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公共直行车服务系统的模型优化.doc_第1页
数学建模公共直行车服务系统的模型优化.doc_第2页
数学建模公共直行车服务系统的模型优化.doc_第3页
数学建模公共直行车服务系统的模型优化.doc_第4页
数学建模公共直行车服务系统的模型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评价模型分析摘要 本文针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首先对所给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了相关统计模型,运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各站点设置、桩位配置等的效率进行评价。最后并利用查阅资料,结合所得结论,提出改进建议。针对问题一:在已处理好的数据基础上,建立了频率与频数、用车时长的统计模型,利用Excel软件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及还车频次,得到每天和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见表);并对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排序(见表);对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画出其分布图(见图),由图可知:每天用车时长分布形状非常相似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结果显示:街心公园累计借车数量最多,达到12288车次;五马美食林累计还车数量最多,达11414车次;每次用车时长主要集中在二到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以内),比重达到88。针对问题二:在已处理好的数据基础上,建立了使用公用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数量的统计模型,利用Excel统计20天中每天使用不同借车卡数量,其中最大的为第20天的20024;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会员卡使用比重达98.09。针对问题三:根据问题一的分析,已给站点累计所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是第20天。对于第一小问:利用第20天数据,运用物理公式求得两站点间最短时间,将站与站间的距离定义为两站间的最短时间与自行车速度之积,同时考虑到了速度和时间的随机误差影响;利用距离的定义,通过Excel计算得两站点最长距离为:8.8公里,最短距离为:200米。利用问题一中的频数模型,对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使用时间在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进行统计,得借车频次表(见表)和用车时间分布图(见图)。对于第二小问:根据问题一的统计,第20天的借车和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分别为42(街心公园821次)和56(五马美食林786次),利用Excel统计出两站点借、还车时刻和用车时长的分布图(见图),由图形分析可知:借还车的高峰期与人们上下班的时间非常吻合,在借还车时间上大体都在一小时以内。第三小问:将第20天数据从6点到22点每小时作为一时段,分别统计各站点各时段借还车频数,利用Excel编程求出借还车高峰时段(见表),并对具有借车高峰时段与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进行归类。(见表)针对问题四:根据前三个问题的统计结果,结合公共自行车服务指南,确定评价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的主要指标有:借车频数、还车频数、可借比例、可还比例、锁桩数目,统计分析公共自行车服务评价模型,得到评价结果:181个站点分成有优劣之分的三个类(见表)。针对问题五: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公共自行车的其他运行规律主要是借还车时间有限制,用车时间集中在短时间内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公共自行车 Excel软件 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MATLAB软件 一、 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节能、健康的出行方式,正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推广与普及。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中,自行车租赁的站点位置及各站点自行车锁桩和自行车数量的配置,对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用户的满意度有重要的影响。1.2问题提出了解公共自行车服务模式和使用规则的基础上,根据附件提供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讨论以下问题:1. 分别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所有站点按累计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分别给出它们的排序。另外,试统计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2. 试统计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即借车人)数量,并统计数据中出现过的每张借车卡累计借车次数的分布情况。3. 