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推断应用.doc_第1页
文言实词推断应用.doc_第2页
文言实词推断应用.doc_第3页
文言实词推断应用.doc_第4页
文言实词推断应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考点阐释】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学习目标】再次明确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明晓考查文言实词的常见题型,增强备考的针对性。 2.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六种常见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推测实词词义。 3.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解题能力。【学习重点】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的六种常见推断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学习难点】举一反三、能力迁移,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解题能力。学习目标:1、探究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方法2、学会利用方法,结合语境推断实词含义【课前小练】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已,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温故知新】中原一联考:1、 有同年生忌之,扬言为于玉立所荐,自是有东林之目。2、 张差梃击事,刘廷元倡言疯癫,刘光复和之,疏诋发讦者,谓不当诧之为奇货,居之为元功。3、 给事中刘文炳劾大学士吴道南,遂阴诋昌期。4、 小人间一燝于向高,谓欲沮其来,向高不悦。5、 昌期急诣向高,力言二人顾命重臣,不可轻逐,内传不可奉。6、 而昌期于诸人去国,率送之郊外,执手太息,由是忠贤益恨。中原二联考:中原二联考:1、崔骃 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2、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3、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4、窦宪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5、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6、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天一大联考:1、杨守随,字维贞,鄞人,侍郎守陈从弟也。2、擢应天府丞,未上,母忧归。服除无缺,添注视事。3、至是谮于帝,中旨责守随不当添注,调南宁知府。4、中官李兴擅伐陵木论死,令家人以银四十万两求变其狱。守随持之坚,狱不得解。5、疏入,帝不省。瑾辈深衔之,传旨致仕。守随去,李兴遂以中旨免死矣。6、瑾憾未释。正德三年四月坐覆谳失出,逮赴京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你总结梳理出方法了吗?【高考体验】(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撰写文章。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帝王即位。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2014高考全国二卷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当:承担。C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D 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著:彰显。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C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犯【答案】 C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2014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济:加上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韪:正确技法在握 事半功倍【实战演练】1.安排学生分组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练习。(一)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以勇力事鲁庄公事:侍奉 B.乃献遂邑之地以和和:和平C.北面就群臣之位就:靠近,引申为“回到” D.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亡:丢失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胁迫君其图之考虑曹沫投其匕首丢下 桓公怒,欲倍其约通“背”,背叛(二)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也,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求之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元好问射说注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彀:拉弓。走:自称谦词。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再而贯马耳之左再:第二次 B.敢请外厩之下驷驷:马C.以卒贤主人之欢卒:最终 D.天下事可见矣见:想见,料想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晋侯觞客于柳溪以酒款待马负痛而轶狂奔而的又为一箭靶衔策在汝手马嚼和马鞭周顗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透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解析】(1)从:表示叔伯关系。折:压倒。校:动词,计较。宗:尊崇。(2)为有司所纠:被动句。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答案】(1)(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译出大意给2分;“折”“校”“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周顗字伯仁,年少时就有威重的名声,神采飞扬。司徒掾贲嵩有高尚的节操,见到周顗,赞叹说:“汝颍本来就多奇特的士子啊!”自顷雅以来道德衰落,现今又见到周伯仁了,他将振起古风,清平我们的邦族了。”周顗的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帝皆深纳之。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