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研究楚婷婷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 2010级 指导教师:邹霞摘要:为了应对信息化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挑战 ,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大力培养中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新课改虽然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但课程改革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在课堂上,而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形成的。建构主义相关理论明确指出情境是进行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习者的分析,结合教学相关理论,利用教学资源创设良好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情境;学习情境;情境设计 In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learning situation design researchChu tingt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class of 2010Instructor: Zou Xia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vigorously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essential. This i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century should be one of the key to solve problem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 althoug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but eventually need to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lassroom, the classroom is formed by a series of scenarios. Constructivism theory points out that the situation is clear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therefor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ers, combining the related theory,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imulate students thinking and interest,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so as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tuation; learning situation; Situational design一引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80-95.2黄道亮. 信息技术课程之学习情境创设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3(07).3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中)J. 电化教育研究. 1997(04).4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2-52.5孙方华.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境设计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窦三同.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7-99. 7 肖映铭.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习情境设计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0).8舒义辉.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策略与途径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1.12:157.9 杨莲箐 王钢.情境创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53-80.致谢在我毕业论文开题、调查、研究和撰写过程中,邹霞老师和师姐给予了我耐心、细致和全面的帮助,促使了毕业论文的成功,谨此表示感谢。1。由此得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任何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儿童,传统的课程开发的焦点主要是教师、知识等,显而易见如今有了很大的改变,意识到儿童的身心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和基于其他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小学生处于前运算到具体运算的过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适应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的机理在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基本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他们通过自身的眼睛、耳朵这些感官接触客观事物,经过大脑的综合形成感性认知即表象;此时儿童的潜能和经验主要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以及社会和文化相作用的情境中来实现的。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情境问题,学术界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设计学习情境的方法策略,查阅资料设计出可靠的解决方案。二课题背景1.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实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的一些简单知识。 2.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有的理论知识枯燥无味,知识性、操作性很强,如果教师还是保持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以强制性的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结果可想而知教师的教学成果必然会差强人意。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枯燥无味的讲解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本身这个工具结合教育技术的理论来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提供一定的前提条件。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人的先进理念,教师可以在导入、总结等教学环节创设能引起良好的学生学习氛围的情境,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进行学习,自主操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三课题相关理论意义(一)概念的阐述:1.情境 “情境”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情境,境地”。含有情形、景象和环境、景况的意思。从更深层次来讲,应该包括心里的和物理的两方面的内容。提到“情境”,大家自然会想到杜威,教育理论中认为杜威是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的。“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正是情境的内在独特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进行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3。并且认为“情境、协作、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是构成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并且强调情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2.学习情境情境是进行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对于何为“学习情境”至今没有严格的定义,黄道亮指出:学习情境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接近实际的学习背景,并为支撑物启发教学,激发和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目的2。学习情境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外部环境、课堂气氛和师生心理状态的总和。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会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而有趣的事情,从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因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3.学习情境的功能肖映铭认为学习情境的作用是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平台;是促进学生完成“同化”、“顺应”的“脚手架”;学习情境为教学对话创造了空间,对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学习。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活动的产生与学习情景具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进行,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引发矛盾和冲突,能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地指出创设一个合适的学习情境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得学习更为有效。总之学习情境随着建构主义中“情境“的提出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情境、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 情境指的是某个时段一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特征和其内部心理活动特征的总和,在这里课堂的情境其实就是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学活动中或者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主要是教师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但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但因为教学情境中我们一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我们也可把教学情境统称为学习情境。(二)课程学习情境的理论支撑1.建构主义基本理论首先提到“情境“,人们会联想到杜威。一般的教育理论认为杜威是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的。杜威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正是情境内在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探索得以存在。