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doc_第1页
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doc_第2页
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doc_第3页
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doc_第4页
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运实际操作考试题(C卷)实际操作考试题共六题,任选五题作答,每题1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得分阅卷人1混凝土钢结构防腐保护电位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目的:通过检测钢结构的自然腐蚀电位或阴极保护电位,作为评价该结构所处环境腐蚀性的参数或作为阴极保护的判据。通过钢结构在介质(海水、淡海水、淡水、泥土)中的电极电位测定,以判断钢结构的腐蚀倾向。(二)、基本原理:对于介质中的钢结构,当它与介质相互接触的瞬间,在相界发生带电粒子的转移,形成“双电层”,从而产生电位差,通过参比电极可以测得钢结构的相对电极电位。(三)、测试设备:高内阻数字万用表(内阻大于1OM ),最小分辨率1mV;标准饱和甘汞电极(应用于淡水、海水中)。饱和银一氯化银电极或海水银一氯化银电极(应用于海水中)。饱和铜一硫酸铜电极(应用于土壤中或淡水中、海水中)。锌合金电极(应用于海水、淡水、士壤中)。参比电极要求自身电极电位稳定性好,其率定误差为20mV。(四)、检测方法:(l)测试前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校验。(2)按环境介质,选用适用的参比电极。(3)对待测钢结构进行测试,测试时把参比电极放入水中,让其靠近待测钢结构的表面,并用导线使参比电极,万用表和所测钢结构形成回路,直接由万用表读取测试数据。 (4)测量时应将参比电极放置到被测钢结构的表面附近,但应注意电极应尽可能靠近被测表面,但除非被测钢结构有良好的包覆层,否则电极不得与被测钢结构直接接触。(五)、记录:记录测试结果,按有关标准中的规定进行评定。2、粉煤灰需水量比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二)、原理:按GB/T2419测定试验胶砂的流动度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30mm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三)、材料: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 mm的中级砂(四)、仪器设备: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lg)、搅拌机(符合GB/T17617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跳桌(符合GB/T2419规定)(五)、试验步骤:(1)胶砂配比按下表胶砂种类水泥,g粉煤灰/g标准砂,g加水量/ mL 对比胶砂250-750125试验胶砂17575750按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调整(2)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3)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mm 14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4)当流动度小于130 mm或大于140 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为止。(六)、结果计算:需水量比按下式计算(计算至1%)X=(Ll-125)100式中X-需水量比(%);Ll-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时的加水量(mL)、125-对比胶砂的加水量(mL)3、混凝土电通量采用JTJ275-2000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目的:本试验方法以电量指标来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适用于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直径为95士2mm,厚度为51士3 mm的素混凝土试件或芯样。本试验不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掺其他外加剂或表面处理过的混凝土,当有疑问时,应进行氯化物溶液的长期浸渍试验。(三)、基本原理:在直流电压作用下,氯离子能通过混凝土试件向正极方向移动,以测量流过混凝土的电荷量反映渗透混凝土的氯离子量。(四)、试验设备及材料:4.1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流稳压电源,可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0.1V:(2)塑料或有机玻璃试验槽:(3)铜网,为20目:(4)数字式电流表,量程20A,精度士1.0%;(5)真空泵,真空度可达133MPa以下;(6)真空干燥器,内径250mm。4.2试验应用材料:(l)分析纯试剂配制的3.0%氯化纳溶液: (2)用纯试剂配制的0.3mol氢氧化纳溶液;(3)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五)、试验步骤:(1)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士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2)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洞以保证试件侧面完全密封。(3)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将试件放入l000ml烧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数分钟内真空度达133MPa以下,保持真空3h后,维持这一真空度注入足够的蒸馏水,直至淹没试件,试件浸泡lh后恢复常压,再继续浸泡18士2h。(4)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分,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用橡胶密封环或其他密封胶密封,并用螺杆将两试验槽和试件夹紧,以确保不会渗漏,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的流动冷水槽中,其水面宜低于装置顶面5mm,试验应在20-25恒温室内进行。(5)将浓度为3.0%的NaCl溶液和0.3mol的NaOH溶液分别注入试件两侧的试验槽中,注入NaCl溶液的试验槽内的铜网连接电源负极,注入NaOH溶液的试验槽中的铜网连接电源正极。(6)接通电源,对上述两铜网施加60V直流恒电压,并记录电流初始读数I0,通电并保持试验槽内充满溶液。开始时每隔5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值变化不大时,每隔1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当电流变化很小时,每隔30min记录一次电流值,直至通电6h。(六)、试验结果计算:(1)绘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将各点数据以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对曲线作面积积分,或按梯形法进行面积积分,即可得试验6h通过的电量。当试件直径不等于95mm 时,则所得电量应按截面面积比的正比关系换算成直径为95mm的标准值。(2)取同组3个试件通过的电量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通电量来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4、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修补材料项目)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目的和范围:测定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应为粘接修补设计和施工选择修补材料提供依据。