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doc_第1页
必修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doc_第2页
必修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doc_第3页
必修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doc_第4页
必修文言文基础练习题(通假、活用、句式)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第二册基础练习16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举酒属客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3、三餐而反4、小知不及大知5、此小大之辩也6、而御六气之辩7、而征一国者8、旬有五日而后反9、北冥有鱼10、其翼若垂天之云11、终老不复取 12、箱帘六七十 13、蒲苇纫如丝14、奄奄黄昏后二、分析下列句子的活用现象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3、辇来于秦4、朝歌夜弦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7、族秦者秦也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9、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0、西望夏口,东望武昌11、下江陵,顺流而东也12、侣鱼虾而友糜鹿13、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14、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15、东犬西吠。16、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18、汝幸而偶我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瓜分之日可以死2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22、当尽吾意为幸23、卒不忍独善其身24、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25、水击三千里26、而后乃今将图南27、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8、头上玳瑁光 29、孔雀东南飞 30、朝成绣夹裙 31、千万不复全 32、足以荣汝身 33、以此下心意 34、戒之慎忽忘 35、卿当日生贵三、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1、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2、戍卒叫,函谷举3、族秦者,秦也。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5、凌万顷之茫然6、渺渺兮予怀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而今安在哉9、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10、何为其然也?11、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1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13、妪,先大母婢也。14、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15、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16、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17、称心快意,几家能彀18、而莫之夭阏者19、奚以九万里而南为20、之二虫又何知21、奚以知其然也22、彼且奚适也23、其自视也,亦若此矣24、彼且恶乎待哉 2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26、翱翔蓬蒿之间 27、齐谐者,志怪者也。28、南冥者,天池也。29、翱翔(于)蓬蒿之间四、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4、汝可以模拟得之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6、可怜体无比7、槌床便大怒8、叶叶相交通 9、汝岂得自由 10、生人作死别11、不久当归还 12、府吏再拜还13、汝是大家子14、本自无教训15、处分适兄意16、共事二三年五、找出下列的偏义复词并解释1、便可白公姥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兄4、逼迫兼弟兄 5、其日牛马嘶 文言文第四册基础练习题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2、合从缔交,相举为一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4、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5、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或师焉,或不焉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14、属托行,货赂至,并增赋敛15、仓库少内,便事左右16、再拜便辟17、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18、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1、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2、天下云集响应 3、赢粮而景从 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5、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排列次序 6、履至尊而制六合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8、追亡逐北 9、却匈奴七百余里 10、约从离衡 11、序八州而朝同列 12、外连横而斗诸侯 1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4、会盟而谋弱秦 15、以弱天下之民 16、以愚黔首 1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8、吾师道也1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0、吾从而师之2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则耻学于师 2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27、吾未见其明也 28、其贤不及孔子 2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0、填然鼓之 3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2、谨庠序之教33、然而不王者 34、王无罪岁 35、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36、而君反以罪臣 37、以利其民38、必固其根本 39、则思知止以安人40、则思正身以黜恶 41、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42、则思虚心以纳下4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44、简能而任之45、择善而从之46、何必劳神苦思47、亏无为之大道哉4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9、其曲中规5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1、假马者,非利足也5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三、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2、赢粮而景从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流血漂橹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6、宽厚而爱人 7、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8、古之学者必有师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0、吾从而师之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14、必固其根本15、纵情以傲物16、三驱以为度17、思虚心以纳下18、何必劳神苦思四、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陈利兵而谁何。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6、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7、以为桂林、象郡8、赵尝五战于秦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不拘于时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3、而耻学于师。14、不拘于时,学于余。15、师不必贤于弟子。16、是社稷之臣也,17、何以伐为1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19、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21、申之以孝悌之义2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4、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5、寡人将加大诛于子。26、东阿者,子之东阿也。27、无乃尔是过与 文言文第五册基础练习题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秋豪不敢有所近。