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2分)诓骗()偃旗息鼓()招徕()揆情度理()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1分)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1分)结论:“基本”这个词基本有用,但不是到处可用。4默写枫桥夜泊。(2分)5“于是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句中“有人”、“中国人”分别指什么人?(2分)有人:中国人:6“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搬典故,而且三回有两回用错。”这个句子说明什么问题?(1分)7“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句中“脂粉”指。(1分)8按要求做题:(3分)把“我们打垮了敌人”改成不同的句式(保持原意,可改动个别字词)。、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主谓谓语句:将上题改写后的五个句子分别填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企图分割包围的妄想破灭了。敌人调来一个连增援,满以为能够保住阵地,但是,夺取了阵地。敌人不是没有力量,但是,因为我们的战士具有大无畏的精神,而且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援。;阵地,我们也夺取了。但战斗没有结束,要乘胜追击!?难道阵地不是在我们手中吗?事实毕竟是事实,敌人的谎言是不攻自破的。9释词:(2分)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慨叹:我以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脍炙人口:桥在河上,位置较低,揆情度理,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的印象揆情度理: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实在令人吃惊。信口雌黄: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分析(一)1985年5月31日的人民日报第3版有一条新闻,标题是全国武术比赛偃旗息鼓。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比赛遇到了障碍?刮大风啦?下大雨啦?还是谁下了停止比赛的命令啦?没有呀。那为什么要“偃旗息鼓”呢?甭管它,且看下去。原来是“本报银川5月30日电:精彩纷呈、场场爆满的全国武术比赛今天在这里圆满结束”。难道“偃旗息鼓”就是“圆满结束”的意思?查查辞源看。辞源在“偃旗息鼓”这一条中引出两个出处:(一)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曹操)军疑云有伏兵,引去。”赵家军和曹家军的仗没打成,谈不上圆满结束。(二)旧唐书卷八十四裴光庭传:“突厥受诏,则诸蕃君长必相率而来。虽偃旗息鼓,高枕有余矣。”不用打仗了,也就无所谓结束了。辞源还附带说明,“也作卧旗息鼓,见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的就是后来京戏里的空城计的故事,也是仗没打成。敢情“偃旗息鼓”跟“圆满结束”不是一回事,中间不能画等号。“圆满结束”不是挺好吗?干吗要来个“偃旗息鼓”呢?我们有些同志老爱用成语,搬典故,而且三回有两回用错,不用行不行?不行!那不成了大白话了吗?不让人瞧不起吗?存着这份儿想法的人可多了去了,从作家到记者,从老师到学生,不计其数。不错,汉语有丰富的宝贵遗产,值得咱们骄傲。可是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现代人说现代话,听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好得很。干吗老想掏老祖宗的兜儿呢?依我说,咱们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这不很好吗?10、选文可以体现出作者写作上有哪些特点?(2分)11、“偃旗息鼓”的意思是。(1分)12、文中几次引用关于“偃旗息鼓”的古文,有什么作用?(2分)13、划线句子是模仿的语气说的。(1分)14、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15、表示“圆满结束”的成语或常用语还有很多,请再举两例。(2分)16文章的结构是:举出病例比较辨析挖掘根源。(2分)17比较下列两个句子,哪一句表达得好一些,说说理由。(2分)、不用行不行?有人认为不行,会成了大白话,让人瞧不起。、不用行不行?不行!那不成大白话了吗?不让人瞧不起吗?(二)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18、第一段为什么一再强调“是事实”?(2分)19、作者是如何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的?(2分)20、作者认为“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的理由是。(2分)21、选文中对方的错误论点是什么?(1分)22、作者认为“他信力”有什么危害(不超过10个字)。(2分)23上文段立论方式上,以(破立)为主,揭露了“”言论的欺骗性。(2分)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着国联,又是事实。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三)就读书而言,泛读测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素质。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著作的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经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用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个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作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打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精读和背诵典范著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第一,可以吸取典范作品的先进思想和美学理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加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多下苦功读些书,作文时就会从容不迫。2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26、“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中的“理想的效果”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27、选出与毛泽东、列宁有关读书的论述意旨最相近的一项()(1分)A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B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于自知。C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8 、“那感受就像要开门找不到钥匙一样”中的门”和“钥匙”各比喻什么?(2分)“门”比喻。“钥匙”比喻 。29、第三自然段的几个论据是根据什么顺序安排的?用文中的一个短语回答。(1分)30、关于读书的名言谚语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两例。(2分)(四)我很喜看马戏:狮子会叠罗汉,老虎会跳火圈,海狗用它的嘴尖摇摇晃晃地顶着圆滚滚的皮球,狗熊架着眼镜,衔着烟斗,悠然自得地骑它的自行车那些习惯于大自然野性生活的走兽,在人的指挥下,竟然变得如此的精乖伶俐,这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么?当然,这都是驯兽师们对野性难驯的走兽不惮辛苦、循循善诱的结果。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就是作为驯兽师必须首先具备的一条信念:兽性是可以克服的,常态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前提,只有具备这种信念,驯兽师们才会到对走兽的训练是一种有效劳动,也只有如此,才会产生一种力量支持他们甘于作不懈的努力。由此我联想到:犯难与驯兽,二者是有其相通之处的。难,与张牙舞爪的走兽一样,有一副凛然不可以侵犯的外貌,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总会形成一种看似“摸不得”的常态。要运水上高山,这是难事,因为“水往低流”是一种常态;以一当十,这也是难事,因为“寡不敌众”也是一种常态;移山填海更是难事,因为巍峨如山、浩瀚如海,人人对它已形成一种“永恒不变”的观念了。但是,在我们移山填海、摧枯拉朽的伟大时代里,祖国的四面八方,却出现过很多一反其常态的奇迹啊!奇迹出于人们勇于犯难,而人们之所以勇于犯难,乃是因为首先知道难之所在,具备了“常态可以改变“的信念。如果缺少这条信念,没有科学的分析,干劲就无从形成,困难就只能永远是一种“常态”。我们的祖先把烈马为,把它们从森林驱使到人类的马车前面,把野火引进人类的炉灶当中,把兽类改变为牲畜,为人民的生活上我们的革命先辈,赤手空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终于粉碎了镣铐牢狱,拿下了大好江山。