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标准ppt课件.pptx_第1页
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标准ppt课件.pptx_第2页
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标准ppt课件.pptx_第3页
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标准ppt课件.pptx_第4页
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标准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大家加入XXXXXXXXX有限公司!,新员工入厂安全培训 安环部:XXX,接受安全教育是新工人进厂 的首选课题,三级安全教育概况,作为一名新入厂的工人能够尽快地了解公司的概况 和现场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了解这些危险因素的危 害范围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防止各类事故的 发生,以便系统有效地掌握自我保护和群体保护所应 具备的安全生产、工业卫生、防灾救灾的基本常识,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级安全教育是国家规定的要求企业对新入厂的工 人必须坚持的安全基本教育和形式,它包括公司级教育, 车间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1、公司级安全教育内容 1)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 2)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 3)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 4)本企业内特殊危险地点的特殊要求; 5)一般电气和机械安全知识; 6)防火防爆知识; 7)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8)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9)有关伤亡事故案例等。,二、三级安全教育内容,2、车间级安全教育内容,1)本车间劳动安全状况; 2)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 3)本车间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项; 4)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管理及职业病防治; 5)事故隐患整改及如何防止工伤事故; 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3、班组级(岗位级)安全教育内容,1)本项目(岗位)安全生产概况; 2)以往的事故案例等。 对本环境不熟悉,不懂操作规程及具体要求,难免出现“三违”,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而遗恨终生。因此新工人入厂接受三级教育是新工人走向社会,走进工厂走进企业的第一课。,公司级安全教育是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的第一级教育形式,车间级安全教育是进入车间后的另外一种教育形式,它们的主要内容是让新工人了解我国劳动安全有哪些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的劳动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本公司概况和部分事故案例,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现在,我们刚进入公司,首先要接受的是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下面,我们的培训正式开始.,一、培训目的,通过入厂安全培训教育,使新入厂人员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知道安全生产的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懂得劳动保护、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知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第一章、安全基础知识,一、学习安全知识的目的 1、提高预防事故和灾害的能力; 2、提高处理事故和灾害的能力。,二、安全生产相关名词,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事故处理“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责任人及周边人员未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安全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制手段、文化手段 安全管理的方法中 “四全”安全管理是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我公司涉及到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包括盐酸、硫酸、烧碱、液氨,三、灾害和事故发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 1、物的原因:设备、环境不良所引起的原因 2、人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原因 间接原因:技术原因:包括主要装置、机械、建筑物的设计、建筑物竣工后检查、保养等技术方面的不完善,室内照明及通风、机械设计和保养等方面存在技术缺陷。教育的原因: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及其安全运行方法无知。身体原因:包括身体有缺陷、睡眠不足而疲劳等精神的原因:包括怠慢、反抗、不满等不良态度管理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历史的原因,四、诱发误操作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在噪声、振动、高温、照明不良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容易使人产生误操作。 2、人的生理节律变化的影响 3、人的意识状态差别的影响 4、各种设备的设计,没有考虑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使人在识别、判断和习惯性动作方面产生误操作,第二章 劳动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劳动保护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劳动保护就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主要任务是要求企业和用人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者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及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1)工作时间的限制和休息时间, 体检制度; 2)多项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标准及措施; 3)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4)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方针,1952年12月23日至31日,在国家劳动部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省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这一指示成为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为了让广大人民掌握这一方针,李立三同志根据这一精神提出,必须把职工的安全健康与生产统一起来,简称为“安全生产”,后来又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口号,作为长期以来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的内容,1)在组织劳动生产中,确立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第一位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和发生职业病。 2)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把严守安全法规、充分满足安全卫生需要的条件摆在第一位,不允许强调其它方面特殊而发生有损于安全生产的行为。 3)任何生产和经营活动与安全保障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保障,坚持排除了不安全因素后再进行生产。 4)衡量企业工作时,安全生产不好的企业,不能评为先进企业,也不能升级,安全措标是一个否定性指标,对企业的先进性具有否决权。,预防为主的内容,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及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时,要全面考虑其技术条件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劳动保护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 2)有计划地不断更新工艺设备,尽量采用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先进技术装备,提高安全卫生的本质条件水平。 3)采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管理方法,加强经常性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4)深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特殊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取验证,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灾消灾能力。