、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距关,毋内诸侯9、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1、夙遭闵凶。12、零丁孤苦。13、不嗛,辄奋击。14、椎釜鬲瓮盎盈道上。15、太尉判状,辞甚巽。16、出入岐周邠斄间。17、庄公寤生。 18、佗邑唯命。 19、谓之京城大叔。 20、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21、姜氏欲之,焉辟害。 22、姜氏何厌之有? 23、不义不昵,厚将崩。 24、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25、无庸,将自及。 26、段不弟,故不言弟。 27、遂寘姜氏于城颖。 28、若阙地及泉。 29、永锡尔类。3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记31、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2、网罗天下放失旧闻33、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34、思垂空文以自见二、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1、吾得兄事之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 3、常以身翼蔽沛公 4、籍吏民,封府库 5、沛公军霸上 6、沛公欲王关中 7、范曾数目项王 8、道芷阳间行 9、刑人如恐不胜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3、素善留侯张良 14、拔剑撞而破之 15、此其志不在小 16、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7、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8、则刘病日笃。19、夙遭闵凶。20、猥以微贱。21、历职郎署。22、具以表闻。2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5、凡在故老26、始舍于其址。27、名之曰褒禅。28、有泉侧出。2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0、好游者亦不能穷也。31、而其见愈奇。32、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3、火尚足以明也。34、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36、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7、以刃刺酒翁、坏酿器。38、晞一营大噪,尽甲。39、乃我困汝。40、遇不可,必达其志。41、裂裳衣疮。42、奈何欲以乱败郭氏。43、惊姜氏。 44、爱共叔段,欲立之。 45、今京不度,非制也。 46、多行不义必自毙。 47、无生民心。 48、有献于公。 49、公赐之食。 50、隧而相见。 51、粪土: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三、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4、而听细说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6、沛公居山东时7、九岁不行。8、零丁孤苦至于成立。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1、臣之辛苦。12、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1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17、纵士卒无赖。18、率以货窜名军伍中。19、折人手足。20、天子以生人付公理。21、段公,仁信大人也。22、一夕自恨死。23、朱泚幸致货币。24、都城过百雉。25、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2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7、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28、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29、下流多谤议四、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 、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大王来何操?、私见张良,具告以事7、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1、沛公安在?12、籍何以至此?13、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14、客何为者?15、此天子气也16、而刘夙婴疾病。17、州司临门,急于星火。18、段公,仁信大人也。19、欲谁归罪?20、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21、汝将何以视天地 22、 请辞于军。 23、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24、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25、制,岩邑也。26、郑武公娶于申。27、亟请于武公。28、有献于公。29、姜氏何厌之有? 30、敢问何谓也? 文言文第二册基础练习答案: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嘱,劝酒。2、旁,通傍,靠近3、返4、智5、辨6、变7、能8、又、返9、溟10、垂:通“陲”,边际11、取:娶,迎娶12、帘:奁,盛物之器13、纫:韧,柔韧14、奄奄: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二、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1、数词作动词,统一2、北、西:名词作状语。3、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4、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5、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6、铛、石、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7、族:名词作动词,族灭8、鉴:意动用法,以为鉴9、舞,泣:使动用法10西,东:名作状11、东:名作动12、侣,友:意动用法13、下,名词作状语14、上,名词作状语15、西,名词作状语16、手,名词作状语17、乳,名词用作动词18、偶 婚配,名词作状语19、老,尊敬,幼,疼爱:形容词用作动词;老,老人,幼,小孩:形容词用作名词20、像分瓜一样,名词用作状语21、使完毕,使动用法22、使尽23、使完善,形容词使动用法24、以为乐,形容意动用法25、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26、南:名词作动词,南飞27、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28、发光,名做动29、朝东南,名作状30、在早上,名作状31、保全,形作动32、使荣耀,使动用法33、使.委屈34、以为警戒35、一天一天,名作状三、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1、倒装句,介宾后置2、被动句3、判断句4、状语后置句 5、定语后置句 6、主谓倒装句7、被动句 8、宾语前置句 9、判断句10、介词的宾语前置11、介宾后置12、判断句13、判断句14、介宾后置15、介宾后置16、省略句17、主谓倒装句18、宾语前置19、宾语前置20、宾语前置21、宾语前置22、宾语前置23、宾语前置24、宾语前置25、介宾后置句26、介宾后置句27、判断句28、判断句 29、省略句四、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钩心斗角:宫室群参差分布,彼此回环掩抱,飞檐交错相接2、气候:天气(风雨晴雪)3、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精英:出类拔萃的人4、模拟 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5、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今义:连词6、古:可爱 今:值得同情 7、古:坐具 今:供人躺在上面睡觉的用具 8、古:交相通连 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9、古:自作主张 今:不受拘束10、古:活人 今:陌生人11、古:回家 今:把借来的钱物还给原主12、古:两次 今: 又13、古:大户人家 今: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14、古:教养 今: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15、古:处置 今:处罚 16、古:一起生活 今:一同工作五、找出下列的偏义复词并解释1、公姥 婆婆 2、作息 劳作3、父兄 哥哥 4、弟兄 哥哥5、牛马 马文言文第四册基础练习题答案: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通“横” 2、从通“纵” 举通“与” 3、通“敝” 4、通“又” 5、通“戟”7、通“影”8、受,通“授”,教授9、不,通“否”,和上句的“师”对用,表示否定10、 “读”通“逗”11、无:毋12、颁:斑13、涂:途14、通“增”,增加 15、通“纳”,上缴,交纳 16、通“避”,退避17、“振”通“震”,威吓18、“輮”通“煣”,用火烤来使木材弯曲19、“有”通“又”,“暴”通“曝”,晒 20、“知”通“智”,智慧 21、“生”通“性”,资质,禀赋二、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1、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2、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3、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4、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5、名词动用 排列次序 6、名词动用 登上 7、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8、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9、使动用法 使退却 10、使动用法 使离散 11、使动用法 使朝拜 12、使动用法 使争斗 13、使动用法 使灭亡14、形容词使动 使弱 15、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16、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17、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18、师,名词作动词 学习 19、“师”用作动词,从师。