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语文25课古诗词中考试题(赏析)集萃(2011-03-24 08:18:07) 转载标签: 教育分类: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备考资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考试题集锦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7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8用“/”划分下面的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道理?(2分)答:二.20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两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形成鲜明对比。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三.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2008广西百色)7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8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答:(1)思想感情:(2分)(2)晢理:(1分)四.默写重点句1.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这里。4.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赤壁中考试题精选2007乐山市4.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_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答:_2007湖北省恩施(一)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4分)赤 壁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泰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B卷)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两题。(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到自身艰辛危苦。画线句写的很是巧妙,试作分析。答: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对尾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2010年湖北荆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3分)(2)诗中尾联句直抒胸臆,请你从内容上作简要分析。(2分)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 过零丁洋(4分)2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 ,以“雨打萍”比喻 (2分)2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2分)默写重点1.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 , ”(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地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2008年辽宁大连市中考试题)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010年湖南岳阳3.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2003年河南)4. 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