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练习.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练习.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练习.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练习.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学常识第一课散步选自 ,作者是 。第二课秋天的怀念选自 ,作者是 。 人, 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 、 。散文集 、 。第三课羚羊木雕选自 ,原题为 。作者是 。第四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选自 ,作者是 。 国 家,1913年获 ,著有诗集 、 、 等荷叶母亲选自 第一卷原题作 之七。作者是 。原名是 。 人, 作家。著有诗集 、 ,散文集 等。第五课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世说新语是由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他是 朝 代 人,任 ,爱好文学。第六课我的老师选自 ,作者是 。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 。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选自 ,作者是 。 国 家, 家1964年被授予 。第八课我的早年生活选自 的 ,作者是 ,曾于1940-1945、1951-1955两度担任 国首相,1953年获 ,著有 , 。第九课王几何选自 ,作者是 。第十课 论语, 家经典著作之一,与 、 、 并称为 。共 篇,由 编写,以 为主,记录了 的言行。孔子名 , 字 , 时 国 人。曾子即 ,姓 名 ,字 , 间 国 人,孔子的学生。11春选自 。体裁是 。作者 ,现代 家、 、 。原名 ,号 ,改名 ,字 , 人。原籍 ,著有诗集 ,诗文集 ,散文集 、 、 ,文艺论著 、 等。12.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 ( 第十四卷)。 作者 ,现代 。原名 ,字 , 人, 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 、 。戏剧 、 等。13. 风雨选自 , 作者 。 14. 秋天选自 。 作者 ,原名何永芳, (现在重庆万州)人。 诗人、 家 。著有诗集 、 。散文集 等。15. 观沧海选自 。这首诗是 四章中的第一章。作者 , 时 家、 家、 人。字 、 国 人。代表作有诗歌 、 、 等。他的诗以 见称。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首 写景诗。次北固山下选自 。作者 , 代诗人。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钱塘湖春行选自 。 作者 。 字 ,晚年又叫 。太原(今山西)人。 代大诗人。著有 。天净沙 秋思选自 。“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 , 号 , 代著名 作家。 (今北京)人。16、 紫藤萝瀑布选自 , 作者 ,原名 ,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17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 。 作者 , 国作家, 家。18、 短文连篇蝉选自 。作者 ,本名 , 作家。 贝壳选自 作者 , 画家、 。著有诗集 、散文集 等。19.在山的那边选自 。作者 。1957年生,湖北均县人。代表作品有纪念、游动悬崖等。20 虽有嘉肴节选自 ( )。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 以前 的选集。相传为 编撰。 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 部教育学的专著。尚书又称 、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 和 的著作的汇编。“五经”是 尚书 。21. 化石吟选自 。 作者 。22. 看云识天气 作者 。23. 绿色蝈蝈选自 。 作者 , 国著名 家。著有 、 等。24. 月亮上的足迹选自 , 作者 。25. 河中石兽选自 。 作者 ,字 , 人, 代 家。 以记述 为主,是以 形式写成的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 第 回 。 作者 ,字 , 人, 代 家。27.皇帝的新装选自 。作者 , 著名 作家。著有 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28. 女娲造人选自 。 作者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 。 作者 。30.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选自 。它是一部 故事集。相传 是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 末期著名 家。著有 一书。塞翁失马选自 。 又名 , 淮南王 等编著 。字词成语要求:注音加点的字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补充完整成语1信服 熬 嫩芽 咕咕 分歧 取决 一霎时 拆散 各 其所 委屈 水波粼粼 鱼塘 蹲 2焦 不安 憎恨 创伤 瘫痪 暴怒无 玻璃 砸碎 悄悄地 沉寂 侍弄 捶打 整宿 星宿 宿舍 翻来 去 憔悴 央求 神色 喜出 外 絮絮叨叨 仿膳 豌豆黄儿 敏感 鲜血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安慰 祷告 恳求 嘱咐 猝然长世 余暇 坐卧难 祈求 聪慧 坚忍 3羚羊 怦怦 撒谎 严厉 发抖 点燃 自 主张 不可抗拒 允许 吮取 仗义 形影不 逮着玩 树杈 抹眼泪 抹布 裁缝 不在乎 伤疤 兜 小藏刀 无可 回 脸颊 攥 挨揍 不禁 寒战 反悔 4倾诉 稚童 天真烂 细腻 笑嘻嘻 摇摆 匿笑 花瓣儿 沐浴 祷告 嗅 罗摩衍那 阴影 膝 牛棚 并蒂 姊妹 花瑞 繁杂 烦闷 梗 莲蓬 菡萏 徘徊 攲斜 遮蔽 倾侧 心绪 覆盖 慈怜 荫蔽 5太傅 俄而 骤 欣然 差可拟 柳絮 无奕女 王凝之 韫 舍去 尊君在不 哉 惭 6巍 蔡 芸 榆钱 黑痣 狡猾 存心 扮成 背诵 海鸥 姿势 模仿 模样 占据 军阀 牵挂 褪色 焚香 磕头 卜问吉凶 哟 啰 援助 劝慰 纠纷 慈爱 收拾 依恋 暑假 漫长 时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珍宝 