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docx_第1页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docx_第2页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docx_第3页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docx_第4页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知识溢出视角下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研究评述 摘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是当今世界引人注目的经济发展现象,随着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产业集聚理论和知识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整理了产业集群理论对引发企业进驻产业园区的动因的研究,论述了知识溢出对促进企业进驻产业园区意义。 下载 关键词:知识溢出 产业集聚 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A 1951年世界第一个产业园斯坦福研究园在美国建立,随后美国国内其他地区以及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国家纷纷仿效,以期通过建立产业园区的方式参与全球化竞争、获取市场竞争的优势1, 2。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设立了1568家产业园,其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1346家。经过30年的发展,这1346家产业园区已成为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不仅加速了产业集聚,提升了经济产值,还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城镇建设等方面起到显著效果。但相对于市场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区而言,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却又存在着发展的局限性:我国产业园区采用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创建模式,依靠各种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驻园区,这本质上是一种政府的让利行为。被吸引进驻园区的企业不再是单纯的为了靠近要素市场,而是为了寻求“政策租”。因此园区内企业关联性不强,各个企业自成体系,所谓的集群效应只是企业在空间上扎堆,没有显著表现出关联企业空间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1, 3;其次,我国早期在沿海建立的产业园区的首要功能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这些“OEM类园区”仅负责全球价值链中末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因而集群内的企业普遍存在利润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集群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偏弱。当政府的导向政策逐渐退出时,园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及各种政策所带来的优惠将不再,园区企业也就逐步丧失其竞争优势。因此,在产业园培育期内能否建立内生的集聚机制,是吸引企业进驻园区的关键。 一、产业园区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根据IASP的定义,产业园区是一个由专业化人员管理的组织,旨在推动创新和提高高技术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竞争力来增进区域的利益。它通过管理和促进大学、企业、研发机构与市场之间的知识与技术流动,通过提供孵化器等增值服务与高质量的场所和设施来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建立与成长以实现组织目标。从定义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在一个产业园内组织之间的知识与技术的流动是支撑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另一方面,根据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在产业园形成初期规模,园区内部集聚机制不成熟,因此廉价的土地和政策优惠是吸引企业进驻的首要因素;当园区发展至成熟阶段,集聚不能产生经济的现象逐渐显露,产业园区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获得持续发展。 随着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企业进入产业园区的关注点也从不动产转为对无形资源,特别是各种知识资源的关注,生产要素退居次要的位置,对劳动的质量与效率的要求远胜于对劳动成本的考虑,自然禀赋、地缘优势等传统集群动因对企业的吸引力已经大大减弱,知识溢出等软性因素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加入集群的关键点1, 4。对于企业个体而言,进驻园区是企业微观区位选择行为。从宏观层面看来,企业不断进入园区的过程就是产业园区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产业集聚理论为企业集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产业层面为企业进驻产业园区进行了不同动因的分析。 二、区位理论对企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区位理论产生于19世纪初,该理论以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为基础,研究一般经济学所忽视的空间问题。古典区位论采取了理性人的假设,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个企业必须要选择最优的区位以使成本最小、利润最大。 (一)生产成本因素 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因铁路运输系统的兴建引起的工业位移以及工业在区位上的集中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韦伯(1909)在其著作工业区位论中利用最小化成本原理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认为“区位因素”决定了工业企业区位的选择。韦伯所提到的“区位因素”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生产成本节约、对工业企业产生吸引力的一系列因素,如较低的运输成本、较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这些因素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成本决定了企业的区位选择。他还运用最小化成本原理和区位因素、原材料指数、等运线等一系列概念和工具对产业集聚程度进行定量研究,完成一般区位理论的构造。 (二)需求市场因素 与韦伯的研究相对应,L?sch(1939)则应用了利润最大化的原理研究区位问题,他认为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企业的区位选择与产品的需求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也被称为“市场区位理论”。L?sch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Christaller(1924)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把生产区位和市场因素结合起来,归纳出工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即不同的产业因其有不同的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对区位的最优选择实际上是对成本因素和市场因素进行一般均衡分析。L?sch对古典区位论的贡献使得区位理论由生产拓展到市场,成为一种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服务业和加工工业的区位理论。 (三)要素市场因素 生产要素由于种种的因素阻碍了其流动性,利用地区资源禀赋发展区域经济,这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原动力。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当存在比较成本差异的两个区域通过分工、专业化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以此相互交换时,两个区域的福利均获得提高,其他资源也趋向于流动到效益高的区位形成产业集聚。古典区位理论强调了运输成本的存在,因此古典区位理论着眼于诸如土地、矿产及劳动力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差异诱发的产业集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新型的高级要素反而成为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如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人力资本、知识生产机构的临近性以及一系列经济主体所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等,这在本文的区域创新系统部分有详细论述。 三、产业区理论对企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早在1920年,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创新性地提出“产业区”的概念,即小范围地域中具有专业化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集群。