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诗歌建设与理想兼论海子、顾城诗歌意义 10-10-09 13:11:00 作者:金鑫邱潋青 论文关键词:文化工业诗歌理想论文摘要:文章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视角,历史客观地分析文化工业q-q-国先锋诗歌现状、存在的问题噩其根源认为诗歌的理想建设在于诗歌本质的回归在于心曼的陈述。 一、关宁诗歌建设 中国先锋诗歌建设,自2D世纪80年代中期蓬勃兴盛至90年代衰落萧条,正如一座房屋建设,正面临极其矛盾艰难的选择:要么留有旧房屋并在其地址之外另建新屋;要么在新屋建好后,再考虑维修旧屋。而目前的问题是新屋尚未建好,旧屋又无法抵御新的文化工业浪潮。究竟是将精力用于建造“新屋”,还是继续维护“旧屋”,诗歌界仍无明确意见,更无一个具体发展规划。怨天尤人或自弃逃避以及任何毫无实质力量的以口号推翻口号的行为,都只能导致诗歌建设内部的混乱和宗派主义,使诗歌发展走向新的歧途,并同时仍会遭到来自外部舆论的批评。中国新时期先锋诗歌发展的坎坷历程已多次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种观点,笔者认为今夭的诗歌正面对来自内部的调整和来自外部的影响:内部,宗派主义(自宋代以来,乃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诗派运动,都无不表现这种特点),保守主义精神下所产生的贵族式封闭自守、自高自大状态使诗歌领域始终缺乏一个公开、民主、科学发展的良好机制,并产生出巨大而优秀的、具有说服力的作品;外部,缺少一个建设性的.客观公正的,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评判的良好评论环境。由此,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又诗人)更显得迫切。马克思曾在考察当时德国社会文化精神状态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庸俗的德国,德国的解放是德国人的解放,并从而推导出无产阶级要想解放全人类.首先要解故自己的经典论断。同样我们今天也应以这种批判的精神对诗歌自身反省:中国诗歌的解放正在于中国诗歌、诗人的自身的解放。 重建诗歌家园,这是许多前行于探索途巾并成为诗歌殉道者的光荣与梦想。然而站在新旧世纪的黎明前夜.我们的心情依然是沉重和充满矛盾的。这个光荣与梦想的诗歌家园是如此之复杂:新与旧,历史与未来,东西方文化的混合纠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发展,小说、散文、诗歌正受来自金融资本控制中的一个更具有冲击力的巨大文化工业浪潮冲撞下,诗或成为文化工业的对立面而濒临于边缘(或者说远离人们),或被稀释溶解于其它艺术行业之中(如A TTL 7、电视、广告装瑛等)以一种商业工具性的再生体归附于商品之中,失去了其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诗在经济化社会的公众眼里失去了地位,缺少了位置,更没承担任何角色。诗歌理想中的许多美好东西已褪去神圣光环成为一种伤感记忆,而新的令人鼓舞和信服的诗歌黎明又远未到来:面对这种难以回避的现实,严肃认真的思考是必要的,客观务实的评价是必需的.这是对诗歌生存与发展应持有的负责态度。 早在18世纪后半期,马克思就预见性地认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在后来者未来的景象”:川他预言社会主义首先是建立在英美发达国家基础之上。而东方较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这使其在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并非也不可能是西方现代化历史的简单重复,它必然交织着东方自身内在特点和规律。这些国家在向现代化发展中必然经历一个处理“异质现代化”问题。它不像水往低处流那样自然而然地向现代化推移而是在变革传统制度、文化、政治、经济一切活动中产生激烈矛盾与动荡,在内与外、古与今、东与西、传统与现代等剧烈冲突运动中作出痛苦抉择其发展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所以我们说中国近代史本身就是一部踊珊而行的不断选择怎样走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这是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线索,也是理解历史连续性与变革性所具有共同内在矛盾动力机制的着眼点。中国改革开放a0年由经济一文化一政治三个“历时性”阶段进而转为.共时性”协调阶段,必然经历生产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其特.点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整体生产高效、高质及生产力水平提高。中国新时期先锋诗歌发生发展所有问题的思考必须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之中,才能真正做到对客观历史具体的考察。作为诗歌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诗人本身素质是否达到这个要求?诗歌产品质量是否达到普遍整体合格标准?是否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名牌(优秀的富有中国气质的作品)?怎样处理民族与西方科学技术主义之间的矛盾?怎样处理技术与实验手段?怎样区别作为精神产品的诗歌与商业产品之间的异同特点?怎样建立一个不被污染的诗歌评论外部良好环境?等等,一系列论题,都需要我们组织力量去科学认真地调查研究。拯救是有意义的。对于诗歌这个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文学种类,积极拯救远比简单推向市场使其消亡或变成庸俗的附加于产品主体之中的商品而丧失诗歌本身特有价值要更理智。中国历史是在一种富于诗意中进行曲折演义的;中国民族始终以诗的方式将伦理道德融人日常行为之中,并在平凡生活中处处体现诗的存在;汉语是世界上审美因素最多的语言之一。