纯真 7惶恐 呼吁 妮 莉 截然不同 感慨万分 走廊 搓捻 抚弄 绽开 疲倦不堪 驾驶 小心翼翼 启示 赠送 涨红 不求 解 领悟 争执 混为一谈 暂时 惭愧 暖和 恍然大悟 激荡 奥秘 灵魂 给予 捡 油然而生 拼凑 悔恨莫 譬如 花团锦簇 美不 收喜悦 企盼 唯恐 8萤火虫 冷漠 毫无 外 偏爱 揭露 宽 大量 独具 眼 干瞪眼 惨境 仁慈 丝马迹 遗憾 尴尬 处境 诸如此类 辉煌 笨学生 辛辣 讽刺 谋生 开拓 倾向 荣耀 享受 强迫 停 不前 一字不 着实 大用其 滚瓜 熟 军旅 生涯 下辖 整装 发 敏锐 威慑 聪慧 9跨进 睁圆 充满 渴望 须臾 方 大耳 胖结实 眨眼 大吃一 哑笑 眉梢 皱纹 聋 堂大笑 徒手 斜翘 得意 惊讶 琳 镇住 屏息静听 承蒙 绰号 优雅 幽默 不理会 呆板 教条 离谱 叛逆 洗耳 听 嘈杂 轮番 笨手笨脚 丑陋 喉咙 发肿 忘乎其 舒畅 朴素 持之以 雀无声 铭记 10儒家 仲尼 陬邑 曾参 子舆 论语 不亦说乎 愠 三省吾身 十有五 惑 逾 矩 矣 罔 殆 箪 陋巷 道 好之者 曲肱 枕 焉 逝者 斯夫 昼夜 博学 笃志 11拨动 心弦 生花 笔 欣欣然 朗润 水涨 踢 趟 捉迷藏 赶趟儿 嗡嗡 蝴蝶 抚摸 润湿 酝酿 繁花 叶 呼朋 伴 卖弄 清脆 婉转 应和 嘹亮 斜织 笼 薄烟 傍晚 黄晕 烘托 撑 披蓑 笠 稀稀疏疏 静默 风筝 舒活 筋骨 抖擞 一年之 在于春 花枝 展 健壮 胳膊 12奇迹 伦敦 响晴 温晴 设若 安适 着落 依靠 慈善 髻 看护妇 镶 肌肤 害羞 秀气 狭窄 宽敞 水墨画 绿萍 水藻 贮蓄 澄清 蓝汪汪 空灵 地毯 13扯不断 忽聚忽散 扭 偌大 蘑菇 哗 抛举 刹那 僵直 模样 芦苇 断茎 颤声 栅栏 撞 粪堆 旋转 槐树 葡萄蔓 攀附 蜷曲 屋檐 弧形 鸟巢 倏忽 巷道 撩 唰 揭开 凝固 锥形 蹦跳 吱 土炕 使劲 捶 趴 门缝 14绚丽多彩 深情絮语 露珠 丁丁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肥硕 栖息 撒下 青鳊鱼 似的 乌桕 芦篷 满载 归泊 小桨 蟋蟀 寥廓 枯涸 清冽 梦寐 牧羊女 15沧海 碣石 澹澹 竦峙 灿烂 萧瑟 残夜 孤山 贾亭 早莺 啄 没马蹄 白沙堤 枯藤 昏鸦 瘦马 天涯 16紫藤萝 瀑布 浮想联翩 宁静 勃勃生机 发端 仿佛 大条幅 春红已 花苞 凑 沉浸 枯槐 终 极 迸 溅 挑 逗 繁 密 伫 立 凝 望 笼 罩 伶 仃 稀 零 忍俊不禁 仙露 琼 浆 蜂围蝶 阵 盘虬 卧龙 穗 舱 绽 沉淀 17畏 不前 宁可 闷热 嗨 悬崖 峭壁 凸 蓬乱 灌木 高不可 颤抖 胸腔 咚 晕倒 嘲笑 暮色苍 屡次 训诫 耸 立 迂 回 凝 视 啜 泣 笔耕不辍 点缀 纳罕 瘦骨嶙 峋 心惊 跳 头晕目眩 小心翼 翼 18杜鹃花 蝉 颤动 贝壳 精致 回旋 砂粒 淘洗 痕迹 短暂 脆弱 把玩 固执 零 落 断续 收敛 宽恕 卑 微 一丝不 聒 聒 19痴 想 隐秘 铁 青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宣 泄 寒暄 一瞬 间 朦胧 幻想 信念 想望 扎下 扎辫子 漫湿 枯干 20嘉肴 弗食 自强 教学相长 兑命 学学半 21奇幻 远古 骸 骨 乌 有 潜 行 裹 藏 葱 茏 幽雅 叹 服 海枯石 日 星移 逝去万载 装载 档 案 无颌 裸子 重现 苏醒 思绪 一幅图 否定 造物主 腐朽 悄然 躯壳 密码 太古 猛犸 引 长吼 卓越 雕刻 神往 22峰峦 预兆 轻盈 匀 称 崩 塌 弥 漫 征 兆 一霎 间 态万千 变化无 风云变 相关 鱼鳞 奔马 点缀 阴森 乌云 布大雨 盆 清晰 丝丝缕缕 绫纱 扁球状 绸幕 朦胧 连 不断凸起 顷刻 冰雹 日晕 轰隆 圆弧 谚语 23翔实 中旬 篝火 蹦 凉爽 梧桐 短促 尖锐 哀号 挣扎 自语 气氛 莴苣 酷 爱 匀称 螽斯 吱吱 啄 逃窜 低劣 庞然大物 悬殊 俘虏 囚犯 嗉囊 蹬 吮吸 果酱 螳螂 屠夫 贪婪 撇开 和睦 钳 子 盔 甲 大颚 断 残腿 津 津有味毫不犹 豫 妒 j j 妒 扰 乱 哀 鸣 狩 猎 喧 嚣 喑 哑 沉寂 静谧 篡 夺 喙 劫 掠 肉强食 隐隐 窸 窣 作响 连 不断 夜色 茫 更胜一筹 惊 失措 开膛 破肚 24遐想 惊心动 可望而不可 征程 健步 故障 椭圆 轨道 兴奋 着陆 铁锹 月壤 旅行 摄像 测定 溅落 观测 指 令 合 算 海域 畅 谈 神 往 里程碑 昂 首挺立 一 孤 舟 遥 遥在望 供给 25沧州 河干 圮 僧 募金 棹 数小舟 曳 铁钯 木杮 岂 暴涨 携 湮 颠 啮沙 坎穴 倒掷 遂 溯流 臆断 欤 26神通 大 如虎添 戬 法天 地 掣棒 金箍棒 绣花针 钉住 慌慌张张 寻觅 吆喝 那厢 卸下 鹚 云霄 通 达旦 涧中 嗛 淬 踪迹 猢狲 下溜头 青鹞 鹭鸶 缨 老鹳 旋涡 鲤鱼 鳜鱼 鲂鱼 撺出 钳子 径 花鸨 木木樗樗 蓼汀 拢停 lng踵 菩萨 窗棂 旗竿 哄我 弄喧 愕然 巡逻 擎 哪吒 鬼判 豕 告病 良愿 幌 提防 拽 捣 翎毛 27更衣室 分外 愚蠢 不可救 辨别 忙忙碌碌 称赞 无双 扣眼 勋章 剪刀 袍子 乖 炫 耀 称 职 名称 妥 当 呈 报 滑稽 陛 下 精致 头衔 爵 士骇 人听闻 随 附和 和 平 和 面 和 药 和 牌 赐 给 授予 御聘 28天地开辟 寂寞 蓬勃 疲倦不 揉团 兴高 烈 跳跃 开眼笑 气概 泥潭 搅成 捏成 模 样 模 型 掺 合 掘 起 女娲 澄 澈 幽 光 灵敏 绵 延 神通 大 莽 莽榛 榛29汩汩 流淌 盲 黎明 咩咩 盏 烫 情不自禁 眨巴 蔷薇 孤零零 跌跌爬爬 旷野 嬉 戏 哞 哞 潺 潺 红润 孪 生 痒酥 酥 踉 踉跄 跄 泥泞 霹 l 朝 阳 朝 鲜 着 数 衣着 着 急 兴 趣 兴 奋30蕴涵 雕像 宙斯 爱慕 喇叭 凯歌 赫 赫 庇 护 较 量 衡 量 饶 头 粘 住 粘 液 爪 牙 鸡爪 塞 住 阻塞 将 领 将 军 天雨 墙坏 邻人之父 塞 翁失马 何遽 骏 马 其子好 骑 堕 而折 其髀 引弦 而战 跛 名著导读 一、爱的教育亲情友情师恩1、爱的教育原名心,是 (国)作家 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2、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 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3、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爱国故事包括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少年鼓手三篇。 二、繁星、春水: 1、作者 ,原名_,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著称。 2、繁星、春水是 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 。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童真、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5、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 ”、“ 春水体”。 