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doc_第1页
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doc_第2页
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doc_第3页
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doc_第4页
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第四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拉海乡中心学校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五年语文导学案 备课人:程海萍徐丽娟刘宏博 学生姓名 班级: 第 10、11节课题 7、千里跃进大别山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和昂扬斗志。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布置”“叮嘱”造句。重点、难点:1、对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的所感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自读要求: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用在文中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2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划(hu hu) 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的哪一次战斗? 二、合作学习: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一)第12自然段 1. 轻声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思考:你了解了哪些战斗的有关情况? 2. 齐读课文 想一想: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和课题中“跃进”的意思一样?“千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二)找出文章中心句 1、这一仗我军取得胜利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指名朗读第9自然段 在整个战斗中,对我军能突破汝河防线,胜利挺进大别山有一句话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出这句话并把它勾画出来。 3. 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并质疑问难 提问:刘邓首长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在文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第3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思考:“狭路”表现在哪里? 2. 自读课文 思考:你从哪里看出情况的紧急?用”“标出相关的词句。 3.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三、当堂检测: 1、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司令员作出了怎样的战斗指示?2、刚才,大家所学习的有关战斗的情况可以用这句话中的哪几个字来概括? 第二课时自主学习: 1、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你都了解了哪些有关战斗的情况? 2、这些可以用“狭路相逢勇者胜”中的哪几个字来概括?3、请同学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通过朗读把当时那种情况的紧急表现出来。 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48自然段 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刘邓大军的勇?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讨论交流 1) 表现刘邓首长的勇 2) 表现战士的勇 3、读句子比较 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 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向西南方向奔流。 思考:哪句好?为什么? 4、写作方法指导 5、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 A读句子体会: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B指导朗读(采用轮读的方法) 当堂检测:“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在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课文举例子说一说。布置作业 抢渡汝河一仗只是跃进大别山中的一次战斗,在跃进大别山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激烈的战斗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回家就请同学们收集有关的资料,我们下一节课交流。教学反思: 课题 8、开国大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等词语。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我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我能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预习案1、我会认真地把课文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我会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并能把下列词语写漂亮、写正确。 dn shng g w din ni zhn yng( ) ( ) ( ) ( ) wi yun zhng xi din l q zh() ( ) ( ) ( )3、我能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直奔会场(bn bn) 旗杆(gn gn) 首都(d du)排山倒海(do do) 外宾(bn bng) 擎着(qn qng)探究案一、通过预习,我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读课题,我知道“开”和“典”分别是、的意思,“开国大典”的意思是。 课文记叙了年月日在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 、 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 的领袖风采。我要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开国典礼的。以此为依据,课文可以分为 部分。主写 、 、 、这几个场面。先讲大会 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 的主体部分,再讲 的盛况,最后讲 。二、品读场面一,感受“大典”1、默读第一部分,从哪些词句看出这是大典?(在书上勾画、批注)2、从这部分的描写中,我能感受到典礼的和,还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心情。我能通过读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检测案1、看拼音,写词语。din l xi shng zhn yng( ) ( ) ( )q zh x x shng shng( ) ( )2、 选字填空。拂 佛 飘( ) 仿( ) 纽 扭 ( )扣 电( )暴 爆 ( )动 ( )发 防 妨 ( )碍 ( )守3、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掌声;( )的城楼;( )的声音;( )地前进;( )地鼓掌;( )地挥手;提着( );擎着( );舞着( );4、我会给下列形近字组词。檐( ) 协( ) 钮( ) 泽( ) 喧( ) 袖( )瞻( ) 胁( ) 扭( ) 择( ) 宣( ) 柚( )5、比较词语的意思。(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火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直奔”的意思是 ,比“走”更能反映人们 的心情。(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投向”的意思是 ,比“朝着”更能表现人们 的心情。 课题:8、开国大典 第2课时 学习目标:1、我要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2、我要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3、我要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学习重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过程:预习准备:品读“典礼”,感受“大典”。(小提示: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我要选择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想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课文。)