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2013年皇仓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答案)2013年皇仓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答案)2013年皇仓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答案)2013年皇仓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皇仓中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 B2. A. ( B.笑魇笑靥 白璧微暇白璧微瑕C烟蔼烟霭 弱不经风弱不禁风D.寒喧寒暄 弃甲拽兵弃甲曳兵)3.D (A. 成分残缺,在“资本市场”后加上“的工具”与前文“成为”搭配使用。B.句式杂糅 C. “松材线虫病是有害生物” 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松材线虫病是森林疫病”。)4.D 二、文言文阅读5.答案C.( 徇:宣布命令)6.B(都是连词,相当于那么,就。A. 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与前面的为结合,表示被动。C. 介词在,介词比。D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7.B(项城吏民并没有冲出城门抗战。)8.B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译文:您是县官,叛贼到应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2)译文: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操守而成为叛贼俘虏呢(3)译文:那种缺乏勇气而不能作战,缺乏智慧 守土,缺乏忠心而不能为国牺牲,放弃守卫的城市而逃跑的人,是有的。(或者译为:那种论勇气而不能作战,论智慧而不能守土,论忠心而不能为国牺牲,放弃守卫的城市而逃跑的人,是有的。)文言文参考译文: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判贼都笑了。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刺史把李侃的功劳上报了,上级下命令调李侃任绛州太平(今山西临汾)县令。妇女的品德,是要奉养父母公婆,恭敬孝顺,和妯娌关系和睦,对老幼孝敬慈爱,并且能不丧失贞节的,那就是有贤德的妇女了。懂得行军布阵的行列,明白攻守、勇敢刚烈的道理,这是公卿大臣们难以做到的。自从有战事兴起,朝廷褒宠表扬防守、抵抗敌人的大臣,凭借坚固、深险的城池,储存的东西堆积如山,物资钱财像平常一样,戴头盔,穿上铠甲,背着弓箭在战场上奔驰的人,不知道有几个。那些没有作战的勇气,没有坚守的才智,没有效死的忠心,弃城逃跑的那是些什么人啊?像杨氏这样的妇人,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杨氏合乎这句话了。”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参考答案:(1)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 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2)答案: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11.略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答案:品格 财经影响力13.C(A项,原文并非“所有”;而且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B项,“并成为中国财经向全球展示信息与观点的重要平台”是一种假设,而非现实。D项,发出声音的是“无数资源”,而非“央视财经频道”。)14.C.(A.项“一定会超越”过于绝对。B项“对其批评、质疑的声音会越来越弱”推论不成立。D项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所起的作用有限”推论不成立)(步步高 高考模拟检测第四周)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15答案:“还”和“已经”。它们简洁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盼望儿女归家的急切心情。16答案:第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因为它描述了太阳移动的过程,突出了时间慢慢流逝的过程,(2分)表现了母亲一个人长时间守候在窗前的寂寞。(2分)而第二个句子只叙述了过程,淡而无味。(1分)17答案:不矛盾。前面说是“新闻”,是从母亲的角度来说的,“平淡无奇的小事”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的。(2分)母亲成天站在窗前,所见所闻非常有限,所以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的小事,在母亲看来就是新闻了。(2分)这样说,突出了母亲生活的单调、寂寞。(1分)18答案:( 1)因为母亲不能下楼,总是站在窗前,“窗”是母亲目送我们出去、盼望我们归来的地方,“窗”是沟通母亲和我们的纽带。(2)“窗口”又是沟通母亲和外界的纽带,母亲不能下楼,她对外界的感知就是通过“窗”,在窗口母亲见到了她认为新鲜的事。(3)“窗口”还沟通着母亲的过去和现在,窗前的一切,会使她联想起一些陈年往事,联想起过去的时光。(4)“窗口”还是我们了解母亲、感受母亲情感的通道。母亲在窗口凝望的身影,传达着她对我们深深的爱和牵念,也传达着她的寂寞孤独。(5)“窗前”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空荡荡的窗口,还存留着我们对母亲的回忆,勾起我们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6)将母亲的形象定格于“窗前”,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和情感,切入点小,笔墨集中,但内蕴丰富,形象丰满。构思巧妙。(答对四点计满分)六、选做题(12分。19、20题任选做一题)19.答案:(1)人应该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分清自身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2)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能一味沉醉于自身的优势而迷失自我。(3)引以为骄傲的方面,若不能正确的认识,在特定时刻就会成为致命的缺点。(4)美丽或丑陋并不重要,要看它是否实用。2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12分)(1)答案:目的是要求人们嫉恶如仇,防微杜渐,从善如流,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2)答案:儒家主张要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如果礼没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君子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就回去做盗贼。七、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供参考)立意问题:这是一则典型的“新材料作文”,是一道真正可以有多种立意的材料。