为公益宣传的方式。B 公益就应该用“美”来激励人们的参与。C 打动人的往往是平凡日子里一点点对“美”的追求。D 公益同样可以用“美”来吸引公众的视线。分析:首先排除A,理由是论点一般不以否定的形式出现。接着排除C,理由是论点中没有谈到文章论述的核心“公益”。最后在B和D选项中,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D比B更恰当。 P48页长宁卷,第16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正确答案为“人人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典型错误为照抄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错误的原因是“成为自己的国王”还不够明确,论点是作者明确的见解、主张或态度。故要结合文本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力求表述明确。(二) 有关论据1. 概括事实论据公式:人+事+结果+倾向性词语(扣住论据要论证的内容)举例:王羲之. 练字,成为了大书法家。 (坚持持之以恒) (专心专注)2. 补充论据如二模卷P8页奉贤卷第18题,请你另举一例来论证划线句“古往今来的许多志士仁人皆以此为追求目标”分析:先联系上下文,确定“此”所指代的内容是为“仁”“义”的道德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所以补充的事例论据中要加入有关“仁义”的倾向性词语,选择的范围可以从课内学过的入手,如以天下己任的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杜甫等等,当然事实论据一定要符合历史事实。3. 分析论据是否重复如P17页静安卷第19题,前文已经有了第2-5段的一组事实论据,那么第10段的这则事实论据是否有些重复?为什么?答:第2-5段是关于韩国的事例,而第10段是中国的事例;第2-5段讲的是别人所为,而第10段则是作者本人的亲历所为来作为事实论据,这样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充分更有说服力。(三) 有关论证方法1. 正确判断尤其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一定要谨慎如二模卷P12页第17题,第4段文字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第四段原文是这样的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区别于一模卷松江区P14页培植同情心第17题,第三段划线句人不可无同情心,同情心可以使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诗人杜甫,只有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滚烫的诗句,才能带上人民使人的桂冠;大哲龚自珍,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肺腑心声,表现了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此处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同情心可以使人变得可亲可敬,变得伟大崇高。2. 论证方法的作用核心要义:意不出段。论证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参考二模卷P8页奉贤卷第17题,P12页浦东卷第17题,P22页青浦卷第18题,P48页长宁区第17题(四) 有关思路结构1. 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如二模卷P8页奉贤卷第19题,根据本文的论述,要做到“入神”,首先要(专一),更要(玩味),还要(应用)。分析:在行文中画出关键句即可,一般都是每一段的首句。开头第一段读经典必须要入神。第三段首句如何才能做到入神?第四段首句可见,入神,先要专一。第五段首句不仅如此,入神,更要玩味。第六段首句易中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学习经典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又如二模卷P40页虹口卷第17题,从文中看,第二段主要论述(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三段主要论述(读书要重视质量);第四段主要论述(读书要有始终如一的态度),从而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读书让生命更有价值)分析:关注每一段的中心句,再加以概括提炼。第二段首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也就是说,读书和个人的人生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段首句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第四段首句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第五段总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心智,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籍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2文章结构不等同于论证结构 文章结构是指全文的结构;论证结构则是指 如二模卷P48页长宁卷第20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A. 本文的结构是总分B. 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C. 本文第2段与第3、4、5段是对照D. 本文第3、4段与第5段是层进其它参考: 二模卷P8页奉贤卷第19题,根据本文的论述,要做到“入神”,首先要专一,更要玩味,还要应用。对这几方面的论述从思路结构来看,属于(层进式) 二模卷P17页静安卷第20题,本文采用的论证结构是(对照式)分析:2-5的一组韩国事例与第10段中国事例形成正反对照 二模卷P22页青浦卷第17题,从论证结构看,本文第6、7、8段属于(并列式)分析:第6段“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 第7段“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 第8段“对,还有梦想。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二模卷P40页虹口区第19题,从全文看,本文的思路结构是(总分式)(五) 有关议论文语言的特点严密性如一模卷P70页金山卷第18题,第3段括号内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第3段括号内的文字如下:然后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能容忍的“短”必须是小节,是不影响大局的。如果是涉及根本原则,妨碍大局的短处,就不能谅解了。答:不可删去。因为这些文字论述了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先概括下主要内容),是对本段分论点的进一步补充论述,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又如二模卷P22页青浦卷第19题,请说说第9段中加点的文字不能删去的理由:“不应仅仅”“而更应”“乃至”这些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强调了林书豪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的启示和影响,深化了本文的现实意义,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六) 其它常见题型1. 段落不能调换的原因思路:先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再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否有递进关系);然后联系上下文,是否一段承上,一段启下;最后关注文本中是否有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或者段落。如二模卷P12页浦东卷第18题,第3段与第4段不能对调的理由第3段写了“治学之道要求异存同”承接第2段的内容。第4段写了“文艺创作更应求异”,从“更”字可以看出第4段与第3段的关系是层进关系。与第5段“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的表述相照应(三点理由,任写两点)又如二模卷P17页静安卷第17题,本文第2-5段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答:不能。理由这几段一次运用有关照片、图画、名字的事实论据,和第6段开头几个词语的顺序相照应。这几段从位于完州的Bill-Hill的村写到全州再写到韩国各地,地狱范围在不断扩大。一模卷P14页松江卷第18题,选文第3、4段的顺序不宜颠倒,理由是第3段阐述了同情心对个人的意义,第4段阐述了同情心对世界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