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榛树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榛子因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且具有良好的口感而受到青睐。随着榛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东北地区作为榛子主产区,近些年榛树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本文对40年来东北地区榛树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最新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东北地区榛树的主要虫害为榛实象甲、榛卷叶象甲、蒙古灰象甲、铜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东方绢金龟、榛黄达瘿蚊、疣纹蝙蝠蛾、木蠹蛾,主要病害为榛白粉病、榛子果苞干腐病、榛子叶斑病、黑煤病、榛子东部枯萎病,并对榛树病虫害分别从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进一步制定榛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榛子;病虫害;研究进展;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桦木科榛属,为榛树的果实,又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世界上榛属树种有18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的榛属植物资源包括8个种属,2个变种,在我国从东北部的黑龙江到西南部的云南,从西部的西藏到东部的浙江广泛分布,其中东北地区为榛子的主产区。榛子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具有促消化、提高记忆力、防衰老等功效,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美味的口感,在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东北地区榛子产业开发作为山区林地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几年随着榛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品种的引进,榛树在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个别病虫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对于林业中的其他经济作物,目前对榛树的病虫害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笔者综述40年来国内期刊发表的榛树病虫害的研究成果,以便进一步对榛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榛树主要虫害 为害榛树的虫害中,榛实象甲、榛黄达瘿蚊主要为害叶片、枝干、果实、果苞等部位,榛卷叶象甲、铜绿丽金龟、苹毛丽金龟、东方绢金龟主要为害榛树叶片,蒙古灰象甲、铜绿丽金龟为地下害虫,主要在苗圃地为害根、茎,疣纹蝙蝠蛾、木蠹蛾为蛀干害虫。 1.1 榛实象甲 榛实象甲(Curculio dieckmanni)鞘翅目象甲科,是为害榛树的主要害虫,在野生榛林中发生严重,人工榛林内较轻发生。李华等研究了榛实象甲的防治对策,在榛实象甲发生较为严重的铁岭地区,果实的受害率最高可达41%以上,每年造成该地区野生平榛的损失约1500吨,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榛子产业的发展。 1.1.1 发生规律及习性 榛实象甲在东北地区大多2年一代,少数3年一代。春季萌芽期,成虫出土后首先在枯枝落叶层下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上树取食嫩叶、嫩芽、嫩枝或蛀食幼果补充营养,为交配产卵做准备。5月下旬,成虫于榛子果苞形成时开始交配,在榛苞或榛果上蛀孔,将卵产于孔内。7月上旬开始,卵孵化为幼虫并在榛果内发育,以榛仁为食。被蛀食的榛果会在8月中下旬提前脱落,随后幼虫从脱落的榛果中爬出,钻入深约30厘米土中处作土室越冬。第二年67月,老熟幼虫化蛹、羽化,新成虫在土室中越冬,第三年早春出土。榛实象甲成虫喜光、喜温,具有弱趋光性和假死性,防治时可依据此类习性采取相应措施。 1.1.2 防治措施 榛实象甲幼虫在果实内为害,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过在榛树种植产区调查发现,目前防治榛实象甲以化学药剂为主,成虫出土后补充营养的时期,可用5%啶虫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施毒杀成虫;在虫果脱落的时期,可用30%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10002000倍液毒杀幼虫,注意化学防治的同时,保护榛实象甲的天敌。由于化学药剂有污染环境等弊端,所以生物防治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可采用白僵菌或绿僵菌制剂进行防治,不污染环境,无残留,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另外还可利用榛实象甲成虫的趋性进行诱杀。平时应采取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林间枯枝落叶,保持林缘卫生,间作、混作等营林措施,提高榛林抗虫害能力。 