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1页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2页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3页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4页
温度仪表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温度仪表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主题内容 本节规程规定了常用测温元件与测温仪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112 适用范围 本节规程适用于普通热电偶、耐磨热电偶、热电阻、压力式温度计、温度开关、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架装智能温度变送器和红外线温度仪的维护与检修。12 编写及修订依据 编写及修订参考了上述仪表的有关资料、说明书2 普通热电偶2. 1 概述 在温度测量中,热电偶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测温元件,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范围宽、便于远距离传送和集中检测等优点。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相接触而产生的热电势随温差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按国家规定,自1988年起各类型热电偶温度计按IEC国际标准使用。22 技术标准221 测温范围及精度见表221所示。222 热电偶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10s等几种。表221 热电偶的测温范围及精度 允差等级分 I 热电偶类别度号允差值 () 测温范围允差值 () 测温范围允差值 () 测温范围镍铬-镍硅 (镍铝)K-401000-401200-20040镍铬一铜镍 (康铜)E 1.5 或-408002.5 或-409002.5 或-20040铁-铜镍 (康铜) J0.4%t -407500.75%t -407501.5%t 铜一铜镍 (康铜)T 0.5 或0.4%t-403501或O.75%t-403501或1.5%t-20040铂铑10-铂S 1或O1600O1600铂铑13-铂R 1+O003(t- 016001.5 或O.25%tO16004或O.5%t铂铑30- 铂铑6 B1000) 60017006001700 注:表中t为被测温度的绝对值();测温范围是指热偶丝,不包括保护套管。223 绝缘电阻:在空气温度为1535和相对湿度 80的情况下,热电偶与其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100V)(接地型除外)。23 检查校验231 检查2311 外观检查: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无明显的缺损及裂纹,焊接的形状应符合图221A、B、C的要求,焊点直径不超过热电偶丝直径的两倍,热电偶的瓷管、绝缘层、保护套管、接线座、垫片及头盖应完好无缺。图2-2-1 热电偶接点形式2312 对于使用中的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2313 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部位的保护套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使用于2.5MPa以下的保护管应能承受15倍的工作压力而无渗漏,用于高压容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前应经探伤或拍片检查,达到二级合格标准。232 校验2321 校验仪器与设备 a三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 1支 b不低于005级的直流低阻电位差计 1套 c管形电炉 1台 d精密温度控制器 1台 e冷端温度恒温槽 1台2322 校验方法a热电偶校验按图222进行。 图222 校验接线图 1-精密温度控制器;2-管形炉;3-不锈钢体; 4-三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5-冷端温度恒温槽;6-铜导线;7-开关;8-UJ36电位差计或标准数字毫伏电压表 b将标准热电偶置于不锈钢柱的中心孔,而被校热电偶分布在其周围的小孔内,以取得均匀的温度场。不锈钢柱应置于电炉的中心,炉孔的两端用石棉或玻璃棉封住。铂铑-铂热电偶应用一端封闭的石英管或瓷管作保护,以免铂铑一铂热电偶被污染变质而降低精度。 c冷端恒温槽中应放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各热电偶的冷端集中成束,插入恒温槽中心的玻璃试管中,深入水中部分不小于lOOmm,同时用0.1或0.2分度的水银温度计观察冷端温度。 d恒温从300开始校验(以铂铑一铂热电偶为例),直到最高工作温度为止。校验点必须包括常用工作温度,至少校验3点,若使用温度在300以下时应增加一个100检定点。 e当电炉温度达到校验点温度3范围中任一稳定值时可以开始测量热电势,先测量标准热电偶,然后测量被校热电偶。