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2012-201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安徽大学2012-201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安徽大学2012-201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安徽大学2012-201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安徽大学2012-201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考试时间:2014年1月7日(14:30-16:30)注意提醒同学一定填写:考场登记表序号 复习要点:1、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及其科学性 仓颉造字: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传说汉字是由他造的,但是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结绳说:用系绳子的办法来记事,具体如何结绳没有任何记载。八卦说:八卦是巫人用作占卜的一套符号系统,但是八卦的起源当在殷商之时,所以,八卦的产生远在文字之后,甚至是在文字相当发达的时候。八卦不是文字,与文字没有关系。契刻说:契刻也是原始记事的方法,就是在竹木、石头或兽骨等上面刻上记号或缺口表示数目或当事者双方各执其一,缺口对合以为凭据。画图说: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图画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向艺术,二是向文字,所以早期的甲骨文中象形字占较大比例。2、六书说的主要内容、特点六书说是关于汉字的构造最通行的学说。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 转注、 假借。在“六书”中:“象形、 指事、 形声、 会意”是造字法,“转注、 假借”是用字之法。3、古汉语词义演变方式P25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转移:指词义由指甲事物转移到指乙事物,甲乙两者之间没有类属的关系。例如:兵 原来指兵器,现在指士兵。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词义的虚化:(可能大家不懂,其实我也不懂,举个例子如下)自 说文卷四:“自,鼻也,象鼻形。”本义是鼻子,名词;引申用来指自己,代词;再引申可表示动作之所从或时间的起点,略等于“从”或“由”,介词;再引申表示“自然”、“就”,副词;再进一步虚化,成了没有实在意义的助词;有时跟别的词结合,成为词尾,如“枉自”。例如:代词(自己) 陈胜自主为将军。(陈涉世家)介词(从)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隆中对)副词(就) 而翁归,自与尔复箕耳。(促织)助词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4、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特点P72 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5、把握第二讲中的特殊句式及其翻译(下面少,只是刺客列传的)1、 重点词语微太子言 没有遇将军可谓深矣 残酷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右手揕其胸 直刺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 预备人不敢忤视 用恶意的眼光看人既祖 古人出门举行的祭祀路神的活动比诸侯之列 比照箕踞以骂 两腿张开,坐于地如簸箕,以示轻蔑以药囊提荆轲 投掷2、 词类活用进兵北略地 名作状 向北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名作动 用匣子装其人居远未来 形容词作名词 远地太子迟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迟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作动 穿白衣戴白帽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听到乃朝服 名作动 穿朝服群臣怪之 动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顾笑舞阳,前谢曰 名作动 上前3、 古今异义樊於期偏袒扼腕上前 古义:袒露一只肩膀 今义:袒护对方中的一个北蕃蛮夷之鄙人 古义:见识短浅的人 今义:对自己的谦称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古义:皇帝的侍卫 今义:医生4、特殊句式 今闻购将军千金、邑万家 省略句 父母宗镞皆为杀戮没 被动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句 嘉为先言于秦王 省略句群臣侍殿上着 定语后置句 6、(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现代汉语与方言的关系:除共同语外,现代汉语还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方言不是独立于民族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是保存古代语言的“活化石”;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吸收和完善的。7、修辞原则“修辞原则”是:“为有效地表达思想,在运用语言材料美化语言时所遵循的标准、准则”(王德春修辞学词典)8、诗经的艺术特色与文学史地位直抒胸臆的艺术特色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行教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背诵硕人,把握字词句10、理解楚辞(代表屈原的离骚)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背山鬼楚辞感情热烈奔放,句式自由变化,多用“兮”,想象丰富,多使用象征意象,典型“香草、美人”,辞藻缤纷富丽。楚辞兴起是承接诗经之后先秦诗歌的二度繁荣,风骚并美,构成中国诗歌两大源头和创作传统。山鬼选自屈原九歌,诗歌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以人神结合的方法,采用内心独白方式,塑造了美丽率直痴情的少女形象,热情缠绵、想象丰富,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11、背破阵子12、把握词与曲的区别与联系词和曲都是长短句,都是按歌唱的需要做出的,它们性质相同的,都属于音乐文学。词中通行的词调为平、仄,曲中的南曲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元人北音,所以元曲多以北曲为主。