1.2 榛卷叶象甲 榛卷叶象甲(Apoderus coryli Linnaeus)鞘翅目卷叶象甲科,分布于吉林、辽宁、华北、江苏等地,近几年在辽宁省内常有发生。目前关于榛卷叶象甲的研究较少,胡跃华研究了铁岭地区榛卷叶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发现该虫幼虫和成虫都可危害榛树的叶片,幼虫在卷褶叶包内取食生活,成虫取食树木中上部叶片,被害叶出现连片的孔洞,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树木生长?l育,致使果实产量严重下降。 1.2.1 发生规律及习性 在辽宁地区1年发生2代,黑龙江地区1年发生12代。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下、石块下或土壤缝隙内越冬,5月中旬成虫出土后取食叶片补充营养进行交尾产卵,成虫一生中可多次交配产卵,将卵产于卷褶叶包内。5月下旬第一代幼虫孵化,6月中下旬化蛹羽化,7月上旬第一代成虫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经化蛹羽化后,第二代成虫于8月上旬出现,9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喜光,夜伏昼出。 1.2.2 防治措施 常用的防治措施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振落捕杀,或人工采摘含有幼虫的叶苞。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注意,7月中旬后切忌使用毒性残存时间较长的内吸剂,以免造成农药残留。 1.3蒙古灰象甲 古灰象甲(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鞘翅目象甲科,又称蒙古土象,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对于蒙古灰象甲的研究报道多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使用种衣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大规模发生。蒙古灰象甲主要在苗期为害,成虫取食植物幼苗的嫩叶和嫩茎。 1.3.1 发生规律及习性 蒙古灰象甲在辽宁地区2年1代,以成虫或幼虫作土室越冬。4月上旬越冬成虫出土活动,地表温度较高和土壤湿度较低时有利于其出土,5月上中旬于表土中产卵、孵化,随后在土中取食植物根部或腐殖质,9月中下旬幼虫做土窝休眠,经越冬后继续取食。第二年6月下旬于土窝内化蛹,7月上旬出现成虫,成虫不出土仍在土窝内越冬,直到第三年早春出土。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光性。 1.3.2 防治措施 防治措施以种衣剂拌种为主,将5%啶虫脒乳油与种子按比例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害虫和地下害虫。还可在成虫活动盛期,喷施30%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10002000倍液,在苗眼土缝处喷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00倍液,或用糖醋液诱杀。 1.4 铜绿丽金龟 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鞘翅目丽金龟科,又称铜绿金龟子。铜绿丽金龟成虫主要取食树木叶片,把叶片蛀成不规则孔洞,严重时会被吃光而只剩叶柄。铜绿丽金龟幼虫是主要的地下害虫,为害树木的根系和嫩茎。由此可见,防治该虫的成虫和幼虫同等重要,应结合进行。 1.4.1 发生规律及习性 铜绿丽金龟1年1代,以成虫或3龄幼虫在地下土室中越冬。在北方成虫作土室越冬,4月上旬成虫开始出土,较高温度和降雨有利于其出土。56月中旬为交尾盛期,成虫交尾后于1020厘米深土层内产卵。7月下旬老熟幼虫于深土层作土室化蛹,8月中旬新成虫在土室开始越冬。在南方以幼虫作土室越冬,幼虫在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67月成虫产卵,孵化出的幼虫于10月钻入土中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和假死性,对黑光灯敏感。 1.4.2 防治措施 陈建明等的试验结果表明,对铜绿丽金龟幼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农药有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8%乐斯本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他认为防治地下害虫主要以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为主,如呋喃丹、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甲胺磷等,但近些年新开发出来了一些低毒高效的药物,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新型生物农药,对鳞翅目和双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尤为明显。利用成虫较强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明显且不污染环境,也可利用性诱剂、白僵菌制剂或核型多角病毒等生物防治措施作为辅助。 1.5 苹毛丽金龟 苹毛丽金龟(Proagopertha lucidula Faldermann)鞘翅目丽金龟科,又称苹毛金龟子、长毛金龟子,取食?淠镜哪垩亢湍垡丁菁窃?19952000年,苹毛丽金龟连续在沂蒙山地区大发生,大量取食幼芽和幼叶,导致幼树大片死亡。