中国汉字背后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审美哲学传统意蕴和中国诗歌意境中包含无限禅学思想,无论从阐释学,还是从形式主义、解构主义以及意象派理论角度看,都具备了诗歌广阔发展伸张的可能,具备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例如:解构主义代表德里达就曾在(论文字学中多次引述莱布尼兹对汉字的看法:中国字也许更有哲学意味,它们似乎是建立在更为成熟的,诸如数、秩序、关系等等的思考上面”:,他在评价意象派诗人庞德时,就指出:“中国表意文字赋予庞德文字的那种瑰奇想象,因此是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意义。3而意象派诗人代表庞德也早已察觉法国诗人很早就有从汉字鲜明形象的审美特证中汲取灵感的发展趋势,只不过意象派诗人在追求中国文字力量时,并未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二从现代派许多文学论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痕迹,更何况与西方技术理性思维相比,中国文化思维恰恰是形象的,是一种诗性的思维。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像保护国粹京剧艺术那样来保护汉语诗歌的存在。i世纪如年代学术界讨论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实际上早在先锋语言实验运动中便有迹象显露,对传统汉语遗忘.对西方话语“非对话“性接受都迫使我们在拯救诗歌语言失语叨中,重新考虑“重建中国诗歌话语”的必要,诗歌界对诗的探讨朝这样的方向努力,才最有现实意义。这里值得提醒的是“拯救”一词远非仅仅是保护之意,它有更深一层一含意。“拯救的意思是什么?通常我们认为这个词只是指:抓住一个被毁灭威胁着的事物,以便把它保护在它的先前的持续中。但动词拯救说的还不止这些。拯救就是让某物归于它的本质之家,以便将其本质带人真正的呈现。、一海德格尔这一解释的精确性在于,处于文化工业冲击中的诗歌,拯救不应仅仅理解成一种保护,它的哲学意义还应是使其自身的本质真正地呈现出来.即:使诗成为诗。 二、关于诗歌理想 作为新时期朦胧诗与先锋诗的两个有特殊意义而又争论较大的代表诗人.海子与顾城的诗歌意义在于试图以两种各不相同的方式.在文化工业强烈冲击中去努力构建诗歌艺术理想,虽然他们这两个绘有乌托邦色彩的诗歌家园构建,最终是以其理想与自身破灭宣告结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极其敏锐地把握住了诗歌家园所应体现出的真正精神和诗歌本质。这无疑在诗探索的夜空中,划亮了诗歌发展的运行轨迹,使他们的探索在新时期诗歌发展历史中具有了典型意义。 海子认为:“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诗。我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或是一位戏剧诗人,甚至不想成为一名史诗诗人,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5】他要“走向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揭开黄色的皮肤,看一看古老的沉积着流水和暗红色血块的心脏,看一看河流的含沙量与冲击力”。【6】在一片全盘西化(从技术理论到实验)的喧嚣中,他的这种不为人们注意的,来自边缘的声音是独特的。他的对生命、人、大地的爱,以及带有民族集体行为苦难意味的抒情,闪烁神灵歌巫式的、海子特色”诗歌理想,实质上涌动着民族意识。他是把这种具有楚辞中的南方巫歌色彩的理想构建在一个具有西方荷马史诗的大框架上。然而东方诗歌精神本质恰恰又是不可能产生出这样史诗的,这从我们的文学诞生:神话体系零散无系统性就可以看出。在天人合一与小生产方式的农村公社生活状态里,在具有以中3庸为原则指导的道德伦理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社会中,要想产生西方英雄式悲剧的史诗是多么不可能)。所以,当海子的理想与这种不可能实现的现实产生矛盾并无法解脱的时候,艰难的痛苦只能选择死亡。但是他诗中含有优伤意味的、一种成熟的、带有东方哲学方式的优伤“麦子”意象,却又准确把握住了中国特色的寻找诗歌“家园感”和“还乡意识”,并通过一种诗意渗人生命内心世界。而今天艺术界讨论的文化全球观念与民族意识关系问题,海子早已以自己的诗歌行为提供了一种“寻找”方式,只不过这种探索却被其死亡新闻轰动效应而掩盖,使我们忽略了更进一步冷静思考及客观地以艺术精神去研究。 与海子探索所不同的是顾城的诗(指80年代中后期作品),是一颗人类处于童年时期所具有的晶莹剔透的心:明净、空灵、精致、幻想。他带有浓郁韵味的精美小诗,在朦胧的旗帜下缓缓开放,汇人了祖国诗歌的群芳,滋润人们经历动乱而久已干捆的心田。他的诗充满特殊时代的特殊意味,又常使我们在阅读中想起古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风格。他的诗歌童话洋溢着浓郁理想主义色彩、以不同角度视线审视所生产出的各种错觉、幻觉画面,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天国乐园”,这个乐园有可爱的房子、花园、大海、鲜花、小动物及善良纯洁、美丽的女孩。这种诗歌理想不仅是人类童年诗歌理想也是千百年来人类所孜孜不倦追求的诗歌理想。所以说顾城的独特是以另一种方式:在童话世界中以美好理想去反衬出文化工业中现代人在剧烈变革中心灵的痛苦扭曲,告诉人们应如何怀揣善良与美好的愿望去真实面对历史、世界和人类自身。 转无论海子苦难优伤的史诗性童话,还是顾城美丽鲜花般的天国童话,他们的诗都闪着神性的理想之光,这种理想都较为纯正而纤尘不染。因为他们确实是把生命融人到诗歌创作之中,用笔蘸着自己的鲜血来抒写心灵。他们的诗是经过心灵世界的过滤和改造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7】但是在无神话的东方农业土地上,作为英雄式的个人理想的破灭与内心矛盾痛苦,在具有强大世俗性文化工业冲击下、史诗童话与天国童话都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梦想,这种梦想的美好及不可能实现,以及寻找家园过程中的幸福与痛苦体验,都让我们再次感到在向现代化进军的中国,这种诗歌探索是多么地艰难卓绝和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以这样的角度审视新时期两位诗歌代表,其思考意义在于: “在我看来,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悲剧理论告诉我们,考察新时期一些诗人是否该不该自杀是无意义的,问题的关键是这些有一定探索成就的诗人,他们在大量文化工业世俗性冲击下,依然还偏执团守诗歌发展纯净天地的精神,恰恰是诗人必须持有的思想态度和心理准备。