需要时再复测,相邻两次测量温度变化值03,记录这两次测量值,再按升温、降温(上、下行)测定,共为四个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f冷端温度非0值时,同时应读取冷端温度t0,用以校正。2323 冷端非0值时,应按下式计算: 标准热电偶电势:ENt-0 =E Nt-t0 + ENt0 -0 (221) 被校热电偶电势: EKt-0 = E Kt-t0 + EKt0 -0 (222) 式中 t被校点温度; t0冷端实际温度;E Nt-t0 ,E Kt-t0-分别为实测热电偶电势平均值;ENt0 -0 ,EKt0 -0t0时从热电偶分度表中查得的电势。24 使用和维护241 按照被测介质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套管和垫片。242 热电偶安装的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的要求,并便于维修检查。243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正确,热电偶与补偿导线接头处的环境温度最高不应超过100。244 使用于O以下的热电偶,应在其接线座下灌蜡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绝。245 热电偶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25 检修251 热电偶的保护套管如有损坏,可按原结构要求进行修理或更换。252 热电偶的电极修理2521 廉价金属热电偶若工作端损坏时,可将工作端剪掉一段重新焊接起来使用。也可以将热电偶的工作端和自由端对调焊接使用。若中问断裂、损坏严重的热电偶则必须更换。 2522 铂铑-铂热电偶在氧化性环境中工作可靠,但金属的蒸气和碳对铂有害,特别是还原性气体中危害更大。因此,使用中遇到有害气体时必须将热电偶隔离。铂铑-铂热电偶表面有轻度和中度损坏时,应进行清洗和退火,其方法如图223所示。清洗前,用3050的硝酸溶液将电极洗涤lh,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使两极倾斜(约30)分开接入线路,用调压器调整加热电流为105115A(热电极O5mm),用光学高温计测量电极的加热温度约为1100图223 热电偶修理接线示意图l-热电偶;2-可变电阻器;3-电流表1150时,用硼砂多次清洗电极,直到电极发白并出现金属光泽为止。然后,仍恒定加热电流(105115A)lh进行退火处理。最后用蒸馏水蒸煮及冲洗电极,去掉残留的硼砂。3 耐磨热电偶31 概述 耐磨热电偶采用一种特殊、复合型耐磨结构,特别适用于高速气流、含固体颗粒的流体,可在高压恶劣条件下用于温度测量与控制,其耐磨性能及使用寿命比目前国内常用的普通热电偶提高34倍。32 技术标准321 测温范围及精度:测温范围见表222,精度同普通热电偶,见表221。表222 耐磨热电偶测温范围 耐磨层材质结构使用温度范围/耐磨头本 体材质普通型耐磨型复合耐磨型代号PH/FH 长期短期 适用场所无标记代号PH里层外层0Crl8Ni9同本体 材质 - - - 一般耐磨 Ti - - -40800 850高温、高流速、高 - 颗粒含量Ocrl7Ni4 Mo2同本体 材质 - - -40700750一般耐磨、抗 腐蚀 (316L) - - - 高温、较高腐蚀、较高流速、含固体颗粒续表 耐磨层材质结构使用温度范围/耐磨头本普通型耐磨型复合耐磨型代号PH/FH 适用场所 体材质无标记代号PH里层外层 长期短期同本体 材质 - - - 耐高温、耐磨 CH30 - - -40950 1000高温、较高流速、含固体颗粒 -高温、高流速、高 颗粒含量 GH214同本体 材质 - - -401280 1300催化裂化辅助燃烧室高温加热炉、裂解炉、尾气焚烧炉等 HK40 - - - 1200 1280 乙烯裂解炉、 高温气体炉322 热电偶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lOs等几种。3. 23 绝缘电阻:在空气温度为1535和相对湿度 80的情况下,热电偶与其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100V)(接地型除外)。33检查校验331 检查3311 外观检查:同本节231。3312 对于使用中的耐磨热电偶应定期检查其热电特性,检定周期一般为1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重要的及特殊使用的场合,按实际需要定期检查。3313 耐磨热电偶保护套管一般1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使用于25MPa以下的保护管应能承受15倍的工作压力而无渗漏。用于高压容器的热电偶保护套管使用前应经探伤或拍片检查,达到二级合格标准。332 校验:同本节232。34 使用和维护:同本节24。35 检修:同本节25。4 热电阻41 概述 热电阻是以铂丝或铜丝制成的测温元件,它是利用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按国家规定,从1988年起,采用IEC标准分度,即用Ptl00、Ptl0、Cu50、Cul00等。42 技术标准421 热电阻在0时的阻值(R0)与其在100时的阻值(R100)之比(W100=R100R0),如表223所示。对于铂电阻: 在-200O范围内:Rt=R01+At+Bt2+C(t-lOO)t3; 在0850范围内:Rt=R0(1+At+ Bt2)式中 A=3.90802 10-3()1 B= -5.8019510-7 ()2;C= -4.2735010-12 () 4。