20、“师”意动用法,“以为师”。21、下,名词作动词22、“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3、耻,意动用法,是“以为耻”的意思。24、师,意动用法,是“以为师”的意思。25、“惑” 形容词作名词,意为“疑惑的问题”。 26、“圣”、“愚”形容词作名词,意为圣人、愚人。 27、明,形容词作名词28、贤,形容词作名词29、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30、鼓:名词作动词31、衣:名词作动词32、谨:形容词作动词33、王:名词作动词34、罪:名词作动词35、名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36、名词活用为动词,怪罪37、使动用法,使受益38、使牢固39、使安宁40、使端正41、统治,名作动42、使谦虚43、以为乐44、有才能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45、有才能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46、使劳;使苦47、使亏损48青,名词做形容词,深 49、形容词用作名词,弧度 50、名词作状语,每天 51、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快 52、名词作动词,游泳 53、名词作状语,在上、在下;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三、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古:黄河 今:水道的通称 2、古:担负 今:胜或获得 3、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份 4、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5、古:吝惜 今:爱惜、爱护、喜欢 6、古: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今: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7、古:划分 今: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8、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9、古: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10、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11、古: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 12、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13、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14、根本,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5、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今义:尽情。16、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17、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18、何必,古义:为什么一定。今义: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四、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 1、判断句2、被动句3、宾语前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 5、被动句6、被动句7、省略句8、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9、“者,也”表判断10、“也”表判断 11、介词“于”表被动 12、“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13、介宾短语后置句14、介宾短语后置句15、介宾短语后置句16、判断句17、宾语前置句18、介宾短语后置句19、介宾短语后置句20、介宾短语后置句21、介宾短语后置句22、介宾短语后置句23、宾语前置句24、主谓倒装句 25、状语后置句 26、判断句 27、宾语前置句文言文第五册基础练习题答案: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豪通毫、要通邀、倍通背、蚤通早、郤通隙、坐通座、不通否、拒 纳9、内通纳,使进入10、参通骖11、闵,通“悯”。12、零丁,通“伶仃”。13、嗛,通“慊”,满足,快意。14、椎,通“槌”,打,砸。15、巽,通“逊”,谦恭。16、斄,通“邰”,今陕西武功。17、寤,通“牾”,倒着。18、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19、大,通“太”。20、参,通“三”。21、辟,通“避”。22、厌,通“餍”,满足。23、昵,通“昵”,亲近。24、帅,通“率”,率领。25、庸,通“用”。26、弟,通“悌”。27、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28、阙,通“掘”,挖。29、锡,通“赐”。30、摩:通“磨”,磨灭31、底:通“抵”,大都,大抵32、失:通“佚”,散乱的33、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34、见通“现”二、分析下列句子中的活用现象1、名词作状语 像对待兄长一样 2、名词作状语 连夜 3、名词作状语 像翅膀一样 4、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名词用作动词 驻扎6、名词用作动词 统治 7、名词用作动词 用眼示意 8、名词用作动词 取道 9、名词用作动词 处罚 10、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11、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动词使动用法 使跟从,率领 13、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形容词用作动词 小事16、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7、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18、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19、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20、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21、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22、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23、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24、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25、故老:形为名26、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7、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28、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29、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30、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31、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32、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33、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34、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35、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36、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37、坏:使动用法,使坏。 38、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9、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40、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41、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42、败:使动用法,使败坏。43、惊,使动用法,使受惊。44、立,使动用法,使立。45、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46、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47、生,使动用法,使产生。48、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49、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50、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51、名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三、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现象1、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