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六、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目:比“日”多一横。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3完成课后练习3。18.青松教案教材简析青松描写了大雪重压之下的青松坚挺劲直的形象,赞颂了坚强高洁的品格。全诗共两行,前两行描绘了一幅“青松斗雪”的图画。漫天飞雪,气势汹汹,不但没有使青松屈服淫威,反而愈挫愈奋,挺而且直。插图中有一小株顽强生长在峭壁石缝中的横生松,厚雪戏谑,毫不畏惧。宁折不弯的气势怎不叫人素然起敬。三四行则言志抒情,艳阳高照之日,大雪势必消融于无形,青松则更加苍翠欲滴。时代背景:青松这首诗是陈毅元帅1960年冬天吟成的。当时,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渡过了难关。陈毅元帅通过写青松傲霜斗雪的品格,歌颂了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中国人民。(摘自小学语文练习与测试60页中的“小资料”)这段简介通俗易懂,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事实上,1960年是我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加上党的工作失误,使国民经济面临暂时困难。在国际上,又遭受帝修反华势力的联合围攻。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妄图控制中国的阴谋破灭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掀起了反华逆流。他们背信弃义地大搞突然袭击,单方撕毁协定,撤走全部专家,使我们陷于严峻的局势之中,这首诗的出现,是多么鼓舞士气。陈毅元帅是在鼓舞人们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恶势力是要被战胜的,断言高洁的品性是绝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情分析:北方的学生对雪压青松这种自然现象十分熟悉,有背诵古诗和学习登颧雀楼的基础,通过诵读,能够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但是,对诗中的重点词语如:“挺且直、高洁”可能理解起来有难度。对诗人的志与情的领悟更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设计思考:这首诗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赞颂自然意义的青松、二是赞颂精神意义上的青松。本课的教学如果能达到疏通诗意,结合生活实际与插图,通过诵读体会到青松的纯洁高尚这一层次,可以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考虑到教学是一种课程开发,高林生老师曾经在水乡歌的研讨贴中提到:在他们的已知上起步,尽可能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走向未知;所以在设计时,做了适度的整合,充分利用练习册中提供的时代背景,读读背背中的情境图及教师的导语,激发、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力求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从而深入挖掘诗意,使学生的诵读积累变得更加有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第一课时一、旧知导入1、小朋友们一起背诵我们学过的识字5,谁能说一说,你对青松的了解?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相机板书)青松。3、知道是谁写的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陈毅探母,知道陈毅元帅对母亲十分孝顺,但是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文学修养特别高的诗人呢?今天,让我们从这首诗中了解他吧!二、初读求正确、流利1、小朋友们先听一听老师的朗读。教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再看看插图,你猜一猜这首诗写了什么?2、你们想要读得好,那就从读准字音开始吧!3、常规自读,圈画生字,检查生字学习情况。4、指名读文,检查字音是否准确。5、多种形式朗读,强化字音,评价是否注意了诗的节奏。三、学习生字1、本课6个生字,“挺“字要具体指导,注意第四笔是撇,不是横,右边部分是“建字底”。其它字可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字形的。2、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一、一读理解诗意1、上节课,我们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这首诗怎样写我们熟悉的青松的?请小朋友自己认真读一读,相信你有很多地方自己能读懂,实在不懂的一会儿你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2、学习第一二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看图释疑。学生可能对“挺且直”不理解,可做如下引导:请你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厚厚的雪聚集在松枝上,这时的松树,是个什么样子?(松树笔直的站立着)你能做个挺且直的姿势吗?你的身上压着厚厚的雪,但是你却傲然挺立,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找生读,同桌间读。听了你的读书,老师知道你读懂了这两句诗,加上你的想象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3、学习第三四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1)过渡:上面的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宁折不弯,多么可敬啊!我们接着读后两句,看看陈毅元帅又想到了什么?(2)按前两句学法,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讨论释疑,这两诗中的“高洁”一词学生有的可能理解,可让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再集体补充。(3)如果学生不理解,可以再次引导:冬天到了,许多树木都落光了叶子,松树怎么样呢?(树干笔直,树叶苍翠,这就是高尚。)看图:想想雪化之后松针的颜色会怎么样呢?(更加苍翠、碧绿,这就叫纯洁)你就是大雪重压反而更加苍翠碧绿的松针,你现在带上这种感觉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吧!你能用青松的口气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你想知道我们松树的高尚纯洁吗?冰雪马上就要融化,那时你再来看吧!)5、讨论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中的意思。读一读,在什么地方停顿更能表现青松的“挺且直”和“高洁”呢?