表223 常用热电阻在0及100时的允许误差 R0及允许误差/ W100及允许误差 热电阻 名称分度号R0名义值 允许误差W100名义值允许误差 A级0.006铂热 Ptl0 10 B级0.012电阻 A级0.06 1.3850 O0010 Ptl00 100 B级0.12 铜热 电阻 Cu50 Cul00 50 100 O05 0.10 1.428 0.002对于铜电阻:在-50850范围内: Rt=R0(1+At+Bt2+Ct3)式中 A= 4.2889910-3() -1; B= -2.13310-7 () -2; C= 1.23310-9 () -3。422 测量范围及精度见表224所示。表224 常用热电阻测量范围及精度热电阻名称 分度号测温范围/ 允许误差公式/ A级t=(0.15+2.010-3t) 铂热电阻 PtlO、Pt100-200+850 B级f=(0.3+5.010-3t) 铜热电阻 Cu150、Cul00 -50+150 f =(0.3+6.010-3t)注:t为被测量温度的绝对值,。423 允许通过电流:5mA。424 热电阻的时间常数根据热惰性级别的不同,分为90180s、3090s、1030s和 lOs等几种。425 绝缘电阻:电阻元件与保护管之间的绝缘电阻,铂电阻lOOM(1OOV),铜电阻20M(1OOV)。43 检查校验431 检查4311 外观检查:热电阻元件和引线应清洁、干燥、完整、无锈;金属电阻丝绕制整齐,无外露碰壳;骨架无破裂,无明显弯曲;电阻体的导热片应紧贴温度计的保护套管内壁。4312 接线盒各部件应完整,螺丝有弹簧垫圈,密封性能好;对装在室外或可能有水汽渗入的接线盒,外部须有防水罩。4313 对于正在使用中的热电阻应定期检查其热阻性能、绝缘电阻,检定周期一般为35年。重要的和特殊使用的热电阻,按实际要求定期检查。4314 保护套管一般45年检查一次(对于安装在腐蚀及磨损严重地方的保护套管每次停工检修期间均应检查)。保护套管应能承受1.25倍工作压力,无渗漏(当使用温度低于400,工作压力低于允许压力的13时可免试)。432 校验4321 校验仪器与设备a不低于0.05级的直流电位计 1套 b级标准电阻 1套 c冰点槽(广口保温瓶) 1只d水沸点槽 1只e分度为0.1的标准水银温度计 1支f标准直流电流表(010mA) 1只 g旋钮式电阻箱,双刀切换开关,电池 各1个4. 322 检验方法 aR0(冰点)值测定将热电阻放入内径合适的玻璃试管或其他绝缘薄壁的套管中,套管长度约250300mm,管口用棉絮塞紧以免空气对流。将试管插入到有冰水混合物的冰点槽中,插入深度不小于150mm,距槽底及周边距20mm,电阻周围的冰层厚度30mm。用分度为01的标准水银温度计,轻轻插入拨好孔的冰点槽中,待冰水混合物温度达到(001)并稳定30min后,即可测量Ro值,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持适量的水,Ro可用电桥或图2-2-4所示的线路测量。 按实测的UN、Ux值,计算出Rx值:Rx=RN(Ux/UN),取其平均值,即为R0值。 图 224 R0的测定UJ电位差计;K双刀切换开关;E电池; M直流毫安表;只厂电阻箱; RN标准电阻;RX被标热电阻 bR100(沸点)值测定 将装在套管中的热电阻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插入沸腾的沸点槽中心,深度150mm,不可碰到加热元件,并保持沸腾状态。 校验接线及测量方法同前,当热电阻阻值在35min内不再变化时即可测量。同时记下标准水银温度计的示值。查表225,修正R100的阻值。表225 热电阻温升与阻值对照表分度号 温度升高01,所增加 的电阻值/分度号 温度升高0.1,所增加 的电阻值/ Cu50 0.0214 Ptl0 O00385 Cul00 O0428 Pt100 O0385 按实测的UN、Ux值计算出Rx值,取平均值,加上修正值作为实际R100值。 c做好校验记录并交审核。44 使用和维护441 根据被测介质的特性及操作条件,选用合适材质、厚度及结构的保护套管和垫片。442 热电阻安装的地点、深度、方向和接线应符合测量技术的要求,并便于维修检查。443 热电阻测量电路里,必须包括热电阻和测量仪表,两者的接线有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之分。使用二线制时,由于热电阻和测量仪表之间有导线电阻,误差较大,因此所用导线不宜过长过细。使用三线制时因为基本能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故比两线制测量精度高。在高精度测量的场合,采用四线制,所用的四根连接导线阻值相等(即用同材质、同粗细、同长度的导线),这样可以完全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4. 44 使用于O以下的热电阻,应在其接线座下灌蜡密封,使其与外界隔绝。445 热电阻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确认合格,方可使用。45 检修451 断线焊接:热电阻导线的断线可用万用表进行检查。热电阻导线或引出线断开后,可采用电弧焊进行焊接,并根据不同的导线材料选用不同的电源电压。452 短路处理:用万用表在室温的情况下,按不同分度号的热电阻进行检查,如果阻值小于规定值,说明有短路。这时,可将电阻丝一圈圈拆下,查明短路的地方,用绝缘漆或云母片加以绝缘。然后用电桥测量,使电阻值符合要求。453 绕制:热电阻如有腐蚀变质或多处断线,则必须重新绕制。绕制导线的材料应符合热电阻所规定的技术特性。如骨架不能使用,应按原有尺寸进行制造。