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专题片.doc_第1页
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专题片.doc_第2页
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专题片.doc_第3页
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专题片.doc_第4页
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专题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地联手东风劲 主题教研百花开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实录剪影基地联手东风劲 主题教研百花开德惠市第十中学主题教研实录剪影在天台镇中心,镇政府西北,祥和大街的北侧,有一所令家长、学生梦寐向往的学校,这就是当地历史悠久、远负盛名的德惠市第十中学。这里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师生彬彬有礼,教学严谨活泼;各项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从这里跨入理想的高中,圆了他们初中的梦想;一批又一批的合格毕业生输送给了社会,均找到了自己较为满意的岗位,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德惠十中创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40231平方米,教职工72人,其中前勤任课教师47人,本科学历4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长春市级骨干教师4人,是一所全日制的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到现任领导班子,校长已换任了10届。现任党支部书记兼一把手校长史万成同志,2006年1月来到十中,挑起重担,带领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一心扑在教育上,经过六年的努力,如今全校危房翻盖率100%,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信息的重要迫在眉睫,史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具有前瞻性、用战略的眼光,抢占课改教研的制高点,率先为所有教研室配备了电脑,班子成员配备了笔记本,各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班班通,使师生在信息化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牢了坚实的基础。新任领导班子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把教学做为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新课程改革,2004年新课程改革在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沉睡正酣的德惠大地上初露端倪,教育局领导率先在教改前沿的布海中学刚刚试点“小荷才露尖尖角”(其他学校的课改是在2007年德惠市中小学校全部铺开);2006年史万成校长已经邀请教育局主抓教学的基础教育科张广垠科长、孙桂敏老师、鲁树生老师,进修学校的电教室孙海峰主任、及各科教研员老师,当时任十八中的徐风春校长、马国伟副校长带领教师,二十六中的初国嘉校长带领老师,我镇的光明中学、卧龙中学两处学校校长、老师,还有十中已退休的前任校长张玉琢同志、前任工会主席吴井芳同志等社会名流,学生家长代表等邀请到十中,检验十中教师自主课改的展示课“早有蜻蜓立上头”。十中领导班子这一大胆前卫的决定,目的是抛砖引玉,虚心听取各位专家、同行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让课改的东风早日吹进校园。当时德惠市电视台记者也莅临了现场,对此教学活动进行了全程录制、报道。2007年,在李元昌教授为顾问,德惠市教育局直接领导和进修学校亲自指导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高效课堂教学途径为突破口,以年级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有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并在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指导思想下,以六中为牵头校,以周边的十八中、二十六中、向阳中学、光明中学、卧龙中学、十中为参与校,七校“中学三级网络主题研培”郭家基地教研联合体成立了。根据“强弱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宗旨,以郭家六中为龙头,每学期由基地内的一所学校承担主办方做东道主,其他兄弟学校送精品课或领导带队听课为辅的形式开展起来了。2008年4月,十中承担了基地教研主题教研活动的主办方:十中王春华老师的初二英语“Unit7 Section A”、刘立芬老师的初二数学“矩形的判定”、张习颖老师的初一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韩天丽老师的初一英语“Unit7 Section B”、张英丽老师的初二语文“泥人张”、冷国斌老师的初二物理“电磁波”还有其他兄弟学校老师送来的精彩课,博得了到会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喝彩。尤其十中六位老师的展示课,已和两年前的课不可同日而语了,刮目相待,有了质的飞跃。十中领导教师课改教研的辛勤努力得到了领导、同行们的好评和认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中之所以在主题教研方面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果,是因为十中的教师默默走在了课改的最前沿,在这方面业绩最突出的是我校的安东侠老师。早在2004年,安东侠老师就主持了李元昌教授牵头的“关于农村中学写作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因安老师突出的业绩,同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农村中学优秀语文教师。“千淘万漉终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2006年9月,李元昌教授为首的课题专家组一行来到十中,在李教授亲自论证、验收下,安东侠老师课题历时3年的研究成果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赞许,顺利结题。 “向阳花木易为开”,在李元昌教授的亲自引领下,在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赵永春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在德惠十中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德惠十中语文组同行的全力协助下,安东侠老师这颗“幼苗”得到了更多“东风”、“雨露”的惠顾,茁壮成长起来了。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在农村中学语文教育2005年第4期发表,学习新课标、探索创新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发表,2006年9月,安东侠老师在长春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活动中成绩优异,荣获金星奖。同年加入长春市骨干教师明星工作室至今,生命生命一课在2007年3月中央电化教育馆优秀课例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同年9月,她被德惠市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教师。论文放飞身心的语文教学在2009年5月获德惠市教育局、德惠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德惠市中学第三届学科骨干教师论坛一等奖。2010年8月,安东侠老师因业绩突出,经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小组考核,被认定为吉林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2011年11月,安东侠老师在长春版新课标语文教材第二届“长春杯”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1年四月,吉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省骨干教师,吉林省语文中考资深命题人、名星工作室主持人、吉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石馨老师带领2位工作室同行老师来到十中听取安东侠老师的汇报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德惠市教育局领导、进修学校的晁振英校长、陈恒校长带领教研员老师陪同来到十中,石馨老师对安东侠老师的课进行了公正、公平经典的点评,掷地有声,博得了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喝彩。对十中教师的课改之路“雪中送炭”,为十中主题教研活动“锦上添花”,受益不尽。“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正是十中主题教研的务实、深入的开展,经历了从稚嫩到成长、成熟的过程。(画面)十中领导开主题教研专题会,十中领导、教研组长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主题教研,十中全体教师开主题教研专题会,主抓教学的宋扬副校长部署工作。十中领导听课、研讨、总结,十中领导指导课题组教师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手册。十中教研成果展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中领导教师的主题教研工程获得了优厚的回报:2008年以升学率52%、18人进重点班。2009年以升学率58%、2010年以升学率68%成绩逐年攀升,名列农村同行的前列。突破了十中前几年一度成绩急剧下滑、跌入谷底的瓶颈,为学生、家长、社会重新赢得了荣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中的主题教研工作方兴未艾、它还只是个起点:课改是永远的课题,教研是终生的事业。做为教育工作者光有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不但让学生学会“授人以鱼”,更多地教给学生会学的方法“授人以渔”。“内因”是成功的关键,“外因”不过只是成功的条件。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达到以上的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主题教研的研究。“基地联手东风劲,主题教研百花开”,在李元昌教授的亲自引领下,在德惠市教育局李伟哲局长的直接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