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doc_第1页
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doc_第2页
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doc_第3页
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doc_第4页
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夸奖孩子需要讲究艺术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聪明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夸奖孩子、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艺术。对幼儿来说,表扬这个词似乎太正规了点,因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表扬”的词义是:“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孩子的行为好像还没拔到那个高度,所以我们采用“夸奖”一词似乎更贴切。 夸奖孩子也是有学问的。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把夸奖、赞赏儿童的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个人取向。 针对儿童的个人特质的夸奖,常说:“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夸奖方式对孩子起到的效果最差。因为,常受到父母用个人取向方式夸奖的孩子,遇到新的任务时,更愿意挑选那些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务,以换取再次的夸奖,想永远当大人眼中的聪明宝宝。他们害怕失败,也总是逃避有困难的任务,实在躲不开的话,他们多数会放弃努力,甩手不干了。第二种过程取向。 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过程所做出的努力和运用的智慧来夸奖,常说:“你真努力!”“你的方法很好!”。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最好。因为,儿童常常听到父母这样的夸奖后,不会感到有压力,既不会因为一个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碰到一次失败而灰心丧气。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任务都会自己加倍努力坚持到底,试着用各种方法和窍门去攻克难关、完成任务。他们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能上面,并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如何。第三种结果取向。 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结果去夸奖,常说:“你做对了!”“你干得很棒!”。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比过程取向的夸奖要差一些。因为父母仅就儿童某次行为成功的结果去夸奖,使他们觉得好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如果下次我失败了,我就是愚笨的”。因此,当他遇到失败时,就会变得沮丧、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减弱。可以说,个人取向和结果取向的夸奖方式,都存在严重的欠缺,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父母夸奖孩子应该多采用过程取向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肯定他们努力完成任务而开动脑筋所付出一些辛劳和技能。那么参照心理学家的研究,看看我们身边的妈妈们又是怎样夸奖孩子的呢?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房子”,兴冲冲地举着画让妈妈评价。玲玲妈妈像大多数家长那样夸奖说:“真漂亮!你画得好极了。”这样的似乎夸奖很自然,好像没什么错。但是仔细想来,如果你总是这样夸奖孩子,她会觉得不过如此,今后不再相信你的评价,或者认为画画很简单,一旦遇到问题反倒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其实,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说:“你一定动了脑筋有了灵感,才画出了这么美的颜色和线条。快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这里为什么要画成圆形,为什么要选翠绿的颜色?”孩子会很乐意回答你提的问题,给你讲她画画的过程。采用这种方式是重本质,是在评论孩子为画画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地对事情的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重本质的夸奖能够激励孩子的积极行动,如同给他们增加了继续画画的动力。楠楠把红枣从盘子里一颗一颗往外拿,边拿边数:“1、2、3”妈妈高兴地夸奖:“儿子会数数了,好棒啊!”听到妈妈的赞扬,楠楠美滋滋地又数开了。其实,这样笼统地夸奖孩子意思不大,他并不清楚自己的什么行为得到了鼓励,听过几次之后就兴致全无了。好的方式要这样说:“你能从1数到20了,进步可真大呀!”这是把对孩子的夸奖具体化,针对他数数的具体行为,就事论事夸奖他努力克服困难的表现,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在征服了一些较难做的事之后产生的。幼儿的成长道路上会有许多困难和障碍,具体地夸奖他的某一个好的行为,可以使他明白克服了一个困难,就能有新的进步。同时他会慢慢体会到,父母更关注他的学习过程,更重视他是否努力了,进而会从你的夸奖中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自信,勇敢地面对今后更多的挑战。淘气的龙龙玩完了汽车大战的游戏后,没有像往常那样撒手不管,任房间一片狼藉,他把大大小小的汽车都收进柜子里。妈妈大声夸奖说:“宝贝,你真是个好孩子,乖孩子!”妈妈的本意是强化儿子自觉收拾东西的好行为,但说得不明确。应该直接指出他做的事是多么珍贵,他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如这样说:“今天你把房间收拾得真干净,我为你的进步骄傲!”,这既有针对性地夸奖了孩子的好行为,帮助他懂得今后应该怎样做;又有意识地选择孩子刚萌发出的优点的苗头来夸奖,使他能逐渐巩固和强化偶发的良好行为。有 针对性 和 选择性 地夸奖孩子,是一门教育的艺术。熟练地运用这门艺术,不仅可以激励孩子,还能够向孩子传达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如让乱扔玩具的龙龙明白:自觉整理好玩具、保持房间的整洁是好的行为。这样运用适宜的夸奖,可以让爱磨蹭的孩子变得动作麻利,让胆小的孩子变得勇敢,让无规矩的孩子变得有礼貌。 警惕夸奖不当的后果小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被人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恰当而适度的夸奖,可以肯定和强化孩子的好品行,让其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建立起自信和自尊。培养幼儿的自信、自尊和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形成健康心理和人格的核心。成人对幼儿的认可和夸奖,可以促使他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从而让身心和谐愉快地发展。我们也应该看到夸奖作为教育幼儿的一种手段,在父母的广泛运用中存在一些不当的问题,并且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后果。比如:皮皮的父母对他非常溺爱,平常无论他的行为对与错,父母总是哄着他说:“我家宝宝最乖了。”“你真听话。”皮皮自我意识很强,对这样的话根本不理会,经常我行我素耍性子,缺乏自制能力。在幼儿园他很不合群,对各种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不爱动脑筋。皮皮的问题就在于父母的夸奖太廉价。他们嘴上时刻挂着夸奖的话,不论孩子做了什么,做得对与错,一律是“真好”、“真聪明”、“真乖”的赞赏。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毫无目的廉价夸奖无动于衷,谈不上获得荣誉感,也不会珍惜,反而阻碍了独立精神的培养。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人的心理往往是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引起重视和珍惜。幼儿也是如此,不经过努力便得到的夸奖是廉价的,对他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有时还会产生为了夸奖去做事、你不夸奖我就不做的错误意识。更可怕的是,不适当的夸奖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使幼儿的人格发生扭曲。出现以下人格倾向:A、悦人型人格。幼儿总是把爸爸妈妈当成“权威”,父母的评价和态度是他们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父母不适宜的夸奖和无针对性夸奖,会使他以成人的好恶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为了获得更多的夸奖,搞一些小名堂来取悦父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悦人型的人格倾向。这种常“看别人眼色行事”的孩子独立性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遇事不自信,常被别人的态度与评价左右自己的情绪。 B、追求完美型人格。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夸奖过多过滥,让孩子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事事都要拔尖争“第一”,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也不允许自己失败,听到别人受表扬就生气,看见自己比别人差就发脾气。这种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争强好胜性格,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有这种人格倾向的孩子,过分追求完美,忍受不了生活中的挫折,今后他们会活得很累,活得不轻松、不幸福。 那么如何既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同时又能避免夸奖不当造成的弊端呢?除了上面强调的夸奖内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注意过程取向外,家长还应该注意避免与其他幼儿的比较。有的家长在夸奖孩子时,常说:“你比隔壁的亮亮聪明多了。”“你是班上最漂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