当然,除了杜威外还有很多的教育家也认识到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皮亚杰等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儿童认识世界的心理过程,创立了儿童认知发展日内瓦学派,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继认知主义之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其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4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2-52.4。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就是学习过程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儿童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来。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组成理想的学习情境四个部分。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新课改的标准,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学为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有共同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中心比较强。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是塑造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人本主义中的情感观认为:学习中的情感因素,与发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程度,不但涉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而且涉及到个体的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3.马克思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课程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构建的。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每一个儿童都是在一个十分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与在其间活动的儿童,构成了一个静态与动态、物质与精神交织的儿童成长环境。这个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确是极其深远的。四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情境缺失现状为了应对信息化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挑战 ,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大力培养中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新课改虽然强调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但处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和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未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宏观把握,也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情境缺失案例分析: 案例一出实习见习教学实践案例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词语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词语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1硬件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评析:以上教学案例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概念,教师未能充分的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合适的学习情境,教师在上课前未能对当前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小学阶段的儿童对概念的认知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导入部分提出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词语呢?”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未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80-95 案例2、“收藏Web页”教学一导入 教师:当你浏览一个精彩的网站的时候,一定会想:下次我还会再来!这时,你不由得拿起笔记下它的网址。然而,有时你会因为不小心把那片小纸弄丢了,或者因为网址太长写错了一个字母而导致再也找不到那个好地方了,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其实呀,我们的IE浏览器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为我们准备了一个非常好的小工具收藏夹。 学生1(窃窃私语):我从来不用笔记网址。 学生2(窃窃私语):直接输入网站地址很方便的。 接下来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教学内容,依次讲解下列有关收藏夹的操作: (1)收藏夹的位置; (2)收藏Web页; (3)浏览收藏的Web页;(4)整理收藏夹。 评析:案例二期望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以前没有碰到但今后可能碰到的问题-“丢了记录的网址怎么办?”以使学生置身于碰到问题的疑惑、求知情境中,但教师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上网很少,常去的网站也很少,是不需要用笔记下来的,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平时的信息经历了解不够是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80-95案例3 收藏Web页 上课伊始,教师将全班学生按自然组分成4个大组,然后各组通过交流、讨论推选出代表上台操作(向全班同学展示该小组最喜欢的3个网站)。结果,4个小组中有3个小组的学生代表带着一张纸上台快速地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打开了如“中国少年在线”、“中国儿童网”、“联众游戏”等网站,另外1个小组则通过在手掌心记录网址也快速地打开了自己喜爱的网站。 评析:案例三在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中,预期以为学生会由于不能回忆起网址、通过关键字搜索等预期结果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收藏Web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但现实却是学生聪明地绕过了教师设置的“陷阱”,可想而知,“激发”也就无从谈起。且在案例三中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任务探究来产生问题,驱动学生产生情境意识,把学生带入解决该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可是关键的问题却没出现.学生未能进入教师预先期望的情境。在上课前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情景创设有着其常见的分类、作用范畴、策略和方法,如果对这些规律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关注,势必导致创设的情景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设计的情境如果不真实或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甚至会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危机”。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教学效果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五设计学习情境的原则教师在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过程中也必须要遵守一定原则1.生活性 教师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为目的去提高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趣事等讲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授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时,可以密切联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例。 实习见习教学实践例如,上课前老师问同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我家的电脑上全都是“熊猫烧香”的图案?电脑也不能正常的运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当学生处于高度注意和精神集中的状态时,老师即时讲解计算机安全的问题。同样,在讲授计算机安全知识内容时,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去创设情境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2.悬疑性小学生处于一种懵懂的阶段,对于他不知道的事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是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萌芽,这样的悬疑形式也可强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设计学习情境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具有悬疑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艰苦的、又有趣的探索过程,从而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57孙方华.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境设计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5。3.开放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教材、时间和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体现开放性的特点,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与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或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的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造作品,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4.合作性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学既包括老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交流的过程。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离,教师按照自己的思维讲解忽视学生的反馈的教学模式注定是失败的;反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并不是闭门造车,而忽略与外界的交流、协作。