454 如果热电阻导线的断线、短路故障无法处理,绕制又比较困难的,则更换该热电阻。5 压力式温度计51 概述 压力式温度计是利用密封容器内工作介质(液体、蒸汽或气体)的压力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当密闭容器内的介质受到温度作用后,其压力便发生变化,使弹簧管产生位移,经传动机构放大,在标度盘上指示出温度值。 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较远距离的非腐蚀性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温度测量。52 技术标准521 精度等级:1.0,1.5,2.5。522 测温范围: 对WTZ-280型:-2060,050,010020120,60160。 对VTQ-288TW型:-6040,0160,0200,0250,0300,0400。52. 3 温包规格:15150(毛细管长112m)紫铜或不锈钢:15200(毛细管长1220m)T2或1Crl8Ni9Ti;22300(毛细管长120m)T3或1Crl8Ni9Ti。5. 24 温包耐压:紫铜1.6MPa,不锈钢6.3MPa。53 检查校验531 检查5311 温度计表头用的保护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或损伤。531. 2 温度计的各零部件应装配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显著锈蚀和防腐层脱落现象。5313 将温包及毛细管放在水槽中,将弹簧管放在盛有汽油的容器中以检查测温系统的密闭性。532 校验5321 校验仪器与设备:等标准水银温度计1支,各种恒温槽(负温槽、冰点槽、水槽、油槽),可根据各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来选用。5322 将被校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表头和温包高度差不大于lm,恒温槽温度应稳定在规定的校验点温度上,每一校验点的温度应恒温5min,读出标准温度计示值,然后读取被校温度计的示值,被校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示值的差值即为温度计在该校验点的基本误差。5323 温度计的校验点应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的长标度线上(必须包括测量上限),不得少于4点,有零点的温度计应包括零点,并沿正、反行程至少各校验1次。5324 在进行读数之前,应用手轻敲温度计的外壳,指针的变化不应超出允许基本误差的一半。54 使用和维护541 使用前应先检查温度计的有效期限,若已过期则需重新校验,若校验不合格则应修理或更新。54. 2 温度计应垂直安装在没有振动的安装板上,温包应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尽可能使温包插入最大深度,以减少安装螺纹散热所引起的误差),被测介质应处于经常流动的状态。543 安装时,毛细管应引直,毛细管弯曲圆弧半径不得小于50mm。6 温度开关61 概述 温度开关是一种借助测温元件(如温包等)受热膨胀而驱动接点动作的温度控制仪表,常用在报警及联锁保护回路中。常用的温度开关有WTQWTZ-288型电接点压力式温度计。62 技术标准621 精度等级:1.5,2.5。6. 22 测温范围: 对WTZ-288型:-2060,050,0100,20120,0160,0120,100200。 对WTQ-288型:-8040,-6040,0160,02000300,0400,0500,0600。623 接点的设置方式:一个作为下限接点,另一个作为上限接点。624 接点动作误差:(接点动作的实际温度与接点指示针所指示的示值之间偏差)不超过示值基本误差限1.5倍。625 电源:24380V AC,50Hz。626 接点功率:不大于10VA。63 检查与校验 检查校验项目见表226所示。 表226温度开关检查校验项目表631 检查6311 外观检查 a检查温度开关的各部件装配是否牢固,不得有影响测量性能的锈蚀、裂纹、孔洞等缺陷。 b检查铭牌标志及铅封是否齐全完好。 c检查测温元件(温包)及传送部分(毛细管)应完好,不得有变形、腐蚀、泄漏等。6312 绝缘电阻检查 用500V DC兆欧表,检查温度开关接线端子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该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632 校验6321 校验设备与仪器:等标准水银温度计1支,各种恒温槽(负温槽、冰点槽、水槽、油槽),万用表1台。6322 将等标准温度计与温度开关插人恒温槽中,液面应完全浸没温包。升温至设定点,观察用万用表连接检查的开关状态,直至开关动作;如动作点的温度不符合设定要求,可调节设定值指针(旋钮),重新升温,直至符合技术指标要求。有切换差设定要求的,应下行检查开关动作点温度是否符合要求,调整切换差调节指针(旋钮);有温度指示刻度的温度开关还应该校对指示误差应符合产品精度要求,校准后要点漆加封。633 使用和维护6331 安装使用时,应将温度开关的温度检测元件(温包)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其周围介质应保持流动、均温,毛细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50mm。任何时候都不准碰撞毛细管及温包。6332 温度开关内部的紧固部件不能任意旋紧或旋松。