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_第1页
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_第2页
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_第3页
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_第4页
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村级创建巾帼示范村先进事迹 “ 巾帼示范村 ” 主要创建事迹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妇代会和妇女群众的作用,培育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深化 “ 新农村,新家园,新女性,新贡献 ” 主题活动,晚场市妇联下达的 “ 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 ” 创建率达 50以上的目标,激发全村妇女 “ 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业绩,建设新生活 ” 的动力,坚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操作简便、有所创新,充分体现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特色,突出基层妇女组织作用的发挥,引导和推动妇女参与我村新农村建设。 “ 巾帼示范村主要创建事迹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组织健全,作 用突出。我村妇代会班子健全,直至现在,是第六届妇女代表会,主任为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妇女主任孙娥英同志担任,委员有 3 名熟悉基层妇女工作。妇代会依托青年中心进行妇女职业技术培训,并建有外出务工妇女联系制度。 二、人均纯收入提高。今年 人均纯收入高达 8048元,相比去年,有较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三、创业就业、推动发展。妇代会扬长避短拓宽致富路子。如我村李玉凤同志,自 2004 年开始投资发展花机,目前已有 8 部机器,效益较好,每年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该同2 / 8 志依靠科学技术,自学了花机的工作程序及相 关修理内容,还订阅了一些列相关的书本杂志。依靠自己的努力,李玉凤同志的家庭工业效益逐年增加,提升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也为全村妇女做了很好的榜样,同时也为村级家庭工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我村 “ 两委 ” 班子积极鼓励李玉凤同志加大投资力度,并给于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四、科技兴农、依法治村。我村正筹备利用网络向全村妇女及社会发布就业信息,指导妇女就业,组织妇女进行网上实用技术培训,帮助本村妇女掌握两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拓宽本村妇女的就业渠道。并利用网站收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动态等,帮助妇女掌握市场营销动态,提高本村妇女驾驭市场能力。为增强妇女学法、用法、守法意识,懂得依法维权,妇代会在全村范围内掀起了学法的高潮,每年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班四次,学习内容丰富,使妇女同志掌握了一些与农村工作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知识。 五、村容整洁、设施配套、崇尚科学、倡导文明。为加快 “ 巾帼示范村 ” 创建步伐,妇代会和村 “ 两委 ” 一起开展了以下工作。 1、成立了零家庭暴力村协调小组。 2、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巾帼志愿者队伍。 3、组建由 24 位妇女专门负责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小组对全村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评比。 4、修通多条水渠、水圳等。 5、整修了部分村庄道路 。基本实现组组通,对所有主干道树立了路标路牌,路旁进行3 / 8 了绿化。 6、为村幼儿园建起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并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绿化。 7、装修了村办公大楼,并绿化了办公庭院,添置了办公电脑,并开通了互联网。 8、各组正在进行改水,目前为止,全村村民都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9、共评出 “ 文明家庭 ”76 户, 10、组织一些观念新、素质高的老知识分子带头倡导破陈规、革陋习,走村串户对群众进行无神论教育,倡导勤俭节约、少生优生的新风尚。 六、我村成立 “ 妇女维权站 ” ,成为 “ 零家庭暴力村 ” 。我村在村委员会妇女主任办公室成立了村级 “ 妇女维 权站 ” ,为妇女提供生活、工作上的帮助,充分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开展至今,也得到全村广大妇女群众的大力支持,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通过全村的努力,我村村民积极参与创建 “ 零家庭暴力村 ” 活动。 紧扣村情实际,广泛发动妇女积极参加 “ 巾帼示范村 ” 创建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仅得到了妇女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同时也得到了全村每个家庭的支持,成为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行动,使村风、民风、家风进一步好转, “ 巾帼示范村 ” 创建取得较大成效。 X 镇 争创省级 “ 巾帼文明示范村 ” 先进事迹材料 达县 位于达县城南面,距县城 26 公里,距4 / 8 场镇 里, 210 国道线自北向南纵贯全村,交通十分方便。