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第二课时 化学置换班 杨红云一、学习目标:1.记住CO的性质和重要用途.2.知道CO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3.通过对CO性质和重要用途的学习,具有防毒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处理手段【课前预习】【情境导入】2010年12月15日新华社消息:“赣州一家六口煤气中毒身亡,最小死者仅两个月”,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使人中毒呢?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一氧化碳【阅读】自学课本P117下半部分和P118,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CO有什么样的颜色和气味?有人用炉火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在炉火上放一盆水行吗?2.CO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 色火焰,说明CO具有 _性,它是煤气的主要成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O为什么能使人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讨论】1.为什么家用煤气中掺入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煤炉中常发生哪些化学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见书P118图6-19)。在燃烧很旺的煤炉中最不可能发生哪个反应? ; ; ;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现象说明强调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用实验验证CO的化学性质?(明确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不与石灰水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设计、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协助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设计思路。(分组讨论、可用三个独立实验来验证,也可用一个实验全解决。三个实验分别考虑时,可参考H2、CO2的性质实验,但要考虑CO的毒性改造装置,通过改造形成初步设计。)可燃性:(提示:改H2燃烧装置)还原性:(提示:改H2还原CuO的装置)不与石灰水反应:(提示:改CO2与石灰水反应的装置)【观察】观看视频CO还原CuO的实验,思考交流以下问题: 1.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的原因是_ _。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观察到的现象所发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A处(CuO处)B处(石灰水中)C处3.C处为什么要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归纳小结】二、一氧化碳1.碳的氧化物有 种,分别是 ,因CO2分子比CO分子多一个 ,所以二者性质有很大的_。2.CO的性质:物性: 色 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般用 法收集。化性: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在中点燃时,能产生 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还原性:CO还原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_色,石灰水_ _)与石灰水反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 结合,从而使 ,造成生物体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H2、CO、共同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_色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_色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_火焰。还原性 3.CO的用途:因CO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我的收获】 【知识网络】碳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 ; ; ; ; ; ;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119.1和P120.2.61.将充满下列气体的试管,分别倒立于槽中,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 H2B. CH4 C. CO D. CO22.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3.要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最好措施为( )A.点火燃烧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通入石灰水中 D.通入石蕊试液中4.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D.用灼热的氧化铜5.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除尼古丁和煤焦油外,还有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氮气6.在化学反应CuO+X Cu+CO2中,X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还原剂【中考直通车】7.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大气污染物 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还原氧化铜 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8.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C.分别通入少量NaOH溶液,振荡。 D.分别通入少量稀硫酸,振荡。9.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CO、H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和CO,可能含有CO D.根据,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生成10.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5所示。图5(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物。(3)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尾气处理澄清石灰水CD混合气体AB11.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 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装置中的试剂是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3)如果没有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拓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镇残联招聘考试面试前必-备知识点模拟题详解
- 2025年乡镇卫生系统医务人员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型连锁企业市场营销经理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住宅主窗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转化膜工作业指导书
- 水利工程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及保证措施
- 落实护理岗位职责
- 幼儿园大班社会交往活动计划
- 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调整计划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GB/T 23723.1-2009起重机安全使用第1部分:总则
- 工伤事故管理表格
- 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 《汽车发动机检修》课程标准
- 审核检查表(ISO13485、GMP、体考指南、QSR820)
- 宿舍教室报修维修登记表
- GB308-2002滚动轴承钢球
- 夹芯彩钢复合板吊顶施工方案
- 剪映入门教程PPT
- 高二物理培优计划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10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