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找生读,再相互评价,然后男女生赛读。二、再读体会诗人情感1、小朋友知道这是陈毅元帅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诗吗?请你们读读练习与测试中“小资料”中的这段话。说说这里大雪指的是什么?(经济困难)青松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2、你现在就是面对困难威武不屈的中国人民,你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3、请小朋友看一看127页的读读背背,图中是为了建立新中国,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烈士们,他们就像脚下的宁折不弯的青松,你还可以加上动作,再来读一读。三、背诵再升华陈毅的一首诗,我们反复读竟然有这么多的意思,让我们先来记住它吧!相信这首诗会激励你的一生。四、作业背诵红梅和秋菊。小动物过冬教学设计之一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听好了:“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哪个季节下雪的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二、学习课文1初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序号。)(1)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齐读,去拼音读。)动物刮起来商量暖和接着哥哥钻到约定第二(2)再读课文(要求: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把课文读一遍)2精读一、二段1)学习第一自然段。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它们是什么关系呢?你从哪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指名读第一句话。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指名读第一段。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齐读第一段3学习第二自然段。一天小蜜蜂、小青蛙和小燕子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小动物们为什么商量过冬的事情?指名试读。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4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过渡: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那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大家讨论讨论。你知道谁怎样过冬?(1 )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板书:飞到南方过冬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理解“暖和”“很多虫子”你们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指名试读。齐读。燕子是候鸟,冬天飞到南方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种过冬方式称作“迁徙”,小朋友还知道哪些鸟也是这样过冬的?(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小燕子告诉伙伴他要到南方去过冬,他非常想知道他的好朋友是怎么过冬的,所以他就问了。他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出示句子。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指名读。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说明什么?指名读。同桌读。青蛙怎么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钻到泥土里出示句子: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指名读。指导。“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能再读一读。“来年春天”,相机理解“来年”青蛙要睡多长时间?指名读,齐读第五段。青蛙在冬天来临之前吃的饱饱的,然后钻到土里比吃也不喝,一觉能睡上一个冬天,我们把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作“冬眠”。男女生合作读。(3 )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躲到蜂巢里指名读第七段。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蜜蜂的这种过冬的方法使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一篇课文中也讲到了一种动物,也是这样在冬天到来之前先储备好粮食过冬的,小朋友知不知道是什么动物?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分角色朗读。5精读第三部分三个好朋友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秋风越刮越紧,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该到分手的时候了,他们互相告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呢?齐读第八段。四、练习分角色朗读。1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2默读课文,思考:那些地方该怎样演?3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五、布置作业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小蜜蜂、小檐子的过冬的方式,其实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课后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下节可我们一起来讨论?板书:19 小动物过冬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迁徙)小青蛙钻到泥土里(冬眠)小蜜蜂躲到蜂巢里(备粮)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遥、却、论、引”,认识两条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丹顶鹤的资料,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你认识图上的鸟儿吗?(板书:丹顶鹤)2、理解“丹” “丹”指红颜色,因为它的头顶是红色的,所以叫丹顶鹤。3、你了解丹顶鹤吗? 出示挂图,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儿?