2004年前后,该虫害在辽宁熊岳地区发生严重,大量取食花、幼芽和幼叶,导致果实结实率降低,严重影响幼树生长,苹毛丽金龟对北方地区林木和果树的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1.5.1 发生规律及习性 苹毛丽金龟1年1代,成虫在深约3050厘米地下作土室越冬,翌年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9.5以上时,该虫出土。4月上旬5月为成虫活动盛期,此时对树木的危害最重。4月上中旬成虫交尾,4月下旬开始入土产卵。12龄幼虫在深1015厘米土层活动,3龄幼虫在2030厘米土层活动。8月中下旬幼虫化蛹,约15天。9月上旬蛹羽化为成虫,新成虫在土室中越冬。发育气温低时,成虫的活动能力较差,气温在16以上时为害能力变强。苹毛金龟子具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1.5.2 防治措施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肥料防治法,4月上旬树木开花前,将碳铵随水施入土中,既补充水分,又可熏杀成虫,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施用效果明显。可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 1.6 东方绢金龟 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 Motschulsky)鞘翅目鳃金龟科,又称黑绒金龟子、东方金龟子,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江苏、安徽等地区,为我国金龟子类害虫中的优势种。主要以成虫取食幼林的嫩叶,严重时只剩树干,幼虫为害幼林的根部,但为害程度较小。 1.6.1 发生规律及习性 东方绢金龟1年1代,成虫作土室越冬。4月上旬成虫开始出土,4月下旬至6月为成虫活动盛期,降雨促使其成虫出土。5月6月为成虫交尾期,之后于1020厘米深土层中产卵。7月末,老熟幼虫作土室化蛹,深4050厘米,蛹期约10天。8月中旬蛹羽化,新成虫于土室过冬。 1.6.2 防治措施 孙瑞红等研究了利用昆虫病原线虫TS1防治东方绢金龟,侵染致死效果良好,具有广阔前景。化学防治有药剂拌种,使用45%辛硫磷拌种,可有效防治幼虫,或将沾有40%氧化乐果500倍液或80%敌百虫100倍液的杨、柳、榆枝条,于傍晚堆放在林间诱杀成虫,或在林地土壤上洒4.5%甲敌粉或2.5%敌百虫粉剂,具有一定触杀作用。 1.7 榛黄达瘿蚊 榛黄达瘿蚊(Dasinura corylifa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近些年新发现的榛树重要害虫,在国内为新记录种,分布在东北、华北、内蒙地区,胡跃华研究了榛黄达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发现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榛树的幼果、嫩梢和叶片。被害后果苞皱缩脱落,叶片被刺激后引起虫瘿。据记载,2005年2008年,辽宁铁岭市该虫害大规模发生,榛林被害率最高达98%,造成榛果品质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1.7.1 发生规律及习性 榛黄达瘿蚊在辽宁地区1年1代,老熟幼虫在地下10厘米处越冬,第二年春季榛树萌发新芽时化蛹,4月下旬成虫开始出土,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5月中旬幼虫孵化,6月中旬幼虫从虫瘿内脱落、结茧,夏眠后越冬。成虫喜白天活动,夜间在叶背或杂草中静伏,不能长距离飞行,长距离传播常常借助风力、苗木运输。 1.7.2 防治措施 顾玉风等研究试验了粘虫胶板诱杀榛黄达瘿蚊,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害虫数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对为害叶片害虫的防治效果达95%,野生榛林和人工榛林都适用,但短期效果较差,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在5月中旬幼虫期,可喷施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00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氰菊酯20003000倍液。 1.8 木蠹蛾 木蠹蛾(Cossidae)鳞翅目木蠹蛾科,在世界广泛分布,种类繁多,分布于中国的主要有芳香木蠹蛾、榆木蠹蛾、小木蠹蛾等,木蠹蛾对多个树种都具危害性,但目前对榛树为害的资料较少。木蠹蛾为主要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阔叶树种,以幼虫蛀食树木的树干、枝条,影响枝干的正常生长,枝条被害后变黄干枯,易折断。 1.8.1 发生规律及习性 不同种木蠹蛾发生世代不同,1年1代、2年1代或3年1代,姜韬等介绍了华北地区榛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发现在华北地区木蠹蛾为1年1代,以幼虫于枝条上越冬,翌年从新梢基部蛀入,开始蛀食枝干髓部,56月幼虫化蛹、羽化,新成虫将卵产于枝干或叶片上,待孵化后再次蛀入树干内蛀食。多数木蠹蛾成虫具有趋光性,喜夜间活动,幼虫耐饥性强。 1.8.2 防治措施 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于产卵期将30%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6001000倍液喷于枝干毒杀幼虫,或将药液从虫孔注射毒杀幼虫。物理防治可用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或将枝干涂白,阻止成虫在枝干产卵。 