这一切,都说明了并无永恒不变的事物,只要我们善于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善于把干劲和科学分析精神相结合,勇往直前,一切困难都将会在我们面前低下头来。鲁迅先生说得好:“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森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掘井泉的。”要认定事物的可变性,要勇于和善于改变困难的“常态”!31、选词填空。(2分)横线中应该入的词是:()A、意识B、体会C、认识D、了解 横线中应填入的词是:()A、训练、驯服C、培养D、驯化 横线中应慎久的词是:()A、好马B、普通马C、农用马D、良驹 横线中应填入的是:()A、效力B、效忠C、效劳D、服务 32、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这”字分别指代什么?(3分)第一个“这”指代:。第二个“这”指代:。第三个“这”指代: 。33、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犯难”一词,通常的意义是什么?而在此文中的意义又是什么?第四自然段中加引号的“常态”的含义是什么?(2分)34、第三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类似的情况很多。试按“要 ,因为”这一格式,仿写一句,要与文中前后意思一致。(2分)例:要标新立异,这是难事,因为“因循守旧”是一种常态。35、从全文来看,第一自然段描写马戏有什么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鲁迅的名言,又有什么作用?(1分)36、这篇文章所论证的道理是什么?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么?(2分)(五)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无论你出身豪门深宅还是穷家陋室,向人世间报到的第一声必定是嘹亮的啼哭。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你必须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属于你的生命初级阶段的探索;从的青年到的中年再到的暮年,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必然要被时间轮船载着驶向不同的港湾。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所以有圣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有哲人高呼:当机会迎面扑来时,你牢牢抓住它,你就是天才。选择是痛苦的。你要么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让生命在自己手中变成一张白纸,在时间的风里飘来荡去。你要么另辟蹊径,按照预定的设想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哪怕是磨烂双脚也义无返顾。这时你所面对的,也许是孤独和寂寞;但你奉献给社会的,也许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也许是艺术作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享受,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作为常人,最重要的是把握你自己。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你只要说一句: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你的生命便结出了虽不丰硕但饱满的果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37文中横线上应该填人恰当的一组是()(1分)壮志不已 风华正茂 成熟丰稔风华正茂 成熟丰稔 壮志不已成熟丰稔 风华正茂 壮志不已成熟丰稔 壮志不已 风华正茂38“这个过程”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39“圣人感叹”“哲人高呼”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二者又有什么联系?(2分)40“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分)41怎样理解“选择是痛苦的”?(2分)42和“也许什么都没有,只有你生命的充实”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43下面句中“过程”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生命是一种过程,你无法超越。B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当生命的过程临近尾声时。D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44为什么作者说“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2分)第三部分 写作(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小敏因多读课外书没多做课外练习而遭到母亲的责备;王军因捐款100元帮助失学儿童而被有的同学说成是“傻子”;工程队挖开刚填上不久的一条路铺设煤气管道而引起过往行人的不满。小敏、王军、工程队做得对还是不对呢?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对与错”的问题,请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自己或他人经历的事情、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等。写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写议论文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1略2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依据略。3套用“基本”的幽默语句对全文作总结,告诉我们不要滥用词语。4略5“有人”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6说明滥用成语、典故的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7指有些人的伪装。(意近即可)8、我们把敌人打垮了。、敌人被我们打垮了。、难道我们不是把敌人打垮了吗?、敌人不能不被我们打垮。、敌人,我们打垮了。9略10语言幽默风趣。11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比喻事情的中止。12让读者理解“偃旗息鼓”的确切含义。13爱用成语、搬典故的同志。14做人要做现代人,写文也要写现代文。多向前看,少向后看。15略16引用资料、作出推论、提出改进主张17句。用感叹句和两个连用的反问句,语气生动活泼,模仿滥用成语、典故者的口气,把这些人的想法、心态展示了出来,富于幽默感。(意近即可)18这些论据是为了引出错误的论点。19作者通过批驳对方的论点来驳倒对方,因为信“地大物博”“国联”“佛”都不是“自信”。20中国人失去了“他信力”,但又没有相信自己,只好自己欺骗自己。21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22令人长久麻醉自己。23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4都不能删去。“总”字表示自夸、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只”字表示唯洋是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宿迁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夏季2025年交通安全工作总结
- 2025年老年人及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考题及答案(课前)
- 2025年健康管理师考试相关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功就业手册各行业通-用招聘笔试技巧与预测试题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道德与法制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校科研岗位招聘面试题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英语真题(无答案)
- 2025劳动合同书示范文本下载
- 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8部分:安全监测工程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考政治主观题背诵提纲汇编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电商数据分析报告顾问合同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第3版)课件全套 张有光 00 课程简介 - 12 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
- 馕小屋管理办法
- (2025)全国辅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钢结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