,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1.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安全生产管理与原则,一、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二、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 三、预防原理 :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化安全原则 四、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四、系统安全理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a、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b、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义务。 2、安全生产责任的主要内容 a、纵行方面: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其它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 b、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职工的安全职责,1、遵守各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不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2、遵守有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中应做到的条款,为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行尽到责任; 3、遵守厂内各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 4、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有责任劝阻、纠正他人的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6、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违章指挥,调度及安排 7、经常关心自己周围的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隔离 故障安全设计 减少故障和失误:隔离、设置薄弱环节、个体防护、避难与救援,第四章:安全生产检查,一、安全检查的类型 1、定期安全检查 2、经常性安全检查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1、软件系统: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2、硬件系统: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 3、仪器检查法,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每周有安环部、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检查; 2、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不定期到重点部位进行专项安全检查; 3、各部门安全员要跟班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4、查出隐患,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及时进行登记,并安排人员限期进行整改,及时销档; 5、对不按期整改的,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及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要严格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源头上治理隐患; 2、加强培训教育,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对隐患危害性的认识,发动职工排查身边隐患; 3、定期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 4、明确安全责任,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分级、包人管理,做到“五落实”(落实整改内容、落实整改标准、落实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员、落实整改期限); 5、对于不能及时消除的事故隐患要加强监控,动态跟踪,确保安全。,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事故的管理,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 2、发生事故后,当班带班长或安全员要立即向值班领导或者生产领导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3、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生产或值班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到现场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抢救工作,向救护组救援,并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4、不论事故大小,公司在事故发生后,召开事故分析讨论会,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教育,吸取教训,制定出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5、事故发生后,视事故责任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及表现予以不同处理。对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检讨,经领导批准,可以从轻处理,对隐瞒事故情节,推卸责任,嫁祸于人,加重处分; 6、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制裁,对防止事故或抢救有功的个人给予奖励; 7、要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等),应妥善保管。,职业病危害预防制度,1、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3、要按时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保证职工的健康; 4、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5、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7、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害的作业。,设备安全管理和设备检测、维修制度,一、设备安全管理 1、建立设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小组,要有负责人,有安全管理人员。 2、要建立设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修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3、要制定好设备、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第五章 法律法规及准则,公司适用的主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1.安全生产法 2.消防法 3.女职工劳动保护法 4.道路交通安全法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6.特种设备安全法 7.工伤保险条例 8.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三项非同工伤: 1.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自杀的。,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八项权利 1、知情权 2、建议权 3、批评和检举控告权 4、拒绝权 5、紧急避险权 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力 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 8、获得劳动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三项义务 1、自律遵规的义务 2、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 3、危险报告义务,电气安全管理中的“十不准” 1、非持证电工不准装接电气设备; 2、任何人不准玩弄电气设备和开关; 3、破损的电气设备应及时调换,不准使用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 4、不准利用电热设备和灯泡取暖; 5、设备检修切断电源时,任何人不准启动挂有警告牌的电气设备和合上拔去的熔断器; 6、不准用水冲洗擦电气设备; 7、熔丝熔断时,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 8、不准在埋有电缆的地方不办任何手续进行施工; 9、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10、雷雨天气不准接近避雷器和避雷针。