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doc_第1页
专题十五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doc_第2页
专题十五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doc_第3页
专题十五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doc_第4页
专题十五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三第二轮复习学案015号 编写:赵振江 审核:刘允琴 3/28/2012专题十五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易错易混点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已经达到全盛时期。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3、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5、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7、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8、热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二、典型例题【例题1】(2011广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 【例题2】(2011福建)“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例题3】(2011江苏)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 B. C. D.【例题4】(2010高考广东卷3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例题5】(2010年高考江苏卷19)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例题6】(2009安徽7)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例题7】(2010年高考安徽卷38)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例题8】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指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文化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请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参考答案】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辛亥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组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持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辛亥革命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而不断丰富的过程。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今天我们学习辛亥革命精神,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辛亥革命精神。三、高考演练1、白局是南京的传统说唱曲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融合了明清俗曲和江南小调,用南京方言演唱,用胡琴、酒盅、碟盘伴奏,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很有地方特色。同时,它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从一定层面体现了A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流行的通俗的和娱乐的文化才是大众文化 D中华文化具有先进性22011年国庆期间,东莞道滘、麻涌等地举办了一系列粤曲表演活动。粤曲以清新柔丽深受当地居民欢迎,这得益于近百年来粤曲紧跟时代步伐,兼融并蓄,不断拓宽唱腔音乐,彰显时代特色。材料告诉我们文化创新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统文艺是一种凝固的艺术A B C D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 B C D4、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B C D5、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A B C D6、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誓言所体现的精神实质相一致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克勤于邦,克俭于家ABCD7、.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的全新大型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网正式上线。建设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依据是爱国主义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心骨”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我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传播爱国主义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B.C.D.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 B. C. D. 9.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同心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涵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文化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绳结折射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中国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 D1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以下特点:A包容性和超前性 B持久性和继承性 C民族性和稳定性 D实用性和整体性11深圳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深圳人民新时期开创新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这表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统一的 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 深圳精神作为一种硬实力,成为深圳人民创造力的重要源泉A B C D12“嫦娥二号”进行了月球软着陆关键技术试验、着陆区高精度成像等一批核心技术的攻关,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新壮举。嫦娥二号的成功续写了中华民族的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13. 广东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之一,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广东,共创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这表明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B. C. D. 14.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 B C D152011年2月15日,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举行,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榜上名,钱老的颁奖词以“爱国”为关键语。当今时代需要弘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A B C D16“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 B C D1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湖北黄冈:“红色文化”托起“绿色发展”革命老区黄冈拥有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东坡仗化、黄梅戏文化、禅宗文化等五大地城文化。黄冈市政府把这些文化资源与当地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从而形成了红色传统、绿色生态、古色文化“三色齐放”的旅游格局,全面提升了黄冈大别山旅游尤其是红色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材料二 少林景区遭遇“摘牌”危机 2011年12月4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向少林景区下达“整改通知”。通知指出,少林景区在游览环境。旅游秩序、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_定问题,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评分较低,距离5A级旅游景区标准差别较大。此外,少林景区的重点文化遗产亟待保护。捌如在塔林景区,游客高度集中,地面寸草不生,给塔林保护带来潜在威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意义。 (12分)(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12分)18.(2011福建)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专题十五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一、典型例题 1-6 AACACC二、高考演练 1-10 BCBCC ACBAD 11-16 DDCCDC17.18.答案: (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19.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胡锦涛总书记在贺电中勉励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进一步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精益求精,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全面胜利,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何要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