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_第1页
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_第2页
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_第3页
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_第4页
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专业:小学教育班级:2009级1班姓名:柴楠指导教师:宋晓梅目 录引言 31 小学数学课堂低效的表现和原因 5 1.1低效课堂的定义 5 1.2低效课堂的表现 5 1.3 低效课堂的原因 8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10 2.1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流程 10 2.2认真有效的备课 10 2.3上课时间的有效利用 11 2.4教师有效的提问的策略 12 2.5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14 2.6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教学资源 14 2.7有效的教学评价 15结论 17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数学课堂的必然选择。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无效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表现进行了归类,并在分析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策略,力图通过研究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观察发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堂时间浪费现象严重;按照教案上课“照本宣科”;问题提出过于单一,简单缺乏系统性;教学时间不合理,时间浪费现象严重;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恰当等几个方面。而在这些表现的背后导致低效的主要因素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师素质和评价机制。观念上表现为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方法上表现为情境的滥用;活动的无效。现象与因素的分析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解决的策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达成教学目标、数学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学生参与和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课堂;高效课堂;有效性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and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validit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focus of attention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math class.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and the level of its effective or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many inefficient or ineffective, address these issues in this paper some inefficient performance of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affecting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cable identify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eeks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Discovered through observation of primary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efficienc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classroom time to waste in serious in accordance with lesson plans for class prepared scripts; the problem have stipulated a single, simple lack of systematic teaching time is not reasonable. time wasting serious aspects such as using inappropriat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hind these performances led to less efficient largely because of cable, including cable educational concepts, methods of education, teacher quality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Attitudes appear to be heavy on knowledge transfer, ignoring ability; methods for situations of abuse; activity is invalid. Analysis of phenomenon and prisoners cable end is designed to address policy.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ust achieve teaching goals, mathematical situation problem of the creation, design, presupposition and the teaching build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exercisesKeyword:Availability;classroom teaching;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引 言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指的是通过教师组织引导,所有学生都产生高效率学习行为的课堂生态系统。高效数学教学行为与低效教学行为相比较更应凸显其科学性、智慧性与艺术性等特征。高效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目标性、科学性、教育性、生活性、文化性、艺术性。数学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课堂乐意向不确定性开放;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理念。“有效性是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这需要我们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能以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实施课堂有效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2课堂教学是最为直接的教学互动的形式,是实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也是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数学,特别是小学数学而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它一直引导我国进行了几十年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课堂教学效率既十分熟悉,又令人颇感困惑。近几年随着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材运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组织及学生学习方式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与进展。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呈现一片生机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隐忧,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经过几年的课堂观察与研究,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下列问诸多题: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模糊,甚至脱离学生实际,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比较肤浅,只按照教材表面的教学情境的设计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深度;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不到位,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地思维,忽视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置多数学生于看客的地位,甚至看不到合作的必要;片面强调激励性评价,忽视适度批评。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的元素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往往从自身出发缺乏对于学生的思考;教师对课堂教学缺乏反省意识;教师对数学学科教育的本质与教育原理的内涵,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判断,大多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缺乏先进理论与先进经验的引领。