北曲的四声则分为阴平、阳平、上、去,没有入声,入声字己经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曲韵和词韵也是不同,词韵比曲韵的规定来的严格,曲中的北曲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分为十九个韵部,凡入声字都派入平、上、去三声之中,这是和词韵最大不同的地方。曲不忌重韵,而词忌重韵,但是在写曲是最好还是不要重韵。词和曲在语言方面各有不同的特色,譬如;曲的语言比较通俗、浅显自然,接近我们平常的生活用语。虽然都是反应社会生活,但是词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比较窄,而曲却比较宽广。写曲要根据曲牌的规定来写,这个跟写词很像,写词时也要根据词牌的规定来写;但是写词和写曲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就是曲可以有衬字,(衬字:曲牌对每句的字数都有规定,但如果作者认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字数。)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词本起于民间,流传于歌女伶工之口,既便于书写情怀,又宜于歌唱,原是一种通俗文学。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区别:其配合的音乐系统有差别;风格上;句式和押韵上;内容上;表现手法上。联系:都是依声而作,是合乐的歌词,词有词牌,曲有曲牌;后来都渐渐脱离音乐,向单方面的书面文学发展;都传唱与街头巷尾中,和生活相关;都是抒情的问题,都以抒情表意为主;体制都较为短小,句式参差不齐。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徐干、应、刘)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 骏爽刚健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作品往往高扬政治理想或抒发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鲜明的作家个性和浓郁悲剧色彩。14、陶渊明诗歌的特点及其代表作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他的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开创了田园诗歌题材的写作,情景事理相融合,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读山海经等15、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仍带有六朝绮靡之色,但初显刚健之气。16、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17、熟读登楼赋,把握艺术特点及其文化史的地位。艺术特点:此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此赋还善于运用了典故;此赋语言自然而流畅,优美而又不失质朴,铺排而不见繁缛。地位:我国登高文化的里程碑,是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有影响的登高之作;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内容,是其后文人登高抒怀的母体;体现了古代登高之作的最高艺术成就。充分认识这篇抒情小赋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无疑有重要意义。王粲借登楼观览抒发了作者因久留客地,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这篇赋写景与抒情结合,风格沉郁悲凉,语言优美流畅,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中代表作品。1、此赋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第一段作者本欲饱餐秀色借以消愁,然而景色虽美却不是我的故乡!忧愁不仅没有销解,倒勾起了怀乡思归之情。美景与乡愁形成了对比与反衬;第二段抒情中兼有写景,凭轩远眺,山川尽收,见景生情,不禁涕泗横流。抒情与写景相得益彰。第三段先是慨叹岁月流逝,希冀国家统一,自己能够施展才智,辅弼君王,建功立业。继尔,以瓠瓜徒悬、井渫莫食喻己空怀才智,报国无门。然后描写了一幅萧瑟凄惨的日暮景象,黯然伤神的愁绪与空旷孤寂、凄凉悲愤的心境,一并融入了景象的描写之中。作者或以景衬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而景物的描写中时而又使用比兴寄托手法,使意蕴更加深厚。情景交融的写法使赋作产生了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2、 此赋还善于运用了典故。(如“北弥陶墓,西接昭丘”,看似写景实是用了两个典故,暗寓自己未能如范蠡那样建功立业,暗讥刘表非楚昭王那样的明君。又如以尼父叹“归欤”、钟仪楚奏、庄舄越吟的典故,抒写怀土恋乡之情,此外“匏瓜”、“井渫”句也是用典。历史典故的运用增加了思想情感表达的深广度和厚重度。)3、 此赋语言自然而流畅,优美而又不失质朴,铺排而不见繁缛。(结构布局的致思亦颇见工巧,以登楼为契机,以忧愁为抒情线索,以时间顺序为纵轴,辅之以横向的空间拓展,把叙事、抒情、写景巧妙缀填其中,镕铸成篇。既有浑成贯通之势,亦有层次清晰分明之感)18、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19、赋的种类 赋的种类很多,除以时代划分为大赋(主要为汉代)、骈赋(主要为南北朝)、律赋(主要为唐代)、文赋(这要为宋代)之外,从内容、形式、长短等方面划分:骚体赋,这种赋主要是在体制上模仿“楚辞”,并且以名为篇的作品。还有俗赋、咏物小赋、七体赋、刺世小赋、连珠体等。还有些本属赋体,或接近赋体的,但不以赋命名者。如称“檄文”的,像骆宾王的讨武檄文。称“序”的,像王勃的滕王阁序。称“铭”的,像刘禹锡的陋室铭。称“颂”的,像刘伶的酒德颂。称“箴”的,像扬雄的酒箴。称“祭吊文”的,像李华的吊古战场文、韩愈的祭十二郎文。20、赋的特征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赋作为文体,抒情成分少,着重于铺叙和描写接近于传统的散文,但赋在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在形式上又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结构篇章。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21、戏曲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八个时期:萌芽时期,雏形时期, 成熟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集成时期,转折时期, 终结时期。 先秦至唐代戏曲理论的发展是与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相表里的,先秦至唐代是古代戏曲的萌芽时期。