这个实验,给人多种启迪,也可以用来说明人类社会许多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处相关系。在这个实验中,由于“连坐”法的强力实施,最后,管理者达到了无为而治:猴子群体控制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体,都老老实实地遵守管理者的游戏规则。此则材料可以而如下立意:(1)在高压政策下,人们极容易成为顺民、奴隶,甚至帮凶;(2)“连坐法”可以提高管理的成效,降低管理的成本;(3)“连坐法”最容易造就驯服的群体; (4)专制造就奴才; (5)刻板严厉的管理,会造就没有活力与个性的群体;(6)人们很容易沿袭经验,固步自封,无视新的变化;(7)只有集体参与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8)什么样的体制,造就什么样的群体。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是一则可以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但是,在应试中,评卷者几乎从来不允许考生“各执己见”,而是要确定所谓的“最佳立意”,“唯一立意”。“最佳立意”的确定总是要立足高考生自己的特定身份、特定要求来看世界。所以,上述几个立意表述中,最能被评卷者认可的立意是第五条。因为,这是从中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角度来切入的,既符合材料的含意,也有切身感受和时代气息。所以,最佳立意可以这样表述:(1)专制、惩罚的教育,会毁灭学生的活力和个性;(2)扼杀了群体的活力,就会造就仇视个性的群体。(3)不民主的教育制度,会造就不会宽容的群体。优秀作文: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会骂我的。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如果他能爬过。”题记 人生如一座山,生无所息,攀爬中,不免出现那诱人的草莓,可是,在草莓的这边,总有世俗的篱笆,篱笆这边的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盯着,抑或翻过篱笆。 荀卿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年少的狂总被无情地压制,总被那恼人的篱笆所阻挡。 是那部一炮走红的三重门么?是那一本潇洒的杂的文么?是那本讽刺的穿着棉袄洗澡么?韩寒,这个挣脱世俗枷锁的雄鹰,在文学的天空里,背负青天,笑看斥。他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高中考试惟有语文及格。学生在世人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而他偏不,毅然弃学从文。而今,他的前途灿烂辉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面前的篱笆并不结实,父母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让他成功地摘到了“草莓”。 可还记得那位年迈的举人?苦读半生,在年迈之际中举,却又因此而疯。范进没有越过心中的篱笆,这个篱笆是用世俗和功名编制而成的。为了功名,他不惜耗其一生;为了功名,他不惜全家受贫;为了功名,他不惜忍辱负重。封建思想,最终让其付出一生。同样,他也得到了心目中的草莓,可是,他的代价太大了,一生的自由,一生的光阴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举人中消逝。 逝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在篱笆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心中那颗诱人的草莓?是义无反顾地翻过去,还是在篱笆这边痴痴地凝望?不!在翻越“篱笆”时应审时度势,掂量轻重。倘若“草莓”只是幻影,又何必强求?倘若“草莓”是上帝的礼物,又何必迟疑?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认为,如果我能,我必然爬过。草莓,真甜!脏了围裙,又有何关系?自信是向前的勇气,现实是生存的真理。我猜,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在现实面前,他也不会逃避。 自律与他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规矩是怎样形成的呢? 通过材料,也许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五只猴子,都想得到可口的香蕉,然而获取香蕉并不顺利,几个回合之后,它们明白了是主人并不愿让它们吃到香蕉,因此个个老老实实地待着,无谁再敢尝试。等实验者换了一只进去时,因为新的这只并没有经历高压水枪的阻挠,一看到香蕉便上前去取。这时因为其它几只得到了教训,明白如果它去取自己也会受连累。于是马上阻拦住它。一次次调换一次次被阻拦,于是笼中的猴子因为别的猴子的阻拦,明白了香蕉不敢碰的规矩,成了“自律”一群。 “自律”一群的产生,其实是通过无数次“他律”而实现的。没有别人的阻挡,恐怕不但自己不懂规矩,还牵连别人。因此,我们应该明白,“自律”与“他律”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集中体。要通过自律来形成他律,通过他律来形成“自律”的群体。因此规矩就形成了。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比较强的国家,古代君王与大臣的地位也是有鲜明的悬殊,因此无形中就形成了从属关系。随之,规矩也就越来越多。大臣要听随君主的命令,君主会制定一些律令管理百姓与官员。一代代的官员,都明白了这种从属关系,这种君主制定的律令也便传承下来。一个大臣犯了罪,其他官员会按罪惩治。因此社会上的犯罪行为会受到约束,国家政局会因这些律令而稳定,社会也会随之安定。慢慢也似乎人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当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局限甚至受到惩罚,因此以后的人就会规规矩矩的。那(在)他律的条件下,形成了“自律”,通过自律来形成“自律”的群体,使人们都生活在有规矩的环境中。生活有了秩序,社会得到稳定。 试想,如果没有了“他律”,没有了“自律”,那么何谈规矩,何谈方圆。如果社会上的贪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受到舆论的谴责,那么贪官岂不更加无法无天。试想今天如果你在街上遇见了一个小偷,对于他的偷窃行为,你视而不见,那么明天被偷的,也许就是你。这种行为如果没人制止,那么社会的安定何谈。本来小偷自己就缺乏“自律”又没有“他律”来制止偷盗行为,那么就无规矩可言。通过“他律”来形成“自律”的集体十分必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自律与他律不成规矩。 所以,维护规矩,人人有责。让他律来创造自律,用自律与他律来构成“自律”的群众,让我们都生活在有规矩、守规矩的群体中。 高压下,我们丢失了什么? 一百多年前,在几声枪响下,我们国家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是否意味着,一切都将有一个新的开始?不,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那缠绕在人们心头的精神枷锁还没有“革”去,它是那样的根深蒂固,那样的牢不可破。 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朝到汉朝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再到宋朝理学思想,最后到明清的文字狱。这些像是一道道的紧箍咒扣在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