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期中复习提纲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1)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2)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目的: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2)作用:是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沟通了南北的交通,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的经济文化发展。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炀帝时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一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2.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贞观之治(1)原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 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三省六部制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 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罚。在隋律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2)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3)认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第3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1.武则天的统治(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周”。(2)措施: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改贞观氏族志为 姓氏录,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3)表现: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亦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4)影响: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开元盛世(1)措施: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表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3.繁荣的社会经济-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方面,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超过前代。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1.科举制度(1)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2)创立:隋朝(隋炀帝)。(3)完善: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唐玄宗改考诗赋)。(4)主要科目: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5)作用: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6)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1)原因:国运鼎盛,政局安定,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2)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第5课 “合同为一家”1.政策:民族平等,开明,由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含义: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2.文成公主入藏(吐蕃是现在藏族的祖先)(1)史实: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等。(2)作用: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3.8世纪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4.唐穆宗时,唐蕃立“甥舅会盟碑”,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第6课 开放与交流1. 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1)作用: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作用: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到天竺研习佛法,写成大唐西域记。作用: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4.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第7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末,雕版印刷业已比较发达。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等地都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 2.唐初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孙思邈代表作千金方,他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3. 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在一千三百多年间,它历经多次大地震和暴雨洪水的考验,依然屹立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赵州桥的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他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作用: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1.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无论题材、数量和艺术成就方面都是以往任何时期的诗歌所无法相比的。 2.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杜甫和李白。(1)李白诗歌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们称他为“诗仙”。(2)杜甫诗歌特点: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3.唐代时期的乐舞也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杜甫推崇公孙大娘的剑器舞。4.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窟内众多泥塑造像和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飞天图案是敦煌壁画的象征。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时间北宋汉960年赵匡胤汴京1127年被金灭辽契丹916年阿保机上京1125年被金灭西夏党项1038年元昊兴庆1227被蒙古灭金女真1115年阿骨打会宁1234被蒙古灭南宋汉1127年赵构临安1276年被元灭2.澶渊之盟-(1)时间:1005年;(2)双方:辽与北宋;(3)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4)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促进了民族融合,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3. 宋夏和约-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作用: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4.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的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民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第11课 宋金南北对峙1.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志着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 2.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被称为“岳家军”。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作用:岳飞等人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的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3.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 4.金朝变革女真习俗: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学习汉族生活习俗。作用:加速了女真族的汉化,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强。第12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1、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中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原因: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中原军民英雄抗击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两宋鼓励对外贸易;劳动人民南迁,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3.具体表现:(1)农业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所以宋朝人民的主食应该是米饭)。生产技术改进,农田水利发展,新型农具秧马(秧马:插秧工具)的使用。(2)手工业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铁、铜等金属冶炼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陶瓷制造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也因此被誉为“瓷之国”, 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3)商业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4)海外贸易: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了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出现了泉州、广州、杭州等港口(宋朝三大港口城市:广州、明州、泉州,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代海外贸易范围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途径西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等。第13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1.宋代统治阶层包括皇室、官僚、地主。 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读书人,官僚阶级的后备军,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农:地主占有大量田地,靠剥削佃户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工:各种手工业者,相对自由。商:商人安装规定向政府交纳商税,地位开始提高。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也可以参加科举。还可以通过联姻的办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所以在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士的社会地位最高,农最辛苦,工最自由,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3.宋代农村农民能够维持温饱生活;雕版印刷的普及,书籍等文化用品逐渐在农村流行;所以形成了三大节日是元旦、寒食、冬至。 4城镇大量涌现,南宋都城临安等大都市人口超过百万,宋朝政府将居住在城镇的非农业人户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