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追问,让课堂充满智慧*中学【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思维作及时的疏导、点拨。”有效的追问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目前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重结果轻过程、追问方式单一的现状,在实施追问时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知识系统性、把握时机性原则。实施追问要注意:穿针引线,突破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脱困境;层层深入,拓宽思维以延伸。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本,恰当运用有效追问,让语文教学在巧妙的问与答中绽放智慧的光芒。【关键词】有效追问 智慧课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追问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思维作及时的疏导、点拨。”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学校教师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曾介绍:“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通过追问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升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前提是,追问必须是有效的。有效追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调控功能,是开启智慧课堂的一把金钥匙。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追问的现状1、重结果轻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急于求成,当学生的答案与预设有所偏颇时,教师的追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能主动参与、探索。2、追问方式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不少教师的追问过于单一,如“还有吗”“好不好”“是不是”之类,浮于表面,缺乏引导性。学生的回答也总是千篇一律的“好”与“不好”,“是”与“不是”。 表面上看似乎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但实际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追问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产生“听觉疲劳”,甚至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追问的原则1、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的提问是帮助学生获得理解的辅助手段,教学本身就是对话的过程。追问,其实就是对话,只不过它是层次较高的思维对话。因此要以平等心态,问题是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有层次地设置,新问题也是学生在思考中自然产生,也要在与学生思维碰撞中自然解决。每个班级中的学生都存在差异,教师在追问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智力和学力水平,从而确定追问对象。追问时要顾全大局,避免只注重个体而忽视全体,呈现出一名学生在整堂课中唱独角戏,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地充当听众和看客的尴尬局面。2、知识系统性追问的问题,可以有两类:一类是教师既定的问题,是由老师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的问题,这些问题连贯起来,其实就是系统知识或者系统知识的一个大环节;另一类就是在既定问题中自然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学生的疑难,也自然是系统知识的部分,教师要有高超的应变能力与迅速的判断能力,能立刻判断出哪些是这个系统知识中学生疑而需要解的,并将这新问题立刻不着痕迹地并入课堂教学流程中。3、把握时机性教师的提问只是帮助学生去获得理解,而避免提供现成答案。教师只有在学生产生需要时才进行提问,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追问也正是这个道理,否则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追问的策略 1、穿针引线,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在一般情况下,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对于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精心备课,设计有效提问,课堂上巧妙引导追问。例如,我在执教变色龙这篇小说时,“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会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教学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我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因而这样设计问题:“小说结尾的这句话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谁能说说那群人笑什么?为什么笑?” 学生讨论的气氛相当热烈,有的人认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的警官,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反复无常,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有的人认为可能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和将军沾上边,结果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则认为可能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我进一步追问:“当时在广场上这么多人,的确,他们笑的内涵各有不同,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伤者说一句话呢?”这一追问很自然地使学生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使认识到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进而揭示出了小说的主旨。也正是这一有效的追问,突破了该小说教学的难点。有时,课堂氛围很热烈,但不能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回答自然缺乏深度。这时,教师的追问就会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适时的追问,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2、及时调整,帮助学生脱困境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与一般提问不同的是,追问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连串提问的组合,是教师有系列、有方向、最终能导致学生自我寻找到正确答案的提问。新课程重视课堂的预设,更重视课堂的生成。尽管教师精心备课,但也不可能将每个问题都设计得完全符合学生实际。停留在教学设计中的提问,往往都是源自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出现问题与学生实际脱节是在所难免的,问题提出了,学生无所适从,怎么办?此时除了可以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或是互相讨论求得理解外,通过追加问题进行调整,或降低难度,或变换角度,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例如,我在执教俄罗斯性格时,初读课文后,提问学生“俄罗斯性格是什么?”学生一时语塞。教师及时调整策略,让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主要人物的相关语句,并进行追问:(1)伊戈尔、母亲、未婚妻分别面对了怎样的灾难?毁容;失去儿子;失去恋人。(2)面对灾难时伊戈尔、母亲、未婚妻分别依靠什么来支撑自己?是对事业、对祖国、对亲人爱人、对自己的责任与信念;血肉亲情;爱情。(3)伊戈尔、母亲、未婚妻的性格是怎样的?勇敢、坚强、深情;善良、朴实;美丽、善良。(4)俄罗斯性格是什么?爱:对祖国的、对儿女的、对恋人的。教师通过这些追问,化零为整,在课堂教学出现僵局时,先引导学生弄懂小问题,那么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以调整为目的的追问,可以分解问题,降低难度,像下跳棋,只有有了前面的棋子,才能一步一步向前行。3、层层深入,拓宽思维以延伸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的问题都被有意无意地简单化了。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也常常浮于表面,使用贴标签的方法去解读文本,学完课文之后,对于文本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比较模糊的层面。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对学生回答的追问,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例如,在一次听课中,教师执教沉船之前时,师生是这样对话的:师:你从课文对哈尔威船长描写的语句中读出了什么?生: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坚守岗位。师:你从哪里读出?生:回驾驶舱时的描写。师(PPT)投影:他 着齐膝的水,慢慢向前 去,到了船长室前,摸索着 上几级阶梯,然后 开门, 了进去,转身将门 上。师:请同学们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生口头填空,师PPT显示正确答案。(其中“他渉着齐膝的水”一句中该生把“涉”填成了“趟”。)师:“涉”和“趟”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生:“涉”是指在水中行走,“趟”是指从浅水里走。师:那么,你认为用哪个词更符合哈尔威船长的动作呢?生:用“涉”才对,因为此时的水已经过膝,也更符合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师:你能用动作来演示一下这两个动词吗?生表演动作。师:这部分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哈尔威船长?生: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师:从中你读到了什么?生:沉着冷静、视死如归的决心。师:还有什么?生迷惑不解。师:联系“船长”的身份,再想想。生:作为船长的一种职责,誓死“与船共存亡”。案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你从课文对哈尔威船长描写的语句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回答:“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坚守岗位。”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明显是一种标签式的回答。这位教师没有停留在答案正确这一表层,而是适时地追问:“你从哪里读出?”这样,就巧妙而且自然地引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哈尔威船长回驾驶舱的描写。再围绕这一教学重点深入追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一情景的?”“从中你读到了什么?”这些小问题的追问,自然简洁,呈现出由表及里的层递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正是通过这些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而不是停留在貌似问题已经解决的表层上。学生自然也就在教师追问的引导下,把思维的方向往深处延伸,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正如有位教学专家说的:“追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展示思维过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正是有效的追问,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创造出真正有效的课堂。 有效追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反应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定能使这种教学手段日趋成熟。让教师追问充满智慧,让课堂学习充满智慧,让语文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光线不足时镜头调整策略
- 高精度地图制作畸变校正方案设计
- 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健康条例
- 2025年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滑冰表演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中心幼儿园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彩金培训知识点课件
- 申论小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珠海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一中教育集团)招聘中学教师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日本商务谈判风格剖析课件
- 餐饮服务公司消防培训制度范本
- 《智能交通概论》 课件 陈岚 任务3、4 辅助出行的出行者信息系统、智能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 顶管顶力计算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五版)习题解答
- 《影视鉴赏》教学课件 《影视鉴赏》第三章
- 市政工程监理平行检验表(套)
-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课件
- 供应链金融业务培训课件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解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