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切实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知识内容要求的目标基础上,通过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课前、课堂、课后的时间,利用多种方法,尽可能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发挥到最高,使得作为主体的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养成必要的数学能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1 小学数学课堂低效的表现和原因在讨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问题之前,先简单总结一下课堂的低效的表现极其原因。1.1低效课堂的定义是指以前教学满堂灌、低效能的“学生不愿听、教师讲得累”的传统性的课堂。低效课堂费时多、效果差,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理论与社会生产实践脱节问题严重,甚至违背我国中长期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是教育界急需解决的教育教学的大问题。1.2低效课堂的表现 低效课堂的表现主要在课堂时间运用不合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堂活动效率低、学生缺乏参与意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合理、评价机制不完善等几个方面。1.2.1教学时间不合理 时间浪费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课前导入新课,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致使学生始终无法进入教学主活动,造成教学的无效;还有的教师由于责任心较强,生怕课堂中学生听不懂没有理解掌握知识,因此,不遗余力的不断“重复”、“唠叨”、“强调”,导致新授时间过长,这样必然占用了课堂上学生练习习题、巩固知识、加强记忆的最好时间,讲授过多,练习过少,造成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另一种表现。1.2.2按照教案上课“照本宣科” 忽视学生主体缺少灵活性 在课堂上有时会发现教师的课前准备非常充足,如大小黑板、图片、课件、测量工具等,但如此精心准备的课堂有时却是低效的,因为教师只能按既定教案上课,无法对应学生的临时课堂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虽然在怎么教上下了功夫,但却忽视了学生怎么学这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没有能够深入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活动,没有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培养,并因此而造成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被动,课堂上虽然有教师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单向信息的传递,却没有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和方法的信息的反馈。”31.2.3课堂活动没有效率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学生的小组讨论增多了,探究性的活动增多了,几乎每堂公开课都会有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活动,场面十分热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似乎很高,但是明眼人不难发现,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参与度并不高,在小组中发表意见的往往是几个学习好的学生而那些平时成绩平平的学生往往充当了看客的角色,讨论成了独角戏,这样的讨论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程度是不够的。这是从表面上看,再深究讨论的内容,学生的讨论往往停留在问题的表层,换句话说学生的讨论只是就题论题,没有对于问题深入的思考,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布置讨论题时对于学生的指导,尤其是带有启发性的指导是不够的,甚至是没有的,只是认为讨论了,学生说了就行了,而通过语言的讨论是否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了。探究活动也是如此,教师对于探究的要求不是过于粗线条就是过于程式化,缺少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留有余地。1.2.4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够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用各种方法使课堂更为活跃,但是学生不没有百分之百的参与其中,有些在里面浑水摸鱼跟着乱起哄,真正参与并有效果的只是一小部分学习成绩较为不错的学生。这样老师就要考虑怎样的气氛才能让学生充分融入进来。1.2.5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恰当关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我们会发现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等方面,越来越主动,越来越自觉,而相关的软件开发也不断增强。然而,在有的课堂中我们也发现了教师不是为了教学而使用课件,而是盲目的为了使用课件而教学,或者课件的出示并没有起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不恰当,也会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1.2.6评价机制不完善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要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进行反思。评价应该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但由于现有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只重视答案是否正确,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评价方式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如今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谓因材施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就必然会有所不同,对于特点不尽相同的学生评价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有效。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评价标准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并且与所学学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再次评价结果应是对于学生课堂表写的一个科学的反馈,学生从评价的结果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一边为后续的学习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课堂的学习成效性更大更为显著。1.3低效课堂的原因 低效课堂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3.1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强“我们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是功利性的,认真应付各种考试,获得好成绩成为他们的动力目标。高考指挥棒下的我国应试教育,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上课,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知识,学会模仿地解题。教师的数学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数学观,而且是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4虽然倡导义务教育很多年,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的唯一标准,可是学生仍然面对着升学压力,学生考试对于小学生来说依然是重中之重,应试教育仍然是当今的主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表现为学生问题意识很淡薄,缺少探索、钻研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够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意识不强。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不强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课堂上教师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1.3.2情境、活动的表面化与形式化 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境就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不管创设的情境、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当,盲目追求形式。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购物的“买文具”时,创设了一个购物活动情境(事先准备好货柜)。教师是这样组织活动的:(1)进行活动分工。师:请每个小组的1、2号同学当售货员,3、4号同学当顾客。(2)明确购物活动要求。师:出发前请注意:看一下货柜有什么商品,价格是多少?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钱?要找回多少钱?当文明小顾客。(3)学生分角色活动。(4)交流:谁愿意把你购买的情况介绍一下?案例中,老师创设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同时教师重视活动的有序组织,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但活动规则是老师给予的,是老师制定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活动,对活动规则缺乏认同感。1.3.3问题提出过于单一、简单缺乏系统性有的教师在授课时会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追问学生思考的过程,其看来课堂很有层次性,实则不然。例如,“对吗”,“同意吗”等等问题不断出现;还有的教师课堂问题过于琐碎,“你为什么选择A,你为什么不选B,你为什么不选c ”等等。课堂中教师的这种提问过于单一、简单会造成问题思考价值不强,学生会像“挤才膏”似的,教师挤一点,学生出一点,这样的课堂会造成有限时间的严重浪费,学生总是在进行低层次的学习,长期进行会使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缺少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和能力。