6333 对于防爆产品,将电缆与端子板连接或断开时应先切断电源。7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71 概述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直接将热电阻、热电偶的信号转换成420mA(010mA)标准电流信号的仪表,可利用普通导线实现远距离传输。72 技术标准721 输入方式:热电偶(K、E、S、B、J、T)。 热电阻(Cu50、Cul00、Ptl0、Ptl00)722输出方式:二线制420mA.DC 15V DC 三线制010 mA.DC 420mA.DC15V DC 双支式一组,420mADC;另一组,热电阻或热电偶信号。723 供电电源:24V DC 负载为0时,电源允许范围1030 V DC。 负载为250时,电源允许范围1535 V DC。 电源电压从1535 V DC变化时变送器输出值变化量程的0.02。724 环境温度影响:环境温度变化10时输出变化0.1FS。725 基本误差:02;03;05;1O。 冷端补偿温度误差 1(O100)。726 工作环境温度:070;-2080;-40100。727 测温范围: 热电阻变送器测温范围:-100500。 热电偶变送器测温范围:01300;6001600。728 相对湿度:90RH。729 功耗:O5W。73 检查校验731 检查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清洁、干燥、螺丝无锈蚀,连接导线的绝缘良好。732 校验7321 校验仪器与设备 a24V DC稳压电源完整,接线柱和调整 1台 b标准电阻箱或毫伏(mV)信号发生器0.05级 1台 e标准直流电流表(025mA)0.05级 1台7322 校验方法 a按图225接好校验接线图(二线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电稳定15min。 图225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校验接线图 b以Ptl00热电阻为例,测温范围0200。 c查Ptl00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对照表,0时阻值为100。用电阻箱输入100,看变送器输出电流是否4.000 mADC,如果不是,则调整零点螺丝,使输出为4.000mA DC。 d查Ptl00热电阻的阻值与温度对照表,200时阻值为177.1。用电阻箱输入1771,看变送器输出电流是否为20.000mA DC,如果不是则调整量程螺丝,使输出为20.000mA DC。 e重复c、d步骤,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f将变送器测量范围分为4等分,即0、50、100、150、200,逐点按上行和下行输入相对应的电阻值,记录各点输出值,检查各项技术指标,均应符合技术要求。74 使用与维护741 仪表的使用7411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安装应保证其周围的环境温度不超过技术标准规定的范围,尽量安装在无振动或振动小的地方,探头插入的深度最好为介质管道直径的1223。741. 2 不同型号的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按各自的说明书接线,对于具有安全防爆要求的仪表,接线时特别注意不能短路。7413 在本质安全防爆系统中使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时,要特别注意使用配套的安全栅。742 仪表的维护7421 对于防爆仪表,原则上不允许带电拆卸变送器或仪表接线,需要更换或拆卸时,应按防爆要求停电后进行。7422 定期检查校验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校验周期一般为1年或一个装置检修周期。742. 3 变送器在运行中应保持清洁、零部件完整。743 故障检查7431 首先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或生锈,测温元件是否断线。7432 检查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对地绝缘是否良好。7433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7434 重新校验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744 检修7441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应按7422条的要求做周期性的检查校验。7442 校验变送器,记录数据,填写校验单。7443 按上述校验步骤进行校验调整,各项性能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8 智能温度变送器81 概述811 智能温度变送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单元,可用于接收不同的热电偶和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输入-毫伏或欧姆输入信号,输出带有符合DE协议或HART协议的420mA DC电流信号。812 本规程以SBWX系列智能温度变送器为例,其他同类产品可参考使用。 SBWX智能温度变送器是一种高性能的温度测量仪表。