找出所有已给站点合计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并讨论以下问题:(1)请定义两站点之间的距离,并找出自行车用车的借还车站点之间(非零)最短距离与最长距离。对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使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进行统计。(2)选择借车频次最高和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分别统计分析其借、还车时刻的分布及用车时长的分布。(3)找出各站点的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在地图上标注或列表给出高峰时段各站点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并对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分别进行归类。4. 请说明上述统计结果携带了哪些有用的信息,由此对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做出评价。5. 找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其他运行规律,提出改进建议。二、模型假设1、假设题目提供的数据是真实、完整、有效。2、假设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转良好,无被偷、被盗现象,相关基础设施配置及正常运转,无任何意外或故障发生。比如不会因设备故障出现错误数据;维修人员足够且责任心强,损坏的自行车能得到及时的修理,不会出现借车站点有车借,但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在借、还车的过程中使用者都能有效刷卡,不会出现错误。以上现象均会有一定的事故率,假设故障率不影响自行车系统运转良好,旨在保证系统的数据的有效性。3、假设道路上自行车能正常行驶,且无自行车被堵情况。4、假设所有自行车以匀速行驶,且速度相当。5、假设自行车行车时间为还车时刻与借车时刻之差,忽略取车、锁车时间。6、使用者完全知道使用规则,一般会按规则正常使用。7、假设自行假设对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只考虑市民对自行车实际需求情况,不考虑经费、场地等其他因素。8、 以自行车站号作为借车车站的唯一标识。三、符号说明i=1.181 第个站的频数 (1,2.20) 第天数据记录的有效总数 第个时间在第次记录中的出现次数 第张卡出现的频数 第个站到第个站的距离 第个站到第个站的所用最短时间 第个站点的频率 第L天借记卡总数(l=1.C2181 ) 第个站到第个站在数据中出现的次数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四、问题分析题目提供了20天公共自行车借车和还车等原始数据,本文的关键就是通过分析处理所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并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进行评级及提出改进建议。4.1问题一分析要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和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查阅资料知,频数为频率和频数,对于借车与还车频数,可引入0-1变量表示各站第天借车和还车在次记录中出现的频数,各站每天和累计的借车频数就是借出车站号在每天出现的次数和总天数的借车频数和,各站每天的借车频率是借出车站号在每天出现的次数与每天的有效数据,累计的借车频率是累计借车的频数比上总有效数据,对于借车每天及累计的频数类似,从而可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根据以上分析,可统计出各站点20天中每天和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进而可对所有站点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排序。分析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可运用相关软件将分布情况作出。4.2问题二分析要统计20天每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的数量,对于各天的借车人数相当多,为此先用相关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即将重复的借车卡,累计到不同借车卡的一行中,可得到没有重复的不同借车卡数据,引入0-1变量表示第张卡第个数据中出现的情况,累计求和,就可得到各天不同借车卡的数量,即得相应统计模型,再运用相关软件分析每张借车卡累计次数的分布情况。4.3问题三分析 (1)由于站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很难得到,且城市里人流量较大,自行车行驶速度不可能很大,应比较均匀,所以定义两站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物理中距离与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定义距离,其中时间的获取可通过数据中所给的站与站之间的用时加以处理后得到。该定义的距离会应不同的骑车速度和时间,导致两站点距离不同,因此速度和时间需要引进误差,且将两相同站点的距离定义为0,为此可得到距离的定义。对于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用时一分钟以上的借还车情况直接利用Excel进行统计即可得出相应结果。(2)根据问题一得到结果,可找到所有站点使用自行车次数最大一天,借车频次高和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根据相应站点的数据,可应用相关软件将各站点的借、还车时刻的分布及用车时长的分布求出。