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何芳).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何芳).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何芳).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题(何芳).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模拟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绯红(fi) 狭隘(y) 津津有味(jn)B剔透(t) 步骤(zhu) 既往不咎(ji)C濒临(bn) 颈椎(jng) 载歌载舞(zi)D庇护(p) 广袤(mo) 中流砥柱(j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晕眩 玲珑 隐天蔽日 众说纷云B.潦草 委缩 见异思迁 轻飞漫舞C.倾刻 装潢 指手画脚 锋芒必露D.褪色 迅疾 含辛茹苦 千锤百炼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分)()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不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_(执拗顽固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三秦大地,_(五光十色水光山色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4经典诗文默写(6分)(1) ,白露为霜。(诗经)(2)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3) ,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6)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的题目。(3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做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 、 、 的回忆。(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A.无悔 B.充实 C.持久 6.名著阅读。(4分)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经典情节,令人难忘。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来源:Zx,k.Com(甲)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连斟两碗酒,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受起,将平日的凶 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乙)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不过冈!”手提便走。(1)(甲)文中“”处描写的人物是( )(2分)A.郑屠 B.张乡绅 C.胡屠户 D.丁举人(2)(乙)文“”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三(碗)朴刀 B. 六(碗)哨棒 C. 九(碗)钢叉 D. 三(碗)哨棒.二、综合性学习(7分)7.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并获得每个年龄段人的青莱中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报载,2013年全国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学校拟开展“触屏时代,我们如何应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调查项目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10岁以前“触网”聊天交友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玩网络游戏学习、写日记博客所占比例82.9%70.4%61%29.1%49.8%40%58.3%另据报道,去年10月,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材料二:漫画(无题)材料三: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期间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自己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表格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2) 仔细观察漫画,写出其寓意。(2分)(3)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三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2分) 3、 阅读。(34分)(一)知足常乐(10分)人生在世,经历和境遇各不相同,如何面对,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人生一辈子,生老病灾、喜怒哀乐,几乎无所不包,需要一个好的心情去适应。这个好的态度、好的心情,就是知足常乐。 富与贫、乐与苦,都是生活的内容,没人能够回避。如果总是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命运在亏待自己,就会心理不平衡。心理一失衡,就觉得这也不顺心、那也看不惯;就会这山看着那山高,即便原有的愿望得到了,马上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欲望就成了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坑。贪心不足,让人烦恼忧愁,还会被贪欲一步一步地引向灾难的深渊。人的生活条件在逐步得到改善,实现了所谓的“人往高处走”,可结果却是因为不知足而最终断送了自己。 有些人就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平静地面对生活。不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能做到不怨天尤人、不悲观失望、不自暴自弃。在他们的心目中,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给予自己的一切。正像清朝倪元坦所说:“别人骑马我骑牛,自觉无言叹不如。君试回头一察看,道旁还有赤脚汉。”以这样的心态看待生活,就会知足常乐,就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阳光。 知足常乐是一种情怀。“宁静致远,淡泊明志”,表达的是诸葛亮知足常乐的高雅;“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显现的是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而“布衣桑饭,可乐终身”,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朴实当然了,抛开名人不论,知足常乐不过是一种平平淡淡的情怀,知足常乐的人过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平平淡淡,才体现了人性的本真。 