6、冰心是小诗派的代表诗人,这些诗特点: 短小;形式自由;富含哲理7、作者以“冰心”为笔名,在我的文学生活一文中,作了说明:一来是笔画简单好写;二来是莹字的含义。8繁星、春水在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9、繁星、春水在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10、找出课文中引用繁星、春水的诗歌并赏析。三、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作者是 。 2、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 、 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 。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的,例如: 。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 。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 。(3)借助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例如: 、 。讽刺好逸恶劳的,例如: 。 批评贪得无厌的,例如: 。3 伊索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_。4、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少部分以_或_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_,狐狸的_,狮子的_,山羊的_,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伊索寓言在寓言结构上特点: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6伊索寓言在艺术上的特点: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7、两只口袋寓意: 驴和狼寓意: 马和驴寓意: 狐狸和狗寓意: 衔肉的狗寓意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的指导1、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 、文言文翻译五字法:留、删、补、替 (换)、调 。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书名、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补”, 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替”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文言词。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句子次序。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初中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指导一般从句子结构与意义两方面来分析:1、“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2、“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主谓之间、状谓之间、动补之间可作停顿。动宾之间,结合紧密时不停顿,但宾语有定语限制或修饰,就须停顿。几个状语之间虽有停顿,但只相当于现代的顿号级别,可不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3 、“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划分停顿时须维护其古代语言特点和意义的完整。4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5、“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6、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7、“也”用在句中时在其后停顿。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如: 余闻之也/久矣。 8、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9、成分省略处要停顿。如:“便要/(渔人)还家”,“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等。10、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11、留心名作状的朗读停顿。12、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13留心古代的“国名、年号、地名、官名、郡爵、史实”。1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15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1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七年级语文文言文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咏雪1举几个聪明机智孩子的事例。请同学们写出有关写雪或带雪的古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题目)。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说说原因。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4 文末最后一句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深意?陈太丘与友期 1 本文涉及三个人物你最佩服谁?请简要说明理由。(陈太丘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3 你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 4练习写出这则故事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陈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分别指出。