(3)题中给出数据的借车还车时间段为6:00-22:00,要求各站点借车还车的高峰时段,可对总的时间段进行划分,考虑到数据量以及统计的精确度,可采用一定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段,分别统计各个站点在每个事件段内的借车频数以及还车频数,则最高借还车频数对应的时间段即为高峰时段,进而能得出高峰时段各站点的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此处统计工作量可能较大。再对其整体分析,即能得到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的归类情况。4.4问题四分析要对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数量的配置做出评价,要根据前几问统计的数据,找出相应的指标,根据问题一,可让借车频数和还车频数作为其中指标,从数据的初步分析来看,借车、与还车频数可能大,说明车流量比较多,从这方面,也可根据题目所提供的站点地理位置,可以知道各个站台的得可借比例(可借车位比上总车位)和可还比例(可借车位比上总车位),作为其中指标,对于数量的配置,根据各站锁桩的数量等作为其中指标,为此可得到相应指标对自行车服务系统进行评价,进行排序。4.5问题五分析要找出自行车服务系统的其他运行规律并提出改进意见,要先对问题中所有数据的一个时间分布情况、借车高峰、还车高峰、以及站点中桩位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改进。而改进的方法可能从现有数据和系统流程不能解决,因此可通过查找其他服务系统中号的服务规则进行改进。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问题一的解答 模型一的建立 需要统计各站点20天中每天和累计的借车频次。设为0-1变量,即 当时,表示第i站在第j次记录中不出现;当时表示第i站在第j次记录中出现。为第个时间在第次记录中的出现次数,为0-1变量当时,表示第i站在第j次记录中不出现;当时表示第i站在第j次记录中出现。建立模型一: 每天各站的频数: 各站累计的频数: 每天各站的频率: 各站累计的频率:用车时长: 模型一的求解n 借、还车频次的计算根据题目所给数据,代入以上模型,利用Excel进行求解,得各站20天中每天及累计的借车和还车频次,部分数据见下表,具体数据见附录2。 表一 20天中每天和累计的借车频次借出站借车频次借车频次借车累计频次第1天频数第1天频率第20天频数第20天频率累计频数街心公园7980.02192198210.019435612288五马美食林6450.01771887660.018133611953体育中心西6010.01651016440.01524559675开泰百货5630.01546626130.01451169869 时代广场5500.01510914840.01145787568医学院5460.01499926530.0154586 9274国光大厦5000.01373555480.01297298071阳光花苑4970.01365315370.01271257751洪殿奥康4320.0118675 4870.01152897530县前头4280.01175765200.01175357608表二20天中每天和累计的还车频次还车站还车频次还车频次还车累计频次第1天频数第1天频率第20天频数第20天频率累计频数街心公园8000.0219798 7850.0185896 10976五马美食林6820.0187378 7860.0186132 11414体育中心西6290.0172816 6420.0152032 9430开泰百货5830.0160178 6400.0151558 9514时代广场5400.0148364 5030.0119115 7503 医学院5320.01461666720.0159136 9021国光大厦5180.0142319 5550.0131429 8061阳光花苑4920.0135176 5430.01285887751县前头4330.01189665050.0119589 7647洪殿奥康4320.0118691 4850.0114853 7215频数统计利用Excel中公式SUM对每天频数进行计算得出n 累计频次的排序对以上统计的所有站点累计的借车频次与还车频次,根据频率或频数中的其中一个进行排序,因为频率的计算会有小数的误差,为了方便统计,用频数进行排序,排序结果见下表,具体见附录1。表三 累计借车频次的排序序号站点号借出车站频数142街心公园12288256五马美食林11953319开太百货9869463体育中心西9675178170银都花园326179153妇女儿童中心299180177 都市花园1851811000调试站120由(图3)可知,累计借车频数最大的站点号为42(街心公园),借车频数为12288,最小的站点为1000(调试站1),借车频数为20。其差异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街心公园在地图中明显位于交易繁华的位置,周围有商场有酒店,借车数相对较多,而调试站1周围比较空旷人流活动少。表四累计还车频次的排序序号站点号借出车站频数156五马美食林11414242街心公园10976319开太百货9514463体育中心西943017986 测试点424180177都市花园1851811000调试站120由上表可知,累计还车频次最高的站点号为56(五马美食林),还车频数为11414,最小的站点为1000(调试站1)还车频数为20。其差异原因主要是地理位置的不同,五马美食林在地图中查看可知,其周围是社区和商城人流密集。n 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对于每次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根据题目中数据,用Excel统计出分布时间对应的频数可画出用车时长的分布直方图。随机抽取20天中某几天用车时间与20天累积数据用车时间的分布对比图(如图)。街心公园(图1)五马美食林(图2)第二十天的时间段分布图1到20天用车时间段0-1470002-1943885520-3912344840-59212906069471到20天的用车时间段图3由图形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每一天和20天内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而且作出20天所有用车时长的分布情况,其状况也相同。因此分析用车时长可以用20天内累计的数据。通过查找分布图可知,用车时长的分布近似服从分布。