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所谓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指的是通过教师组织引导,所有学生都产生高效率学习行为的课堂生态系统。5高效率学习的核心是在单位时间里取得学习的高收益。由于数学学习是基于概念原理的计算推理和模型建构的解释过程,是个体的思维创造的过程。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之前先了解一下小学数学课的教学流程。2.1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流程 2.1.1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一般来说,它主要设计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是指: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阐述、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2.1.2 教学实施 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主要有课堂提问的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建构课堂教学环境的策略、课堂练习设计的策略、教学媒体选择策略等。2.2 认真有效的备课大致了解了教学的流程之后我们再来探讨每个流程的具体完善。备课,是教学准备阶段的重点。2.2.1 明晰教学目标 许多教师往往会忽视教学目标的确立,许多教师会不假思索地照着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目标抄下来,没有思考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其实,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确立教学目标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只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环节才是有效环节,所有教学内容的确立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是有效备课的开端。明确课标的要求,对于学科教师是非常重要的。2.2.2把握学生学情 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62.2.3 有效利用教材教材是众多学者、专家心血的结晶,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洗练的,教师必须充分地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深钻教材、有效利用教材是有效备课的重要环节。2.3 上课时间的有效利用“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课前就要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把要上的课大体的时间段都讲什么有个清晰的思路,然后每节课一定要留相应下节要讲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回去做为作业完成。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如:在教学“20 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9 时,我先出示例题12-9,学生通过摆学具、动手操作获得:生1:先算10-9=1,1+2=3;生2:从12 中数出9,还剩3。生3:直接用1+2=3。在接下的一组练习中:13-9,15-9,16-9,14-9,11-9,学生很快发现十几减9 只要用1 加十几的个位上数就行,速度既快又好。这时,学生们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再出几道让学生来算,13-8,14-8,16-8,15-8,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窍门,十几减去8(退位减法)可以用2 加十几个位上的数,这时,有几位同学议论开了,那十几减7,十几减6,十几减5(退位减法)能否用3+ ,4+ ,5+ ,整个班级沸腾了,同学们出题的出题,验证的验证,个个热情高涨,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通过正迁移的运用,学生很快掌握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2.4 教师有效的提问的策略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因此,你引出问题时,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点拨学生的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7特别是在公式和新概念的引入上,如果只以习题的形式引入,对有些学生来说,很难找到解题思路。若以诱导的方式提出,会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提问的时候,不但要考虑问题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为对某一问题,教师认为是简明、清晰的,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受基本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就可能难以理解,因此,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连贯的、逐步的设计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可以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7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用一些小正方体,自由进行组合拼成长方体。同时,老师进行提问: 大家能拼成几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 然后请班长把大家拼后的长方体的长、宽、高都记录下来,紧接着问: 长、宽、高的乘积等于多少? 通过合作性学习同学们发现它们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而且还发现长、宽、高的乘积就是它的体积。这些适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方案,把握好动机,并注意聆听学生的心声,尽量让学生参与。有效提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问点准确,要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2)难度适宜,即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经教师的引导能答出来,防止过易或过难。(3)问面要大,即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4)问机得当,提出的问题要与知识学习的进程一致,提问的时机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欲说难说之时。(5)问法灵活,发问要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如,我们在讲“黄金分割”时一开头就问:“在舞台上报幕员或独唱演员为什么都不站在台中央或台角?在美术、摄影方面,为什么画家和摄影师都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正中?”连续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与探索这种熟悉的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凸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2.5 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7在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课时减少,而内容方法并没有太多删减,这就给原来教熟了的老套路、老方法提出了挑战。在45分钟内教学生相应更多的内容,那么每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讲练得精,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对课堂所讲的重点印象深刻,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2.6 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与教学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利用信息化资源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 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满足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亨、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82.7 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评价,是判断我们的课堂是否遵循教学规律,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促进了学生达到进步和发展;是否有效益,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否符合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有效率,相对于师生的教学投入,师生的进步和发展是尽可能大的、理想的。9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学评价策略。2.7.1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10对于课堂以下两个方面:语言奖励。课堂评价最简便、最及时、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的语言。既尊重客观事实,又充满人文关怀;既不能把学生捧得过高,也不能形成赞扬之声满天飞。因此,评价语言的应用,要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讲究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幽默性、感染性、激励性、谅解性。肢体语言勉励。良好的肢体语言,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种眼神、一阵掌声、一下抚摸,往往能对学生起到鞭策、鼓励、激励、促进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