全村辖 6 个村民小组、 378 户、 1263 人,其中妇女 533人,占全村总人口 42%,女党员 10 人,村民代表 23 人,其中女代表 10 人。耕地面积 691 亩,其中麻竹 300 亩,苎麻150 亩。村民素质过硬:学龄儿童入学率 100%, 45 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 53%,无文盲、半文盲。该村 2000 年投入文明新村建设, 2004 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 省级文明村, 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办命名为国家文明村镇创先单位, 2006 年该村成为 新农村建设完善提高村。现正朝着国家级文明单位迈进。创省级 “ 巾帼文明示范村 ” ,村支 “ 两委 ”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班子队伍带村,进行村务民主管理 村支 “ 两委 ” 凝聚力、战斗力强。现村干部班子连任 3届,专职妇女干部选入村委会班子。班子团结和谐,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村 “ 两委 ” 及村民代表商议并制定了村规民约,以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还制定了工作制度、民主听证制度。兴办公益事业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民主听 证会,然后召开群众大会。在会上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征得三分之二群众同意后再实施决定。村务公开每季度一次,接受群众监督。鼓励和引导妇女参与村务公开、村务管理,在村民自治管理中发挥作用。积极发现和推荐优秀女性人才,提高村支 “ 两委 ” 中女性成员比例,做5 / 8 好妇女发展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坚持党建带妇建工作。 二、抓人才科技兴村,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发展靠科技、人才是关键。村支 “ 两委 ” 研究,将本村有一定科技基础的妇女带出去学习、考察致富项目,并建起了妇女学校。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请县科技人员到村妇女学校对妇女进 行实用技术培训 3 次,参学率达 90%。村妇代会在村支 “ 两委 ” 的支持下,开展 “ 双学双比 ” 活动,一批种养殖能手脱颖而出:一组张春蕾科技养殖场年纯收入 15 万元;二组岳连芬的养鸭场年纯收入 4 万元; 3 组邓一秀的生猪养殖场年纯收入 6 万元; 5 组王小艳的西瓜种植基地年纯收入 5 万元; 5 组刘顺兰的菌类种植基地年收入 4万元等。她们领先一步率先致富,村支两委及妇代会组织实施了 “ 一帮一 ” 科技致富活动,带动并帮助其他妇女积极发展经济,走上科技致富道路。村支 “ 两委 ” 引进麻竹项目,建立了竹笋加工厂作为本村龙头企业,年收入 5 万元以上,解决了本 村富余女劳动力就业,年收益在 3000 元以上,拓宽了妇女致富渠道。村支部还建立了麻竹协会、苎麻协会,妇女入会率达 100%。 三、民主法制管村,促进和谐稳定 村支 “ 两委 ” 和妇代会把村务规范有序作为构建和谐新村的重要基础,按照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6 / 8 要求,健全了 “ 两委 ” 联席会、村务公开和民主听证制度,把村支 “ 两委 ” 工作置于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全村广泛开展 “ 五五 ” 普法和创建 “ 平安家庭 ” 、 “ 和谐家庭 ” 、“ 婚育新风进万家 ” 等活动。村民自发成立了村民民主议事会、禁 “ 赌 ” 、 “ 毒 ” 、 “ 黄 ” 会、 “ 新风尚评议会 ” 等。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团结友善,无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现象发生。社会稳定,自尊、自信、自重、自爱,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社会新风尚已悄然形成。 四、围绕 “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 ,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村支 “ 两委 ” 及妇代会共同研究拓宽妇女发展项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村共发展苎麻 150 亩,人均年收入 500元,在麻竹及苎麻两个项目的启示下,妇女们自发地利用距场镇近的特点大量种植蔬菜,尽管收益较好,然而本地蔬菜病虫害较大,农药用量较大,这样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市场需要无公害蔬菜。于是,妇女们又自发组织到外地考察无公害蔬菜种植 ,掌握技术后进行节水灌溉,盖膜栽培,控量施肥,生物控病等农业先进技术,她们种出的蔬菜走出了 出了 场经济信息唤醒了当代农民,该村人均纯收入达 5000 元。彩电全面覆盖该村,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 100%,洗衣机、冰箱、消毒柜、饮水机等家用电器覆盖率 40%,摩托车数量逐年递增, 村民自豪地说: “ 我们也过上城里7 / 8 人一样的日子。 ” 五、围绕 “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开展 “ 美德在农家 ” 、 “ 五好文明家庭 ” 活动评出了 “ 五好文明家庭 ”300 户。倡导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形成了言行讲文明、衣食 讲卫生、做事讲道德、为人讲诚信、相处讲和谐的良好村风。 10线合理规划了村居民点,40%的农户在居民点建起了新房,一座座小洋楼如雨后春笋,欧式的小洋楼特别吸引人们的眼球,花园式的楼房一座比一座漂亮,房前有花草、屋内清洁整齐。居民点中有草坪、鱼池,池边有垂柳、环行走道、休闲椅,还有小桥流水。人们都说这里是乡村公园。 六、扎实开展 “ 巾帼文明生态庭院 ” 创建活动 村支 “ 两委 ” 及妇代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