对分布情况观察发现时间基本集中在内,而超过1小时的用车时间却很少。5.2问题二的解答 模型二的建立对于统计20天中各天不同借车卡的数量,将公共自行车每天的数据按借卡号顺序排列,且将同种借卡号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其累积的次数就是借记卡的数量。假设为第张卡出现的频数,为第l天借记卡总数,为0-1变量,当=0时,表示第张卡在第次记录中不出现;当时,表示第张卡在第次记录中出现。建立模型二:模型二的求解 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运用Excel将20天数据中出现的每张借车卡累计借卡次数统计出来,如下表五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类型数量统计表借车日期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普通会员卡3576536739166133185137679395753962116243110326851会员卡0100000000VIP卡637672297578629751741305178130合计3640237412169103242938308403264036216548112106981借车日期第11天第12天第13天第14天第15天第16天第17天第18天第19天第20天普通会员卡32115376054096140981380731883031701317643997241488会员卡0000000000VIP卡611714959850866300699689721754合计32726377794192041831389391913032400324534069342242(图3)表六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不同借车卡号数量统计表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普通会员卡16508171149496143821764618313185031040569274079会员卡0100000000VIP卡33434617229533739637819111774合计16842174619668146771798318709188811059670444153时间第11天第12天第13天第14天第15天第16天第17天第18天第19天第20天普通会员卡14816178481914219097183341114615096150181884519647会员卡0000000000VIP卡282347392366343187318291345377合计15098181951953419463186771133315414153091919020024(图4)表620天中各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相同借车卡号数量统计表时间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第8天第9天第10天普通会员卡1925719625711717469200332126221118583841052772会员卡0000000000VIP卡3033261252832923553631146156合计1956019951724217752203252161721481595241662828时间第11天第12天第13天第14天第15天第16天第17天第18天第19天第20天普通会员卡1729919757218182188419739768416611167462112721841会员卡0000000000VIP卡329369567484523113381398376377合计1762820126223852236820262779716992171442150322218(图五)由上表可知,第20天借车人最多,且自行车使用次数也最多,第3天借车人最少,但是自行车使用次数最少的一天是第10天。5.3问题三的解答该问要解决的3个小问题,解决问题的数据是根据所有已给站点累计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最大一天进行求解,根据问题二中的图表使用自行车数量可以知道第20天的自行车使用次数最多,因此要根据第20天中的数据,来求解问题三。5.3.1模型三的建立5.3.2模型三的求解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在已给的站点中合计使用自行车次数最大的一天如下表天数借车站点还车站点总和第一天364033639872801第二天374133741074823第三天169111691133822第四天324303242764857第五天383093830976618第六天403274032380650第七天403634035780720第八天165491654733096第九天112111120922420第十天6982697913961第十一天327273272065447第十二天383203831976639第十三天419214190683827第十四天418324182583657第十五天389403893677876第十六天191311913138262第十七天324013239564796第十八天324543243764891第十九天406944068481378第二十天422434222584468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二十天是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天,在此条件下:n 两站点间的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 要求两站点的最短和最长的距离,可根据模型三的定义,来求解两站点的距离,首先通过Excel,筛选出第20天两站点间的最短时间。对于求最短时间与最长时间,为减少运算复杂程度,提取第20天用时为和的数据,进而用模型三距离表达式,进行多次计算取得一个均值,得到两站点最短和最长的距离。最长距离为8.8公里,最短距离为200米。具体借还车站号见下表。