变送器采用专用数字集成电路技术,具有HART通讯功能,能接入采用HART协议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通过HART手操器或采用HART调试设备可以对其校验和组态。双室结构,可与传感器一起组成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用于温度的变送、显示及控制。 SBWX智能温度变送器可分为SBWX-A型和SBWX-B型;SBWX-A有防水型,隔爆型和本安型三种,适用于现场安装;SBWX-B有一般型和本安型两种,适用于导轨式安装。82 技术标准821 输入方式:热电偶(K、E、S、B、J、T)。 热电阻(Cu50、Cul00、Ptl0、Ptl00)。822 测温范围:热电阻:-200500;热电偶:-501800。823 输出信号:420mA DC(或15V DC)+HART数字脉冲信号。824 供电电压:24V DC10,其工作电压可延伸到1245V DC。825 负载电阻:24V时,负载电阻为250600。826 环境温度:不带显示时为-4085;带显示时为-2070。827 防爆标志:Ex(d)BT5;Ex(ia)CT5。828 精度等级:参比条件下总的模拟精度为AD模数转换精度与DA数模输出转换精度之和,AD模数转换精度详见表227所示。表2-2-7 AD模数转换精度 热电阻 热电偶 毫伏输入 欧姆输入分度号数字精度分度号数字精度规格/mV精字精度规格/数字精度 Ptl00 O1 E 0.2 -2020 O1mV 0100 O1 Pt50 O1 J O25-80100 0.1mV O200 O2 Pt1000 0.1 K O25 0400 0.4 Cul00 O1 N 0.40 0400 4 Cu50 0.1 RO60续表 热电阻 热电偶 毫伏输入 欧姆输入分度号数字精度分度号数字精度规格/mV精字精度规格/数字精度 T 士0.25 S O5 B 0.75 DA数模转换精度:0.1FS,对于热电偶输入式,还应再加上冷端补偿所带来的附加误差0.25。829 冷端补偿:采用Cu50热电阻,测量范围为-4085。8210 报警上下限:当仪表的主变量大于设置的报警上限时,固定输出21mA;当主变量小于报警下限时,固定输出3.9mA。83 检查校验831 检查8311 智能温度变送器应保持清洁、干燥、外观完好;接线柱和调整螺丝无锈蚀。8312 定期检查绝缘电阻,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20M;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832 校验83. 21 SBWX智能温度变送器可用HART手操器进行校验和组态。8322 使用HART手操器进行校验和组态接线如图226所示。8323 常规校验方法参见本节732。84 使用与维护 见本节741。841 使用 见本节741。842 维护 见本节742。 图226 SBWS 智能温度变送器校验接线图843 故障检查8431 根据显示的故障代码,检查仪表相应部位的情况,即可排除故障。8432首先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或生锈,测温元件是否断线,检查智能温度变送器对地绝缘是否良好。8433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8434 重新校验智能温度变送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844 检修 见本节744。9 红外线温度仪9. 1 概述 红外线温度仪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测温方式,它的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因此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热偶和热阻等常用测温元件不适合的场所,如高温、高腐蚀等场合,具有精度高,反应快的特点。其原理是:所有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能量,发射能量的数量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红外线温度仪通过一个聚焦光学系统,将物体发射能量聚集到红外线感应检测元件上,通过特制的放大电路把检测到的信号转换成线性的420mA电流信号。 以下以E2T的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可参照执行。92 技术标准921 测温范围:单一连续量程范围2001650;通过计算机校准最高可测达3000。922 测温精度:温度示值的1。923 输出:lmV或420mA。924 被测物体的发射率:001099。925 聚焦范围:20in无穷大。926 目标物体尺寸: S (3+D)R。式中 S目标物体尺寸,in; D目标物体与仪表之间的距离,in; R分辨率,标准为150,非标准可为75、300、 400。927 供电:115V AC+10,5060Hz。 230V AC+10,5060Hz。 15w(不包括加热设备);95w(包括加热设备)。928 环境:a449(不带冷却设备)。 b-4093(带水冷却设备)。 c-4080(带空气冷却设备和电加热设备)。929 防爆等级:EExd B T4。93 检查校验步骤931 检查 看火通道无任何堵塞物并成一直线,各镜片清洁;冷却介质和吹扫空气流量充足。932 校验仪器与设备 a万用表(4.5位) 1只 b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