2 榛树主要病害 常见的榛树病害有榛子白粉病、榛子果苞干腐病、榛子叶斑病、黑煤病,主为危害榛树的叶片、枝梢和果苞,严重时造成大量减产,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榛白粉病,侵害后可造成重大的损失。在榛树病害的防治过程中主要为化学防治,长期单一的使用化学药剂,导致个别病害已产生严重抗药性。 2.1 榛白粉病 榛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榛白粉菌(Erysiphe corylacearum)、小疣叉丝壳(Microsphaera verruculosa)、榛球针壳(Phyllactinia guttata),为榛树的主要病害,一般以榛树叶片为侵染对象,也会侵染果苞、嫩枝。被侵染初期叶背与果苞出现淡黄色侵染点,之后侵染点周围出现白色霉层,有褪绿现象。中后期形成连片的白粉层,叶片、嫩枝、果苞发生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干枯、落叶、落果。为害梢部时,皮层变得粗糙、龟裂,严重影响榛树的生长和花芽分化,造成树木早衰、果实产量下降。秋季白色粉霉外产生黑色颗粒物,为病原菌的闭囊壳。 2.1.1 ?l病规律 榛白粉病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辽宁地区一般6月中旬发病,89月为病害高发期,10月开始逐渐减弱。该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榛林栽植密度、生长状态有关,12年生榛树幼林易受侵害,随着林龄的增加,榛树的抗病能力加强。榛林密度较小,具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时,发病率降低。 2.1.2 防治措施 由于病原菌在落叶上越冬,要及时清理林地落叶,集中深埋处理,防止其成为第二年病害的侵染源。控制榛林的密度,保持良好通风透光,增加榛林的抗病能力。化学防治可喷施30%吡唑奈菌胺5006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25004500倍液。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的林地可使用70%百菌清腐霉利烟剂熏蒸,注意轮换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2.2 榛子果苞干腐病 榛子果苞干腐病的病原为聚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主要侵染榛子的果苞,首先在果苞边缘出现褐腐坏死斑,之后会逐渐扩大,发展到后期整个果苞干枯坏死,果壳的发育受影响随之变黑。湿度较大时,被侵染部位产生红色霉层。该病近几年在辽宁抚顺地区发病严重,最严重的榛树有70%80%的果苞被侵染,影响榛子的产量。 2.2.1 发病规律 病原菌在果苞上越冬,翌年春季通过风雨传播侵染,该病在辽宁地区6月中旬发病,7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当日平均气温为2528时,平均相对湿度为85%以上时病原菌易侵染,发病严重。 2.2.2 防治措施 预防榛子果苞干腐病需要控制榛林的密度,保持良好通风,避免林内湿度过大。及时采摘染病果苞,集中处理,减少发病面积。化学方法:6月上旬未发病时可喷洒64%恶霜?锰锌20004000倍液预防,7月中旬发病盛期可喷施68%金雷多米尔锰锌250040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酯20003000倍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3 榛子叶斑病 榛子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榛叶点霉(phyllosticta corylaria),壳霉目壳霉科。该病主要为害榛树的叶片,如不及时防治,会侵染到嫩梢、果苞。发病初期叶缘开始扭曲,叶片发生形变。叶片正反两面产生褐色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面积慢慢扩大并且变黑,病斑中间的颜色比边缘较深。嫩梢被侵染时出现浅褐色病斑,病斑处会凹陷,表皮表现为纵向裂纹。果苞染病后变为褐色、有凹陷。病原菌侵入榛果内时,出现黑色病斑,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导致提前落果,严重影响榛果的产量和质量。 2.3.1 发病规律 该病在辽宁地区6月中旬开始发病,6月下旬7月上旬为最严重,8月下旬出现黑色菌丝体和黑色孢子囊,严重时造成榛树死亡。 2.3.2 防治措施 目前对该病的研究较少,未发现理想的防治措施,目前常用的化学方法为喷施40%戊唑醇5000倍液,或40%苯丙甲环唑1000倍液,有一定的效果。 2.4 黑煤病 黑煤病又称煤污病,为附生菌病害,病原菌有性阶段为小煤炭菌(Melidacameliae Lcatt.)、煤炭菌(Capnodium Sp.),无性阶段为:散播烟霉(Fumagovagans Pwrs)、枝孢霉(Cladosporium Sp.)。该病会为害榛树的枝干、叶片、花序、果苞、果实,发病部位出现黑色粉状物,慢慢扩大形成膜状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树势衰弱。 2.4.1 发病规律 黑煤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在辽宁地区69月发病,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及虫害严重的地方发病重。传播方式为风雨传播,以蚜虫、介壳虫、蚂蚁的排泄物或寄生的分泌物为营养。 2.4.2 防治措施 防治黑煤病需要及时清理榛林内地上的病叶和修剪下来的病枝,集中烧毁处理。化学防治:于69月对榛树整株喷施75%肟菌?戊唑醇25004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25003000倍液。 