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资源研究第24卷 第3期(总第88期)2003年9月-洞庭湖水资源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周 召 梅1 李 强2(1. 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学校,湖南 长沙 410131; 2.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 水环境监测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7)摘 要: 通过分析洞庭湖区水资源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了水资源保护中存在总磷、总氮超标,具有富营养化的潜在可能,提出了洞庭湖区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监测网络、加大治理力度、强调舆论监督等。关键词:水资源保护; 对策措施; 洞庭湖区洞庭湖丰富的水资源为湖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洞庭湖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得了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水污染加剧,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保护更显得日益重要。1 湖区概况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东经11153113 05、北纬28 4429 35,为我国第2大淡水湖泊,总流域面积25.72万km2(不含四口以上集水面积104万km2)。洞庭湖现分为西洞庭湖(目平湖为主体)、南洞庭和东洞庭3个湖区,湖体近似呈“U”字形,也就是本次研究的主体。岳阳城陵矶水位为33.50 m时,湖长143.00 km,最大湖宽30.00 km,平均湖宽17.01 km,天然湖泊面积2 691 km2,最大水深23.50 m,平均水深6.39 m,湖泊总容积为174亿m3。湖泊总面积18 780 km2,其中天然湖泊面积2 625 km2,洪道面积1 418 km2,受堤防保护面积14 641 km2。总面积中,湖南省15 200 km2,占80.94。1994年洞庭湖区人口1 196万人,耕地面积76.9万km2,粮食总产量538万t,农业总产值215亿元,是湖南省重要的粮、棉、油、鱼生产基地。 洞庭湖水资源丰富。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2 979亿m km2,其中来自湘、资、沅、澧四水(简称“四水”)和长江荆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口,简称“三口”,调弦口已于1958年封堵),以及环湖区间汨罗江、新墙河、沩水等河流,在城陵矶注入长江。“四水”、“三口”及区间河流形成复杂的江河关系。2 洞庭湖水资源质量现状 洞庭湖水体质量除直接受到来水影响外,湖区的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也直接影响湖区水质。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日积月累,构成湖泊富营养化潜在危机。2.1 湖区污染源特征 据调查, 1999年纯湖区100个主要工业企业年排放的工业废水2.0亿t,其中COD 17.02万t,BOD5 3.71万t,SS 3.66万t,氨氮0.25万t。工业废水中以造纸、化肥行业为主,废水排放量分别为0.995、0.57亿t/a,分别占湖区排放总量的496、284。 从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来看,西洞庭湖区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多,达0892亿t/a,占湖区总量的445。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的废水排放量分别为0354、0759亿t/a,分别占湖区总量的177、3785。 湖区主要排污大户有津市造纸厂、沅江造纸厂、安康造纸有限公司、西洞庭纸厂、西湖纸厂、石化巴陵分公司等39家,年废水排放量共达1.55亿t/a,占调查总数的77.35,排放COD、BOD-5的总量分别占湖区的76.08和76.96。2.2 水质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法对湖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多年平均值超标的项目为总磷和总氮,指数为1.66和1.18,其它均未超标。但出现超标现象的有总磷、总氮、总大肠菌群、氨氮、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非离子氨等,其超标率分别为62.0%、643、 366、47、 155、38、05。 洞庭湖水域的综合指数为0.49,小于1,水质良好。湖区重金属含量较低,全湖均值只有总磷、总氮超标,湖区呈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 各水域中,西洞庭湖各断面指数均值最大达1.172,指数最小的是东洞庭湖为0.323,南洞庭湖指数为0.349。西洞庭湖水质最差的原因是水域面积较小、流量相对较小、稀释自净能力较差,加之该区域工业污水排放量较多。 从19901999年,水体年平均综合指数由0.347上升到0.587,可见洞庭湖水质污染呈加重趋势。23 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调查资料,氮磷浓度比远大于7,因此洞庭湖水体中磷是限制性营养盐。洞庭湖水体以中富营养级为主。水体中氮磷浓度较高,具有富营养化的潜在能力,由于洞庭湖特殊的水沙条件,决定了富营养化的外在表现不明显,没有出现“水华”现象。 洞庭湖1990年综合评分为41.6,为贫中营养型湖泊。1999年综合评分达57.4,为中富营养型。显而易见,洞庭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成发展趋势。3 洞庭湖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 31 洞庭湖区来水来沙组成复杂 洞庭湖区水沙量主要来自“四水”和荆江“三口”。19511998年的多年平均入湖年径流总量为2 979亿m3,来自“四水”的为1 685亿m3,占56.67,来自长江“三口”的为1 001亿m3,占33.76,区间河流293亿m3,仅占9.57。可见入湖水量主要来自“四水”,但湖区泥沙主要来自“三口”。多年平均入湖悬移质年输沙量为1730 2亿t,其中“四水”0.334 1亿t,占入湖总量的19.31,“三口”为1.396 1亿t,占8069。32 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 入湖水量年内分布不均。湘江汛期较早,而澧水与长江主汛期较晚,因此湖区高洪水期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在枯水期,“三口”时有断流现象。湖区来水年际变化较大。从多年入湖年径流量来看, 19511998年最大的为3 631亿m3,最小的为2 592亿m3。 