任何简单粗暴的权威定论或主观批判乃至人身攻击都无助于诗歌健康成长和解决问题。人要尊严地活,如果不能这样,就不如死”老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自杀前的这句话,代表了一批新时期在文学和诗歌探索中自杀者的思想心态。作为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表象的行为上,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产生这些行为因素的背景、动因和根源。先锋诗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变化中,它在这种擅变中所产生出来的生存矛盾,正如我们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一样,是经济社会规津发展的必然。而诗人的先锋性实验理想已超越了这个历史阶段,并且又是在缺乏其生存土壤条件下进行发展的,故尔这种历史必然要求与现实要求不可能实现的矛盾产生,理应视为正常现象。对于他们超现实的诗探索我们应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评判。恩格斯在评价歌德的时候,也正是从辩证的角度,把歌德作为艺术家而不是作为政治家来对待的。他并没有从政治上去责难和苛求歌德(虽然他有两面性):他的着眼点,是诗人、艺术家对于现实时代,对于重大历史事件是否具有正确的态度,是否具有正确的美感为分析作品的依据的。对于中国先锋诗歌的发生发展及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我们也应以这种科学的态度去分析。以这样一个批评原则,我们说以海子、顾城为代表的一批探索性诗人为开辟诗歌探索之路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中应占有一定的章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代价付出后,我们并未在他们的探索基础上进行更深一步实质研讨,缺乏一种对诗歌建设连续发展的理性思考。浮躁和情绪代替了一切,因此,对诗歌发展以客观认识,对自身存在不良因素彻底批判清算与反省是必要的。不这样,诗将无法发展。 “无家可归成为一种世界命运”。海德格尔回答:“从我们人类的经验和历史来看,只有当人有个家,当人扎根在传统中,才有本质性的和伟大的东西产生”。9所以我们必须返回,回到我们一向的延留地。在那里、我们曾一度.诗意地栖居而今天从都市到乡村泛滥的“大众文化“.尤其是“快餐文化”虽可以使处于“异化”社会的人释放郁闷,获得感官上的快感及娱乐的舒适感,但这种建立在无根基、飘浮非确定的、具有一定殖民文化色彩的文化,在显现于肆意狂欢和自我迷恋之后,却更多地表现为人对于自己的根基、对于原有生存“家园”的失落与茫然,无论是动物保护主义、绿色和平组织人类环境与人口发展,还是全球文化意识与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交融冲突,归结一点都是人类对“家园”的追寻,只不过追寻角度方式各不相同罢了。在海子的诗篇里,人精神的家园是在民族母体内孕育并闪烁着宗教神性的光环,生长于一望无际的麦田与乡村之中;在顾城的诗里,人精神家园是远离物质世界,在幼稚而散发一种纯真烂馒的朦胧天国乐园之中;在科学技术主义诗人那里.人精神家园建设最终依靠的是工具理性和实验技术能力。虽然海子与顾城寻找家园的理想最终以于连式的悲剧而结束,但是他们对诗歌理想定位于纯净式神话的思路,是很具有启发意义的。人类的梦想与追求,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望,人类的发展起点与终点不都闪耀着神话色彩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6683:2025 EN Earth-moving machinery - Seat-belt assemblies and seat-belt anchorages -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s
- 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
- 电销数据团队建设与运营体系
- 2025版高血压症状诊断及生活护理培训
- 老年痴呆症患者大便护理方法
- 人道主义补偿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版心衰常见症状及护理原则培训
- 生产员工安全意识培训
- 蜀绣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10月全国机关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专升本2025年音乐学理论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过敏性哮喘的试题及答案
- 2026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校园招聘(第一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社区宣传环保活动
- 2025年大学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宪法、讲宪法”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6的表内乘法)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成品酒仓库安全培训教案课件
- 2025年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真题及答案三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