(板书:美丽的) 说说丹顶鹤的习性。(学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所得)4、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读书情况。(1)卡片认读生字。(2)投影出示词语,开火车领读,齐读。遥远洁白不论显得传说所以三五成群嘹亮脖子嵌着高雅仙鹤旅伴逗人喜爱度过无忧无虑第二故乡黄海之滨引吭高歌(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3、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4、质疑,交流。5、齐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教学生字:遥、却、论、引1、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的?2、口头组词。3、书空笔顺。4、讨论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5、范写,描红,临写。6、反馈书写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学习本课生字“显、传、所”。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2、齐读课题。二、师引读第一段: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生读下去)三、学习第二段: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2、出示句子:丹顶鹤(),显得很美丽。3、课文是怎么写的呢?一起看第二段。4、自由读,思考: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丹顶鹤的美?板书:色美5、再读,边读边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并在下面打上“”。6、交流,师在投影片上点出词语“洁白、黑、红宝石、鲜红鲜红”7、指导读好,注意体会丹顶鹤的颜色美。(指读评议齐读)8、看图,再说说丹顶鹤的美。(指名说评议)9、再读,边读边想象。10、练习背诵。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指名读。交流。(1)出示:“丹顶鹤很逗人喜爱。”(指名读、齐读)(2)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相机出示句子:“丹顶鹤不论那么高雅”抓住“引吭高歌”“展翅飞翔”“高雅”体会丹顶鹤的姿态美。板书:姿美(4)指导读好,边读边想象。相机出示句子:“它的腿长也长”指名读,体会丹顶鹤的形美。板书:形美3、指导读好第三自然段。4、练习背诵(可配上动作)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五、带着对丹顶鹤的喜爱、赞美之情读第二、三自然段。六、教学生字:显、传、所1、卡片认读,口头组词。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3、指导书写。(范写,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背诵课文,学习生字“之、虑、度”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生字。2、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色美、形美、姿美二、指导背诵:1、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丹顶鹤的样子和姿态。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点背一背,背给同桌听。3、指名背,评议。4、练习背诵全文。(1)小组练习,相互提示。(2)指名背。(3)齐背。三、综合性练习:1、齐读第二自然段,根据第二段的描写画一只仙鹤,并涂上颜色。2、学生自由画图。3、交流图画。四、课堂练习:1、抄写课后词语。2、比较组词:遥()之()去()显()摇()只()却()先()五、布置作业: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说说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它们,然后利用班队或晨会课时间作全班交流。板书设计20 美丽的丹顶鹤色美形美姿美练习7教案【教材分析】词句训练:意在巩固积累词语。写字训练:在田字格里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既要正确又要匀称。读背训练:熟读巧记二十四节气歌,初步了解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言语交际训练:礼貌待客。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和提示,把一段话补充完整。【教学要求】1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她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2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3 熟记成语,读背二十四节气歌。4、会文明礼貌的接待客人。【教学重难点】、能读懂不别人的自我介绍,学会使用“它她他”。会写一封简短的信、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做到正确、匀称。【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2、指导。()各自读迈克的自我介绍()同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动手帮他填写()写一封回信、练习()动手写一封简短的信()同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指导二、教学第四题(一)熟记成语1、审题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审计尽职调查细则
- 团队沟通方案
- 品牌策略中的社交化传播机制
- 医生个人年终总结范文3篇
- 债务处理与离婚协议书结合的财产分配细则
- 物业管理合同订立中的当事人信用评估与信用记录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五项关键点与子女监护权及财产分割指南
- 离婚诉讼申请书附子女监护权及财产分配协议
- 婚姻解体财产分割离婚协议书定制与执行协议
- 章荣、李华婚姻破裂离婚协议及共同债务处理书
- 仓储能力及管理办法
- ROCK1蛋白:解锁食管鳞癌奥秘的关键密码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心理健康教育:男生女生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 政策变迁课件
- 电机维护检修培训课件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课件 第五章 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 行政执法实务培训课件
- 烘焙类产品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