空间上亦分布不均。东洞庭湖来水量较大,西洞庭湖最小。33 泥沙淤积严重,湖泊萎缩加剧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原因,洞庭湖近100 a来湖泊面积和容积大幅度减小。湖区面积从鼎盛时期的6 000 km2减少到4 350 k m2,到1995年已减少至2 625 km2, 1949年以来减小了40%。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沙量为17 302万t,同期输出量为4 664万t,淤积量达12 638万t。19511996年全湖累计淤积平均厚度约1.114 m。34 总体水质尚好,氮磷浓度大,局部污染严重 洞庭湖水体总体尚好,检测项目中年均值只有总氮、总磷超标,其超标率分别为62.0%、643。西洞庭湖受纳的工业污染物最多,占湖区废水年排放量的44.5%,加之水体纳污能力相对较小,因而该水域较其它水域污染较为严重。35 三峡工程将对洞庭湖区水坏境产生一定影响 三峡水库运行后,对长江干流水量与泥沙的调蓄,将会引起洞庭湖水文和泥沙的显著变化,从而影响洞庭湖的水环境。据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总氮、总磷、5 d生化需氧量污染将会加重;入湖泥沙大量减少,水体透明度增大,水体中的光合作用增加,影响富营养化的藻类繁殖能力增强,叶绿素a上升,湖泊换水周期有所延长,综合因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36 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洞庭湖水资源保护至今没有一部条例法规,保护规划还没有得到批准实施,因此在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就有较大的随意性,工作责任不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水资源无章可循,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句空话。37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洞庭湖具有多种功能,如航运、渔业、灌溉、防洪排涝、供水、纳污等,因而在多部门的管理中,强调充分发挥利用,却忽视了其作为一种资源的主导地位,贻误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流域管理水资源确实有其优势,对跨多行政区域的水系来说可能显得突出,但目前流域机构法律地位没有得到明确,工作被动。洞庭湖区分布的工矿企业、各部门主要属于湖南省管辖,而由于种种原因湖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按水资源保护要求对其实施统一规划,因此洞庭湖水资源的保护要强调地方管理与流域统一管理相结合。4 洞庭湖水资源保护对策与建议 从目前洞庭湖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来看,总体水体质量尚可,局部污染严重,富营养化威胁越来越大,因此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对洞庭湖水资源进行保护。41 理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体制 进一步落实国务院“三定方案”,逐步解决“多龙”管水等管水体制不顺的弊端,避免重复工作、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改变多部门管理的分散状态。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管理目标,逐步落实管理措施,协助政府尽快组织批复水资源保护规划,审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在强化水资源流域统一管理的同时,要注重与地方管理相结合。42 制定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 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法规条例,在以往的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基本保证作用。但是从资源与流域的角度去保护水域,这些法规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应尽快颁布水资源保护条例,并出台相应的洞庭湖水资源保护实施办法,以法律形式确定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统筹兼顾,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与权力,依法治水。43 建立健全洞庭湖水资源质量监测网络 目前有些部门对洞庭湖进行了水质监测,但从质与量的相结合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水资源来看,还需加强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提高快速反应、自动监测和预报能力,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及时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加大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仪器设备,运用现代化高新科技,大力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并进一步做好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水资源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水资源保护工作。44 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 洞庭湖区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综合污水要加大治理力度,各种污染源一定要实行“双达标”,结合水功能区规定的流域管理目标值,对废污水的排放实行浓度与总量控制。各来水河流,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如废水引排、截污工程等,按水域功能要求保护洞庭湖水资源。45 加强水资源保护舆论宣传和监督 水资源保护是关系整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事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必须大力加以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增强节水知识,呼唤社会关心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同时加强行政监督、公共媒体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洞庭湖水资源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