宋金时期在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元代至明初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正式形成后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22、优孟衣冠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典故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有一个叫孟的杂戏的艺人常以谈笑旁敲侧击地劝说楚王。楚相孙叔敖死后,儿子很穷,孟就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神态和孙叔敖一模一样。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让他做宰相。孟以孙叔敖的儿子很穷为辞,并趁机对楚王进行规劝,庄王终于封了孙叔敖的儿子。后来就用优孟衣冠比喻假装古人或模仿他人。23、参军戏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成。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脚色外,还有女脚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24、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杂剧,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杂剧。元杂剧由宾白、唱词、科介三个部分构成。它的体制是:一本四折的形式,外加一、二个“楔子”。以“折”为单位,一折相当于一场戏。元杂剧的演唱形式是:一折一个宫调,一韵到底。由一人主唱,旦角主唱的叫“旦本戏”,末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过戏剧的成熟。25、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26、熟读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把握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151此曲中作者将诙谐和夸张的手法推到极致,大肆渲染,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浪子形象,这个浪子多才多艺,然而风流放诞,玩世不恭,他豪迈率真,却桀骜不驯,这是个十分另类的形象,迥于传统文士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呈现及其自由的生命本色。曲子以第一人称书写,这既是关汉卿个体内在精神的投射,也是元代知识在荒诞现实挤压下以叛逆代救赎的缩影,这首曲子风格极其老辣恣肆,作者笔力横健,大量运用衬词,突破格律,有和谐严整的节奏,表情达意舒卷自如,曲中多口语俗语,化平淡为神奇。27、把握莺莺传中的人物形象28、熟读西厢记,把握其中人物形象29、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30、背诵酒德颂,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这是一篇千古奇文,文章颂扬酒的德行,所写“唯酒是务”的大人先生,实为作者自己的人生写照,他不受时空的束缚,行无踪迹居无定所,在天地之间随心所欲,他睥睨世俗,蔑视礼法,沉醉于酒乐中,文章表现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高扬人格的力量,抒发了作者不为礼法所拘的酒托态度,代表了典型的魏晋精神。31、熟读穷鬼传,了解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2、熟读采莲曲与回答,把握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采莲曲使诗歌从歌曲意义上显出完美,它体现了诗人对诗和人生的全面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者最初的宣言只是北岛诗歌的起点。他在象形文字的丛林中穿越,在这个急速变幻的时代为自己的内心寻找永远的依托。作品开篇以驳论式的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只这两句就已能将回答一诗的主题社会黑白不分,道德沦丧的想想表露无遗。“我不相信!”,用破折号加重了语气表现出无畏的挑战者形象,一系列“我不相信”的排比句表现出否定和怀疑精神。“如果”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苦难的态度,抒发诗人自觉承担未来重托的英雄情怀,最后则传达出对未来的期望。回答一诗显示了北岛深沉、冷峻、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33、桐城派的定义与主要作家P116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文章特点: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写景传神,抓住特征,细节盎然,寄世感叹;传状之文,刻画生动辞;纪叙扼要,流畅时晰。平易清新,是整体流派特点。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姚,方东树,吴汝纶,马其。34、新文化运动(1)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鲁迅等。(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青年杂志的创办。35、尝试集的作者与地位胡适尝试集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是一部有进步思想内容的新诗集,其总的思想倾向和“五四”时代精神是合拍的。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6、女神的作者与特点作者:郭沫若 艺术特点:1、浪漫主义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3、奇特的想象和夸张4、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5、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代表初期新诗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传达着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郭沫若的女神使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使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37、新月诗派的成员及其“三美”艺术理论成员: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的核心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