通过网络查找,知自行车速度在每小时10-15公里2】,考虑借还车等因素,设自行车行驶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则可计算出距离=自行车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因此最短距离:s=vt=1200601=200米最长距离为:s=vt=126044=8.8公里n 借还车是同一站点且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借车数据的统计对借还车情况的统计可用模型一统计,统计借车还车频次,最大最小值,均值,用车时间分布图。由于统计的是同一站点的借还车数据,因此借车和还车频次是一样的所以可只统计借车频次。得到如下表结果。表7借车数据站点借车频数1628374171789179171801218120有借车数据可知借车最大站点为56号站点借车58,借车最小站点为86和120均为1,借车均值为16。对于第二十天的数据,用Excel统计出该天各站点借出频次图如下(图六)5.3.3 问题三(2)求解根据问题一中,所统计第20天的借车与还车频次,可以知道借车频次最高的站点为42(街心公园)和还车的频次最高的站点为56(五马美食林),对此可运用相应站点的数据画出相应的借、还车时刻和用车分布,对应图像见下图。 (图七)42号站点借车时刻与还车分布对比(图八)56号五马美食林还车时刻分布由上图可知,借车频次最高的借车时刻与还车时刻主要集中在点和16:00-18:00之间,了解到该时段属于上下班时期,因此上下班时刻有很大可能对该站点借还车频次造成较大影响。从图形上来看,用车时长的大概分布在分钟之内的数量比较多,超过1小时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温州鹿城公共自行车的服务指南,可知1小时内是车辆的使用是免费的,大于1小时是按阶梯收费的,说明该城市在自行车收入中,处于低收入状态。6.3.4 问题三中(3)求解n 借车高峰时段与还车时段要统计各站点借车、还车高峰时段,可将时间间隔取为30分钟,借车时刻满足该时间段的,划分到区域中,再将区域中所借车的总数,统计出来,根据该总数,可得到各车站高峰时段,通过Excel计算,得到数据见下表,对于还车的高峰时段类似。 表八各站点借、还车高峰时段站点借车高峰还车高峰1 20:30-21:0019:00-19:302 16:00-16:308:00-8:303 17:00-17:308:00-8:304 17:30-18:009:00-9:305 17:00-17:3018:00-18:30177 7:30-8:008:00-8:30178 17:00-17:308:00-8:30179 17:00-17:308:00-8:30180 7:30-8:0016:30-17:00181 17:00-17:308:30-9:00(图九)由上表可看到,高峰时段基本处于早上和晚上的上班期,对于这样的情况可考虑增加该时间段的借车费用.n 统计高峰时段各站点的借车和还车的频次我们可以统计到高峰段借车频次和还车频次,进而可得到如以下表格表九高峰段各站点的借车和还车频次站点借车高峰借车频次还车高峰还车频次120:30-21:001619:00-19:3013216:00-16:30118:00-8:3013317:00-17:30408:00-8:3036417:30-18:00209:00-9:3021517:00-17:301318:00-18:301117817:00-17:30138:00-8:301717917:00-17:30448:00-8:30561807:30-8:001416:30-17:001218117:00-17:30188:30-9:0014n 共同借车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对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进行统计,得到20类情况见表。表十 借还车高峰时间表借车高峰为7:30-8:00与还车高峰为7:30-8:00的站点站点借车频次借车高峰对应借车高峰时段还车频次还车高峰对应还车高峰时段143447:30-8:004047:30-8:00741747:30-8:001347:30-8:00821647:30-8:002147:30-8:00831947:30-8:001547:30-8:00 . 借车高峰为20:30-21:00与还车高峰为19:00-19:30的站点站点借车频次借车高峰对应借车高峰时段还车频次还车高峰对应还车高峰时段1163020:30-21:0013 27 19:00-19:3037323020:30-21:00202719:00-19:309383020:30-21:0052719:00-19:30通过对具有共同借车高峰时段和还车高峰时段的站点的归类,可为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管理提供参考,以能得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增大自行车站点的利用率。车站车站号频次车站车站号频次车站车站号频次科技馆16丽都大厦6113温八医1226温州大剧院28大南门农贸6228杏花路十七中路口12316吴桥路加油站37体育中心西6346马鞍池路杏花路口12416银泰百货417县前头6449东南剧院1257星河广场512小南门电力局6529学院大厦1269绣山卫生院612体育中心南6610人力资源社保局12711市政府西74大自然家园6714马鞍池吴桥路口12827小南门立交桥929站前东小区6818马鞍池西路89号1294市九中1028时代广场6924水心邮电13030鹿城区审批中心1110区地税局7015水心汇昌路口13121桥儿头公交站1221国际大酒店7139浙南农贸市场对面13213公共自行车中心135质量监督局728清明桥站13319南浦医院1419汤家桥路英豪花园734杏花路水心菜场13415温州建国医院对面158方正大厦7410温州大厦13522金色家园1621龙方家园757瓯昌饭店13620区政府西1726宏源路数码大厦7615大世界超市13711区政府东1816喜来登酒店776西城菜场1387开太百货1935桥儿头交运国旅7825瓯海二高13917南浦桥2013世纪联华7928水心过境路口14021东阿外楼2122牛山北路文杰酒业809勤奋路花坦小区14120鱼鳞浃2212火车站对面816勤奋路市财政局1423温迪路农贸市场2321海港大厦8215粗糠桥公交站1435春晖路口2418南塘一组团8310粗糠桥14411鹿城法院259南浦街道8419百里路勤奋路口14520南浦小区2619市图书馆8514人才大厦14622锦江家园2722测试点861杨府山南大门1479上田菜场284雪山路-勤奋路口8710物华天宝14814