,现场五不动火管理,置换不彻底不动火 分析不合格不动火 管道不加盲板不动火 没有安全部门确认不动火 没有防火器材及监火人员不动火,生产厂区“十四” 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利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不固定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操作工六严格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方法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起重作业“十不吊”的内容,1)指挥信号不明,不清楚或光线阴暗看不清时不吊; 2)重量不明或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3)钢丝绳不合格和吊物捆绑不牢或不平衡不吊; 4)作业危险区人未离开/吊物上面有人或吊物上浮放有活动物时不吊; 5)吊易燃物/易爆物品及酸没有防护措施或钢铁水过溻不吊; 6)重生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 7)设备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不吊; 8)吊物埋在地下或凝固在地面上及歪拉斜不吊; 9)安全装置不灵,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吊; 10)违章指挥不吊。,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2、必须进行安全隔离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6、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防火防爆十大禁令是:,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 2)严禁不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区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4)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 5)严禁用汽油、溶剂擦洗各种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 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7)严禁就地排施轻质油品、液化气及瓦斯、化学危险品。 8)严禁在各种油气区内用黑色金属工具敲打。 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工具和设备。 10)严禁损坏生产区内的防爆设施及设备,并定期进行检验。,火灾逃生十注意是什么?,1)平时要想好几条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 2)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大厨内钻; 3)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别披塑料雨衣; 4)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现场;千万记住,既已逃出火场,决不要再往回跑; 5)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6)身上衣服着火,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千万不要奔跑; 7)生命受威胁时,楼上居民不要盲目往下跳,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起来,紧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顺绳、布条慢慢滑下; 8)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有条件的向门窗上浇水; 9)充分利用房屋里的天窗、阳台、水落管或竹竿等逃生; 10)楼上居民被火围困,快向室外扔抛消发垫、枕头等软 物或其他小物品,敲击响器,夜间则可打手电,作为求救信号。,第七章 员工思想观念,相信盲板,不相信阀门 相信自己检查,不相信别人介绍 相信分析化验数据,不相信感觉和嗅觉 相信逐级签字,不相信口头同意 相信科学,不相信经验主义,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常见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或安全设施失效;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设施和机具、工具; 4、以手代替工具操作; 5、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6、物体存放不当; 7、攀、坐不安全位置,行走不安全通道;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事故易发者的性格,(1)感情冲动,易兴奋; (2)恼怒,焦躁; (3)对工作和现实易安于现状; (4)不沉着,心不在焉; (5)工作忙忙碌碌,效率不高; (6)心情和感情随天气等外界条件而变化无常; (7)理解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 (8)极度喜悦和悲哀; (9)不能以理性控制行动; (10)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11)运行神经迟钝,不爱运动。,不安全的心理状态,(1)白日梦; (2)消极情感与过于兴奋; (3)满不在乎; (4)思想麻痹,习以为常; (5)侥幸心理; (6)图快心理; (7)好奇心理; (8)好强心理; (9)拜金心理; (10)怕苦脏累爱美心理; (11)不懂装懂; (12)敷衍了事; (13)冒险蛮干; (14)马虎凑和; (15)盲目自信; (16)事故难免心理; (17)紧张害怕心理等。,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安全素质,1)树立安全意识意识决定行动。 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认识; 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2)懂得安全知识知识决定防范能力。 (1)学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 (2)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并正确运用; (3)懂得公共安全知识 3)遵章守纪避免减少事故发生。 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努力避免减少事故发生。 4)掌握安全技能确保安全生产,保障生命安全。 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掌握公共安全技能(事故报警、灭火器使用、紧急避险方法等)。 5)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保证。 自觉遵守和维护道路交通、企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公共秩序。 6)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逃生有方,保障生命。 应急预案:针对非常状态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个人也要培养紧急避险意识,提高紧急避险能力。,第八章 安全标志,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安全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特殊标志。安全标志虽然不会说话,他却是安全生产的忠实哨兵,对“哨兵”的告诫,我们一定要遵守。 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及其含义是,红色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警告、注意。 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第九章 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和安全价值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为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纵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是在人的生活过程中,在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命, 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的功能,1)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 2)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与其他的专业性管理不同,它不像设计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等那样局限于对企业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部分人的管理,而是对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人的管理,这就要求使企业的一切部门、一切人员都为实现安全生产协调一改而运作,不能出现梗阻,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安全文化能使之具有共同的安全行为准则。 3)使生产进入安全高效的良性状态。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设备并不能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需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员工。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2、安全文化内容,1)人们的现代生活及办公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比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安全、行车安全等,以及与生活及办公有关的安全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安全社会责任、安全伦理道德观、安全生活观。 2)阐明主管安全的政府部门、消防部门、减灾灭灾部门及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