3 ?Y语 随着榛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制约着榛林的生产,在实际调查中榛实象甲、榛黄达瘿蚊、榛子白粉病是当前榛林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近些年东北地区榛树的病虫害日趋严重,呈现多样化,但研究基本停留在病虫害的发生及药剂的防治中,病原菌的鉴定及流行规律很少,对虫害的天敌及保护等相关调查与研究较少。 化学农药作为主要防治手段,具有直接、快速、高效的优点,人们不断加大投入和使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增加,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受到追捧。对于生物防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因其不会使害虫和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但防治周期长、见效慢,易受环境影响,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应用到防治中。我们需要不断研发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加强生物防治的研究,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合理抚育,增强榛树抗病能力,加强地区间引进抗病品种,制定榛林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以满足榛林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李雪岚.谈榛子的开发与利用J.林业勘查设计,2011(04):114-115. 马瑞峰.榛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04): 53-56. 李华,钟思兰,刘剑锋.榛实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26): 119-121. 刘玉娟,徐晓星.榛食象甲发生与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10):52. 孙国忠,齐绍海,唐学利.浅谈呼伦贝尔市岭东地区野生平榛榛实象甲的防治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04): 73-74. GUIDONE L,VALENTINI N,ROLLE L,et al. Early nut development as a resistance factor to the attacks of Curculio nucum (Coleoptera:Curculionidae) ATTI B, SPERANZA S. Biological control of hazelnut weevil (Curculio nucum L.,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using the entomopathogenic fungus Beauveria bassiana (Balsamo) Vuress on Hazelnut胡跃华.榛卷叶象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J.辽宁林业科技,2011(04):32-33. 马瑞峰.榛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04):53-56. 杨琦.辽北地区蒙古灰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杂粮作物,2002(01):52. 李亚杰.苗期的大害虫蒙古象虫J.农业科技通讯,1979(10): 36. 寇晓慧.铜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家政服务员合同模板
- 2025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重点校分班考试检测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
- 2025物业清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汽车买卖的合同协议
- 2025年7月全科医学导论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0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销售代表薪酬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垃圾分拣装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原卷+解析
- 医院行政人员培训制度
- 小学生主题班会 开学第一课 课件
- 汽轮机故障诊断技术
- 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共17张课件)
- 新行政诉讼法课件讲座
- 任务2-2-3 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及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课件讲解
- 先进制造技术 课件 第一章 先进制造技术概论
- 实际投资额审计报告模板
- 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
- 项目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 高中物理选择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