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doc_第1页
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doc_第2页
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doc_第3页
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doc_第4页
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四:关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及目的政工概论(含政工条例),是我们的公共必修课。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为依据,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概论为基本教材,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学习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优良传统,使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的能力。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习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优良传统,比较系统地掌握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是为日后从事或开展政治工作奠定基础,提供服务。如果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到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今后开展政治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就基本达到教学目的。反之说明教学失败。二、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这门课程共设16章,40课时。这16章包括了政工概论的基本内容,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创立发展、地位作用、内容原则等问题。也就是教材1至4章的内容。(10课时)。第二部分,军队思想工作。主要研究军队思想工作的目的任务、方针原则、思想教育、经常性思想工作、科学文化教育和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工作等问题。也就是教材5至8章的内容。(10课时)。第三部分,军队组织工作。主要研究军队组织工作的特点内容、党委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军队中群众组织建设、纪律检查工作等问题。也就是教材8至13章的内容。(10课时)。第四部分,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主要研究军事训练、抢险救灾、高技术战争准备中的政治工作等问题。也就是教材14至15章的内容。(6课时)。第五部分,军队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队伍建设。也就是教材第16章的内容。(4课时)教材是按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创立发展、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具体内容、组织建设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的。通俗地说,就是先回答政治工作是什么的问题,进而回答政治工作怎么做的问题。因为教材比较新,内容写得比较细,所以这门课准备这样讲,每一章突出讲一、二个重点问题,其它问题采取导读的方式进行提示性讲解。所以大家上课时要认真听讲,下课后要认真阅读教材。尽可能完整地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三、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政工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法规。因此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政工条例。也就是说政工条例是贯穿于政工概论课程教学的主线。基于这一考虑,今天先把政工条例的基本情况给大家作个简要介绍。讲两点:(一) 我军颁发政工条例的历史回顾我们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实践中,历来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建设部队,并通过制定条例、纲要等把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内容固定下来,用于规范各级党组织、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工作。1928年5月制定的红四军党代表工作大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个文件首次提出了“编制红军法规”的任务。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进一步指出:“要编制红军法规,明白地规定红军的任务,军事工作系统和政治工作系统的关系。”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古田会议决议的基本精神,借鉴苏联红军的经验,制定和颁发了我军历史上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条例包括总则、10个单项条例和中国工农红军政治机关系统图三个部分。总则明确了政治工作的性质、目的以及政治机关和政治委员的设置。10个单项条例对政治指导员、政治委员、各级政治机关、党支部、党务委员会、青年团以及红军政治机关与地方党的关系作了具体规定,这样就统一了全国红军政治工作的组织和制度,明确了各级政治机关的职权、任务、工作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930年12月,党中央给红军的训令中指出:“在红军部队内部的巩固方面,必须坚决地执行军队编制,政治工作、政治委员、政治部、党支部和青年团工作诸条例。”否则“要建立有战斗力的部队便是梦想。”该条例于1932年7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重新修订颁布。修订后的政治工作条例,保留了原条例10个单项中的8个,又增加了11个,共19个单项条例,比较全面地规定了各部队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为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八路军政治部于1938年颁布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条例包括绪言、总则和14个单项条例。并把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列入我军政治工作主要任务和内容之中。该条例于1942年10月修订后重新颁布。修订后的条例保留了原条例14个单项中的9个,又增加了8个,共17个单项条例。中共中央明确指出,该条例适用于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及其它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军队。这一时期,还颁布了军政委员会条例、八路军军法条例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先后颁发了多项政治工作的单项条例,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党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支部工作条例(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军人委员会条例(草案)等。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制订了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并于1954年4月由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执行。条例包括总则和19个具体条例。这是建国后第一部政治工作基本法规。条例明确阐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明确规定了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任务和具体内容,要求政治工作必须保证提高全军人员的军事素养,并把政治工作的作风和方法列为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之一。新的政治工作条例颁发以后,推动了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进程。196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对该条例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删。把军政治部工作条例和师政治部工作条例合为一个条例,增加了县(市)人民武装部政治工作条例,恢复了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撤销了连队俱乐部工作条例。但这部政治工作条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存有严重缺憾。为恢复和发扬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1978年4月,总政治部在北京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讨论修改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经党中央批准,于7月28日正式颁发全军执行。1983年12月,总政治部将修改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试行本)印发全军团以上单位试行,这个条例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条例、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条例,在内容上删去了一些错误和不恰当的提法,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由于这个条例始终没有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审批,因此没有正式颁发。1991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这个条例于1995年修订后重新颁发全军执行。从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我军建军以来一共颁发了10部政工条例,从而使政治工作的基本法规与时俱进,逐步走向成熟。(二) 我军现行政工条例的主要内容我军现行的政工条例是1995年颁发的。(现在正在修改,因未正式下发,所以还按原版本介绍)政工条例共9章124条。第一章 总则,共12条。主要讲了如下问题:1、 制定政工条例的依据。(第1条)2、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定义。(第5条)3、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第7条)4、 军队中党组织、政治机关、政治干部的设置(第8、9条)5、 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第10条)6、 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作风和方法。(第11条)第二章 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共2条。主要讲了如下问题:1、 确定我军政治工作内容的依据。(第13条)2、 我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4条)教材第83页。第三章 总政治部,共4条。主要讲了如下问题:1、 总政治部的定位。(第15条)2、 总政治部的主要任务。(第17条)3、 总政治部的主要职责。(第18条)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组织,共7节43条。主要讲了如下问题:1、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第19至28条)2、 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第29至34条)3、 党的机关委员会和直属委员会。(第35至40条)4、 党的基层委员会。(第41至46条)5、 党的连队党支部。(第47至55条)6、 党的教研室、科研室、技术室和医疗科(室)支部。(第56至59条)7、 党的机关支部和总支部。(第60至62条)第五章 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共3节14条。主要讲如下问题:1、 政治委员的设置、要求和职责。(第63至66条)2、 政治教导员的设置、要求和职责。(第67至71条)3、 政治指导员的设置、要求和职责。(第72至75条)第六章 大军区以下单位的政治机关,共9节30条。主要讲如下问题:1、 大军区、军兵种政治部的定位、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责。(第77至79条)2、 集团军、师政治部的定的定位、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责。(第81至83条)3、 旅政治部和团政治处的定位、主要任务和主要职责。(第84至86条)4、 舰艇支队(大队)、航空兵师(团)、导弹旅(团)政治部(处)的主要工作。(第87至89条)5、 院校、科研(试验)单位和医院政治部队(处)的主要工作。(第90至91条)6、 省军区、军分区政治部的定位、要求和主要职责。(第93条至95条)7、 政治部(处)主任的定位、要求和主要职责。(第97至99条)8、 政治机关干部的基本要求。(第100、101条)9、 政治协理员的要求和主要职责。(第104至106条)第七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军队中的组织,共7条。主要讲如下问题:1、 共青团的性质和设置。(第107、108条)2、 共青团委员会、共青团总支委员会的定位和产生。(第109、110条)3、 共青团支部的组织领导制度。(第111条)4、 团支部的分工、和主要任务。(第112、113条)第八章 军人代表会议的军人委员会,共2节8条。主要讲如下问题:1、 旅、团军人代表会议定位、任务和职责。(第114至116条)2、 连队军人委员会性质、组成、主要工作和工作制度。(第118至121条)第九章 附则,共3条。 四、学习政工概论的意义和要求学习和掌握政工概论对各级各类政工干部具有重要意义:(一)学习政工概论有助于系统了解我军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过程,深刻认识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二)学习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