我要快速读第二部分,和同学一起理清“ 典礼”的过程: 、 、 。合作探究:我要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填关键词,品重点句,读一读有关的这段话,想想当时的场面,体会感情,领悟方法。 语段一:“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投向主席台。”从所填的词语体会到群众的及对毛主席的。 语段二: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所填的词语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情。这声音还会传到,我仿佛看到了。 语段三:“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填的词语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心情。3、思考总结: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当堂训练(堂堂清):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红流”指 ,“流”比“走”更能表现 。54门”代表 ;“28响”代表 ;我国的国歌是 作词、 作曲的 。课后拓展:我要利用所学的场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片段。 快乐的课间活动“铃铃铃”下课了, 课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了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过程,体会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品读句子,帮助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在句子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有什么问题?2、董存瑞为什么要炸碉堡,为什么要舍身炸碉堡?董存瑞怎样炸碉堡?结果怎样?合作学习:(一)小组合作,自读课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给课文分段,并说各段的主要内容,给各段加小标题。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横线画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句子。(二)检查生字,理清条理。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评议3、指名反馈分段的情况,并给他们加个小标题。(三)、抓住关键语句品读。1、教师指名反馈“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碉堡?”2、教师出示以下句子。“嗒嗒嗒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了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是道路。”指名说说“封锁”说明了什么?3、找出文中写敌人火力凶猛的句子。4、默读课文,思考:董存瑞是怎样一步步冲向暗堡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5、学习小组讨论: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炸毁暗堡,又能保全性命?6、有感情地读董存瑞炸暗堡的形象的句子:“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顶,右手猛的一拉导火索。”找出其中的动词,说说董存瑞为什么这么做?体会董存瑞无所谓惧的英雄气概。当堂检测: 用不同符号圈画文中描写董存瑞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董存瑞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教学反思:课题: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巨大作用教学流程:一情趣导入介绍三大战役二、初读感知1、读 读通顺流利2、读 说说讲了哪个人的小故事3、读 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4、读 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三、理解升华小组交流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全班讨论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请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历史。四、学习字词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五、拓展升华汇报收集到的三大战役的资料。进入知识补充,加强对历史的了解。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七色光四学习目标:1、积累同偏旁的字,体会词语的用法和句子的表达效果2、积累与战争有关的成语3、了解三大战役的有关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4、开展武器方面的调查和交流活动学习重点难点:体会词语的用法和表达效果学习流程:一、基础练习A照样子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为第一组的词语找到同旁边字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第二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B解释词语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C、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你能模仿着写一写吗?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体会词语的用法说一说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后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效果是否相同,你觉得哪个更贴切,更准确。给换完之后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二、日积月累请学生在小组内熟读这些与战争有关的词语互相学习看谁一口气背的多展示自己收集到其他关于战争的词语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进行写话训练。讲一讲这些词语的意思扩展: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三、知识窗:读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请同学们复述这个故事,复述后阅读,看谁复述的完整。大家一起来了解战争中用到的武器按照书中的调查布置调查内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借助网络图书等查阅,向同学们介绍。当堂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遵( ) 缝( ) 剑( ) 尊( ) 逢( ) 箭( ) 2、补充完整。兵 ( )马 ( ) 严 ( )以 ( ) 铜 ( )铁 ( )浴 ()奋()出()制( )教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我们热爱和平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不幸,树立从小热爱和平的观念。2、 使学生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结合具体事例有条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重点、难点:围绕话题有具体事例谈想法。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战争的资料以及与和平相联系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教师准备若干与教学有关的图片。关于战争的视频。学习过程:一、引发兴趣:同学们,联合国的徽记上画着两个金色的橄榄枝,你们知道它象征着什么吗?二、了解失去和平的可怕。播放视频。1、 世界一直是和平的吗?同学们课前查找过资料,互相交流交流吧!2、 小组交流。3、 集体交流4、 出示图片资料,讨论:战争会造成哪些后果?5、小组汇报。三、了解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光荣事迹。1、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2、我们该做些什么?讨论: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应做些什么呢?1、 组内交流。2、 全班交流。四、总结:当堂检测:用流畅的语言动笔写下来。教学反思:课题:缩写开国大典学习目标:1、 了解缩写的内容,学习缩写的方法。2、 通过缩写,增强概括能力、语言运用能力。3、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难点:缩写时要分清主次,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要自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二、学习提示,明确习作要求。1、自读习作提示语,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2、进一步明确缩写时应注意的问题。(1)缩写时要分清主次,做到“留主删次”。(2)写完后,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