作为一种情怀,知足常乐用于内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之中捕捉快乐;用于处世,则能够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不断发现美景、好人,在将自己融入自然、融入人群,与之和谐相处的同时,还会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感染自己周围的人,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知足常乐,就会低调做人,不恃才傲物;知足常乐,就会埋头做事,不事张扬;知足常乐,就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待人谦和;知足常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这样,世界就会多一份爱意,人类就会多一份关怀,社会就会多一份和谐。 知足常乐是。有人把幸福看做是对财富的拥有,拥有得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其实,物质财富的多与少从来就不是绝对的,足与不足也只是相对而言。 幸福是什么?说到底,幸福不是对物质的拥有,而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只有当他觉得自己幸福的时候,他才拥有真正的幸福。相反,他若是觉得自己不幸福,即便是拥有金山银山也无济于事。其实,老子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已经把祸福与知足、不知足之间的关系讲得再清楚不过了。由此演绎出的“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就更加透彻、明白。 很显然,知足与快乐相关,知足与幸福相连。有了这种关系,即便人生不称心的事十有八九,也能自足自乐;即便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也能颐享天伦。这种幸福的感觉,是终日泡在荣华富贵中却永远没有满足感的人所无法想象的。8、作者认为以知足常乐的心态看待生活有哪些好处?(2分)9、文中第二、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0、第三段 “以这样的心态看待生活,就会知足常乐,就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阳光” 一句中“这样”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11、第四、五段论述了分论点“知足常乐是一种情怀”,那么,第六、七段论述了一个什么分论点?请结合上下文在第六段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2分)12、班里举行“知足常乐”与 “不知足才常乐”辩论会,请你为“不知足才常乐”这一观点写一段辩论词。(2分)(二)镜子(10分)车,被拦在了南门外,原因是无法出示通行手续。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这让应邀来大学作报告的张处长有点尴尬。车窗外,露出一张笑脸:“对不起,下次再来讲学一定提前办好通行证。”保安表情严肃:“这跟我没关系,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张处长的脸色变了,此时已有学生在围观。他顾不得仪表了,钻出车,动作迅速地从皮包里掏出一款高端手机,狠狠地摁出一串号码。可是拨出几次都是忙音。张处长急得团团转,冲着保安嚷道:“我是来做报告的,知道吗?是应邀来作报告的!”张处长的责备一声高过一声,保安依旧岿然不动:“对不起,我只是在执行学校的规定。”张处长的脸开始涨红:“规定?规定是人制定的,知道吗?”午后的骄阳里,张处长汗涔涔的脸更红了。他上下打量那名保安,又转到他的身后瞅了瞅:“小同志,做事要灵活,别一根筋!”张处长明显拿出教训下属的语气。那名保安依然不理张处长,这让张处长更气愤了:“大学是开放的,知道吗?没有围墙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知道吗?”这时的保安居然微微笑了一下:“道理,我说不过您,也希望您别为难我,学校的规定我不能破坏,这是我的职责实在对不起!”保安的话让张处长愣住了,认真地看看他,还想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放弃了。张处长只好接着拨电话。这次终于通了。学校领导听说情况万分惊讶,告知他马上派学生到南门接他,并且不住地陪不是。来源:Z。xx。k.Com张处长的心情好了一点,一种优越感慢慢袭上心头。他瞥了一眼保安:“你很尽责。如果你为人处世的经验再丰富一些就好了。”见保安站在那儿没什么反应,又踱起了方步:“你不知道,你们张校长是我老同学,这次讲座就是他邀请我来的”保安还是无动于衷的一副神态。就在这时,两名学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个急忙向张处长道歉,另一个则拉过保安耳语起来。张处长的脸上见了笑,可几秒钟又定格了,他看见保安对那名学生依然摇头。保安再次理直气壮地说:“没有通行证,谁打招呼也不行!”那名学生的脸气白了,狠狠地瞪着保安。看热闹的学生窃窃私语。张处长无奈地叹了口气,拎着包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很长时间,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张处长总是进入不了状态。于是,他决定来个题外话,就讲他刚才遇到的事。他讲了他的尴尬,讲了他的困惑台下的议论声很嘈杂,这让张处长更窘迫。走出南门时,张处长不由得朝门岗望了一眼。夕阳下,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选自中国小小说年度佳作2012,有删改,作者 田洪波)13.本文围绕车子进校门事件写了张处长与保安的四次交锋。请补写出其他两次交锋内容。(2分)第一次: 第二次:张处长申明应邀来校讲学 保安坚持原则不肯放行第三次: 第四次:张处长拨通电话学生来接 保安理直气壮依然拒绝14.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拦他的是一名保安,个头很高,脸膛黑黑,站在门外,像尊铁塔。(2) 您必须出示通行证。所有进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必须出示保卫科核发的通行证。”15.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痕”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3分)16.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3分)(3)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智:见识。 庄足乔: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 齐师伐我 B.此智之如目也 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无丝竹之乱耳 D.庄王乃止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 本文段虽短,但不失为楚庄王、杜子两人之间的一场辩论会。 辩论的话题是 ;(1分)楚庄王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杜子进谏时用了什么方法让楚庄王改变了主意:(2分) 3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文中楚庄王“目不见睫”一样的毛病,请举例说明:(2分)(50字)(四)忆钱塘江(4分)宋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注释】觏:读gu。 涵:包含。 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13.这首诗描绘了 时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