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与教师的互动,广泛接受教师和同学的信息,从而更融入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创造性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有趣而新颖的学习情境能高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预设,但学习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即时创造,随时变通创造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将枯燥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创造性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书本内容,否则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就会一筹莫展。六设计学习情境的方法策略 学习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情境、“多媒体计算机展示情境”、“模拟虚拟情境”、“现实情境”、“问题情境”等类型6窦三同.试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97-99. 89舒义辉.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策略与途径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1.12:157. 6。在了解一般情景创设呈现方式的基础上,还须遵循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样不同的教学情境,创设环节也不一样。需要教师在导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可感情境,这样才能使使学习者处于较为理想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设计学习情境的过程一般有:(一)明确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内容做好课前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方法,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设计学习情境是为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前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明确教学目的:即要求学生在本堂课内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培养什么能力等。更要知道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情景、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怎样组织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等等。(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创设情景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必须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简而言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的分析,也就是教学设计中前端分析的学习对象的分析。要创设一个成功的学习情境,我们必须要了解学生,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能自由参与的学习情境,做到“有的放矢”。并分析当学生身处该情景中时,学生是否会产生与该学习对象相关的各种预期的心理感受(好奇、联想、疑问、矛盾、向往),学生会做些怎样的、与学习对象相关的事情并对此进行预期。 (三)精心选取教学素材、设计学习情境并写出教学方案做好教学准备进行了教学的前端分析后,教师再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校内、校外、自然等课程资源)精心的进行教学情境等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情境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好的教学设计是保证一堂优质课的前提条件。其中教学情境的设计包括“兴趣导入情境”、“动机激发情境”、“扩展延续情境”5。 设计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策略: 1.语言描述故事导入情境教学情景的创设手段有好多种,语言描述是最常用也是实现成本最低的一种。由教师的语言描述引导创设问题情景,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一种探究的动力,小学的孩子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新颖、形象的小故事,把教学推向高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习者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和学习者无意识的心理特征,创设能够引起学习者积极情绪反应的情境。2.多媒体计算机呈现情境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情境创设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手段呈现一些学生课堂上接触不到的事物,给学生更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80-95. 例如:下面是一个小学生通过学习英文打字,来掌握键盘输入方法的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改编自浙江省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 用键盘输入英文字母的第一节课为“键盘一家”。通过小男孩、小女孩与电脑小博士的对话,引导小学生认识并学习操作键盘。 小男孩(疑问):键盘上怎么有这么多的键? 电脑小博士:每个键都有它的用处啊!(教师开始讲解键盘) 电脑小博士:打字和写字一样,正确的姿势,不但能预防近视,还能减少疲劳呢!(教师讲解击键姿势) 小女孩:这么多的键,我的手指该放在哪里呢? 电脑小博士:看,每个手指有自己管理的范围。(教师讲解基本键的操作) 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展示呈现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应用计算机为教学提供动态的、模拟真实的视屏信息或者设置虚拟现实的情境,通过对话、图形、图像、照片等,再加上音乐和对白等音频信息,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本身的枯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演示作用,使抽象的转化为鲜活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3.想象并结合生活背景营造情境情境教学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强化儿童身临其境的全观感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儿童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对生活的具体感悟中,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由自主的投入学习情境中。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80-95 例如: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信息技术课又只能在自己的教室里上了,因为今天又停电 学生(齐声):唉! 教师:前几年从来不停电,现在为什么经常要停电,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你一言我一语,教室里热闹非凡,教师的脑子里闪过一个灵感) 教师:同学们,先静一下。刚才大家谈了不少停电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都说得很有道理,老师颇有同感。但是,我们知道,任何观点见解的提出,都要有充分的事实或理论作为论据,我们这样七嘴八舌地说一通,干事无补,说服力也不强。我有个建议,大家课后去收集一些材料,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下次信息技术课如果不停电的话,就用word制作成一个文档,怎么样? 除此外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回忆、想象生活情境等手段,可以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激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使学生由无意识的的心理倾向转为有意识的观察情境和想象情境中。 4.创设游戏活动活跃情境 创设游戏活动来活跃学习情境,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关键是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那他们的智力会在玩中得到开发,在娱乐中学得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寓教于乐。游戏情境可以分为以认知类游戏感悟学习情境;以结构类游戏想象学习情境;以运动类游戏体验学习情境;以模仿类游戏领会学习情境。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因此,上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游戏,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孙方华.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境设计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鼠标器的操作如果单纯地进行讲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容易忘记。结合传统的益智游戏七巧板不但能让学生很快掌握鼠标器的操作,而且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七巧板这一游戏的认识、拚接、学生能很快掌握鼠标器的五种操作。5.设疑问题驱动情境学生对未知充满了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特别强烈。上课前进行设疑提出问题是驱动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经验的老师在导课时,往往用设疑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新奥秘的强烈愿望。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6.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小学生因为其特点,自主性较低,因此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督促。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无所事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间断性的完成,最终达到教学效果。基于任务的学习通过将学生置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角色,让学生在对从现实世界中所影像的劣构型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才招聘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专业修路合同范本
- 冻品酒店供货合同范本
- 健康客栈转让合同范本
- 摄影剪辑考试题目及答案
- 租房合同转租条款标准范本
- 人工承包合同协议范本
- 代理采购英文合同范本
- 公路工程养护合同范本
- 供应材料合作合同范本
- 测绘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内蒙古国贸集团招聘1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海南中考试卷历史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麦芽糖醇粉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蜀道集团笔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含答案)
- 医院物价员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贵州省遵义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培训
- 信息运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防暴雪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