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叶工作室中考语文复习之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整理人:黄宛21 与朱元思书(一) 翻译下列加点的词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水皆缥碧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二)翻译下列句子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7、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作者从“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描写哪些景物? 水、鱼、树、鸟、蝉、 2、 作者从听觉写 泉音 、 鸟鸣、 蝉嘶 、猿叫 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3、 作者写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请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里山水的“奇”、“异”在哪里? 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 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4、作者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请你谈谈对这二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2 五柳先生传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 每有会意 _ 亲旧知其如此_ _造饮辄尽 _ _ _ _ 期在必醉_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_ 晏如也 _ 箪瓢屡空 _ _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 _ 衔觞赋诗 _ 二、 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曾不吝情去留。 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_ 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 _ 6、闲静少言,不幕容利。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 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用原文回答。 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2、“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3、读完全文,你认为 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4、文章以“赞曰”作结,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文末的“赞” 借用典故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表达了作者希望过一些平凡而有趣的生活,不希望追名逐利。 23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_,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2)_。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故虽有名马_ _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 骈死于槽枥之间_不以千里称也_ 一食或尽粟一石_、_ _ 虽有千里之能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 _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才美不外见_、_ 执策而临之_、_ 其真无马邪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二、在文段中填入原句并翻译该句子:(1)原文: 译句: (2)原文: 译句: 三、翻译下列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四、简答题:1、文章中高度概括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食马者“不知马”具体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五、问题:请你谈谈对马说一文寓意的理解。 托物寓意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以及怀才不遇之情。 2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无从致书以观 _ 每假借与藏书之家 _ _弗之怠_ 录毕,走送之 _ _ 不敢稍逾约 _ _ 既加冠 _ 益慕圣贤之道 _ _ _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 _ 尝趋百里外 _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 _ 门人弟子填其室 _未尝稍降辞色 _ _ 援疑质理 _ _或遇其叱咄 _ 先达德隆望尊_ _礼愈至 _ 俟其欣悦 _ 卒或有所闻 _(二)翻译下列句子1、家贫,无致书以观。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三)简答题1、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根据文段内容概括) 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2、从本段看,作者最后能够学有所成,原因是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用自己的话概括)(四)问题:作者叙述自己叩问先达时,“俯身倾耳以请”“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对作者的表现,你有何评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赞成或是反对)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此题为开放题,一问一分,其中第一问只要学生答得有一定道理即可)。 文段二: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一)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词。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 _ 足肤皲裂而不知 _四支僵劲不能动 _ 媵友人持汤沃灌 _ 以衾拥覆 _寓逆旅_ 主人日再食_ _ _ 右备容臭 _同舍生皆被绮绣 _ _ 带朱缨宝饰之帽 _ 腰白玉之环_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 _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_ _ 略无慕艳意 _(二)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_ _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_ _ 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_ _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简答:1、文段中哪些句子写了其他学生的优越条件?(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作者这样写目的何在?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目的是:_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 2、从本段看,“我”从师时的艰苦主要表现在哪两方面?(请概括回答) _生活艰难和_求教之难_ 3、为什么作者面对富家子弟“略无慕艳意”?_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读书_ 4、作者将自己求学的艰苦和学习的勤奋告诉马生,目的何在?_是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_ 5、学完本文,你有何收获?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附加题:1、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 欧阳修画荻习字。 王冕僧寺夜读。 杨时程门立雪。 匡衡凿壁借光。 车胤囊萤夜读。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3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26 小石潭记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 如鸣佩环_ _ _ 心乐之_ _ 水尤清冽_ 全石以为底_ 卷石底以出_ 参差披拂_ 潭中鱼可百许头_ _影布石上_ 明灭可见_ 以其境过清_其岸势犬牙差互_ 斗折蛇行_ _ 四面竹树环合_ 二、翻译下列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附加题: 1.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 游览顺序。 2. 课文抓住了小石潭什么特点? 幽静。 3.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苦凄凉。悲哀深沉。 4. 本文通过写景,把感情寓于景中。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了自己有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5.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27 岳阳楼记(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越明年_ _ 增其旧制_ 属予作文以记之 _ 予观夫巴陵胜状_ _ 衔远山_ 百废具兴 横无际涯_ 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 次乐何极 南极潇湘_ 连月不开_ 浊浪排空_ 宠辱偕忘 日星隐曜_ 薄暮冥冥_ 去国怀乡_ 锦鳞游泳 忧搀畏饥 感极而悲者矣_ 然则北通巫峡 至若春和景明_ 波澜不惊_ 沙鸥翔集_静影沉璧_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_ 心旷神怡_ 把酒临风 _ _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 _ 或异二者之为_ _ (二)翻译下列句子。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_ _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 _ 4、日星隐耀,山岳潜形_ _ 5、浮光跃金,静影沉碧。_ _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1)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2)_。1、在文段中填入原句并翻译该句子。(1)原文:_ _ 译句:_ _ (2)原文:_ _ 译句:_ _ 2、翻译下列句子(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_ 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 3、简答题:(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各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第三、四段中的句子回答)二者指的是: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文段中的_居庙堂之高,“退”指文段中的处江湖之远4、问答题:(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_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联系实际,请你谈谈自己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获得的思想感悟。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_我的感悟是: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_(合理即可)_ (3)回忆全文内容,结合现实,请你谈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_“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后才快乐。我的理解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又赋予它新的含义,就是为人民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_ _ (4)“古仁人”的悲喜与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他们的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所以说是跟国家兴亡有关系。 28 醉翁亭记(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 _ 山行六七里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 _ 作亭者谁_名之者谁_ 饮少辄醉_ 醉翁之意不在酒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 _(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三)文段阅读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日出而林霏开 _ _ 云归而岩穴暝 _ 野芳发而幽香 _ _ 佳木秀而繁阴 _ 2、翻译下列句子(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简答题:(1)文段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分别是 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2)文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句子分别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四)文段阅读二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至于负者歌于途_ 往来而不绝者_ 临溪而渔_ _泉香而酒洌_ 山肴野蔌_ 杂然而前陈者_宴酣之乐_ 弈者胜_ 觥筹交错_苍颜白发_ 颓然乎其间者_2、翻译下列句子(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简答题(1)这一段描绘了几副图画?(请概括说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最能体现太守醉心于“与民同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_ 4、请写出源于本文的五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风霜高洁 峰回路转 山肴野蔌5、回答问题:(1)综合全文内容,请你说说对“太守之乐”的理解。_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2)结合全文内容,请你谈谈“醉”与“乐”的关系。“醉”与“乐”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秦皇岛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攀枝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 2025行业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建设银行2025盘锦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宝鸡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绥化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运城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汕尾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黑龙江地区
- 基坑土石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统计学-全套课件
- 打印版唐能通
- 物流公司道路运输许可证申请资料范文
- 分公司总经理管理手册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Unit1 I go to school at 8:00. 阶段训练一-人教精通版-(无答案 )
- 择菜洗菜和切菜
-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中天]香港置地北郡商业施工策划(共172页)
- 销售人员技能或能力分级定义表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