此方法也适用于测定新老混凝士粘接抗键强度。(二)、试验设备要求:压力试验机应采用1000KN试模规格:200mm200mm200mm;100mml00mm200mm塑料垫板:l00mml00mm20mm混凝土搅拌设备。(三)、试验步骤:(1)制作空心的外尺寸应为200IIIIn200mm200mm的混凝土试件,空心尺寸为l00mml00mm200mm。第2天拆模后,将4个内侧面用钢丝刷刷成粗糙面,放在养护室内标养28d,取出放入室内风干14d,备用。(2)制作l00mml00mm200mm试件,第2天应拆模,用钢丝刷 刷混凝土试件四侧面成粗糙面,再放入养护室标养28d,取出,室内风干14d备用。(3)应将塑料垫板预先涂一层机油放入按(1)款制作的混凝土试件空心的底端,并封住,用修补材料涂抹余下的四内侧面,将按(2)款制作的混凝土试件四侧面用修补材料涂抹,但顶端至以下20mm不涂抹。(4)应将经过修补材料涂抹的(2)款制作的混凝土试件套入按第(1)款制作的混凝土试件中。接茬面应充满修补材料,刮去多余的浆液,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655%的室内固化14d,取出塑料垫板。(5)当测定新老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时,应用胶粘剂涂抹按第(2)款制作的混凝土试件顶端至以下20mm不涂抹。把涂有一薄层机油的在按(3)款进行试验时使用的塑料垫板放入200mm200mm200mm试模中央固定住,并浇筑成型混凝土。标准养护7d拆模,取出塑料垫板,并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655)%的室内固化至28d。(6)应将试件安放在压力试验机压板上,突出面朝上,进行剪切试验,以3个试件为1组。(四)、试验接果计算(1分)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fk=式中:fk;-混凝土粘接抗剪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S-粘接面积(mm2)。粘接抗剪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应取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组的粘接抗剪强度。当3个试件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取中间值;当3个试件测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验接果无效。5、土击实试验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试验目的:检测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对应得最优含水率。(二)、适用范围: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 mm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 mm(三)、仪器设备:击实仪:击实筒和击锤尺寸应符合GB/T50123-1999的有关规定。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电动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重型45)均匀分布的装置(重型击实仪中心点每圈要加一击)。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2g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标准筛:孔径为20 mm,40 mm和50 mm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四)、 试样制备(1)干法制样法:用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50 kg,风干碾碎,过50 mm 筛(重型过20 mm或40 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按GB/T50123-1999标准有关规定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2)湿法制备试样:应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50 kg,碾碎,过20mm或4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按含水率中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一个接近塑限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五)、试验步骤:(1)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连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重型击实试样为410 kg,分5层,每层27(56)下。若分三层,每层94(98)击,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试样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 mm。(2)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 g,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3)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不应大于1%。(4)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六)、结果计算:(1)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d-试样的干密度(g/cm3)i-试样的湿密度(g/cm3) wi-某点试样的含水量(%)(2)干密度和含水率之关系曲线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值时,应进行补点,土样不能重复使用。(3)气体体积等于零(即饱和度100%)的等值线应按下式计算,并将计算值绘于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式中:w-试样的饱和含水率w-温度4时水的密度(g/cm3)d -试样的干密度(g/cm3)G-土颗粒比重6、土工布孔径测定方法(干筛法)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原理、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试验样品的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或结果处理。(一)、试验目的:用干筛法测定土工布孔径分布(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以针刺法、粘合法加工的非织造土工布和针织土工布(三)、原理:用土工布试样作为筛布,将已知直径的玻璃珠放在土工布上振筛,称量通过土工布的玻璃珠的重量,计算出过筛率,调换不同直径玻璃珠进行试验,由此可给出土工布孔径分布曲线,并求出O90值。(四)、仪器设备及用具(1)筛子直径200mm。(2)标准筛振筛机:摇振次数221次/min,振击次数147次/min,回转半径:12.5mm。(3)标准颗粒材料的准备:将洗净烘干的玻璃珠用筛析法制备分档颗粒,分档如下:0.050.071,0.0710.09,0.090.1250.1250.154,0.1540.18,0.180.25,0.250.28,0.280.35,0.350.45(mm)。(4)细软刷子。(5)天平:称量200g,感量0.olg。(6)秒表。(五)、试样制备: 距土工布布边10cm及土工布卷装长度方向布端1m以上处裁样,样品上不得有明显的孔洞并避免二个以上的试样处于同一个纵向或横向部位上。裁取试祥5块,试样直径应大于筛子直径。 (注:如果是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试祥数为5n ,n为选取粒径的组数。)(六)、试验步骤:(1) 从已分档的粗粒径玻璃珠中称50g,然后均匀地撒在土工布表面上。(2) 将筛框、试样和接收盘夹紧在振筛机上,开动机器,摇筛试样20min。(3) 关机后,称量通过试样的玻璃珠重量,并记录,然后用刷子将试样表面的玻璃珠刷去。(4) 用下一组较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