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ppt_第1页
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ppt_第2页
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ppt_第3页
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ppt_第4页
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网络传播的多角度审视(2) 主讲教师:李亚玲 20121 目 录 媒介:网络的媒介属性及性能 1. 主体:认识网络的传者和受众 2. 效果: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3. 文化:透析网络文化大潮 4. 20122 三、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n传播效果 20123 n传播效果的实现、好坏与大小受多因素 影响 n传播对象 n传播内容 n传播技巧 n传播时机 n传播主体 20124 n网络传播效果的两面性 q双刃性:开放与无序并存 q弥补性:效果互补系统 q矛盾的 20125 n比如“躲猫猫”事件 q2009年2月12日,在押人员李荞明在云南晋 宁县看守所死亡,当地警方通报死因为李荞 明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 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所致,消息一出,引起 舆论哗然。 20126 q云南省委宣传部19日发出公告:为满足社会 公众的知情权,省委宣传部将会同相关部门 组成调查委员会,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 进行调查。并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 人士代表4名,作为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 。 q被称为中国首次的网民参与的调查,19日在 无数网友的一片赞叹期待声中开始。 20127 q20日调查团成行。 q21日网民调查报告出炉,并未就事件做出明 确结论,致使对调查期望值甚高的网民将其 注意力转向调查团成员的身份。 q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伍皓: n要把真相还给公众 n起到了危机公关的作用,但是我们不是作秀。 20128 q可见,在此次事件中,网络一方面给政府造 成极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政府的信息公 开和危机公关提供了一个平台。 q“成也萧何败萧何” 20129 网络传播效果分析 n人际层面“美化”传播 q最佳化表现自我 q理想化认识对方 q网络上为何多“恐龙”和“青蛙”? 201210 n人际层面“喧嚣的落寞” q一边,热热闹闹地拓展了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q一边,制造了大量的“宅男”“宅女”们 201211 n社会层面流言蜚语泛滥 q网络有效、便捷地填补了传统媒体的真空 流言 重要程度模糊度 批判能力 201212 q网络上信源五花八门,言论多种多样,增加 了信息的模糊度; q“把关人”的缺失,批判能力在一定范围内相 对减弱。 201213 n比如:姚晨离婚 201214 n社会层面对“媒介构造”的解构 q打破传媒神话 q典型案例:“网民打虎” 201215 n社会层面充分讨论,形成群体舆论 ,支持群体决策 q人人可参与 q交互性 q真实表达 201216 四、透析网络文化大潮 n文化是什么 q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 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 里所得到的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泰勒(EBTyIor) q文化一般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01217 n网络文化是什么 q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 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 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 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 中山大学常晋芳 201218 (一)宏观 (二)微观 网络传播的文化分析 201219 n(一)宏观 q跨文化传播 n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互动; q相互认识、了解 201220 n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q误会、冲突被集中凸显出来 q举例: 201221 201222 n在这场文化大碰撞中,我们除了猎奇,获 取新知,不应该固守以往的观念,更应该 做的是反思和审视自我 n推荐:土豆视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201223 q大众文化 n所谓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指借助大众传播 媒介而流行于大众中的通俗文化,如通俗小说、 流行音乐、艺术广告等 。 n它具有标准化和伪个性的特色。 n推荐大家去了解法兰克福学派 201224 n网络,大众文化的“终结者”? q网络上的个性 q每个人对个性的追求使得大家一致落入对“ 奇谈怪论”等刺激性的追求,其结果依然是同 质化的 q但是,至少网络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无数丰富 的个案 201225 n网络同质化的思考 q文化上无法完全隔绝 q文化的问题反映的根本是人的问题 q出于经济与方便的考虑 201226 n网络中新的大众文化形式 q网络语文 新的书写 201227 新的语汇:“正龙拍虎”、“阿扁绝食” 201228 n(二)微观 q网络亚文化 n所谓亚文化,是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 、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201229 n黑客文化(Hacker) q计算机应该为人民所用 q“盗亦有道” q“红客” q 史蒂夫利维黑客电脑史 201230 n山寨文化 q源于手机产业,后蔓延至“明星脸”代言行 业,直至被网络热捧。 201231 n网络文学 q“梨花体”、“羊羔体”、 “愤怒体” 201232 小 结 n网络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 也带来了诸多乱像,一年一年一茬一茬的变更 ,其实都是我们内心需要。但是,正如胡吃海 塞会吃坏肚子一样,文化生活的超负荷也会消 化不良,希望,每一周能有一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