市审批中心299鹿城路旅集散中心8814均瑶宾馆对面14931绣山中学3010妙果寺8915滨江街道办事处1506云锦大厦3111拉菲度假酒店907金迅达大厦1517数码广场3229中瑞曼哈顿9117迎潮大厦15211国光大厦3331十四中学9213妇女儿童中心1532广信大厦3422瓯江路鹿城广场936黎明路电信大厦15423安平大厦3521惠民路与航标路口948时代海景15512工人文化宫3624特警支队9532三桥下1566松台广场379鹿城实验中学966广化街道15717市二医院3824江滨路府东路口977过境路黄龙商贸城15817墨斗小区3936市公安局9814公交集团1598海悦名邸酒店409公交上徒门始发站9911温州石化总公司16015安澜轮渡码头4114蒲鞋街道卫生中心10021黄龙商贸城北1617街心公园4240洪殿奥康10135望江路广化桥路口1622群艺大楼4310府东家园公交站1029九山公园16312公园路新华书店4435新南亚大酒店10315温四中16414白鹿洲公园4514东门商业步行街10423过境路宽带路口16516巽山公园4618温州十九中10514南郊派出所16610阳光花苑4743金桥路桃源居10618双龙路王子花苑16713沃尔玛(欧洲城)4829远东大酒店10710上村小区16813医学院4927浙江工贸学院10912帆影广场对面16922中西医结合医院5015杨府山公园停车场1105银都花苑17015新城车站5113巨一花苑11110大士门石坦小学17119裕达大厦农业银行5219黎明街道卫生中心1136东方灯具市场17239马鞍池公园北5329新田园人本超市11415滨江美景园17314吴桥路观松楼5423汤家桥北云中花园11511信河嘉会里路口17411中山公园北5522汤家桥北路新田路1163百里小学17516五马美食林5658江滨路车站大道11715马鞍池南17615建设大厦5723上陡门住宅公交站11814都市花苑17714新城大道体检中心585学院东路丰源路口1195鹿城区公安局1789文景花苑东5926会展中心1201国际贸易中心17917公园路去茶去608市电力局12113繁华公寓18012鹿城路嘉乐迪18120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excel统计得出用车时间为一分钟以上的同一站点借还车情况,运用Matelab软件聚类分析进行归类,如下:clc,cleara=1,6;2,8;3,7;4,17;5,12;6,12;7,4;9,29;10,28;11,10;12,21;13,5;14,19;15,8;16,21;17,26;18,16;19,35;20,13;21,22;22,12;23,21;24,18;25,9;26,19;27,22;28,4;29,9;30,10;31,11;32,29;33,31;34,22;35,21;36,24;37,9;38,24;39,36;40,9;41,14;42,40;43,10;44,35;45,14;46,18;47,43;48,29;49,27;50,15;51,13;52,19;53,29;54,23;55,22;56,58;57,23;58,5;59,26;60,8;61,13;62,28;63,46;64,49;65,29;66,10;67,14;68,18;69,24;70,15;71,39;72,8;73,4;74,10;75,7;76,15;77,6;78,25;79,28;80,9;81,6;82,15;83,10;84,19;85,14;86,1;87,10;88,14;89,15;90,7;91,17;92,13;93,6;94,8;95,32;96,6;97,7;98,14;99,11;100,21;101,35;102,9;103,15;104,23;105,14;106,18;107,10;109,12;110,5;111,10;113,6;114,15;115,11;116,3;117,15;118,14;119,5;120,1;121,13;122,6;123,16;124,16;125,7;126,9;127,11;128,27;129,4;130,30;131,21;132,13;133,19;134,15;135,22;136,20;137,11;138,7;139,17;140,21;141,20;142,3;143,5;144,11;145,20;146,22;147,9;148,14;149,31;150,6;151,7;152,11;153,2;154,23;155,12;156,6;157,17;158,17;159,8;160,15;161,7;162,2;163,12;164,14;165,16;166,10;167,13;168,13;169,22;170,15;171,19;172,39;173,14;174,11;175,16;176,15;177,14;178,9;179,17;180,12;181,20;y=pdist(a,cityblock); %求a的两两行向量间的绝对值距离yc=squareform(y) %变换成距离方阵z=linkage(y) %产生等级聚类树h,t=dendrogram(z) %画聚类图T=cluster(z,maxclust,10) %把对象划分成10类for i=1:10tm=find(T=i); %求第i类的对象tm=reshape(tm,1,length(tm); %变成行向量fprintf(第%d类的有%sn,i,int2str(tm); %显示分类结果End5.4问题四的解答要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做出评价,根据第一个问题统计的数据,、可用还车频数、借车频数作为其中指标,根据题目所给站点的地理位置中可以知道各站点的借车车位和可停车位,即可用可借比例(借车车位与总车位的比值)和可还比例作为其中的指标,以及锁桩数量可以作为一个站台的评价的指标。因此用上面5个指标来对服务系统作出评价,因此可运用聚类分析进行求解.5.4.1模型四的建立:1确定最优指标集设式中为第个指标的最优值。此最优值可是诸方案中最优值,也可以是评估者公认的最优值。不过在定最优值时,既要考虑到先进性,又要考虑到可行性。若最优标志的过高,则不现实,不能实现,评价的结果也就不可能正确。选定最优指标集后,可构造矩阵:式中:为第个方案中第个指标的原始数值。2. 指标值的规范化处理由于批判指标间通常是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故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