他认为产业区内企业的集聚会产生地方化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池、专业化的中间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知识)溢出三个方面。而企业之所以能在产业区内形成集聚,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这一外部性。 (一)劳动力池 马歇尔分析产业区效率的出发点是企业之间的专门化分工。分工与专业化发展促进“迂回生产”方式的出现和部门的细化,专业化分工带来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由于生产相同产品或具有产业关联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空间集聚,大量同质工人扩大了本地人才市场,企业便于寻找各类高技能人才,节省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的成本,这种便利又会使更多的企业进驻园区。 (二)专业化的中间产品和服务 在专业化分工的企业群落中,单个企业往往专注于生产流程的一个阶段或几个阶段。一方面,生产垂直分离以降低竞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而生产的垂直分离意味着经济中外部交易的频率大大增加,所以企业通常有近距离寻找交易伙伴的愿望,以减少与地理距离成正比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地理位置上接近的专业化企业之间形成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使信任基础得以建立,监督成本和机会成本降低,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协作竞争力增强,各分工单位相互依赖性加强,使得相互联系的企业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上集中,在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以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生产,这就产生了集聚效应7, 8。 (三)技术(知识)溢出 产业区与地方社会的充分融合形成了特有的“产业氛围”, 这种产业氛围是在产业区内所特有的,建立在面对面的交流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有助于降低地方生产系统的交易成本和促进信息与知识的流动,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产业氛围”增加了中小企业获得默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潜在机会,促进创新研发、创新合作和创新的扩散,同时也降低了交易费用,这是在产业区外缺乏合作的企业之间难以实现的。 四、新产业区理论对企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尽管马歇尔早已提出了产业区理论,但是关于集群中生产的联系、外部性与溢出仍没有受到主流经济学派的重视。直到7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处于不景气的状态,而美国、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部分地区却出现了与大势相左的繁荣态势,产业区理论才真正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并被称成为“新产业区理论”。Becattini(1978)通过对意大利产业区的研究,把新产业区定义为具有共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和企业在一定自然地域上形成的社会地域生产综合体(Bacattini,1978)。与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相比,新产业区具备以下特点吸引企业进驻产业区。 (一)本地化合作网络 本地合作网络是新产业区的核心,具体体现为包括产业区内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主体在长期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关系。这种网络关系可以活化资源、扩大信息交流、增加生产的柔性,减少不确定性,尤其是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必要关系。这种合作网络关系是新产业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也恰恰是企业进驻产业园区所追寻10, 11。 (二)支持弹性专精生产方式的环境 弹性专精生产方式源于发达的社会分工和频繁的市场交易,Piore和Sabel(1984)在合著的第二次产业分工提到,资本主义大批量标准化的福特制生产模式即将向弹性专精的生产模式转变,而“第三意大利”产业区中基于专业化、技术先进的中小企业空间集聚的工业发展模式则是弹性专精生产的典范。在新产业区内,企业通过转包、战略联盟、服务合同、销售合同等联系在一起,获取外部范围经济,使整个区域成为“集体企业家”。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让园区内的企业能灵活应对所面临的环境、降低变更生产的成本、缩短产品交货周期,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9, 11, 12。 五、新的产业空间理论对企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新的产业空间理论的思想发源于科斯提出的交易费用理论。科斯认为运行市场价格机制存在交易费用,而企业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可以节省交易费用。企业内部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管理资源,把原本在市场交易复杂的过程由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来代替控制生产,以节约市场运行成本。威廉姆森、Scott、Christopherson和Storper等学者试图用该理论解释产业集聚的现象。威廉姆森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科层之间的中间性经济组织,这种组织比市场更有效、比企业更灵活地协调生产。Scott进一步对产业集聚进行论述,他认为产业集聚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之间抉择的结果。 该理论认为,企业为了减少技术锁定、劳动力囤积及产能过剩的风险,选择生产垂直分离。而生产的垂直分离意味着经济中外部交易的频率大大增加,因此企业通常选择近距离的交易伙伴,促成产业集聚的形成。其次,由于企业长期相互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建立了信任的基础,这反过来又会降低园区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企业进驻产业园区,强化了产业集聚。因此,在新的产业空间理论看来,企业进驻园区的目的是为了使分工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企业集聚的因素分析 1921年,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是因为经济体中不断引入创新。20世纪70年代,随着对创新的认识逐步深化,学者们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研究视野逐渐聚焦到特定区域创新的关联结构上。Nelson从系统的构成及系统各结点的相互作用方面强调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特点。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网络关系,网络结点是生产链上相关联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它们在集群内通过贸易往来、知识流动等方式协同作用、结网创新,而且在区域网络的结点越多,知识流动越频繁,则创新机会越多。因此,产业集群有助于减少企业搜寻知识、学习新技术的时间,增加企业创新和价值创造的机会1, 11, 14。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只有“学习型”区域才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区域的创新基础设施,尤其是大学、研究与技术基础的能力,以及厂商之间的学习互动非常有利于创新地方化。缩减了空间交易成本,强调了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各种不同资源与组织的技术基础,包括地方长期发展良好的相关产业厂商的网络制造能力、厂商与大学之间的研究开发投入与能力、特殊专业化服务的集结程度等。另外,也只有将厂商植根于地方经济之中,区域网络基础的产业系统才能促使集体学习和弹性调整,并关联到集聚的社会网络,以及在开放的技术劳动市场上孤立实验、冒险和企业精神。Fledman还认为产业创造力与区域外部性技术资源的供给也高度相关,如产业与大学研究开发的密度、相关产业厂商集聚以及具备完善的生产者服务网络,都能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15,16。 从上述可见,企业加入产业园区的目的不再是在自然资源约束下对成本节约的追求,而是逐渐转向为对集群中企业的网络关系所呈现的创新与合作环境的追求。正如萨尔坦 (1999)所指出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正在被新的生产要素核心能力、客户和知识所取代。现今,成功的关键是知识的获得。 参考文献: 安虎森等.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蔡玮.工业园区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长沙: 中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0. 柴志贤.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理论、机理与实证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8. 陈剑锋.基于知识的产业集群能力研究D.财政研究,2003,29(2): 62- 6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