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农业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水蚀);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风蚀和沙漠侵吞);不合理灌溉引起的次生盐碱化;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不断扩大占用耕地,大量农田丧失;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减少;宜农荒地、沿海滩涂闲置,未能有效利用。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及主要对策n 资料一:近年来,某市以村镇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了140多个“一村一品”的村和10个“一镇一业”的镇。出现了反季节蔬菜、橄榄、荔枝、紫菜、贝类和网箱养殖等一大批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业从初级产品生产逐步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3.5,农业半成品出口海内外。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凸现,全市特色农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特色种养成为当前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某市海 洋23026Nnn (1) 影响该市农业产品品种的自然区位因素中 气候 因素和 地理位置(海陆位置) 因素影响大n (2) 农业经营方向的调整体现在从 初级产品生产 向 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 转变n (3) 该市农业发展的优势体现在 水热条件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方便海内外市场广阔n (4) 分析该市农业发展特色种养的背景,说明该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本区地处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少,不利于传统农业发展,政府利用良好的水热搭配,便利的交通,广阔的海内外市场根据本地区优势及区内各地区差异,制定各地区不同的特色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规模化经营,工业化生产,这样因地制宜经济效益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可持续发展。工业:.一,荒漠化识记:西北荒漠化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防治措施:分类:典型地区荒漠化原因分布特点实例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沙质草原过度农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斑点状、片状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区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柴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河西走廊等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植被生长衰退,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点状、线状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例题:在荒漠边缘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为50一l00,植被稀少,大量放牧牲畜会出现草地荒漠化现象;在半干旱区,降水年际变化在25一70,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或开垦,会出现严重荒漠化;半湿润区,降水较多,降水年际变化小于25,植被为草地和林地,很少出现荒漠化;在湿润区几乎没有荒漠化现象。轻度退化的土地在一定的人为影响或气候波动(干旱等)状态下,土地生产力丧失25以下,不影响目前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有自我恢复的可能性;中度退化的土地在较强的人为影响下,土地生产力下降25一50,对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和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严重退化的土地土地生产力下降50一75,严重不适应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必须停止利用,封禁保护,需较长时间才有可能恢复使用能力;极严重退化的土地土地生产力下降75以上,几乎没有生产利用价值,恢复其生产力从经济上是不可能的。 (1)从资料可以看出,影响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有因素和因素,其中起 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2)荒漠化产生和发展与气候的关系是 (3)土地荒漠化发展造成的危害是 (4)对于那些荒漠化危险土地的治理,与采取措施恢复那些严重、甚至极严重退化的土地相比,经济上投入更多的是在荒漠化防治中,需特别注意治理的土地是 (5)宁夏中卫县沙坡头治理沙漠化的最主要措施是;。答案:(1)自然,人为 人为因素 (2)持续干旱 大风日数多 (3)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中度退化的土地 轻度退化的土地 (5)建带状沙障(草方格沙障) 种固沙植物(生物固沙)四,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的第一次产业转移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香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如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电子元件、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较低产业水平。这种产业转移是由当时珠江三角洲经济低水平发展状况决定的,也是珠江三角洲参于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加重。 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生产成本也大幅度提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珠江三角洲的生产成本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因此,珠江三角洲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然选择。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初步确立了珠江三角洲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加之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质量开始好转。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的广泛升级,当地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产业及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向( )转移,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有( ),其考虑的布局因素主要有( ACD ) A 劳动力 B 环境 C 土地成本 D 资源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第一次产业转移主要承接的是( )产业 这是由珠江三角洲的( )决定的。3)在广东省产业转移建设发展过程中,山区和珠江三角洲各自具有哪些优势?山区:土地价格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水电充足等, 珠江三角洲: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政府信誉;城市品牌;招商引资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高。(3) 产业转移对广东边远山区的影响。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的差距;2、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3、增加就业机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五,河流开发:河流各部分与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组成部分重要性保护重点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保护它的植被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分析内河航运发达的条件发达水量大;水量变化小;经济发展程度高不发达水量小;水量变化大;经济发展程度低开发模式:1)以水资源为主的开发模式 五水:水电、水利、水运、水产、水土保持(2) 环境整治开发模式 上游:修水库,发展林业、使调洪调蓄与开发水资源相结合 中游:设置滞洪区和建设分洪工程 下游:修筑和加固堤坝,疏浚河道(3) 流域综合开发模式 以流域中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充分合理开发流域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同时兼顾河流的整治。六,工业化和城市化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完成各题。资料一: 资料二:巴西人口为18亿;其中沿海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的人口已经接近2000万,约占总人口的12。阿根廷人口为32422万;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口占总人口数均超过10, 资料三:到二十世纪末,世界上大部分最大的集合城市都是在第三世界,大量城市人口的增长大约占城市总人口的40是来自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人口转移。 资料四:上世纪3060年代是南美洲工业发展迅速的时期。其中巴西最大的商业中心圣保罗集中了全国12以上的工业,排在第二位的是里约热内卢;阿根廷全国工业投资的80左右集中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回答: (l)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之间存在_(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2)通过以上图表资料分析南美洲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的发展原因(3)说说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答案:(l)正相关(2分) (2)南美洲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有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家。(3分,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