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益民中心学校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二一三年九月二日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1、 观潮 2*雅鲁藏布大峡谷 3、 鸟的天堂4火烧云 语文园地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除了4篇课文以外,还安排了很多与专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整组教材中安排的各种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要求1、学会生字新词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生动描写。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教学措施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应建议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教学时间1、 观潮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3、 鸟的天堂2课时 4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课 时 教 案课题: 1.观潮 第 1 课时 总序第 1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9月3日 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教学过程:一、直奔“潮”,整体感知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什么?“观 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2、人文理“观潮”。a、导入: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b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一个句子。析句: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二、品味“奇”,感觉奇观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同桌交流、个别汇报)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壮观、奇特。(1)、点拨:句l:“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句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b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2)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a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b想象欣赏,品读回味: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边读边想)c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e感情朗读:“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b适时点拨感悟:“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c“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联系前文)4、品读“潮来前”的“奇”。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三、深悟“奇”,回归整体激情小结: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4、 作业:朗读并摘抄精美句子。板书设计:1、观潮 潮来前:江面是很平静. 潮来时:潮水的长; 潮头的高;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1、观潮 第 2 课时 总序第 2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教学重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课前准备:课前品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读文,理清层次1、回忆: 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天下奇观”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分小组读段落)2、 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分段) 学生独自分段后,同桌交流、讨论,再适时点拨。2、 课内积累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5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如:好像、犹如、形成)2、 自主积累: 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形式: 你读我听;我们一起读;边读边再次品读想象美景。3、 课堂作业: 摘抄课文好词,并任选4个造句。三、课外拓展课后作业: A查找、阅读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b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潮来时远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近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潮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2、 雅鲁藏布大峡谷 第 1课时 总序第 3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教材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从文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读书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引入:同学们知道吗?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词语、句子作上记号。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1、指名分节朗读,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如:“移、脉、卉、罕”等)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段意句子:a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b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c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四、抓住文章脉络,细品关键语句 1、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从到”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2、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a、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不容置疑”。 b、作者反复用“从到”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c、这些景观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人迹罕至”。五、作业:熟读课文,积累词语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六、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学生阅读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袋P9。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2、长、深、窄(世界之最)3、自然博物馆4、最后一块秘境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3. 鸟的天堂 第 1 课时 总序第 4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表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教学过程:一、揭题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三、精读大树部分1、学生自由读课文。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大榕树),说说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相机区别讲解词语的恰当运用。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己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a你为什么这样读?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四、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板书设计:鸟的天堂 叶:绿、茂盛 第一次大榕树 枝:枝上又生根 不可计数 根:直垂、像木桩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3.鸟的天堂 第 2 课时 总序第 5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纷飞图。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在哪个自然段?二、精读写鸟部分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c,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三、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导游词。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叶:绿、茂盛 第一次:大榕树 枝:枝上又生根 不可计数 静态美 根:直垂、像木桩 和谐相处 第二次: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语 动态美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4 火烧云 第 1 课时 总序第 6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教材分析: 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本文不过五百来字,却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体现了作家萧红那匠心独具的语言艺术。火烧云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的是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要大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读后反馈:a、指名分节朗读。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c、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2、学生细细品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四、讨论和练习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五、作业:摘抄好词,选择4个造句。板书设计: 4火烧云 颜色 多 变 形状 快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语文园地一 第 1 课时 总序第 7 个教案课型: 编写时间: 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课前准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教学过程: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批 注教学(后记)反思: 课 时 教 案课题: 语文园地一 第 2-3 课时 总序第 8-9 个教案课型: 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执行时间: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课前准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教学过程: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宜宾农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良钻井工程方案(3篇)
- 工程施工减少噪音方案(3篇)
- 工程预算审核服务方案(3篇)
- 脊柱侧弯培训课件
- 河道工程文明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碳酸乙烯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风电场检修考试题及答案
- 水处理化验的试卷及答案
- 工程咨询工作方案范文(3篇)
- 护栏供应及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反假货币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宁波宁海县国有企业招聘5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本科院校团委笔试备考手册
- GB/T 45940-202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维实施指南
- 现房与期房培训课件
- 2024年仙桃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敦煌课件讲解稿子
- 2025年环境工程师初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眼科特检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