5从世说新语中流传下来的故事和成语还有很多,试各写两个。一、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1 论语 十二章包含的思想内容有哪三个方面?并各找出相关的句子。2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是哪一章或哪一句?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或生活体验谈谈体会或看法。3论语中流传下来了许多成语,请从本文中找出或概括出,并解释意思。4论语 十二章(1)第一句讲的是 。第二句讲的是 。第三句讲的是 。 (2) “吾日三省吾身”,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 (3) 孔子把自己的一生分成了几个阶段?孔子的这几个阶段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颜回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章告诉了你一个什么道理?(7)本章在学习上强调了什么?如何理解本章?请联系实际写下来。(8)为什么会“乐在其中矣”?如何对待富且贵?(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是什么?给了你什么启发?(10)怎样理解本章的深刻内涵?给了你什么启发?(11)运用了什么手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章的理解。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四、1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先从“嘉肴”、“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再从教与学的关系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从兌命“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2这篇短文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说明了 的道理。3“教学相长”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不知其善也 ”有何作用?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强调了什么?“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又强调了什么?引用尚书的话有什么作用?(“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河中石兽(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二)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四、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每段主要内容。)文中说明了几种寻石兽的方法?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3文中写到了两次笑,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文中哪句最能体现?5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他们和文中的庙僧和讲学家有什么共同点? 6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体会。(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韩非子一书中有许多成语流传下来,试写三个。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富人”的“邻人之父”与“富人”之子提出的意见相同却得到不同的对待,富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文中富人是个什么样的人?4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寓意?5、学完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试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体会。塞翁失马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复述本文故事。2、文中的坏事(祸)与好事(福)是怎么具体转化的?3、面对祸福塞翁是怎样的一种态度?他为什么能有这种态度?(他高明之处在哪里?)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寓意(道理)?5、试结合学习或生活经历,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 (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塞翁失马”?) 你有听说这样的事情吗? 6、学完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试结合学习或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3 归纳塞翁失马成语: 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相倚 因祸得福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鉴赏 7上1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句最能体现?2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上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2 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赏析“阔”字。赏析“悬”字 。 3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画面 颈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同时又传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