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研究 摘 要:人际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而对于很多即将走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们,因为自身或者生活环境的多种原因,没有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一技能,本文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到这一群体,针对他们自身问题,制定适当的解决方法,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做好走上社会的社交能力准备。 下载 关键词:小组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在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42-2 0 引言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在我国社会中比重越来越大,娇生惯养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大部分当代大学生个性较强,在人际沟通中比较自我和强势,而人际沟通能力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愈加重要,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小组工作介入人际沟通能力困难的大学生群体,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该团体进行干预与矫正。 1 提升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人际交往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显得愈加重要,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坏显示出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高低,也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走上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时下部分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令人担忧: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社会角色上的转变,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紧张和焦虑,进而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厌烦等不良的心理状况;受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宅男宅女“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因人际沟通能力不足,无法真正融入和参与校园生活,大学生退学事件屡见报端根据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可知,健康水平的评估是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组成的,而在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心理健康水平更加值得人们关注。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乐于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乐于向其他人表达内心情感,倾诉苦闷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接受别人的意见看法等,能够迅速有效的和周围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方式和稳定的社会关系,正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拒绝社会参与,远离同辈群体,不愿意过多表达内心情感,封闭自己,难以与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那么往往这个人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个体,人在社会中的生存是需要交往的,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决定了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只有真正融入社会,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生存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大学生正处于参与社会的实习期和准备期,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学生作为一种社会群体,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阶段,群体观念和存在感的获得尤为重要,而群体感的获得的基础便是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当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显得更加重要。 2 小组工作介入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小组工作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和专业性,小组是一个基本团体,统一团体目标,小组团结互助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基本方式。因为极高的工作效率和简洁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颇受欢迎,被使用的次数较高。 本文以调研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数据并根据数据通过小组方式解决典型问题为主要目的开展活动,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实情况方面分析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交往中的主要方式、特点、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建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在研究领域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与团体类的辅导和咨询,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成效,同时伴随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诸多新的问题不断显露,但是针对时下较为关注的就业压力、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等问题研究较少,不能反映出新时代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问题。 本次研究从实证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小组的方式,运用人际交往理论,小组动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等专业方法,抽样调查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在校大学生,通过历时两个月的调查走访,运用人际信任度量表(ITS)及小组成员主观评估表进行前后测,整理分析问卷及访谈记录,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受自身家庭环境的限制和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受所处环境的极大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自身情感因素的极大影响。 我们随机抽样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并组成小组,以社会学习理论及认知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五次小组活动很好的解决了组员的人际沟通能力的部分问题,在结束小组之后的几个月内的跟踪调查中,90%的组员能够保持结束小组后的状态,没有发现之前遇到的问题。 3 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主要类型 3.1 自我中心型 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和情感,遇事只考虑自己,从未考虑别人。这样的类型直接导致了在社交活动中给别人留下孤傲古怪的形象,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慢慢的就会被同辈群体孤立,以至于很难再有参与同辈群体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成为孤立的个体。 3.2 自我封闭型 这种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不希望其他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比较傲慢,不屑于与人交往,只考虑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故意把自己隐藏起来;第二种相对于第一种在社交热情上比较积极主动,但是因为社交能力的限制使得别人不能充分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最后导致慢慢进入一种孤僻自闭的状态。 3.3 社会功利型 每个人与其他人的交往都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但是究其根本都是使自己获得某方面的提高,本质上这是正确的想法。但是如果过多的参杂了世俗的、功利的想法,利欲熏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那么就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很容易产生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让别人轻视自己,不愿与自己深入的交往和了解,得不偿失。 3.4 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社交活动中往往表现为由于主观上的错误判断,对身边的人产生错误的评判或者误解,怀疑一切,不相信任何人,进而导致性格色彩浓烈,感情冲动,一旦出发内心底线便表现出烦躁或者愤怒,往往造成了他人的敬而远之,慢慢就会被周围人群孤立。这样的类型如果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发展到极端就会对行为方式产生极大的偏差,带有一种“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的极端心理,程度较低者出现自闭,孤僻等想象,严重者会产生精神妄想甚至犯罪的恶劣行径。 4 加强我国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建议 4.1 正直、平等原则 互相尊重是交往的基础,平等的看待交往关系,能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交流环境,交往需要平等,平等进而深交,这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本保证。 4.2 互补、互助的原则 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本着互相学习、扬长避短的态度进行社交、活动,就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东西。本着互补、互助的原则,在交往过程中积极学习吸收其他人的优点来填补自身的不足。 4.3 参与现实交往,网络社交适度原则 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网络的比重越来越高,大部分生活时间离不开网络,但是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虚拟的网络不能代替真正的社会交往,在网络社交中要认清自身定位,不能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4.4 适当调节内心情绪,提高自控力 毋庸置疑的是,在现实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5届物理九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靖边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丽水地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物理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2024年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陕科大2024年九上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文山县2024-2025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新疆昌吉州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星火教育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课件
- 食品厂员工食品安全培训
- UL4703标准中文版-2020光伏线UL中文版标准
- 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开题汇报
- SHT+3413-2019+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收标准
- 个人分包协议
- JT-T-329-201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手术衣穿脱流程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审计法规与准则 第3版 课件 陈希晖 第1-4章 绪论-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与准则
- 脊髓电刺激术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