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docx_第1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docx_第2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摘 要】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研究面临的问题,正确判断、推理出准确结论,这种心理品质是构成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消除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提高差生学习成绩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造性的阶段,是实施教育最佳期。对于小学数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成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地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讨。下面谈几点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创新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的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巧设练习,培养创新思维。因为把数学练习设计好,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好的习题都是科学艺术的。它来源于教师经验积累,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艺术的探索,所以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上课时要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的思路卡在哪里?”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这样提的问题:请问同学们随便量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老师便能很快猜出一个角的度数,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知道真的是这样,后引导学生去探索这里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二、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时代,不仅要要教育学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一方面要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由于小学生年级小,知识不足,缺乏经验,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所以要遵循学生思维特点,运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思?S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小学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知识的异同点,将知识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系统。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基本方法。抽象与概括思维过程的核心,数学学习最终目标。 三、贴近生活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受兴趣的素材,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受兴趣的事例作为知识的背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在身边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数有30个1角硬币,小明找爷爷想办法,爷爷说好办,收了小明30个1角硬币,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觉得有点吃亏,我问学生想想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了3张1元钱亏不亏,先让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生的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分硬币中找规律。看元角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从讨论和实践中得出“1元与10角相等”。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运用的东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会用数、字母、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的简单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 四、优化教学渠道 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合理进行教材重组,教学中要科学性,层次性,丰富性,同时要适当密度。运用“三性”的教学方法,即适应性,启发性,生动性.使学生唯美的学生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美。 五、改进新课引入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差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以及受来自家长、老师等方面的压力,自卑感日趋严重,把学习数学这门功课视为苦差事,因此培养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十分重要。精心设计新课引入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引入”就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由衷地生生发情感和想象,从而自然地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习什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但是不管怎样引入,总要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上章,以能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境”中去为准则。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六、深入了解差生,正确地对待他们 许多差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也差,不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就是课后贪玩,再不就是好抄袭别人的作业。老师对这些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而这些学生也很敏感,老师稍有这种情绪,他们很快就会有所察觉,以致学习态度更不好,学习成绩更下降。然而,当我们真正深入到这些学生中,很快就会发现,每个差生都有他们各自解决不了的难题,有的是因病造成知识有缺漏;有的是课没有听懂也不敢问;有的是一时对某件事物有兴趣而放松了一段学习;也有的是家庭条件差,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有的是学习方法太死,智力水平低。因此,教师对待差生,要充分理解并尊重他们。 七、对学生延迟评价,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在学生一头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0.6)X=0.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